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位多凶之象(失正);变离错坎综离。
屯卦六三爻辞(繁体):六三:即鹿无虞,惟入于林中。君子幾不如舍。往吝。
屯卦六三爻辞(简体):屯之六三:既鹿无虞,惟入于林中,君子几不如舍,往吝。
[六三,即鹿无虞,惟入于林中]虞翻曰:即,就也。虞謂虞人,掌禽獸者。艮為山,山足稱鹿。鹿,林也。三變體坎,坎為藂木。山下,故稱林中。坤為兕虎;震為麋鹿,又為驚走;艮為狐狼。三變禽走入于林中,故曰「即鹿无虞,惟入于林中」矣。[君子幾,不如舍,往吝。]君子謂陽已正位。幾,近。舍,置。吝,疵也。三應於上,之應歷險。不可以往,動如失位。故不如舍之,往必吝窮矣。
---(唐)李鼎祚撰【周易集解】卷一屯卦六三(查看原文)
《本義》:陰柔居下,不中不正,上无正應,妄行取困,為逐鹿无虞,陷入林中之象。君子見幾不如舍去,若往逐而不舍,必致羞吝。戒占者宜如是也。
---(清)李光地撰【周易折中】卷一屯卦六三(查看原文)
六三以柔居剛,柔既不能安屯,居剛而不中正則妄動,雖貪於所求,既不足以自濟,又无應援,將安之乎?如即鹿而无虞人也。入山林者,必有虞人以導之。无導之者,則惟陷入于林莽中。君子見事之幾微,不若舍而勿逐,往則徒取窮吝而已。
---(清)李光地撰【周易折中】卷一屯卦六三(查看原文)
《語類》問「即鹿无虞」。曰:虞只是虞人,六三陰柔在下而居陽位,陰不安於陰,則貪求妄行,不中不正,又上無正應,妄行取困,所以為即鹿无虞,陷入林中之象。沙隨盛稱唐人郭京易好,近寄得來,說鹿當作麓,《象辭》當作即麓无虞,何以從禽也?問郭據何書?曰:渠云曾得王輔嗣親手與韓康伯注底易本,然難考據。
---(清)李光地撰【周易折中】卷一屯卦六三(查看原文)
六三:即鹿无虞,惟入于林中,君子幾不如舍,往吝。(舍音捨)
即者就也,鹿當作麓為是,舊註亦有作麓者。蓋此卦有麓之象,故當作麓,非無據也。中爻艮為山,山足曰麓,三居中爻,艮之足,麓之象也。虞者虞人也,三四為人位,虞人之象也。入山逐獸,必有虞人發縱指示,無虞者,無正應之象也。震錯巽,巽為入,入之象也。上艮為木堅多節,下震為竹,林中之象也。言就山足逐獸,無虞人指示,乃陷入于林中也。坎錯離明,見幾之象也。舍者,舍而不逐也,亦艮止之象也。
六三陰柔,不中不正,又無應與,當屯難之時,故有即麓無虞入于林中之象。君子見幾,不如舍去,若往逐而不舍,必致羞吝,其象如此,戒占者當如是也。
---(明)来知德【周易集注】屯卦六三(查看原文)
六三,即鹿无虞,惟入于林中。君子幾不如舍,往吝。象曰:即鹿无虞,以從禽也。君子舍之,往吝,窮也。
逺於陽,欲依於五,五與二也。將來得乎是無謀\度器備以從禽也,故獲於林中。君子知幾不如捨之,往則吝也。
---(春秋)旧本题【子夏易传】卷一屯卦六三(查看原文)
六三以柔居剛,柔既不能安屯,居剛而不中正,則妄動,雖貪于所求,既不足以自濟,又无應援,將安之乎?如即鹿而无虞人也。入山林者,必有虞人以導之者。(无導之者)*,則惟陷入于林莽中。君子見事之幾微,不若舍而勿逐,往則徒取窮吝而已。
*註:原文缺「无導之者」。
---(北宋)程颐撰【程氏易传】卷一屯卦六三(查看原文)
