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六十四卦第三十八卦:睽卦正解-火泽睽(离上兑下)

旧版内容| 2023-02-23| 0
易经六十四卦第三十八卦:睽卦正解-火泽睽(离上兑下)

火泽睽卦 地位:老阳|人位:少阳|天位:少阴|错卦:水山蹇|综卦:风火家人|交互卦:水火既济

错卦;水山蹇。综卦;风火家人。交互卦;上坎下离成;水火既济。

地位;老阳。人位;少阳。天位;少阳。

序卦传;家道穷必乖,故受之以睽;睽者乖也。

崔觐曰:妇子嘻嘻,过在失节。失节则穷,穷则乖,故曰“家道穷必乘”。

 

睽:小事吉。

彖曰:睽,火动而上,泽动而下;二女同居,其志不同行;说而丽乎明,柔进而上行,得中而应乎刚;是以小事吉。天地睽,而其事同也;男女睽,而其志通也;万物睽,而其事类也;睽之时用大矣哉!

象曰:上火下泽,睽;君子以同而异。

睽离上兑下

程传:《暌·序卦》:“家道穷必乖,故受之以睽,睽者乖也”。家道穷则睽乖离散,理必然也,故《家人》之后,受之以《睽》也。为卦上离下兑,离火炎上,兑泽润下,二体相违,睽之义也。又中少二女,虽同居而所归各异,是其志不同行也,亦为《睽》义。

睽,小事吉。

朱熹:“睽”,乖异也。为卦上火下泽,性相违异,中女少女,志不同归,故为《睽》。然以卦德言之,内说而外明。以卦变言之,则自离来者,柔进居三。自中孚来者,柔进居五。自《家人》来者兼之。以卦体言之,则六五得中而下应九二之刚,是以其占不可大事,而“小事”尚有“吉”之道也。

程传:“睽”者,睽乖离散之时,非吉道也。以卦才之善,虽处《睽》时而“小事吉”也。

程子曰:“小事占”者,止是方《睽》之时。犹足以至小事之吉,不成终《睽》而已,须有济睽之道。

赵汝楳曰:睽盖人情事势之适然,圣人自有御时之方。“小事吉”者,就其睽异之中,有以善处之,则亦吉也。其《屯》之“小贞”,《洪范》之作内之时乎!

何楷曰:业已《睽》矣,不可以忿疾之心驱迫之也。唯不为已甚,徐徐转移,此合睽之善术也,故曰“小事吉”。“小事”,犹言以柔为事,非大事不吉,而“小事吉”之谓。

李光地:“小事吉”之义,以爻义见“恶人”、遇巷,“噬肤”之类观之,则赵氏、何氏之说是也。盖周旋委曲,就其《易》者为之,皆“小事吉”之义。

睽,火动而上,泽动而下,二女同居,其志不同行。

朱熹:以卦象释卦名义。

程传:《彖》先释《睽》义,次言卦才,终言合睽之道,而赞其时用之大。火之性动而上,泽之性动而下,二物之性违异,故为《睽》义。中少二女虽同居,其志不同行亦为《睽》义。女之少也,同处长则各适其归,其志异也。言睽者,本同也。本不同则非《睽》也。

李光地:二女同居之卦多矣,独于《睽》、《革》言之者,以其皆非长女也。凡家有长嫡,则有所统率而分定,其不同行不相得,而至于乖异变易者,无长嫡而分不定之故尔。

说而丽乎明,柔进而上行,得中而应乎刚,是以小事吉。

朱熹:以卦德卦变卦体释卦辞。

程传:卦才如此,所以“小事吉”也。兑,说也,离,丽也,又为明。故为说顺而附丽于明。凡离在上而《彖》欲见柔居尊者,则曰“柔进而上行”,《晋》、《鼎》是也。方暌乖之时,六五以柔居尊位,有说顺丽明之善,又得中道而应刚,虽不能合天下之睽,成天下之大事,亦可以小济,是于“小事吉”也。五以明而应刚,不能致大吉,何也?曰:五阴柔,虽应二,而睽之时,相与之道未能深固。故二必“遇主于巷”,五“噬肤”而无咎也。天下睽散之时,必君臣刚阳中正,至诚协力,而后能合也。

何楷曰:易无乐乎柔主也,而独离居外体者,每称焉。乾下离上曰《大有》曰“柔得尊位,大中而上下应之”。艮下离上曰《旅》,曰“柔得中乎外而顺乎刚”。离下离上曰《离》,曰“柔丽乎中正故亨”。震下离上曰《噬嗑》,曰“柔得中而上行”。坤下离上曰《晋》,曰“柔进而上行”。兑下离上曰《睽》,巽下离上曰《鼎》,皆曰“柔进而上行,得中而应乎刚”。坎下离上曰《未济》,犹曰“柔得中也”。下卦兑说,上卦柔中,皆以小心行柔道者。《彖》之所谓“小事吉”者此耳。

