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卦-坤卦䷁坤卦为地-[宋]杨简撰《杨氏易传》

旧版内容| 2023-02-23| 0
第2卦-坤卦䷁坤卦为地-[宋]杨简撰《杨氏易传》

坤为地卦 地位:老阴|人位:老阴|天位:老阴|错卦:乾为天|综卦:坤为地|交互卦:坤为地

【周易上经】第2卦-坤卦䷁坤卦为地(坤下坤上)(宋)楊簡撰《楊氏易傳•卷二

(宋)楊簡撰

䷁【坤下坤上】

坤。元亨,利牝馬之貞。君子有攸往,先迷後得,主利。西南得朋,東北喪朋,安貞吉。

彖曰:至哉坤元!萬物資生,乃順承天。坤厚載物,德合无疆,含弘光大,品物咸亨。牝馬地類,行地无疆,柔順利貞。君子攸行,先迷失道,後順得常。西南得朋,乃與類行;東北喪朋,乃終有慶。安貞之吉,應地无疆。

乾坤之道一也,分隂陽而言之,則乾為天、為君、為父、為夫,坤為地、為臣、為母、為妻。傳曰:明此以南面,堯之所以為君也;明此以北面,舜之所以為臣也。天地一氣,乾坤一道,推本而言謂之元,即乾元也。而有至哉大哉之異稱者,姑以此著君臣夫婦之辨,其實一也。坤畫即乾畫之兩者耳,未見其為異也。所謂乾之一畫,亦非乾果有此象。象也者,象也,姑以象夫易道混淪一貫之妙而已。所謂乾者如此,所謂坤者亦如此。至哉者,極至之稱,乾亦可以言至,坤亦可以言大。

彖曰:含弘光大,六二直方大用,六永貞以大終也。中庸曰:天地之道,其爲物不二,萬物自何而生?雖曰因地而生,未芽未甲,物安在哉?是謂元物生於地。旣於地矣,地形在下,其承天,乃順承天。乃者,有所因之辭。乾坤雖一,天體至大,無所不統,故乾彖曰乃統天。地在天中,卑而承天,因其卑而承天,故彖曰乃順承天,於以明乾坤之道一。因形發用,是謂並行而不相悖,坤厚載物,地厚載物也。惟坤以道言,地以形言,其實一也。道即形,形即道,無疆之形,即無疆之德。惟坤以德言,地以形言,人言有二,易道則一,故曰德合無疆,地廣無疆,萬物化生,妙不可言。孔子曰地載神氣,神氣風霆流行,庶物露生,無非教也。孔子以此教學者,故其言精。易之辭,孔子以教筮者,故其言顯。因人心以爲二,故合之教亦多術矣。易本占筮之書,古神聖之設教,知空言難以告人,因民生之所利用,因致其教,因以發神明之德,因以通萬物之情。書曰:水、火、金、木、土、糓,惟脩。正德、利用、厚生,惟和。是謂六府三事。所謂利用,卽范金、合土、刳木、剡木之類。所謂厚生,即水、火、糓足以養生之類。凡皆生民之所日用,聖人因其日用而致正德之教,使五十者衣帛、七十者食肉之類,皆因厚生而教以正德。器有常制,不苟不侈之類,皆因利用而教以正德。至於易筮而教以正德,五帝三王所以教化之速者,因民生日用教之也。周衰,此教隳矣,而况於秦漢而下乎?坤元無所不含藏,豈不甚弘萬化?廣生光,言其如日月之光,凡光雖及物而無所思爲。此言坤德,以明人心一貫之妙。易多言光,曰輝光,曰不習無不利,地道光也。曰光亨,曰光明,皆所以明道。品物咸亨,無非妙者。林林皆妙,職職皆元。牝馬地類,行地無疆,牝則乖矣,雖強必疆。臣道妻道,順正而行,柔順而貞,其利無疆。柔而不貞,爲囘,爲邪,爲諛,爲懦。君子不行,君先臣後,夫先妻後。當後而先爲迷,迷爲失道。君爲臣之主,夫爲妻之主,後而得主,利莫大焉。君臣之分,夫婦之序,是爲天秩,是爲天常。坤後爲順,是爲得常。得常則利,失常則害。是常非粗,是常即道,萬世攸行。西南得朋,乃與類行。巽、離、坤、兌,皆隂卦也,是爲隂類。東北之卦,乾、坎、艮、震,皆陽類也,故曰喪朋。女舍其隂類而從夫之陽,臣舍其私朋而從君之陽,雖失其朋,乃終有慶。安正則吉,失正則凶,無非道者。正則爲利爲吉,邪則爲凶。得此道則安則正,正而不安,於道猶失。禹曰:安汝止。人之本心是謂道,心本正,正無實體,以不動名,動斯不安,必至失正。妻不安正必凶,臣不安正必凶。地之所以博厚無疆者,以其安正也。寂然不動,非安乎?不動而順,非正乎?惟其安正,是以無疆。即其無疆,知其安正。大扺道之正者,自然廣大,自然無疆,故曰:安貞之吉,應地無疆。人之安貞,即地之安貞;地之無疆,即人之無疆。三才之名之形不同,三才之道之實同。人之自視其安正,未能與地爲一者,猶未可以言安正也;自視未能與地之無疆相應爲一者,亦未可以言安正也。安貞之吉似言人,應地無疆似言地,而聖人合而言之,正以明三才之一致,亦猶乾彖言首出庶物,萬國咸寧也。【樓。尚書曰:牝馬最貞。旣從牝矣,他牝欲犯之,輒蹄齧不可近,盖得之牧者云】。

