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位易知之终(失正);变兑错坤综乾。
上九:无妄,行有眚,无攸利。
象曰:无妄之行,穷之灾也。
朱熹:上九非有妄也,但以其穷极而不可行耳,故其象占如此。
程传:上九居卦之终,无妄之极者也。极而复行,过于理也。过于理则妄也。故上九而行,则有过眚而无所利矣。
龚焕曰:无妄者,实理自然之谓。循是理则吉,拂是理则凶。初“往吉”,二“利有攸往”,循是理而动者也;四“可贞无咎”,守是理而不动者也;三有“灾”,五有“疾”,不幸而遇无故非意之事,君子亦听之而已,守是礼而不为动者也。或动或静,唯理是循,所以为无妄,上九居《无妄》之极,不可有行,若不循理而动,则反为妄矣,其有眚而不利也宜哉!
何楷曰:彖所谓“匪正有眚,不利有攸往”者。
总论:胡炳文曰:六爻皆无妄也,特初九得位而为震动之主,时之方来,故“无妄往吉”。上九失位而居乾体之极,时已去矣,故其行虽无妄,“有眚无攸利”。是故善学《易》者在识时,初曰“吉”,二日“利”,时也;三曰“灾”,五日“疾”,上曰“眚”,非有妄以致之也,亦时也;初与二皆可“往”,时当动而动也;四“可贞”,五“勿药”,上行“有眚”,时当静而静也。
无妄之行,穷之灾也。
程传:无妄既极,而复加进,乃为妄矣,是穷极而为灾害也。
赵玉泉曰:无妄之行,宜无灾矣,但处时之穷,则有其德而无其时,故有灾也。
何楷曰:“无妄之行”,犹《彖传》所云“无妄之往”,上九《乾》之“穷”,与《乾》“亢龙”义同,故二《小象》亦同,以其意于行,故曰“眚”,以其时位使然,故曰“灾”。
子夏易传;上九,无妄,行有眚,无攸利。象曰:无妄之行,窮之災也。
乘於剛,上於尊而又爭。應窮高極危,妄之甚也。復何往哉,無所利也。
上九:无妄行,有眚,无攸利。
虞翻曰:动而成坎,故“行有眚”。乘刚逆命,故“无攸利”。天命不右,行矣哉。
《象》曰:无妄之行,穷之灾也。
崔觐曰:居无妄之中,有妄者也。妄而应三,上下非正。穷而反妄,故为灾也。
上九,无妄。行有眚。无攸利。
[译文]上九,不妄为,但行动会有祸患,无所利益。
《象》曰:无妄之行,穷之灾也。
[译文]《象传》说:不妄为的行动,处于穷尽之时也会遭到灾祸。
[提示]时穷难行,行则遭灾。
“无妄之行”本来当然是好的,但行动得不是时候仍不好,仍会遇祸。上九处于全卦之终,这是终极之地、穷尽之时,已经无处可行。这时就宜止不宜行,宜静不宜动。上九以阳爻居阴位,刚躁易动,在时穷难行、动则遭灾之时,仍然偏要前行,这样无妄就变成有妄了,因此“有眚”而“无攸利”。任何事物发展到穷尽之时都不好,即使是“无妄之行”,也会遭遇“穷之灾也”。物极必反,无妄也将转为有妄,好事也将转为坏事。这正如乾卦上九爻“亢龙有悔,穷之灾也”一样。 “好事”提倡到了极点,就会变质,产生副作用,变成“坏事”了。例如,过度地宣扬“好人好事”,就会出现弄虚作假、沽名钓誉的“假典型”。所以《老子》中说:“智慧出,有大伪。”这样,“无妄”就转化为“有妄”了。
六爻虽然大都呈“无妄”之象,但具体情况和吉凶利咎却很不相同:初九起步无妄而获吉,六二希求虚妄而无利,六三虽不妄为而遭灾,九四守正不妄而免过,九五无妄有疾而自愈,上九时穷无妄而遇祸。六爻所提供的行为类型虽然表现出复杂的变化,但其包容的基本精神是一致的。就是说,欲达到行为无妄,要遵循两大原则:一是“守正”。也就是卦辞所强调的“利贞”、“匪正有眚”。任它情况千变万化,坚守正道不变,这样就能“以不变应万变。”正如朱熹所说:“《无妄》一卦,虽云祸福之来也无常,然自家所守者,不可不利于正。”二是“审时”。要审察时机和形势,以决定进退行止。最要紧的是主观要符合客观,客观情况变了,主观对策要相应而变。这样,才能在事物的动态变化中不断地作灵活的自我调整,才能确保行为的“无妄”。
上一篇
下一篇
乾卦(乾卦为天)【乾宫上世卦|乾上:错坤综乾-先天:南方-后天:西北|乾下:错坤综乾|先天:南方|后天:西北|天位:太阳|人位:太阳|地位:太阳】欽定四庫全書*易經通注卷一大學士傅以漸左庶子曹本榮撰上經因河圖而畫卦,先成三畫八卦,復成六畫六十四卦者,伏羲也。卦下各繫之以彖辭者,文王也。爻下各繫之以爻辭者,周公也。彖傳上彖傳下象傳上象傳下文言繫辭上傳繫辭下傳說卦傳序卦傳雜卦傳謂之十翼,皆孔子所作也。
泰卦(地天泰卦)【坤宫三世卦|坤上:错乾综坤-先天:北方-后天:西南|乾下:错坤综乾|先天:南方|后天:西北|天位:太阴|人位:少阴|地位:太阳】泰卦:䷊【乾下坤上】否、泰之彖,歸宿在君子小人之消長,故曰:易以天道明人事。内外釋往來之義。隂陽健順,君子小人釋大小之義。信而任之則為内,踈而遠之則為外。内陽而外隂應,天地交來;内健而外順應,上下交來。内君子而外小人,君子道長,小人道消。則又專就君子小人
乾卦(乾卦为天)【乾宫上世卦|乾上:错坤综乾-先天:南方-后天:西北|乾下:错坤综乾|先天:南方|后天:西北|天位:太阳|人位:太阳|地位:太阳】【周易上经】第1卦-乾卦䷀乾卦为天(乾下乾上)-(宋)都絜撰《易變體義•卷一》[欽定四庫全書*易變體義卷一*宋*都絜*撰上經一【乾至蒙】䷀【乾下乾上】 乾:初九,潜龍勿用。此乾之姤也,而爻辭云爾者,盖以聖人之道,當潜藏之時,雖小有遇,亦不可有為。盖乾之姤
泰卦(地天泰卦)【坤宫三世卦|坤上:错乾综坤-先天:北方-后天:西南|乾下:错坤综乾|先天:南方|后天:西北|天位:太阴|人位:少阴|地位:太阳】泰卦:䷊【乾下坤上】泰:小往大來,吉,亨。彖曰:泰,小往大來,吉,亨,則是天地交而萬物通也,上下交而其志同也。内陽而外隂,内健而外順,内君子而外小人,君子道長,小人道消也。【此易言往來之始。否泰反對,可以反對言往來。然就本卦觀之,坤往外,乾來内,便是小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