李光地:此彖言卦之善,与《鼎》略同。《鼎》曰“元亨”,而此卦但曰“小事吉”者当《睽》之时故也。凡释卦名毕,则文义略断,而特举卦辞释之,其与此卦之义相似者,则《革》卦释名辞之例,尤为显著也。今释卦名而文意不断,直连释辞之义而总结之。盖明乎当睽之时,有此数善,是以“小事吉”。亦唯因睽之时,故有此数善,而唯“小事吉”也。凡《彖传》名辞之义不分者皆此类。

天地睽而其事同也,男女睽而其志通也,万物睽而其事类也,睽之时用大矣哉。

朱熹:极言其理而赞之。

程传:推物理之同,以明《暌》之时用,乃圣人合睽之道也。见同之为同者,世俗之知也。圣人则明物理之本同,所以能同天下而和合万类也。以天地男女万物明之,天高地下,其体睽也。然阳降阴升,相合而成化育之事则同也。男女异质,睽也,而相求之志则通也。生物万殊,睽也。然而得天地之和,禀阴阳之气,则相类也。物虽异而理本同,故天下之大,群生之众,睽散万殊,而圣人为能同之,处《睽》之时,合《睽》之用。其事至大,故云“大矣哉!

赵汝楳曰:天地不睽,则清浊淆渎。男女不睽,则外内无别。万物不睽则生化杂糅。睽者其体,合者其用。

上火下泽,睽,君子以同而异。

朱熹:二卦合体,而性不同。

程传:“上火下泽”,二物之性违异,所以为睽离之象。君子观睽异之象,于大同之中,而知所当异也。夫圣贤之处世,在人理之常,莫不大同,于世俗所同者,则有时而独异。盖于秉彝则同矣,于世俗之失则异也,不能大同者,乱常拂理之人也,不能独异者,随俗习非之人也,要在同而能异耳。《中庸》曰和而不流是也。

荀爽曰:火性炎上,泽性润下,故曰睽也。大归虽同,小事当异,百官殊职,四民异业,文武并用,威德相反,共归于治,故曰“君子以同而异”也。

项安世曰:同象《兑》之“说”,异象《离》之“明”。

 

 

子夏易传;睽,異也。上火下澤,火炎上澤,潤下性之異也。二女同居,志各異行,是以睽也。此獨化不足失其全,用睽而為合也。他用小事同矣。事之同,則相説明其冝也。柔進上行而應剛,小得其中,睽而應其正,故小事,用之吉。古者聖人之治也。用天下之物成天下之事,取異物相制,或以相合,其類多矣。則天下無不同也。至於天地之殊,男女之别,體異而事同,况乎小物也。子曰:弦木為,弧剡木為矢。盖取諸睽合衆材,各睽其小體而成其大器。觀是而他可知也。夫濟天下之務者,豈止於一材乎。非聖人不能合睽而為功也。
象曰:上火下澤,睽。君子以同而異。
上火下澤,志睽者也。中有小事之用焉。君子合異以同其事,同則務濟,類非不可以无别,无别則亂生,故君子同其事而異其道。
(兑下离上)。睽:小事吉。
虞翻曰:大壮上之三在系,盖取无妄二之五也。小谓五。阴称小,得中应刚,故“吉”。
郑玄曰:睽,乖也。火欲上,泽欲下,犹人同居而志异也,故谓之“睽”。二五相应,君阴臣阳,君而应臣,故“小事吉。”。
《彖》曰:睽,火动而上,泽动而下。二女同居,其志不同行。说而丽乎明,柔进而上行,得中而应乎刚,
虞翻曰:离火炎上,泽水润下也。二女,离兑也。坎为志。离上兑下。无妄震为行,巽为同,艮为居。二五易位,震巽象坏。故“二女同居,其志不同行也”。说,兑。丽,离也。明谓乾。当言大明以丽于晋。柔谓五,无妄巽为进。从二之五,故“上行。”刚谓应乾,五伏阳,非应二也。与鼎五同义也。
是以小事吉。
荀爽曰:小事者,臣事也。百官异体,四民殊业,故睽而不同。刚者,君也。柔得其中,而应于君,故言“小事吉也”。
天地睽而其事同也。
王肃曰:高卑虽异,同育万物。
虞翻曰:五动乾为天,四动坤为地,故“天地睽”。坤为事也。五动体同人,故“事同矣”。
男女睽而其志通也。
侯果曰:出处虽殊,情通志合。
虞翻曰:四动艮为男,兑为女,故“男女睽”。坎为志,为通,故“其志通也”。
万物睽而其事类也。
崔觐曰:万物虽睽于形色,而生性事类言亦同也。
虞翻曰:四动,万物出乎震,区以别矣。故“万物睽”。坤为事,为类,故“其事类也”。
睽之时用大矣哉。
《九家易》曰:乖离之卦,于义不大。而天地事同,共生万物,故曰“用大”。
卢氏曰:不言义而言用者,明用睽之义至大矣。
《象》曰:上火下泽,睽。君子以同而异。
荀爽曰:火性炎上,泽性润下,故曰“睽”也。大归虽同,小事当异。百家殊职,四民异业。文武并用,威德相反,共归于治,故曰“君子以同而异”也。