勢可以得民從而君之者,初九是也。因其有民,從而建之使牧其民者,九五是也。茍不可得而強求焉,非徒不得而已,後必有患。六三非陽也,而居於陽,无其德而有求民之心,將以求上六之陰。譬猶无虞,而以即鹿,鹿不可得,而徒有入林之勞。故曰「君子幾不如舍之」。幾,殆也。
---(宋)苏轼【东坡易传】屯卦六三(查看原文)
处非其地,故曰“入于林中”。虞,防禁也。二以乘刚有寇,故五若可亲;五屯其膏,故不若舍之。
---(北宋)张载撰【横渠易说】屯卦六三屯卦彖传
---(南宋)杨万里撰【诚斋易传】屯卦彖传
三无剛明之才,而居震動之極,妄意於濟屯之功業,所謂即鹿。然五應二而不應三,三妄動而无上應,无應則无功,所謂无虞,而鹿入林中也。君子當此者,舍而退則見幾而无悔,往而進則遇險而必窮。蓋功无幸成,業无孤興。郭林宗所以不仕於漢,管幼安所以不仕於魏,非无憂世之心也。鹿譬則功也,虞人譬則應也,故後世有逐鹿之說*。
*註:末句從學易記增
---(南宋)杨万里撰【诚斋易传】屯卦六三屯卦彖传
六三:即鹿无虞,惟入于林中,君子幾不如舍,往吝。
即,就也。鹿,指五。无虞,謂无應也,《書舜典》云:「咨益,汝作朕虞。」孔安國云:「掌山澤之官。」《周禮》有「山虞」,鄭玄云:「虞,度也,度知山林之大小及所生者。」幾,音機,近也。舍,武夜反,止也。幾,謂時。位至于六三,則當盡其才力,不可不及也。舍,謂職分。終于六三,則又當量其才力,不可過也。吝,恨惜也。六三才柔而志剛,蓋欲往濟九五之屯,而上无應援,猶即鹿而无虞人引導,故雖入于林中,不若止而弗往,往則俱陷,徒恨惜也。君子,指占者而言,三居下體,震動之極而互艮止*,故其象占如此。惟,當作雖,與豐初九「雖旬无咎」之「雖」同。
註*:「互艮止」,指互卦艮卦,艮為止。互卦或稱互體,就是「卦中卦」。易經每卦有六畫,取其間的四畫(二、三、四、五等四個爻)再衍生出來的卦,即為互卦。「互艮」指的是三、四、五這三個爻,構成一個八卦中的艮卦。
---(宋末)俞琰撰【周易集说】卷一屯卦六三
注云:三既近五,而无寇難。四雖比五,其志在初,不妨已路,可以進而无屯邅也。見路之易,不揆其志,五應在二,往必不納,何異无虞以從禽乎?雖見其禽而无其虞,徒入于林中,其可獲乎?幾,辭也。夫君子之動,豈取恨辱哉!故不如舍。往吝,窮也。
---(唐)孔颖达疏【周易正义】卷一屯卦六三
六三,柔不當位,不安於屯,妄動以求五。五,君位,艮為黔喙,震為决躁,鹿也。言有求於君也。若上六變而應三,艮變巽,離有結繩,為罔罟之象,艮為手,虞人指蹤而設罔罟者也。上六在君之側而不應,譬之即鹿无虞人以導其前,豈惟不得鹿乎?往而徒反退之,三陷于林莽中矣。艮為山,震為木林也,三四為中,林中也。六三有從禽之欲,不知事有不可,貪求妄動,是以陷于林中而不恤。故曰即鹿无虞,以從禽也。君子初九也,知不可往,往无所獲,且有後患,故見幾而舍之。舍,止也,艮也。君子安於屯,不若六三徒往而窮,自取疵吝。
---(南宋)朱震撰【汉上易传】卷一屯卦六三
欲取天下。须得贤才。譬如逐鹿须藉虞人。六三自既不中不正。又无应与。以此济屯。屯不可济。徒取羞耳。佛法释者。欲修禅定。须假智慧。自无正智。又无明师良友。瞎炼盲修。则堕坑落堑不待言矣。君子知几。宁舍蒲团之功。访求知识为妙。若自信自恃。一味盲往。必为无闻比丘。反招堕落之吝。
---(明)释智旭【周易禅解】卷二屯卦六三(查看原文)
六三:即鹿无虞,惟入於林中,
[釋文]即鹿王肅作麓。
【集解】王肅曰:麓,山足也。[釋文]
君子幾,不如舍,往吝。
