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六十四卦之坤卦六二爻正解

旧版内容| 2023-02-23| 0

地位多誉之时(中正);变坎错离综坎。


 六二:直,方,大,不习无不利。
 象曰:六二之动,直以方也。 不习无不利,地道光也。

子夏易传;静然而待其天气,直也。物得宜而遂生,方也。无不载焉,大也。地道之上,居体之中,尽地之理,无私而生成也。承命而化之,动无不中,何习之有乎,故无不利也。

子夏易传;直其正也,方其義也。君子,敬以直内,義以方外,敬義立,而德不孤。直方大,不習无不利。則不疑其所行也。
  敬而不謟,直内也。非義而不合,方外也。敬義不孤,德之大也。可執一而當之,事至而決之,何習而後爲乎。是以,不疑其所行也。

六二,直方大,不习无不利。

本义:柔顺正固,坤之“直”也。赋形有定,坤之“方”也。德合无疆,坤之“大”也。六二柔顺而中正,又得坤道之纯者,故其德内“直”外“方”,而又盛“大”,不待学习而无不利。占者有其德,则其占如是也。

程传:二阴位,在下,故为坤之主。统言坤道,中正在下,地之道也。以“直、方、大”三者形容其德用,尽地之道矣。由“直、方,大”,故不习而无所不利。“不习”谓其自然,在坤道则莫之为而为也,在圣人则“从容中道”也。“直方大”,孟子所谓“至大至刚”以直也。在坤体,故以方易刚,犹“贞”加“牝马”也。言气则先大,大,气之体也。于坤则先方直,由“直方,而“大”也。“直、方、大”足以尽地道,在人识之耳。乾坤纯体,以位相应。二坤之主,故不取五应,不以君道处五也。乾则二五相应。

王氏通曰:圆者动,方者静,其见天地之心乎!

孔颖达曰:以此爻居中得位,极于地体,故尽极地之义。此因自然之性,以明人事。居在此位,亦当如地之所为。

沈氏该曰:“坤至柔而动也刚”,直也;“至静而德方”,方也:“含万物而化光”,大也。坤之道,至简也,至静也,承天而行,顺物而成,初无假于修习也,是以“不习无不利”也。

《朱子语类》云:坤卦中惟这一爻最纯粹。盖五虽尊位,却是阳爻,破了体(善水一当“阵”)了。四重阴而不中,三又不正,唯此爻得中正,所以就这说个“直方大”。此是说坤卦之本体。然而本意却是教人知道这爻有这个德,不待学习而“无不利”。人占得这个时,若能“直”能“方”能“大”,则亦“不习无不利”,却不是要发明坤道。

蔡清曰:《乾》九五一爻,当得乾一卦。盖乾,孔子以为得天位、行天道、而致太平之占,正是圣人作而万物睹者,故“时乘六龙以御天”。而致万国之咸宁者,唯九五一爻足以当之。若《坤》之六二,柔顺中正,得坤道之纯,是又当得一全坤也。若初则阴之微,上则阴之极,三则不中且不正,四则不中,五则不正,唯六二之柔顺中止,为独得坤道之纯。

又曰:直不专主静,只是存主处,故曰六二之动。直方可分内外,不可专分动静。

唐鹤徵曰:“直”而“大”者,乾之德也。坤无德,以乾之德为德。故乾性直,坤亦未尝不直;乾体圆,坤则效之以方。德合无疆,则与乾并其大矣。唯以乾之德为德,故“不习”而”无不利”,所谓“坤以简能”者如此。

李光地:乾为圆则坤为方,方者坤之德,与圆为对者也,故曰至静而德方。若直则乾德也,故曰“夫乾其动也直”。大亦乾德也,故曰“大哉乾元”。今六二得坤德之纯,方固其质也,而始曰“直”终曰“大”者,盖凡方之物,其始必以“直”为根,其终乃以“大”为极。故数学有所谓线而体者,非线之直,不能成面之方。因面之方而积之,则能成体之大矣。坤唯以乾之德为德,故因“直”以成“方”,因“方”以成“大”,顺天理之自然,而无所增加造设于其间,故曰“不习无不利”。习者重习也,乃增加造设之意。“不习无不利”。即所谓“坤以简能”者是也。若以不习为无藉于学,则所谓“敬以直内,义以方外”者,岂无所用其心哉?

