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有孚,光亨,貞吉。利涉大川。
《彖》曰:需,須也。險在前也。剛健而不陷,其義不困窮矣。需,有孚,光亨,貞吉,位乎天位,以正中也。
謂九五也。乾之欲進,凡為坎者皆不樂也,是故四與之抗,傷而後避。上六知不可抗,而敬以求免。夫敬以求免,猶有疑也。物之不相疑者,亦不以敬相攝矣。至於五則不然,知乾之不吾害,知己之足以御之,是以內之而不疑,故曰「有孚,光亨,貞吉」。光者,物之神也,蓋出於形器之表矣。故易凡言光、光大者,皆其見遠知大者也。其言未光、未光大者,則隘且陋矣。
利涉大川,往有功也。
見險而不廢其進,斯有功矣。
《象》曰:雲上於天,需,君子以飲食宴樂。
乾之剛,為可畏也。坎之險,為不可易也。乾之於坎,遠之則无咎,近之則致寇。坎之於乾,敬之則吉,抗之則傷,二者皆莫能相懷也。惟得廣大樂易之君子,則可以兼懷而兩有之,故曰飲食宴樂。
初九:需于郊,利用恒,无咎。
《象》曰:需于郊,不犯難行也。利用恒,无咎,未失常也。
尚遠於坎,故稱郊。處下不忘進者,乾之常也。遠之不惰,近之不躁,是為不失常也。
九二:需于沙。小有言,終吉。
《象》曰:需于沙,衍在中也。雖小有言,以吉終也。
衍,廣衍也。
九三:需于泥,致寇至。
《象》曰:需于泥,災在外也。自我致寇,敬慎不敗也。
漸近則為沙,逼近則為泥。於沙則有言,於泥則致寇,坎之為害也如此。然於其言也,告之以終吉;於其致寇也,告之以敬慎不敗,則乾以見險而不廢其進為吉矣。
六四:需于血,出自穴。
《象》曰:需于血,順以聽也。
需于血者,抗之而傷也;出自穴者,不勝而避也。
九五:需于酒食,貞吉。
《象》曰:酒食貞吉,以中正也。
敵至而不忌,非有餘者不能。夫以酒食為需,去備以相待者,非二陰所能辦也,故九五以此待乾,乾必心服而為之用,此所以正而獲吉也。
上六:入于穴。有不速之客三人來,敬之,終吉。
《象》曰:不速之客來,敬之終吉,雖不當位,未大失也。
乾已克四而達於五矣,其勢不可復抗,故入穴以自固。謂之不速之客者,明非所願也。以不願之意而固守以待之,可得為安乎?其所以得免於咎者,特以敬之而已。故不如五之當位,而猶愈於四之大失也。
乾卦(乾卦为天)【乾宫上世卦|乾上:错坤综乾-先天:南方-后天:西北|乾下:错坤综乾|先天:南方|后天:西北|天位:太阳|人位:太阳|地位:太阳】欽定四庫全書*易經通注卷一大學士傅以漸左庶子曹本榮撰上經因河圖而畫卦,先成三畫八卦,復成六畫六十四卦者,伏羲也。卦下各繫之以彖辭者,文王也。爻下各繫之以爻辭者,周公也。彖傳上彖傳下象傳上象傳下文言繫辭上傳繫辭下傳說卦傳序卦傳雜卦傳謂之十翼,皆孔子所作也。
泰卦(地天泰卦)【坤宫三世卦|坤上:错乾综坤-先天:北方-后天:西南|乾下:错坤综乾|先天:南方|后天:西北|天位:太阴|人位:少阴|地位:太阳】泰卦:䷊【乾下坤上】否、泰之彖,歸宿在君子小人之消長,故曰:易以天道明人事。内外釋往來之義。隂陽健順,君子小人釋大小之義。信而任之則為内,踈而遠之則為外。内陽而外隂應,天地交來;内健而外順應,上下交來。内君子而外小人,君子道長,小人道消。則又專就君子小人
乾卦(乾卦为天)【乾宫上世卦|乾上:错坤综乾-先天:南方-后天:西北|乾下:错坤综乾|先天:南方|后天:西北|天位:太阳|人位:太阳|地位:太阳】【周易上经】第1卦-乾卦䷀乾卦为天(乾下乾上)-(宋)都絜撰《易變體義•卷一》[欽定四庫全書*易變體義卷一*宋*都絜*撰上經一【乾至蒙】䷀【乾下乾上】 乾:初九,潜龍勿用。此乾之姤也,而爻辭云爾者,盖以聖人之道,當潜藏之時,雖小有遇,亦不可有為。盖乾之姤
泰卦(地天泰卦)【坤宫三世卦|坤上:错乾综坤-先天:北方-后天:西南|乾下:错坤综乾|先天:南方|后天:西北|天位:太阴|人位:少阴|地位:太阳】泰卦:䷊【乾下坤上】泰:小往大來,吉,亨。彖曰:泰,小往大來,吉,亨,則是天地交而萬物通也,上下交而其志同也。内陽而外隂,内健而外順,内君子而外小人,君子道長,小人道消也。【此易言往來之始。否泰反對,可以反對言往來。然就本卦觀之,坤往外,乾來内,便是小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