[釋文]幾,徐音祝辭也,又音機,近也,速也。鄭作機。舍,式夜反,徐音捨。吝,力刃反,又力慎反。
【集解】馬融曰:吝,恨也。鄭康成曰:機,弩牙也。[并釋文]王弼曰:見情者獲,直往即違。[口訣義]
---(清)孙星衍撰【周易集解】卷二屯卦六三(查看原文)
六三,下卦六陰而居三之陽位,以求上六。不安于陰,而又貪求陽。
不中不正,无正應而妄行,取困者也。鹿,陽物。虞,虞人。无虞,无應也。陽在五而不在上。求陽不獲,即鹿无虞之象。林,陰象。在六二六四之間,入于林中之象。卦下體震,動也。互體有艮,止也。聖人于其震之動,庶幾其艮之止。曰君子見幾,不如舍去。若往逐不舍,必致羞吝矣。
---(清)陈梦雷撰【周易浅述】卷一屯卦六三
爻:無。
通:本爻變為離,重卦為既濟。〔初吉終亂。〕
註:即鹿無虞--見到鹿,卻無協助的虞人。
君子幾--君子見到這種情形。
象:中爻艮=山,山麓有鹿。爻失位=鹿入林,無虞人相從狀。
釋:事物不順之際,君子見機應捨,否則不利。
---朱邦復撰【易經明道錄】屯卦六三
屯卦六三象传(简体):《象》曰:即鹿无虞,以從禽也,君子舍之,往吝窮也。
屯卦六三象传(简体):象曰:既鹿无虞,以从禽也。君子舍之,往吝穷也。
案:《白虎通》云:禽者何?鳥獸之總名,為人所禽制也。即此卦九五爻辭。王用三驅,失前禽,是其義也。
---(唐)李鼎祚撰【周易集解】卷一屯卦六三象传(查看原文)
崔憬曰:君子見動之微,逆知无虞,則不如舍,而往,往則吝窮也。
---(唐)李鼎祚撰【周易集解】卷一屯卦六三象传(查看原文)
《程傳》:事不可而妄動,以從欲也。无虞而即鹿,以貪禽也。當屯之時,不可動而動,猶无虞而即鹿,以有從禽之心也。君子則見幾而舍之不從,若往則可吝而困窮也。
---(清)李光地撰【周易折中】卷一屯卦六三象传(查看原文)
楊氏簡曰:夫无虞而即鹿者,心在乎禽,為禽所蔽。雖无虞,猶漫往,不省其不可也。動於利祿,不由道而漫往求者,如之君子則舍之,往則吝則窮也。
---(清)李光地撰【周易折中】卷一屯卦六三象传(查看原文)
蔡氏清曰:從字重,是心貪乎禽也。故著以字,所謂禽荒者也,是以身徇物也。
---(清)李光地撰【周易折中】卷一屯卦六三象传(查看原文)
孔子恐後學不知即鹿无虞之句,故解之曰,乃從事于禽也,則鹿當作麓也無疑矣。舍則不往,往則必吝,吝窮者,羞吝窮困也。
---(明)来知德【周易集注】屯卦六三象传(查看原文)
案:《象傳》有單字成文者,如此爻窮也,下爻明也,是即起例處。餘卦放此。
---(清)李光地撰【周易折中】卷一屯卦六三象传(查看原文)
事不可而妄動,以從欲也;无虞而即鹿,以貪禽也。當屯之時,不可動而動,猶无虞而即鹿,以有從禽之心也。君子則見幾而舍之,不從若,往則可吝而困窮也。
---(北宋)程颐撰【程氏易传】卷一屯卦六三象传(查看原文)
孔穎達疏:正義曰:「即鹿无虞」者,即,就也。虞謂虞官,如人之田獵,欲從就於鹿,當有虞官助己,商度形勢可否,乃始得鹿,若无虞官,即虛入于林木之中,必不得鹿,故云唯入于林中。此是假物為喻。今六三欲往從五,如就鹿也。五自應二,今乃不自揆度,彼五之情納己以否,是无虞也。即徒往向五,五所不納,是徒入于林中。「君子幾不如舍」者,幾,辭也。夫君子之動,自知可否,豈取恨辱哉!見此形勢,即不如休舍也。言六三不如舍此求五之心勿往也。「往吝」者,若往求五,即有悔吝也。
