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位易知之终(当位);变离错坎综离。
上六:弗遇过之,飞鸟离之,凶,是谓灾眚。
象曰:弗遇过之,已亢也。
朱熹:六以阴居动体之上,处阴过之极。过之已高而甚远者也,故其象占如此。或曰遇过,恐亦只当作过遇,义同九四未知是否。
程传:六阴而动体,处过之极,不与理遇,动皆过之,其违理过常如飞鸟之迅速,所以“凶”也。“离”,过之远也,是谓“灾眚”,是当有灾眚也。“灾”者天殃,“眚”者人为。既过之极,岂惟人眚,天灾亦至,其“凶”可知,天理人事皆然也。
王弼曰:小人之过,遂至上极。过而不知限,至于亢也。过至于亢,将何所遇。飞而不已,将何所托。灾自己致,复何言哉!
孔颖达曰:以小人之身,过而弗遇,必遭罗网。其犹鸟飞而无托,必离缯缴,故曰“飞鸟离之凶”也。过亢离凶,是谓自灾而致眚。
胡瑗曰:上六过而不已,若鸟之高翔,不知所止,以至穷极,而离于凶祸不能反于下以图其所安,犹人之不近人情,亢己而行,故外来之灾自招之损,皆有之也。
余芑舒曰:飞鸟离之,如鸿则离之之离。
俞琰曰:彖辞言“不宜上”,而上乃震动之体,动极而忘返,如飞鸟离于缯缴,不亦凶乎?是天灾也,亦人眚也。故曰“飞鸟离之凶”,是谓“灾眚”。
李光地:《复》之上曰:“迷复凶有灾眚”,此曰“飞鸟离之凶”,是谓“灾眚”。辞意不同,凶由己作,灾眚外至,迷复则因凶而致灾眚者也。此则“凶”即其“灾眚”也,盖时当过极,不能自守,而徇俗以至于此,与初六当时未过,而自飞以致凶者稍别。
总论:项安世曰:《坎》、《离》者,《乾》、《坤》之用也。故上经终于《坎》、《离》,下经终于既未济。《颐》、《中孚》肖离,大小过肖坎。故上经以《颐》、《大过》附《坎》、《离》,下经以《中孚》、《小过》附既未济。二阳函四阴则谓之《颐》,四阳函二阴则谓之《中孚》,二阳函四阴则谓之《大过》,四阴函二阳则谓之《小过》,《离》之为丽,《坎》之为陷,意亦类此。
吴曰慎曰:以二阳言,九三过刚居上,不能自下,故“或戕之”。九四居柔能下,故“无咎”。五上皆以阴乘阳上,《彖传》所谓“上逆”者也,曰已上,曰已亢,然上凶而五不然者,以其柔中也。六二柔顺中正而承乎阳,所谓“下顺”者也,故无咎。初以柔居下而凶者,位虽卑,而志则上而不下,是以与上六同为“飞鸟”之象也。
弗遇过之,已亢也。
程传:居过之终,弗遇于理而过之,过已亢极,其凶宜也。
孔颖达曰:释所以“弗遇过之”,以其已在亢极之地故也。
赵汝楳曰:“已上”未为极,“已亢”则极矣。
俞琰曰:六五曰“已上”,谓其已过也。上六又过甚,故曰“已亢”。
子夏易传;小過,隂□過也。小人之道,極也。應何遇乎,飛鳥之凶,上何止矣。道之窮,離之凶,是謂災之過也。
虞翻曰:谓四已变之坤,上得之三,故“弗遇过之”。离为飞鸟,公弋得之,鸟下入艮手而死,故“飞鸟离之凶”。晋坎为灾眚,故“是谓灾眚”矣。
《象》曰:弗遇过之,已亢之。
虞翻曰:飞下称亢。晋上之三,故“已亢也”。
上六,弗遇过之,飞鸟离之,凶,是谓灾眚。
[译文]上六,不能遇合阳刚却超越了极限,犹如飞鸟遭到射杀,有凶险,这就叫做灾祸。(离:通“罹”,遭受。灾眚:即灾祸。)
《象》曰:弗遇过之,已亢也。
[译文]《象传》说:不能遇合阳刚而超越了极限,说明上六已高居亢极之地。
[提示]过于亢极,灾由自取。
上六居小过卦之终,阴柔所处过高,早已失去其适中之道,不仅不能应合在下的阳,而且己身之亢超过了极限,所以才说“弗遇过之”。
不知这里的飞鸟之象该如何解释。
