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六十四卦之晋卦上九爻正解

旧版内容| 2023-02-23| 0

易经六十四卦之晋卦上九爻正解

天位易知之终(失正);变震错巽综艮。

上九:晋其角,维用伐邑,厉吉,无咎,贞吝。

象曰:维用伐邑,道未光也。

上九,晋其角,维用伐邑,厉吉无咎,贞吝。

朱熹:“角”,刚而居上,上九刚进之极,有其象矣。占者,得之而以伐其私邑,则虽“危”而“吉”且“无咎”。然以极刚治小邑,虽得其正,亦可“吝”矣。

程传:“角”,刚而居上之物。上九以刚居卦之极,故取角为象。以阳居上,刚之极也。在《晋》之上,进之极也。刚极则有强猛之过,进极则有躁急之失。以刚而极于进,失中之甚也。无所用而可,唯独用于“伐邑”,则虽“厉”而“吉”且“无咎”也。伐四方者,治外也。伐其居邑者,治内也。言“伐邑”,谓内自治也。人之自治,刚极则守道愈固,进极则迁善愈速。如上九者以之自治,则虽伤于“厉”而“吉”且“无咎”也。严厉非安和之道,而于自治则有功也。复云“贞吝”以尽其义,极于刚进,虽自治有功,然非中和之德,故于贞正之道为可“吝”也,不失中正为贞。

张子曰:无可进而进,唯“伐邑”于内则可矣,如君子则知止也。

王宗传曰:《晋》之上九,晋至于“角”,无所复进矣。唯能自反自克而内自治焉,则知危厉自警而获吉矣,此所以无刚进之咎也。

《朱子语类》:看伯于与庐陵问答内《晋》卦“伐邑”说。曰:《晋》上九“贞吝”,“吝”不在克治,正以其克治之难,面言其合下有此吝耳。“贞吝”之义,只云贞固守此则吝,不应于此独云于正道为吝也。

项安世曰:《晋》好柔而恶刚,故九四、上九皆以“厉”言之。四进而非其道,故为“鼫鼠”。上已穷而犹晋,故为“晋其角”。

陆氏振奇曰:当《晋》之时,圣人最喜用柔而不用刚,故四阴“吉”“悔亡”,二阳“厉”且“吝”也。

李光地:”晋其角”者,是知进而不知退者也。知进而不知退者,危道也。然亦有时事使然,而进退甚难者。唯内治其私,反身无过,如居家则戒子弟,戢僮仆;居官则杜交私,严假托,皆“伐邑”之谓也,如此则虽“危”而“吉无咎”矣。若以进为常,纵未至于危也,宁无愧于心乎?

总论:邱富国曰:“晋”,进也,柔进而上行也,故卦专主柔进为义。六爻四柔二刚,六五一柔自四而升,已进者也,故“往吉无不利”。下坤三柔,皆欲进者,而九四以刚间之,故有“晋如鼫鼠”之象。

赵汝腾曰:下三爻皆柔顺而坤体,故初二“吉”、三“悔亡”。四上以阳不当位,故“厉”且“吝”。唯五以柔明居尊位,故“往吉无不利”也。

龚焕曰:《晋》卦诸爻,皆以进为义。初二三五,柔之进。四与上,刚之进也。四阴二阳,阴多“吉”而阳多“厉”者,《晋》以柔顺为善,刚强则躁矣,故《彖传》曰:“顺而丽乎大明,柔进而上行。”卦之得名,其亦以柔为主与?

维用伐邑,道未光也。

程传:“维用伐邑”,既得“吉”而“无咎”,复云“贞吝”者,其道未光大也。以正理言之,尤可吝也,夫道既光大,则无不中正,安有过也。今以过刚自治,虽有功矣,然其道未光大,故亦可吝,圣人言尽善之道。

李光地:“道未光”,乃推原所以伐邑之故。盖进之极,则于道必未光也,如势位重,则有居成功之嫌,爵禄羁,则失独行愿之志,故必克治其私,然后高而不危,免于亢悔也。《夬》五之“中未光”同。

 

子夏易传;以柔徳治者,不能威肅天下也。故其終多用師焉。進過於禮,故曰角。進極於終,民或叛也。明正久著,人多恊焉,猶用伐邑,雖危吉也。則咎自免矣。治物不以徳,以之為政,可惜之也。
虞翻曰:五已变之乾,为首。位在首上,称角。故“晋其角”也。坤为邑。动成震,而体师象,坎为心。故“维用伐邑”。得位乘五,故“厉吉,无咎”而“贞吝”矣。
《象》曰:惟用伐邑,道未光也。
荀爽曰:阳虽在上,动入冥豫,故道未光也。
上九,晋其角,维用伐邑,厉吉,天咎;贞吝。

[译文]上九,升进至极,仿佛达到兽角的尖端,只有征伐属邑,可以变危厉为吉祥,不致咎害;守持正固以防遗憾。

《象》曰:维用伐邑,道未光也。

[译文]《象传》说:只有征伐属邑(方可变危厉为吉祥),说明上九升进之途仍未光大。

[提示]指出刚进而至极,须自我克制。

此爻象为什么要以“角”作比?