《象》曰「即鹿无虞,以從禽」者,言就鹿當有虞官,即有鹿也,若无虞官,以從逐于禽,亦不可得也。「君子舍之,往吝窮」者,君子見此之時,當舍而不往。若往則有悔吝窮苦也。
注:三既近五至吝窮也。正義曰:「見路之易,不揆其志」者,三雖比四,四不害己,身无屯邅,是路之平易,即意欲向五而不預先揆度五之情意納己以否,是无虞也。獵人先遣虞官商度鹿之所在,猶若三欲適五,先遣人測度五之情意。幾為語辭,不為義也。知此幾不為事之幾微,凡幾微者,乃從无向有,其事未見,乃為幾也。今即鹿无虞,是已成之事,事已顯者,故不得為幾微之義。
---(唐)孔颖达疏【周易正义】卷一屯卦六三象传
尧舜揖让。固是有天下而不与。汤武征诛。亦是万不得已。为救斯民。非富天下。今六三不中不正。居下之上。假言济屯。实贪富贵。故曰以从禽也。从禽已非圣贤安世之心。况无无应与。安得不吝且穷哉。佛法释者。贪著味禅。名为从禽。本无菩提大志愿故。
---(明)释智旭【周易禅解】卷二屯卦六三象传(查看原文)
[釋文]以從如字。鄭黃子用反。
---(清)孙星衍撰【周易集解】卷二屯卦六三象传(查看原文)
妄動由于多欲。无虞而即鹿,以有貪禽之心。君子見幾則必舍。若往,則羞吝而至困窮矣。經曰不如舍,辨之明也。傳曰舍之,去之決也。
---(清)陈梦雷撰【周易浅述】卷一屯卦六三象传
六三,即鹿无虞,惟入于林中。君子几,不如舍,往吝。
[译文]追猎野鹿而没有虞人引导,只能白白地深入林海。君子见机行事,不如放弃不逐,继续追赶下去会带来遗憾。(虞:虞人,掌管山林鸟兽的官。)
《象》曰:即鹿无虞。以从禽也。君子舍之。往吝穷也。
[译文]《象传》说:追猎野鹿而没有虞人引导,这是盲目地跟着猎物跑;君子放弃不逐,继续追赶不止必然招致遗憾并陷入困境。
[提示]指出在屯难中应借助外力,避免盲动。
六三爻辞讲的是打猎故事,古人打猎,必有掌管山林的虞人把禽兽赶进围场。六三以阴爻居于阳位,力弱而急于求进,加之不中又不正,又处于下卦之上(震之极),本性决定它躁于进取,有所贪求。正像无虞人相助而逐鹿,必然劳而无功。如果不及时停止,深入山林,不仅有徒劳之憾,说不定还会陷入困境。屯卦六三当创始艰难之际,又处在屯卦上下体之交的位置,处境很困难,本应守静以待,避免盲动,谨遵卦辞“勿用有攸往”之旨。如有所为,也要借助外力,“有虞”才能“逐鹿”。然而它贪求猎物,独往冒进,这是失策的。懂得几微之理的君子就明智得很,知道在此种情况下主客观都不具备出击的条件,不能被猎物诱惑,迷不知返,不如断然地放弃、丢开、罢手,免得“偷鸡不成蚀把米”。这则爻辞中,描绘了盲目贪求的浮躁庸人和当止则止的明哲之士的两种形象,互相映衬,十分生动,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六三:即鹿无虞,惟入于林中,君子几,不如舍,往吝。
即,原意走过去吃东西,即鹿直译则为要去猎鹿,于此是猎雄鹿,代指君子,就是男人。
鹿亦通麓,《说文》,林属于山为麓。《水经注•漳水》:麓者,林之大者也。虞,《周禮•天官•大宰》:虞衡,作山泽之材。君子,九五与初九,阳爻。几,《说文》,微也。惟,《说文》,凡思也。
从卦象上看,下卦震为鹿,震为林。互卦艮为山,五、四、三爻如果按山顶山腰山脚划分,则六三爻为山脚。即鹿无虞,六三来到山林前准备进去猎雄鹿,可是却没有找到对山林与猎物分布情况熟悉的虞官。在这样的情况下,想着进林子还是不进?