六二之动,直以方也,不习无不利,地道光也。

程传:承天而动,“直以方”耳,“直方”则大矣。“直方”之义,其大无穷。地道光显,其功顺成,岂习而后利哉。

王安石曰:六二之动者,六二之德,动而后可见也。因物之性而生之,是其“直’也。成物之形而不易,是其“方”也。

王宗传曰:《坤》之六二,以顺德而处正位。六爻所谓尽地之道者,莫二若也,故曰“地道光也”。

项安世曰:《乾》以九五为主爻,《坤》以六二为主爻。盖二卦之中,唯此二爻既中且正。又五在天爻,二在地爻,正合乾坤之本义也。《乾》主九五,故于五言《乾》之大用,而九二止言乾德之美。《坤》主六二,故于二言坤之大用,而六五止言坤德之美。六二之“直”,即至柔而动刚也。六二之“方”,即至静而德方也。其“大”,即“后得主而有常,含万物而化光也”。其“不习无不利”,即“《坤》道其顺乎,承天而时行”也。六二盖全具坤德者。孔子惧人不晓六二何由兼有乾直,故解之曰:“六二之动,直以方也。”言坤动也刚,所以能直也。又惧人不晓六二何由无往不利,故又解之曰:“地道光也。”言地道主六二,犹《乾》之九五,言乃位乎天德也。

蔡清曰:地道是直方,地道之光是直方而大处,直方而大,即便“不习无不利”。

叶尔瞻曰:直以方,看一以字。六二之动方矣,然由其存乎内者直,是以见乎外者方也。

 

    六二,直方大,不习无不利。

[译文]六二,正直、端方、阔大,不用修习,无所不利。

《象》曰:六二之动,直以方也。不习无不利。地道光也。

[译文]《象传》说:六二的变动,趋向于正直而端方。不用修习,无所不利,是由于地道(坤地之道)广大。(光:即广,广大。)

[提示]指出坤道正直、端方、阔大的美德。

六二何以有正直、端方、阔大的好评?六二以阴爻居阴位,又居于下卦之中,故柔顺而中正,而且居臣之位(下卦),有地之象(初、二为地,三、四为人,五、上为天),可以说是纯正的坤道的体现者,故有直、方、大之美誉。孔颖达在《周易正义》中解释说:“生物不邪谓之‘直’也,地体安静是其‘方’也,无物不载是其‘大’也。”所以,以坤道行事的君子应该正直、端方、胸襟阔大,方能担负起辅佐之重任。只要有此品德,不用修习也可以无所不利。须知坤是以乾为主,顺乾而行,乾动而坤应之即可,自己不必另有作为。坤之道因任自然,这就是“不习”的真义。如此行事,对于坤来说是最确当的,是无往而不利的。这也正是老子所说的“无为而无不为”的意思。不过,一个人如真正做到正直、端方、胸襟阔大,确实也不必执着地追求事功,便可处处心安,这岂不正是无所不利吗!

