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六十四卦之夬卦九三爻正解

旧版内容| 2023-02-23| 0

九三

人位多凶之象(当位);变兑错艮综巽。

九三:壮于,有凶。君子夬夬,独行遇雨若濡,有愠,无咎

象曰:君子夬夬,终无咎也。

 九三,壮于頄,有凶,君子夬夬,独行遇雨,若濡有愠,无咎。

朱熹:“頄”,颧也。九三当决之时,以刚而过乎中,是欲决小人,而刚壮见于面目也。如是则有凶道矣,然在众阳之中,独与上六为应,若能果决其决,不系私爱,则虽合于上六,如”独行遇雨”,至于“若濡”,而为君子所愠,然终必能决去小人而无所咎也。温峤之于王敦,其事类此。

程传:爻辞差错,安定胡公移其文曰:“壮于頄有凶,独行遇雨,若濡有愠,君子夬夬,无咎”,亦未安也。当云“壮于顺有凶,独行遇雨,君子夬夬,若濡有愠,无咎”。夬决尚刚健之时,三居下体之上,又处健体之极,刚果于决者也。“頄”,颧骨也,在上而未极于上者也。三居下体之上,虽在上而未为最上,上有君而自任其刚决,“壮于頄者”也,有凶之道也。“独行遇雨”,三与上六为正应,方群阳共决一阴之时,己若以私应之,故不与众同而独行,则与上六阴阳和合,故云“遇雨”。《易》中言雨者,皆谓阴阳和也。君子道长,决去小人之时,而己独与之和,其非可知。唯君子处斯时,则能“夬夬”。谓夬其夬,果决其断也,虽其私与,当远绝之。若见濡污,“有愠”,恶之色,如此则无过咎也。三健体而处正,非必有是失也,因此义以为教耳。爻文所以交错者,由有“遇雨”字,又有“濡”字,故误以为连也。

陆希声曰:当君子之世而应小人,故外有沾污之累,内有愠恨之心。然后获“无咎”者,志有存焉。

王安石曰:九三乾体之上,刚亢外见,“壮于頄”者也。“夬夬”者,必乎夬之辞也,应乎上六,疑于污也,故曰“若濡”。君子之所为,众人固不识,“若濡”则“有愠”之者矣。和而不同,有“夬夬”之志焉,何咎之有。

郭雍曰:《夬》与《大壮》内卦三爻相类,故初九九三言“壮”。壮者小人用刚之事,非大者之壮也。二卦九三皆具君子小人二义,故《大壮》曰“小人用壮,君子用罔”。而此曰“壮于頄有凶,君子夬夬”是也。以小人用壮言之,则知“壮于頄”者,小人之事也,是以“凶”也。唯君子明“夬夬”之义,则终“无咎”矣。

《朱子语类》云:君子之去小人,不必悻悻然,见于面目。至于“遇雨”而为所濡湿,虽为众阳所愠,然志在决阴,故得“无咎”也。盖九三虽与上六为应,而以刚居刚,有能决之象。故“壮于頄”则“有凶”,而和柔以去之乃“无咎”。

蔡清曰:大意谓君子之去小人,顾其本心何如耳。本心果是要决小人,则虽暂与之合,而为善类之愠,终必能决之而“无咎”。不愈于“壮于頄”而“有凶”乎,此所以贵于决而和也。

何楷曰:上六为成兑之主,泽上于天,故称“雨”。以其适值而非木心也,故称“遇”。本非濡也,而迹类之,故称“若”。或观其迹而不察其心也,故称有“愠”。

君子夬夬,终无咎也。

程传:牵梏于私,好,由无决也。君子义之与比,决于当决,故终不至于有咎也。

黄淳耀曰:“终”对“始”言之,始虽“若濡有愠”,终必决去而“无咎”也。

 

子夏易传;當位上應,往而為壯,内得其心,外形于色,壯見于頄也。行而與邪凶之道也。夫君子治已,豈係於私哉。雖獨行,遇應而潤於我,而反恕其邪志,匪其失亦又何咎。
九三:壮于頄,有凶。
翟玄曰:頄,面也。谓上处乾首之前,称頄。頄,颊间骨。三往壮上,故“有凶”也。
君子夬夬,独行遇雨。
荀爽曰:九三体乾,乾为君子。三五同功,二爻俱欲决上,故曰“君子夬夬”也。“独行”谓一爻独上,与阴相应,为阴所施,兑为雨泽,故遇雨也。
若濡有愠,无咎。
荀爽曰:虽为阴所濡,能愠不悦,得无咎也。
《象》曰:君子夬夬,终无咎也。
王弼曰:頄,面颧也。谓上六矣。最处体上,故曰“頄”也。剥之六三,以应阳为善。夫刚长则君子道兴,阴盛则小人道长。然则处阴长而助阳则善,处刚长而助柔刚凶矣。而三独应上,助小人,是以凶也。君子处之,必能弃夫情累,决之不疑,故曰“夬夬”也。若不与阳为群,而独行殊志,应于小人,则受其困焉。遇雨若濡有愠,而终无所咎也。
    九三,壮于釚,有凶;君子夬夬,独行遇雨若濡,有愠,无咎。