这是比拟的手法,本爻要表达的真实意思是,六三离九五、初九这两个屯卦阳爻远并且自己无正应,无阳可和,六三就分析自己有没有与这两个阳爻亲近的机会。先看看九五,有关系的是三个阴爻,正应的六二、其乘的六四、其承的上六;再看初九,也有两个,正应的六四与乘于其上的六二。经慎重分析后,六三认为与这两个阳爻相和的机会太小了,或是说就目前的态势看根本就没有可能,还是算了吧,也不知当时怎么排的屯卦,为什么就不给排一个正应呢?真是活受罪。如果硬去找,很可能因为阳少阴多而发生纠纷与冲突,以至结果不好或是惹出什么乱子而让自己为自己的行为而痛悔,与其那样,不如不找。
上一篇
下一篇
震为雷卦 地位:少阴|人位:少阳|天位:老阴|错卦:巽为风|综卦:艮为山|交互卦:水山蹇【周易下经】第51卦-震卦䷲震卦为雷(震下震上)-(清)翟均廉撰《《周易章句證異•卷二》震:亨。震來虩虩,笑言啞啞;震驚百里,不喪匕鬯。震;《歸藏》作釐。吴澄刪去震來虩虩,笑言啞啞八字。【云:初九爻詞重出。季本同。毛奇齡曰:吴季何其无忌憚至此】。虩虩;荀爽作愬愬。晁說之曰:虩虩與愬愬同音色。毛奇齡曰:虩愬同,說
益卦(风雷益卦)【巽宫三世卦|巽上:错震综兑-先天:西南-后天:东南|震下:错巽综艮|先天:东北|后天:东方|天位:太阳|人位:太阴|地位:少阴】【周易下经】第42卦-益卦䷩风雷益卦(震下巽上)-(清)翟均廉撰《《周易章句證異•卷二》益:利有攸往,利涉大川。初九,利用為大作,元吉,无咎。六二:或益之十朋之龜,弗克違,永貞吉。王用享于帝,吉。或益之三句。【見損卦】。享:王廙作亨。【午庚反】。陸德明作
地风升卦 地位:少阳|人位:少阴|天位:老阴|错卦:天雷无妄|综卦:泽地箤|交互卦:雷泽归妹【周易下经】第46卦-升卦䷭地风升卦(巽下坤上)-(清)翟均廉撰《《周易章句證異•卷二》升:元亨,用見大人,勿恤,南征吉。升;鄭玄作昇。【查慎行曰:古文只用升字】。《歸藏》作稱。陸德明曰:用見,本或作利見。初六,允升,大吉。允,許慎作 ,【進也。余凖切。晁說之曰:允,古文 。篆文】。朱震曰:施讎易作
姤卦(天风姤卦)【乾宫一世卦|乾上:错坤综乾-先天:南方-后天:西北|巽下:错震综兑|先天:西南|后天:东南|天位:太阳|人位:太阳|地位:少阳】【周易下经】第44卦-姤卦䷫天风姤卦(巽下乾上)-(清)翟均廉撰《《周易章句證異•卷二》姤:女壯,勿用取女。姤:鄭玄作遘。薛虞曰:古文作遘。馮椅曰:古文姤作遘。王沬易改為今文作姤。雜卦猶是古文。毛奇齡曰:雜卦傳、石經亦作遘。遘、媾義俱同。惠棟從遘、亷。按
困卦(泽水困卦)【兑宫一世卦|兑上:错艮综巽-先天:东南-后天:西方|坎下:错离综坎|先天:西方|后天:北方|天位:少阳|人位:少阳|地位:少阳】【周易下经】第47卦-困卦䷮泽水困卦(坎下兑上)-(清)翟均廉撰《《周易章句證異•卷二》困:亨,貞,大人吉,无咎,有言不信。荀爽、虞翻、王弼“貞大人吉,(句)。”【孔穎達、李鼎祚、石介、蘇軾、鮮于侁、項安世、吴澄同】。程子諸儒貞(句)。徐氏刻朱震易傳,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