 

38.睽卦——论化分为合

兑下离上

睽:小事吉。

[译文]睽卦象征背离分散:小心行事,吉祥。(睽:音ku,隔离。)

[提示]指出小心行事,可以化分为合。

睽卦象征背离分散,卦旨在于揭示如何化分为合,在这里可以觅得处理对立矛盾的良法。总的原则是:在解决背离对立的棘手矛盾时,须小心翼翼,谨慎行事,后果会是吉祥的。事情虽已处于离异状态,我们却要看到,其中必有可合之点、可同之处。

“求同存异”的策略即由此而来。

这时须委曲周旋,因势利导,终究可以化解前嫌,把分离变为合作,化干戈为玉帛,重修秦晋之好。睽卦六爻虽然都处于睽分之中,但没有一爻是久分不合的,各爻都通过曲折之途走进分而再合之门。

《彖》曰:睽,火动而上,泽动而下。二女同居,

其志不同行。

[译文]《彖传》说:背离分散的情况,犹如火焰燃烧时火苗向上,湖泽流动时水份润下。又如两个女子同居一室,各自志向不同,走不到一起。

[提示]解释卦名“睽”的意义。

睽卦由兑下离上组成,兑为泽,泽润向下;离为火,火炎向上。泽本已在下更向下流,火本已在上更向上腾,所以说这是二者相违相离之象。“二女同居”是什么意思?

我们前面说过,兑卦上爻为阴,称为少女;离卦中爻为阴,称为中女。合为一卦,犹如二女同居一室。然而这是长不了的,她们都志在各自成家,总是要嫁到不同的人家,总是要分离的。所以从卦象看,离散是事在必行的。再看《彖传》的下文。

说而丽于明,柔进而上行,得中而应乎刚,是以小事吉。

[译文]和悦地依附于光明,柔顺地前进向上,处事适中而又与阳刚相应,所以说小心行事是吉祥的。(说:即“悦”。丽:即附丽,依附。)

[提示)解释卦辞“小事吉”。

睽卦虽然呈分离之象,但从卦理上分析,其中仍包含着重新会合的因素。本卦下兑上离,兑有喜悦之意,离为日,是光明的象征。这意味着,在下位者满怀喜悦地去依附在上位的光明之主(“说而丽于明”),这无疑是好的迹象。

还不知那个在上位的太阳的态度如何呢!一边热也无济于事啊。

在上位者的态度更是问题的关键。这主要从在上位的睽卦主爻六五(第五爻皆为主爻)来分析,六五具有“柔进”、“得中”、“应刚”三大特点(参见下文“六五”爻解说),符合小心行事的精神。上下和衷共济之时,便是对立的双方在祥和之气中重归统一之日。

既然如此,当初又何必闹对立呢!

你这想法,未免就不明事理了。没有对立,就没有天地间的万事万物啊。请看《彖传》的最后几句议论,话说得何等精辟!

天地睽而其事同也,男女睽而其志通也。万物睽而其事类也。睽之时用大矣哉!

[译文]天地上下隔离,却在同做化育万物之事;男女阴阳差异,交感结合的心意却相通;万物各不相同,在天地间禀受阴阳之气的情况却相类似。在乖异睽违之时,如能因时而用,作用很了不起啊!