六二:直,方,大,不习无不利。
   直,《说文》正见也。《博雅》正也。《玉篇》不曲也。方,《说文》并船也。象两舟省总头形。习,《说文》数飞也。鸟重复的学习飞行。
直、方、大,三个字精辟而明确的将阴的发展表现了出来,直为线性发展;方为平面向周边发展,两维的;大是向空间发展,三维的。综合一句话就是坤之阴自初六始生即开始了坚定果决的发展,本爻处于亨之元与亨之亨的阶段,阴通畅的发展壮大是合理的,乾卦九二在二爻位时已经利见大人了,而坤之六二还在积累,并未急着有功用,强体不急用也,磨刀不误砍柴功。
不习什么呢?不习不二。
一为不习乾之九五飞龙在天,乾坤两卦放在一起按正常顺序排列各爻,二者同位爻;
二为不习乾之九二利现大人,大家都是二爻位。
坤之众爻是以顺从为主基调,不习刚健而习静与顺。习在习坎卦里也出现过,意思和本爻一样,反复练习之意。
本爻的意思是说:六二之坚定的发展自己的阴,不用学习九五与九二之刚健,也不会有不好的收获。六二的发展直、方、大也确实体现了阴发展的通畅,即亨。
六二在需卦时为“六四需于血”,被“需之九三”即“乾之九四或跃在渊”击伤,然亦以坤德待之,并于“小畜卦之六四”时,因伤而被九五即乾之上九并九四即乾之九三两阳照顾,坤德成而终有得矣。

相关推荐

第1卦-乾卦䷀乾卦为天-(清)傅以渐、曹本荣等撰《御定易经通注》

乾卦(乾卦为天)【乾宫上世卦|乾上:错坤综乾-先天:南方-后天:西北|乾下:错坤综乾|先天:南方|后天:西北|天位:太阳|人位:太阳|地位:太阳】欽定四庫全書*易經通注卷一大學士傅以漸左庶子曹本榮撰上經因河圖而畫卦,先成三畫八卦,復成六畫六十四卦者,伏羲也。卦下各繫之以彖辭者,文王也。爻下各繫之以爻辭者,周公也。彖傳上彖傳下象傳上象傳下文言繫辭上傳繫辭下傳說卦傳序卦傳雜卦傳謂之十翼,皆孔子所作也。

旧版内容 61 2023-02-23

第11卦-泰卦䷊地天泰卦-(明)张献翼撰《读易纪闻》

泰卦(地天泰卦)【坤宫三世卦|坤上:错乾综坤-先天:北方-后天:西南|乾下:错坤综乾|先天:南方|后天:西北|天位:太阴|人位:少阴|地位:太阳】泰卦:䷊【乾下坤上】否、泰之彖,歸宿在君子小人之消長,故曰:易以天道明人事。内外釋往來之義。隂陽健順,君子小人釋大小之義。信而任之則為内,踈而遠之則為外。内陽而外隂應,天地交來;内健而外順應,上下交來。内君子而外小人,君子道長,小人道消。則又專就君子小人

旧版内容 58 2023-02-23

第1卦-乾卦䷀乾卦为天-(南宋)都絜撰《易变体义》

乾卦(乾卦为天)【乾宫上世卦|乾上:错坤综乾-先天:南方-后天:西北|乾下:错坤综乾|先天:南方|后天:西北|天位:太阳|人位:太阳|地位:太阳】【周易上经】第1卦-乾卦䷀乾卦为天(乾下乾上)-(宋)都絜撰《易變體義•卷一》[欽定四庫全書*易變體義卷一*宋*都絜*撰上經一【乾至蒙】䷀【乾下乾上】 乾:初九,潜龍勿用。此乾之姤也,而爻辭云爾者,盖以聖人之道,當潜藏之時,雖小有遇,亦不可有為。盖乾之姤

旧版内容 43 2023-02-23

第11卦-泰卦䷊地天泰卦-(明)钱一本撰《像象管见》

泰卦(地天泰卦)【坤宫三世卦|坤上:错乾综坤-先天:北方-后天:西南|乾下:错坤综乾|先天:南方|后天:西北|天位:太阴|人位:少阴|地位:太阳】泰卦:䷊【乾下坤上】泰:小往大來,吉,亨。彖曰:泰,小往大來,吉,亨,則是天地交而萬物通也,上下交而其志同也。内陽而外隂,内健而外順,内君子而外小人,君子道長,小人道消也。【此易言往來之始。否泰反對,可以反對言往來。然就本卦觀之,坤往外,乾來内,便是小往

旧版内容 45 2023-02-23

待录内容

待录内容待录内容待录内容待录内容

旧版内容 13 2023-02-23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