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位多凶之象(当位);变震错巽综艮。
九三:明夷于南狩,得其大首,不可疾贞。
象曰:南狩之志,乃大得也。
朱熹:以刚居刚,又在明体之上,而屈于至暗之下,正与上六暗主为应,故有向明除害,得其首恶之象。然不可以亟也,故有“不可疾贞”之戒。成汤赴于夏台,文王兴于羑里,正合此爻之义,而小事亦有然者。
程传:九三离之上,明之极也。又处刚而进,上六坤之上,暗之极也。至明居下而为下之上,至暗在上而处穷极之地,正相敌应,将以明去暗者也。斯义也,其汤武之事乎!南在前而明方也。“狩”,畋而去害之事也。“南狩”,谓前进而除害也。当克获“其大首”。“大首”,谓暗之魁首,上六也。三与上正相应,为至明克至暗之象。“不可疾贞”,谓诛其元恶,旧染污俗,未能遽革,必有其渐;革之遽,则骇惧而不安。故《酒诰》云:“唯殷之迪,诸臣唯工,乃湎于酒,勿庸杀之,姑唯教之。至于既久,尚曰余风未殄,是渐渍之俗,不可以遽革也,故曰“不可疾贞”。正之不可急也。上六虽非君位,以其居上而暗之极,故为暗之主,谓之“大首”。
胡炳文曰:二之救难,可速也;三之除害,不可速也,故有“不可疾贞”之戒。
南狞之志,乃大得也。
程传:夫以下之明,除上之暗,其志在去害而已,如商周之汤武,岂有意于利天下乎。“得其大首”,是能去害而大得其志矣。志苟不然,乃悖乱之事也。
子夏易传;為文明之主夷終則進也。上六逺其明,雖高而至晦也。應其誅焉。時之得向明而南巡狩也。獲其大首耳,其汙俗漸正而已,不可疾也。
《九家易》曰:岁终田猎,名曰狩也。南者,九五大阳之位,故称南也,暗昧道终,三可升上,而猎于五,得据大阳首位,故曰“明夷于南狩,得其大首”。自暗复明,当以渐次,不可卒正,故曰“不可疾贞”也。
《象》曰:南狩之志,乃大得也。
案:冬猎曰狩也。三互离坎,离南坎北,北主于冬,故曰“南狩”。五居暗主,三处明终,履正顺时,拯难兴衰者也。以臣伐君,故假言狩。既获五上之大首,而三志“乃大得也”。
九三,明夷于南狩。得其大首;不可疾,贞。
[译文]九三,光明受到伤害时在南方征伐,猎获元凶祸首;此时不可操之过急,应当守持正固。(狩:此处指征伐之类。疾:急速。)
《象》曰:南狩之志,乃大得也。
[译文]《象传》说:九三在南方征伐的志向,是多么大的志向啊。(大得:大得志。)
(提示]明夷之时也可以有作为,但不可操之过急。
九三看来是个刚烈性子,不愿长期忍受明夷、黑暗的桎梏,主动向南方出击,并猎获或者说诛灭了元凶祸首,除了一方之害。但爻辞又说“不可疾,贞”是怎么回事?
这还要联系到商末的历史来谈。商代末期,纣王昏庸,政治黑暗,这对周族来说如同处在明夷之时,而商在周之东部,周族“剪商”的准备工作还未做好,不敢贸然东进,但可向南部进军、征伐。从周原卜辞可知,他们曾向南“伐蜀”。九三爻辞可能记的就是这件事。“不可疾”,指的是虽然“南狩,得其大首”,但对整个社会除暗复明之事不宜急,因为准备工作尚未做好,故要守持正固,即“贞”。
看来《象传》也是此意。《象传》只说这个志向是“大得”。并未肯定他应该采取行动,意思正是说这个志向是正确的、远大的,但现时只能做一些“南狩”之类的工作,以积聚力量,尚不可全面实现自己的抱负。
上一篇
下一篇
乾卦(乾卦为天)【乾宫上世卦|乾上:错坤综乾-先天:南方-后天:西北|乾下:错坤综乾|先天:南方|后天:西北|天位:太阳|人位:太阳|地位:太阳】欽定四庫全書*易經通注卷一大學士傅以漸左庶子曹本榮撰上經因河圖而畫卦,先成三畫八卦,復成六畫六十四卦者,伏羲也。卦下各繫之以彖辭者,文王也。爻下各繫之以爻辭者,周公也。彖傳上彖傳下象傳上象傳下文言繫辭上傳繫辭下傳說卦傳序卦傳雜卦傳謂之十翼,皆孔子所作也。
泰卦(地天泰卦)【坤宫三世卦|坤上:错乾综坤-先天:北方-后天:西南|乾下:错坤综乾|先天:南方|后天:西北|天位:太阴|人位:少阴|地位:太阳】泰卦:䷊【乾下坤上】否、泰之彖,歸宿在君子小人之消長,故曰:易以天道明人事。内外釋往來之義。隂陽健順,君子小人釋大小之義。信而任之則為内,踈而遠之則為外。内陽而外隂應,天地交來;内健而外順應,上下交來。内君子而外小人,君子道長,小人道消。則又專就君子小人
乾卦(乾卦为天)【乾宫上世卦|乾上:错坤综乾-先天:南方-后天:西北|乾下:错坤综乾|先天:南方|后天:西北|天位:太阳|人位:太阳|地位:太阳】【周易上经】第1卦-乾卦䷀乾卦为天(乾下乾上)-(宋)都絜撰《易變體義•卷一》[欽定四庫全書*易變體義卷一*宋*都絜*撰上經一【乾至蒙】䷀【乾下乾上】 乾:初九,潜龍勿用。此乾之姤也,而爻辭云爾者,盖以聖人之道,當潜藏之時,雖小有遇,亦不可有為。盖乾之姤
泰卦(地天泰卦)【坤宫三世卦|坤上:错乾综坤-先天:北方-后天:西南|乾下:错坤综乾|先天:南方|后天:西北|天位:太阴|人位:少阴|地位:太阳】泰卦:䷊【乾下坤上】泰:小往大來,吉,亨。彖曰:泰,小往大來,吉,亨,則是天地交而萬物通也,上下交而其志同也。内陽而外隂,内健而外順,内君子而外小人,君子道長,小人道消也。【此易言往來之始。否泰反對,可以反對言往來。然就本卦觀之,坤往外,乾來内,便是小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