象曰: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在下,其卑順,故曰地坤。君子以德博厚無疆,無所不載。爲物所動者,不足以言載物,不足以言厚德。君子之載物,非作意勉強以順承之也,非作意勉強爲是不動也。君子中虛心實無疆,無疆則何所不容,何所不載?彼爲物所動者,妄立已私,妄守塊然之意,是塊然者與物為伍。既已與物為伍矣,則安得不動?無以順適吾意則動,有以拂亂吾意則動,恐懾疑惑,膠擾阻鬰,千態萬狀,且將爲物所載矣,尚安得而載物乎?君子之厚德,即坤之厚德,有毫髮之異者,終不足以言厚德。

初六:履霜堅氷,至。

象曰:履霜堅氷,曰:衍此堅氷字】。隂始凝也。馴致其道,至堅氷也。

陽爲君子,隂爲小人。陽爲善,隂爲惡。惡之始萌,戒不可長。㳙㳙不塞,將成江河。纎纎不伐,將尋斧柯。禹曰:安汝止。安止則不動,則不萌矣。臯陶曰:兢兢業業,一日二日萬幾。幾,微也,念慮之始也。或者謂萬幾萬物,後世多事,尚不至於一二日而有萬事,而况於唐虞之際乎?念慮則有之矣。兢兢業業,是爲篤敬。幾有善惡,敬則幾善,不敬則幾惡。智者於履霜而知堅氷之將至,故兢業。愚者則曰未必至此,故卒罹其禍。君子以此治已,以此治人。

六二,直方大,不習无不利。象曰:六二之動,直以方也。不習无不利,地道光也。

直者,直而已,不曲而已,不必求之遠也。方者,如物之方,不可轉移而已,不必求之遠也。曰直,曰方,皆所以形容道心之言,非有二理也。此道甚大,故曰直、方、太。此道乃人心之所自有,不假脩習而得人之本心。惟有虛名,初無實體,自神自明,自中自正,自直自方,自廣自大,變化云爲,隨處皆妙。象辭以動爲言者,惟動乃驗其實。彼學者獨居凈處,爲得靜止之味者,未足以驗得道之實也。於應酬交錯而自得其妙焉,斯足以驗其實。於應酬萬變而未嘗不直不方者,斯爲得坤之道矣。然則此豈循習之所能到?雖然,道則然矣,不至於得至動之妙,固不足以言得道矣。而有學焉,道雖已明,動雖已妙,雖已著不習之實,而猶有故習,未克頓釋。故孔子十五志學,至三十方立,至四十不惑,五十方知天命,六十方耳順,尚須學習。習者,習此不習之道也。習未精純,雖善未備,精而忘習,斯無不利。至於此,則地道在我矣。神用發光,如四時之錯行,如日月之代明,無思無爲,變化皆妙。地道之光如此,人道之光如此。六二正居下卦之中,於是發明坤道之正。

六三:含章可貞,或從王事,无成有終。象曰:含章可貞,以時發也。或從王事,知光大也。

三爲陽,陽有章之象。六爲隂,隂有含藏之象。爻著此象,聖人於是發此義。臣之盡言於君,含章疑其非道。然臣不可以自用,用之者君爾。用臣之言,取臣之章,皆自其君,匪由乎臣。是故臣道當盡其終,不當專其事。君不可輔則當去,可輔則當順事。雖有忠臣,懷不能自己之心,至於專成犯禮,非易之道也。道心中虛,無體無我,無適無莫,惟義之從。不能含章而喜於出己之長者,己私實作之也,道心不如是也。或者往往疑含章非正,故聖人教之曰可貞。貞,正也。可者,通上下之辭。含章而盡道,即正矣。其有未盡者,故以可爲言,此立言之法也。含章亦非專於含藏時,可發則發,未可發則含藏。無意無必無我,或之爲言,無必之辭也。無成無終,亦不可也。無成有終,臣之道也。天始地終,君始臣終,道之常也。彼己私之,不能忘好,自以爲功,自以爲能,往往以或從無成爲懾。懾卑小,故聖人正之曰:此乃所以爲智光大也。聖人所以明易之道也。聖人每言光,曰堯光宅天下,曰文王耿光,周公光於上下。《易》曰光大,曰光明,曰輝光,曰君子之光,皆所以明乎道心,不作乎意,無思無爲,而萬理自昭也。苟失乎此,動乎意,必昏必差,