“角”是兽类之角,刚而居上,正如上九以刚爻居晋卦之极,故以“晋其角”为上九的喻象。但这一爻象很不好,晋卦虽是上进之卦,但用柔而不用刚。由于上九刚进至极,已无处可进,偏偏又要躁急而进,处于极度亢奋状态,这样下去当然有危险。此时唯有自我克制,将这种躁进之气力转移到征伐叛乱的属邑上,方可变危厉为吉。

看来征伐属邑只是一个比喻的说法,实质上是说上九刚进至极,危险很大,为避免做出糊涂事来,要自己控制自己,把注意力放到解决自身内部问题上来,只有这样做才能化“厉”为“吉”,才能“无咎”。不过既然为“吉”、“无咎”,为什么又告之以“贞吝”呢?

因为征伐叛乱的属邑,虽然正确,但叛乱本身是由于自己王侯之政道未能昌明而造成的,这毕竟是一件憾事;就自我克制而言,毕竟说明自己有问题才须克制,故此举虽吉、无咎,仍是令人遗憾之事,所以要守持正固,以防憾事再度发生。

怪不得《象传》说“维用伐邑,道未光也”,伐邑之举虽吉、无咎,但毕竟说明“伐邑”本身是由于“道未光也”造成的,如果升进之道一贯昌明,“顺而丽乎大明”,“柔进而上行”。也就用不着伐邑了。

相关推荐

第1卦-乾卦䷀乾卦为天-(清)傅以渐、曹本荣等撰《御定易经通注》

乾卦(乾卦为天)【乾宫上世卦|乾上:错坤综乾-先天:南方-后天:西北|乾下:错坤综乾|先天:南方|后天:西北|天位:太阳|人位:太阳|地位:太阳】欽定四庫全書*易經通注卷一大學士傅以漸左庶子曹本榮撰上經因河圖而畫卦,先成三畫八卦,復成六畫六十四卦者,伏羲也。卦下各繫之以彖辭者,文王也。爻下各繫之以爻辭者,周公也。彖傳上彖傳下象傳上象傳下文言繫辭上傳繫辭下傳說卦傳序卦傳雜卦傳謂之十翼,皆孔子所作也。

旧版内容 29 2023-02-23

第11卦-泰卦䷊地天泰卦-(明)张献翼撰《读易纪闻》

泰卦(地天泰卦)【坤宫三世卦|坤上:错乾综坤-先天:北方-后天:西南|乾下:错坤综乾|先天:南方|后天:西北|天位:太阴|人位:少阴|地位:太阳】泰卦:䷊【乾下坤上】否、泰之彖,歸宿在君子小人之消長,故曰:易以天道明人事。内外釋往來之義。隂陽健順,君子小人釋大小之義。信而任之則為内,踈而遠之則為外。内陽而外隂應,天地交來;内健而外順應,上下交來。内君子而外小人,君子道長,小人道消。則又專就君子小人

旧版内容 50 2023-02-23

第1卦-乾卦䷀乾卦为天-(南宋)都絜撰《易变体义》

乾卦(乾卦为天)【乾宫上世卦|乾上:错坤综乾-先天:南方-后天:西北|乾下:错坤综乾|先天:南方|后天:西北|天位:太阳|人位:太阳|地位:太阳】【周易上经】第1卦-乾卦䷀乾卦为天(乾下乾上)-(宋)都絜撰《易變體義•卷一》[欽定四庫全書*易變體義卷一*宋*都絜*撰上經一【乾至蒙】䷀【乾下乾上】 乾:初九,潜龍勿用。此乾之姤也,而爻辭云爾者,盖以聖人之道,當潜藏之時,雖小有遇,亦不可有為。盖乾之姤

旧版内容 39 2023-02-23

第11卦-泰卦䷊地天泰卦-(明)钱一本撰《像象管见》

泰卦(地天泰卦)【坤宫三世卦|坤上:错乾综坤-先天:北方-后天:西南|乾下:错坤综乾|先天:南方|后天:西北|天位:太阴|人位:少阴|地位:太阳】泰卦:䷊【乾下坤上】泰:小往大來,吉,亨。彖曰:泰,小往大來,吉,亨,則是天地交而萬物通也,上下交而其志同也。内陽而外隂,内健而外順,内君子而外小人,君子道長,小人道消也。【此易言往來之始。否泰反對,可以反對言往來。然就本卦觀之,坤往外,乾來内,便是小往

旧版内容 38 2023-02-23

待录内容

待录内容待录内容待录内容待录内容

旧版内容 12 2023-02-23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