[提示]指出“睽”的意义和价值。

我原来只看到睽违乖异不是件好事,却没有去思考“睽”的意义和作用。孔子的话对我太有启发了。

“睽”的现象是客观存在的,也是必不可少的。天地对立,才能孕化万物:男女对立,才能蕃衍人类。万物差异,才合成这个和谐的宇宙和世界。有睽才有合,有对立面才有统一体,对立统一才能使万物生生不息。

《象》曰:上火下泽,睽。君子以同而异。

[译文]《象传》说:上为火下为泽,象征分散背离。君子因此求同而存异。

[提示]指出如何处理“同”和“异”。

这就是说,明哲君子观察到泽与火虽然都能利人,却由于润下和炎上的不同性质而分散背离,因而领悟到应该求大同、存小异的道理。

没有异的同,是不可能的,也是不可取的。同正是以异为前提的。这就启示我们,在人际合作中,不仅要异中求同,和衷共济;还要同中求异,保持自己的主见。《论语》中说“和而不同”,《中庸》中说“和而不流”,都告诫我们:既要同大家和睦团结,又不要处处随人俯仰、人云亦云,失去自己的个性。

“和同而异”是否还可以这样领悟:既然大同之中必有小异,我们在服从多数的同时,也应该尊重少数。这也是一条处事原则吧?

说得好!《易》的哲理具有极大的包容性,很能启人慧思。能够熟读深思,举一反三,如此读《易》,才是活读,才是善读。我想起唐代有两位怪异的诗人:卢仝(同)、马异,二人为好友。卢仝在《与马异结交诗》中写道:“昨日仝不同,异自异,是谓大同而小异。今日仝自同,异不异,是谓同不往而异不至。”此诗在当时令人惊骇不已,至今此诗仍被公认为奇谈怪论。请玩味一下这首诗,难道不是说明异同关系的哲理诗吗?

相关推荐

第1卦-乾卦䷀乾卦为天-(清)傅以渐、曹本荣等撰《御定易经通注》

乾卦(乾卦为天)【乾宫上世卦|乾上:错坤综乾-先天:南方-后天:西北|乾下:错坤综乾|先天:南方|后天:西北|天位:太阳|人位:太阳|地位:太阳】欽定四庫全書*易經通注卷一大學士傅以漸左庶子曹本榮撰上經因河圖而畫卦,先成三畫八卦,復成六畫六十四卦者,伏羲也。卦下各繫之以彖辭者,文王也。爻下各繫之以爻辭者,周公也。彖傳上彖傳下象傳上象傳下文言繫辭上傳繫辭下傳說卦傳序卦傳雜卦傳謂之十翼,皆孔子所作也。

旧版内容 7 2023-02-23

第11卦-泰卦䷊地天泰卦-(明)张献翼撰《读易纪闻》

泰卦(地天泰卦)【坤宫三世卦|坤上:错乾综坤-先天:北方-后天:西南|乾下:错坤综乾|先天:南方|后天:西北|天位:太阴|人位:少阴|地位:太阳】泰卦:䷊【乾下坤上】否、泰之彖,歸宿在君子小人之消長,故曰:易以天道明人事。内外釋往來之義。隂陽健順,君子小人釋大小之義。信而任之則為内,踈而遠之則為外。内陽而外隂應,天地交來;内健而外順應,上下交來。内君子而外小人,君子道長,小人道消。則又專就君子小人

旧版内容 45 2023-02-23

第1卦-乾卦䷀乾卦为天-(南宋)都絜撰《易变体义》

乾卦(乾卦为天)【乾宫上世卦|乾上:错坤综乾-先天:南方-后天:西北|乾下:错坤综乾|先天:南方|后天:西北|天位:太阳|人位:太阳|地位:太阳】【周易上经】第1卦-乾卦䷀乾卦为天(乾下乾上)-(宋)都絜撰《易變體義•卷一》[欽定四庫全書*易變體義卷一*宋*都絜*撰上經一【乾至蒙】䷀【乾下乾上】 乾:初九,潜龍勿用。此乾之姤也,而爻辭云爾者,盖以聖人之道,當潜藏之時,雖小有遇,亦不可有為。盖乾之姤

旧版内容 34 2023-02-23

第11卦-泰卦䷊地天泰卦-(明)钱一本撰《像象管见》

泰卦(地天泰卦)【坤宫三世卦|坤上:错乾综坤-先天:北方-后天:西南|乾下:错坤综乾|先天:南方|后天:西北|天位:太阴|人位:少阴|地位:太阳】泰卦:䷊【乾下坤上】泰:小往大來,吉,亨。彖曰:泰,小往大來,吉,亨,則是天地交而萬物通也,上下交而其志同也。内陽而外隂,内健而外順,内君子而外小人,君子道長,小人道消也。【此易言往來之始。否泰反對,可以反對言往來。然就本卦觀之,坤往外,乾來内,便是小往

旧版内容 32 2023-02-23

待录内容

待录内容待录内容待录内容待录内容

旧版内容 10 2023-02-23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