[译文]九三,强壮在脸部颧骨间,有凶险;君子刚毅果断有除奸之决心,独自一人行走遇雨似被沾湿身体,被人愠怒,但终究没有咎害。(釚:音qu,颧骨。夬夬:果决而又果决,即非常果决。)

《象》曰:君子夬夬,终无咎也。

[译文]《象传》说:君子刚毅果断有除奸之决心,终究没有咎害。

[提示]忍辱负重,果决除奸。

九三似乎有点不大妙,好像处境很复杂。

是的。九三以刚居刚,处乾体之上,有刚亢外露、嫉恶如仇的性格。而九三恰巧又与上六这个阴柔小人相应,以九三这种性格遇到上六必然是怒火中烧,将其为国除恶的豪壮之情表现在脸上,似乎要大动干戈,急欲除之。但这样做不符合卦辞“不利即戎”的精神,必有凶险。故爻辞以“壮于釚”取象,说明九三把对奸臣深恶痛绝的义愤表现在脸上,给对方以警觉,会招来杀身之祸,“有凶”。

既然九三怒形于色有凶险,那么他就应当在上六面前不动声色。

是的,君子有果决除奸之心,不一定非要溢于言表。但九三若表情缓和也会招来麻烦。

为什么呢?

九三处位独特,全卦中只有九三与上六相应,因而九三不得不独自与之周旋,待时除决。但外人不了解内情,以为九三与之有染,犹如一个人独行遇雨而被濡染沾湿。这样一来,九三就被众君子所误解而遭到愠怒,故爻辞说君子“独行遇雨若濡,有愠”。

我插一句,九三与上六相见,为什么以“遇雨”为喻?

“雨”就是指上六,上六是夫之上体兑卦的主爻,泽上于天必然成雨,故日“遇雨”。然而虽然“遇雨”,但九三并没有与之同流合污,故爻辞说“若濡”,意为并不是真的濡了。

不管怎么说,九三也够倒霉的,左也不是,右也不是。不过九三倒像是一个打入敌方的“卧底”,尽管友人误解自己,甚至“有愠”有唾骂,但是他把“君子夬夬”之志深埋在心里,默默的承受了一切。

的确,九三为了铲除奸佞,忍辱负重,经受了严峻的考验,但最终必将无咎。

那当然。九三胸中有“夹夫”之志,早晚要把奸臣除掉。除掉奸臣,一方面消灭了隐患,一方面友朋间的误解也自然消除了,所以九三最终是无咎的。

 

相关推荐

第11卦-泰卦䷊地天泰卦-(明)张献翼撰《读易纪闻》

泰卦(地天泰卦)【坤宫三世卦|坤上:错乾综坤-先天:北方-后天:西南|乾下:错坤综乾|先天:南方|后天:西北|天位:太阴|人位:少阴|地位:太阳】泰卦:䷊【乾下坤上】否、泰之彖,歸宿在君子小人之消長,故曰:易以天道明人事。内外釋往來之義。隂陽健順,君子小人釋大小之義。信而任之則為内,踈而遠之則為外。内陽而外隂應,天地交來;内健而外順應,上下交來。内君子而外小人,君子道長,小人道消。則又專就君子小人

旧版内容 12 2023-02-23

第1卦-乾卦䷀乾卦为天-(南宋)都絜撰《易变体义》

乾卦(乾卦为天)【乾宫上世卦|乾上:错坤综乾-先天:南方-后天:西北|乾下:错坤综乾|先天:南方|后天:西北|天位:太阳|人位:太阳|地位:太阳】【周易上经】第1卦-乾卦䷀乾卦为天(乾下乾上)-(宋)都絜撰《易變體義•卷一》[欽定四庫全書*易變體義卷一*宋*都絜*撰上經一【乾至蒙】䷀【乾下乾上】 乾:初九,潜龍勿用。此乾之姤也,而爻辭云爾者,盖以聖人之道,當潜藏之時,雖小有遇,亦不可有為。盖乾之姤

旧版内容 12 2023-02-23

第11卦-泰卦䷊地天泰卦-(明)钱一本撰《像象管见》

泰卦(地天泰卦)【坤宫三世卦|坤上:错乾综坤-先天:北方-后天:西南|乾下:错坤综乾|先天:南方|后天:西北|天位:太阴|人位:少阴|地位:太阳】泰卦:䷊【乾下坤上】泰:小往大來,吉,亨。彖曰:泰,小往大來,吉,亨,則是天地交而萬物通也,上下交而其志同也。内陽而外隂,内健而外順,内君子而外小人,君子道長,小人道消也。【此易言往來之始。否泰反對,可以反對言往來。然就本卦觀之,坤往外,乾來内,便是小往

旧版内容 15 2023-02-23

待录内容

待录内容待录内容待录内容待录内容

旧版内容 6 2023-02-23

[清]王宏撰《周易筮述•卷七》《左传》《国语》占第十三

(清)王宏撰《周易筮述•卷七》-《左傳》《國語》占第十三周易筮述卷七華隂王宏撰撰周史有以周易見陳侯者,陳侯使筮之,遇觀䷓【坤下巽上】之否。䷋【坤下乾上,否。觀六四爻變而為否】曰:是謂觀國之光,利用賓于

旧版内容 13 2023-02-23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