飞鸟拼命向上飞,飞到了极点,然而却遭到了射杀,这喻示上六过极,是自取其灾。难怪《周易正义》中说:“以小人之身,过而弗遇,必遭罗网。”
所以世间万物,都宜适可而止,纵使小有过越,也不应超过其应有的度。
总的说来,小过卦全卦阐述的就是世界万物,有时要小有过越的道理,其宗旨原则大概可以分成两个方面来说明:一是小有过越之道只能用以处理日常些微小事,即卦辞所说的“可小事,不可大事”;二是小有过越的根本表现为要谦恭卑柔,也就是卦辞说的“不宜上,宜下”。
小有过越虽说可以获得吉祥,所关的也只是些柔小之事,但是这要建立在“正”的基础上,要守持正固,否则必然导致凶险。
对。卦中的六爻都是紧紧围绕着上述的意思而阐发的。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六二、六五因其阴柔居中,最得小过精髓;初六与上六虽说也是阴柔之体,但都违背了“宜下”之理而致凶险;九三、九四两阳,前者过乎刚盛,不能自下,后者居于阴柔之地,刚而不过,故前者“凶”而后者“无咎”。
由此观之,“宜下”的原则对小过而言,极为重要。不过话又说回来,小有过越之道,从理论上讲,是可以亨通得吉的,但是在日常社会生活中,如何处理好小过问题就不是那么容易的了。
不过我想只要我们能够适可而止,审时度势,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我相信还是可以逢凶化吉的。
上一篇
下一篇
乾卦(乾卦为天)【乾宫上世卦|乾上:错坤综乾-先天:南方-后天:西北|乾下:错坤综乾|先天:南方|后天:西北|天位:太阳|人位:太阳|地位:太阳】欽定四庫全書*易經通注卷一大學士傅以漸左庶子曹本榮撰上經因河圖而畫卦,先成三畫八卦,復成六畫六十四卦者,伏羲也。卦下各繫之以彖辭者,文王也。爻下各繫之以爻辭者,周公也。彖傳上彖傳下象傳上象傳下文言繫辭上傳繫辭下傳說卦傳序卦傳雜卦傳謂之十翼,皆孔子所作也。
泰卦(地天泰卦)【坤宫三世卦|坤上:错乾综坤-先天:北方-后天:西南|乾下:错坤综乾|先天:南方|后天:西北|天位:太阴|人位:少阴|地位:太阳】泰卦:䷊【乾下坤上】否、泰之彖,歸宿在君子小人之消長,故曰:易以天道明人事。内外釋往來之義。隂陽健順,君子小人釋大小之義。信而任之則為内,踈而遠之則為外。内陽而外隂應,天地交來;内健而外順應,上下交來。内君子而外小人,君子道長,小人道消。則又專就君子小人
乾卦(乾卦为天)【乾宫上世卦|乾上:错坤综乾-先天:南方-后天:西北|乾下:错坤综乾|先天:南方|后天:西北|天位:太阳|人位:太阳|地位:太阳】【周易上经】第1卦-乾卦䷀乾卦为天(乾下乾上)-(宋)都絜撰《易變體義•卷一》[欽定四庫全書*易變體義卷一*宋*都絜*撰上經一【乾至蒙】䷀【乾下乾上】 乾:初九,潜龍勿用。此乾之姤也,而爻辭云爾者,盖以聖人之道,當潜藏之時,雖小有遇,亦不可有為。盖乾之姤
泰卦(地天泰卦)【坤宫三世卦|坤上:错乾综坤-先天:北方-后天:西南|乾下:错坤综乾|先天:南方|后天:西北|天位:太阴|人位:少阴|地位:太阳】泰卦:䷊【乾下坤上】泰:小往大來,吉,亨。彖曰:泰,小往大來,吉,亨,則是天地交而萬物通也,上下交而其志同也。内陽而外隂,内健而外順,内君子而外小人,君子道長,小人道消也。【此易言往來之始。否泰反對,可以反對言往來。然就本卦觀之,坤往外,乾來内,便是小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