六五:箕子之明夷,利贞。
《象传》曰:箕子之贞,明不可息也。
《宋世家》曰:纣为淫佚,箕子谏之不听。人或曰;可以去矣。箕子曰:谏不听而去,是彰君之恶,而自悦于民,吾不忍也。乃披发佯狂而为奴,遂隐而鼓琴。即此可见箕子之贞也。《彖传》曰,“内难而能正其志,箕子以之”,五爻居上卦之中,故属之箕子,上承《彖传》之意,以释“用晦”之义。《彖传》所谓“内难”者,以纣为同姓也;所谓“正其志”者,即“利贞”也。《象传》曰“明不可息”,谓《洪范·九畴》,其道万古常明,箕子能陈之于周,故虽暂夷而终必明也,是之谓“明不可息”也。
【占】 问时运:目下正当困厄,不失其正,久后必亨。
○ 问战征:主师不明,致有谋士逃亡之象。
○ 问营商:必历经艰苦,方可获利。
○ 问功名:时事日艰,不宜于进,只宜退守。
○ 问家宅:主亲族不和。
○ 问疾病:防有发狂之症。
○ 问婚姻:宜罢婚。
○ 问讼事:一时不直,久后自然明白。
○ 问六甲:生女。
【例】 明治十八年五月,应千家大教正之命,筮佛教之气运,得《明夷》之《既济》。
断曰:佛法者,印度之圣人,了达三世,其道法灵妙高远,世界宗教中,无出其右者也,自足昭明万世,终古不息。今占得此爻,爻辞曰“箕子之明夷,利贞”,箕子为纣庶兄,因纣无道,谏之不听,乃佯狂为奴而避位,迨周兴,陈《洪范·九畴》,得封,存殷之祀,是其道虽夷而终明也。现在佛法气运,亦犹是商道衰微之时,千家大教正,犹是当日之箕子也,当守其教道之贞,以明其宗旨之传,使释迦之圣德常明,菩提之宗风不灭,皆赖大教正之力也。《象传》曰“明不可息也”,斯之谓也!于是千家大教正叹曰:“呜呼!神佛二道气运,果如此乎?不胜感悟!”
乾卦(乾卦为天)【乾宫上世卦|乾上:错坤综乾-先天:南方-后天:西北|乾下:错坤综乾|先天:南方|后天:西北|天位:太阳|人位:太阳|地位:太阳】【周易上经】第1卦-乾卦䷀乾卦为天(乾下乾上)-(宋)都絜撰《易變體義•卷一》[欽定四庫全書*易變體義卷一*宋*都絜*撰上經一【乾至蒙】䷀【乾下乾上】 乾:初九,潜龍勿用。此乾之姤也,而爻辭云爾者,盖以聖人之道,當潜藏之時,雖小有遇,亦不可有為。盖乾之姤
泰卦(地天泰卦)【坤宫三世卦|坤上:错乾综坤-先天:北方-后天:西南|乾下:错坤综乾|先天:南方|后天:西北|天位:太阴|人位:少阴|地位:太阳】泰卦:䷊【乾下坤上】泰:小往大來,吉,亨。彖曰:泰,小往大來,吉,亨,則是天地交而萬物通也,上下交而其志同也。内陽而外隂,内健而外順,内君子而外小人,君子道長,小人道消也。【此易言往來之始。否泰反對,可以反對言往來。然就本卦觀之,坤往外,乾來内,便是小往
(清)王宏撰《周易筮述•卷七》-《左傳》《國語》占第十三周易筮述卷七華隂王宏撰撰周史有以周易見陳侯者,陳侯使筮之,遇觀䷓【坤下巽上】之否。䷋【坤下乾上,否。觀六四爻變而為否】曰:是謂觀國之光,利用賓于
(清)王宏撰《周易筮述•卷八》推驗第十五周易筮述卷八華隂王宏撰撰【中有不以蓍得者,亦間録之,以為推斷之例】。全寅少瞽善卜,時在大同,值裕陵北狩,密遣人問寅。寅筮得乾之復,獨初爻不變,奏曰:明秋駕還,九
(清)王宏撰《周易筮述•卷四》中爻第八若夫雜物撰德,辨是與非,則非其中爻不備。雲峯胡氏曰:上文六爻相雜,此言二三四五於六爻之中,又雜物撰德者。如屯下震物為雷,德為動;上坎物為水,德為險。下互坤,則雜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