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位易知之终(失正);变兑错艮综巽。
上九:肥遯,无不利。
象曰:肥遯,无不利;无所疑也。
朱熹:以刚阳居卦外,下无系应,遯之远而处之裕者也,故其象占如此。“肥”者,宽裕自得之意。
程传:“肥”者,充大宽裕之意。“遯”者,唯飘然远逝。无所系滞之为善。上九乾体刚断,在卦之外矣。又下无所系,是遯之远而无累,可谓宽绰有余裕也。遯者,穷困之时也。善处则为肥矣。其遯如此,何所不利?
王弼曰:最处外极,无应于内,超然绝去,心无疑顾,忧患不能累,矰缴不能及,是以“肥遯无不利”也。
姜宝曰:四之“好”,不如五之”嘉”。五之“嘉”,不如上之“肥”。上与二阴无应无系,故“肥”。“肥”者,疾惫之反也。
总论:项安世曰:下三爻艮也,主于止,故为不往,为执革,为“系遯”。上三爻乾也,主于行,故为“好遯”,为“嘉遯”。为“肥遯”也。
肥遯无不利,无所疑也。
程传:其遯之远,无所疑滞也。盖在外则已远,无应则无累,故为刚决无疑也。
侯行果曰:最处外极,无应于内,心无疑恋,超世高举,安时无闷,故“肥遯无不利”。
赵汝楳曰:四阳之中,三系于阴,四五应于阴,皆不能不自疑,至上则疑虑尽亡,盖无有不利者矣。
李心传曰:“无所疑也”,此及《升》之九三并言之,此决于退,彼决于进,时之宜耳。
子夏易传;過於卦外,無應小人,不勞慮於進退,可謂遯之肥而無不利也。
虞翻曰:乾盈为肥。二不及上,故“肥遁无不利”。《象》曰:“无所疑也。”
《象》曰:肥遁无不利,无所疑也。
侯果曰:最处外极,无应于内。心无疑恋,超世高举。果行育德,安时无闷,遁之肥也。故曰“肥遁无不利”,则颍滨巢许当此爻矣。
上九,肥遁,无不利。
[译文]上九,高飞远退,无所不利。 (肥:通“蜚”,即“飞”。)
《象》曰:肥遁无不利,无所疑也。
[译文]《象传》说:高飞远退,无所不利,说明上九没有任何疑虑、挂碍。
[提示]指出高飞远去是退避的最佳境界。
上九居乾健之极,下无应,上无阻,当此退遁之时势,毅然退避,故无所不利。
唐僧玄览诗云:“大海从鱼跃,长空任鸟飞。”离开小人罗织的网罟之害,在新的天地里再展宏图,这可不是一般的退避,而是“胜利大逃亡”。
上九的确是遁退的最佳境界了,他之所以能做到“肥遁,无不利”,正如《象传》所说是“无所疑也”,即是没有任何疑虑、牵挂。其他五爻主客观的条件就没有上九这么好了。遁卦六爻四阳二阴,阳渐退,阴渐长,是小人方盛、君子退避的时势。君子处在这种情况下,遁而亨,没有大的作为,但可小利贞。这就是遁卦的卦形给六爻提供的时代背景。但初六没有思想准备,遁之不及,落于末尾;六二认识糊涂,固志不退;九三心有所系,势不能退;九四是真君子,斩断俗念,毅然遁退;九五不恋尊位,激流勇退;上九则无疑无碍,高飞远退。总起来看,同样有各种环境条件的限制,但下三爻比较被动,主观努力不够;上三爻则比较主动,充分发挥了主观能动性。如果联系上下卦体来看,下体艮为止,上体乾为健,则上下三爻外在的表现与内在的卦体有密切关系。有几点还须再强调一下。首先,遁卦所说的退避不是消极的无原则的脱离尘世,而是在不利因素势力强大、一时无法克服之时的战略撤退;其次,退不是目的,只是以待时变、另图发展的手段;再次,退避之时,举止不可失其正道,还要尽可能地多做工作;最后,彻底的退避是心身俱退,但当由于某种原因而未能退避之时,要施行心退,讲究斗争策略,即“远小人”,要“不恶而严”。
遁卦虽然讲的是退避,但它的战斗性还是很强的,其核心要义可以用“以退为进”这个成语来概括。遁卦给我们指明了避开恶劣环境、避免小人纠缠、走向事业成功的坦途。
上一篇
下一篇
泰卦(地天泰卦)【坤宫三世卦|坤上:错乾综坤-先天:北方-后天:西南|乾下:错坤综乾|先天:南方|后天:西北|天位:太阴|人位:少阴|地位:太阳】泰卦:䷊【乾下坤上】否、泰之彖,歸宿在君子小人之消長,故曰:易以天道明人事。内外釋往來之義。隂陽健順,君子小人釋大小之義。信而任之則為内,踈而遠之則為外。内陽而外隂應,天地交來;内健而外順應,上下交來。内君子而外小人,君子道長,小人道消。則又專就君子小人
乾卦(乾卦为天)【乾宫上世卦|乾上:错坤综乾-先天:南方-后天:西北|乾下:错坤综乾|先天:南方|后天:西北|天位:太阳|人位:太阳|地位:太阳】【周易上经】第1卦-乾卦䷀乾卦为天(乾下乾上)-(宋)都絜撰《易變體義•卷一》[欽定四庫全書*易變體義卷一*宋*都絜*撰上經一【乾至蒙】䷀【乾下乾上】 乾:初九,潜龍勿用。此乾之姤也,而爻辭云爾者,盖以聖人之道,當潜藏之時,雖小有遇,亦不可有為。盖乾之姤
泰卦(地天泰卦)【坤宫三世卦|坤上:错乾综坤-先天:北方-后天:西南|乾下:错坤综乾|先天:南方|后天:西北|天位:太阴|人位:少阴|地位:太阳】泰卦:䷊【乾下坤上】泰:小往大來,吉,亨。彖曰:泰,小往大來,吉,亨,則是天地交而萬物通也,上下交而其志同也。内陽而外隂,内健而外順,内君子而外小人,君子道長,小人道消也。【此易言往來之始。否泰反對,可以反對言往來。然就本卦觀之,坤往外,乾來内,便是小往
(清)王宏撰《周易筮述•卷七》-《左傳》《國語》占第十三周易筮述卷七華隂王宏撰撰周史有以周易見陳侯者,陳侯使筮之,遇觀䷓【坤下巽上】之否。䷋【坤下乾上,否。觀六四爻變而為否】曰:是謂觀國之光,利用賓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