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位易知之终(失正);变坤错乾综坤。
上九:敦艮,吉。
象曰:敦艮之吉,以厚终也。
朱熹:以阳刚居止之极,敦厚于止者也。
程传:九以刚实居上,而又成《艮》之主。在艮之终,止之至坚笃者也。“敦”,笃实也。居止之极,故不过而为“敦”。人之止难于久终,故节或移于晚,守或失于终,事或废于久,人之所同患也。上九能敦厚于终,止道之至善,所以“吉”也。六爻之德,唯此为“吉”。
项安世曰:上九与三相类,皆一卦之主也。然九三当上下之交,时不可止而止,故“危”。上九当全卦之极,时可止而止,故“吉”。
又曰:彖曰“艮其背,不获其身,行其庭不见其人,无咎”,唯六四一爻足以当之。《象》曰“兼山艮,君子以思不出其位”,唯上九一爻足以当之。
胡炳文曰:“敦临”“敦复”,皆取坤土象,艮山乃坤土而隆其上者也。其厚也弥固,故其象为“敦”,其占曰“吉”,艮之在上体者凡八,而皆吉。
总论:《朱子语类》云;《咸》、《艮》皆以人身为象,但艮卦又差一位。
项安世曰:《咸》、《艮》二卦取象相类,艮四为“背”,故五为“辅”。《咸》四为“心”,故五为背肉,上为辅,又上兑为口,则辅宜在上也。
李光地:《咸》、《艮》之象,所以差一位者,《咸》以四为心,故五为背而上为口。《艮》以三为心,故四为背而五为口。其位皆缘心而变者也。二之腓兼股为一象,故与《咸》三俱言“随”。
敦艮之吉,以厚终也。
程传:天下之事,唯终守之为难,能敦于止有终者也,上之吉,以其能厚于终也。
王申子曰:德愈厚而止愈安,是止之善终者也,其吉可知。
李光地:艮者,“万物之所成终而所成始”,故于上言“厚终”,凡人之心,唯患其养之不厚,不患其发之不光。水蓄则弥盛,火宿则弥壮,厚其终,则万事皆由此始。
子夏易传;動者,利之求也。動失則害至。止者,正之元也,久守則福來,非敦厚之徳不能止其終也。
虞翻曰:无应静止,下据二阴,故“敦艮,吉”也。
《象》曰:敦艮之吉,以厚终也。
虞翻曰:坤为厚,阳上据坤,故“以厚终也”。
上九,敦艮,吉。
[译文]上九,抑止得更加敦厚笃实,吉祥。(敦:厚,笃实。)
《象》曰:敦艮之吉,以厚终也。
[译文]《象传》说:抑止得更加敦厚笃实而获得吉祥,这说明上九能够具有敦厚笃实的品质从而将抑止保持到最后。
[提示]要善始善终。
上九居于艮卦之极,抑止已到了极点,按照《易经》的一般规律,物极必反,应该由止走向其反面——放纵。
但事实正相反。从爻象上看,上九以阳刚居艮之极,处兼山之上,有坚笃于止之象,所以爻辞说“敦艮”。
初六的抑止只是无咎,上九的抑止却可获吉,这其中反应出艮卦的一种什么倾向?
始止无咎,终止有吉,可见艮卦虽然强调善始,但更强调善终。所以《象传》说“敦艮之吉,以厚终也”。
还有一个问题。九三与上九是艮卦中仅有的两阳爻,九三抑止则“厉”,上九抑止为何可以获吉?
上九与九三都居于二阴爻之上。但是九三位当上下卦体交会之际,在时不当止的时候止,所以危险得很。而上九处全卦之终,时当抑止,上九抑止了,所以获得了吉祥。
综观艮卦,可以看到卦中六爻分别取象于人体各部位,从不同角度揭示了抑止的不同情况,抑止的重要问题就是要适时而止。
对。初六止于趾动之前,六四自止其身,六五慎止于口。上九敦厚于终止,这都是说的适时而止。适时而止的另一面。则是当行则行,不能静止不变地看待止。所以六二当行而不能行,九三宜动而不能动,说的都是施止不当之义。
看来要真正做到止其所当止,是很不容易的。根据上面所作的分析,“止”并不是简单的停止,“时止则止,时行则行”,坚持干什么,坚持不干什么都是止,关键是要“动静不失其时”。因此艮卦所说的止的确是一个自我控制的能力问题。事当做则做,不当做则不做,做就要善始善终;话当讲则讲,不当讲则不讲,讲就要言之有序。要做到如此恰当地控制自己的言行,首要的是“思不出其位”,即思想上要加强修养,经常反躬修己,以使自己能在人事关系上、工作成效上由必然王国早日进人自由王国,做自己的主人。
不过这种修养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人,生也有涯,而自我修养无涯,让我们共勉吧。
上一篇
下一篇
乾卦(乾卦为天)【乾宫上世卦|乾上:错坤综乾-先天:南方-后天:西北|乾下:错坤综乾|先天:南方|后天:西北|天位:太阳|人位:太阳|地位:太阳】欽定四庫全書*易經通注卷一大學士傅以漸左庶子曹本榮撰上經因河圖而畫卦,先成三畫八卦,復成六畫六十四卦者,伏羲也。卦下各繫之以彖辭者,文王也。爻下各繫之以爻辭者,周公也。彖傳上彖傳下象傳上象傳下文言繫辭上傳繫辭下傳說卦傳序卦傳雜卦傳謂之十翼,皆孔子所作也。
泰卦(地天泰卦)【坤宫三世卦|坤上:错乾综坤-先天:北方-后天:西南|乾下:错坤综乾|先天:南方|后天:西北|天位:太阴|人位:少阴|地位:太阳】泰卦:䷊【乾下坤上】否、泰之彖,歸宿在君子小人之消長,故曰:易以天道明人事。内外釋往來之義。隂陽健順,君子小人釋大小之義。信而任之則為内,踈而遠之則為外。内陽而外隂應,天地交來;内健而外順應,上下交來。内君子而外小人,君子道長,小人道消。則又專就君子小人
乾卦(乾卦为天)【乾宫上世卦|乾上:错坤综乾-先天:南方-后天:西北|乾下:错坤综乾|先天:南方|后天:西北|天位:太阳|人位:太阳|地位:太阳】【周易上经】第1卦-乾卦䷀乾卦为天(乾下乾上)-(宋)都絜撰《易變體義•卷一》[欽定四庫全書*易變體義卷一*宋*都絜*撰上經一【乾至蒙】䷀【乾下乾上】 乾:初九,潜龍勿用。此乾之姤也,而爻辭云爾者,盖以聖人之道,當潜藏之時,雖小有遇,亦不可有為。盖乾之姤
泰卦(地天泰卦)【坤宫三世卦|坤上:错乾综坤-先天:北方-后天:西南|乾下:错坤综乾|先天:南方|后天:西北|天位:太阴|人位:少阴|地位:太阳】泰卦:䷊【乾下坤上】泰:小往大來,吉,亨。彖曰:泰,小往大來,吉,亨,則是天地交而萬物通也,上下交而其志同也。内陽而外隂,内健而外順,内君子而外小人,君子道長,小人道消也。【此易言往來之始。否泰反對,可以反對言往來。然就本卦觀之,坤往外,乾來内,便是小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