六四,括囊,无咎无譽。象曰:括囊无咎,慎不害也。

含章已爲人情之所難矣,而况於括囊乎?括囊則謹括而不發,其中未能無己私者,往往多不括,雖知所括,往往不謹。己私中潜,時一突發,易道不如此。道心清明,無體無我,發則發,括則括,何適何莫,時不可發,而必欲其取咎也。必括則不發,不發則無譽,此事理之常。彼未能無私意者,往往耻於名譽之不聞,此意一動,又不能括,故聖人又教之曰無譽,言乎自無譽也。聖人諄諄,凡以消人之私意,使之從道,使之免禍爾。人之私意殊難克,故教之曰慎不害也。上無陽明之君,以六居四,隂而又隂,又無應,括囊之象著矣。

六五:黄裳,元吉。象曰:黄裳元吉,文在中也。

黄,中央之土色,故取以明中。衣上裳下,故取裳以明下。五,上卦之中,有中象。六,隂體,坤體,有下象。中者,道之異名,無偏無倚,非道而何?堯、舜、禹之相傳,惟曰執中。明此以南面,堯之所以爲君也。明此以北面,舜、禹、伊、周之所以爲臣也。伊尹、周公知終而終守臣位,道在臣位也。君上臣下,下者,臣位也,臣體也。能黄則能裳矣,能中則能下矣。既得中道,心安臣位,然必曰黄曰裳者,合此二字以明道爲詳也,其吉大矣。大不足以盡之,爲其得道焉,故曰元吉。五在他卦有君象,在六四則視五爲非陽明之君,而此六五自發大臣之義。易之爲書也屢遷,取象非一,不可執固。象曰文在中也者,於以明君子之黄裳非作於外者。由中而發,動靜云爲,自得中道,自安臣體,皆中心之所爲,無毫髮疆勉飾外之意,言文在中而不在外。文者,自然而生,文非可以作而就也。巧言令色,足恭作也,非文也。曾子與子貢俱入廏修容,子貢先入,閽者曰:已告矣。及曾子入,卿大夫皆避位,公降一等而揖之。曾子之文自中,而子貢之文自外也。雖極其恭敬之意,而亦外而非中也。此非訓詁之所能解也,非思爲之所能及也,聖人能啓其端爾。其昏其明,在學者也。

上六:龍戰於野,其血玄黄。象曰:龍戰于野,其道窮也。

文言曰:“隂疑於陽必戰,爲其嫌於無陽也,故稱龍焉。猶未離其類也,故稱血焉。夫玄黄者,天地之雜也。天玄而地黄,”蓋謂隂而至於上六極其,盖舉天下純終爲隂,幾於不復有陽矣。然陽雖甚微,名分則貴,人心所不可磨㓕者猶在也。爲隂者致疑於陽,慮其有變,故戰。當是時,人知有上六,而已復知有陽哉?聖人嫌惡其無陽也,故特稱龍,以著其猶有龍在,以明其猶有君在,人心終不忘其君,不可侮也。血,隂物也,又稱血,以明上六猶未離於臣類。天色玄,地色黄,曰天曰玄,亦嫌於無陽,故稱天稱玄,明其猶有陽也。曰野曰地曰黄,亦以明未離其類,故稱野曰血,兼著陽隂之俱傷,不獨陽傷也。凡此數義,已明已著,故文言不復贅釋。聖人爲此,皆所以折天下無君之心,所以明天下之大道。君君臣臣,道之正也。龍戰之禍,道之窮也。

用六:利求貞。象曰:用六永貞,以大終也。

坤之用六,即乾之用九。是道也,在乾則用九,在坤則用六,一也。居九而爲九所用,不能用九,故至於亢。居六而爲六所用,不能用六,故至於戰。然則易之道,豈可一日不明於天下哉?道心無體,何物驗之?爲臣之失道者,必至於失正。貞,正也。知爲正者有矣,未必能永於貞也。不永於正,亦失道也。能貞能永,是爲得道。道心無體,清明永貞,微生己私,即失之矣。得道則利,失道則害,是道也大矣。坤雖位,利貞之道以大終也。止以乾道爲天,不知坤道之即乾者,不足以與此。

相关推荐

易经六十四卦详解:第二十五卦 无妄卦

今天共同学习《易经》第二十五卦:无妄卦《序卦传》曰:“复则不妄矣,故受之以无妄。意思是《象辞》说:无妄卦的卦象是震(雷)下乾(天)上,好比在天的下面有雷在运行之表象,雷在天下运行,万物都不可以虚妄。初九,无妄,往吉。

转载随笔 115 2023-12-18

易经64卦灵签

什么是易经灵签易经六十四卦简称为“金卦卜”或“金钱卦”,相传为周文王所创,据说根据易经六十四卦来推算会十分的准确。在六十四卦中,每一卦都会有六爻和爻辞,及与之相对应的三百八十四种状态。如何求取易经灵签什么是易经六十四卦?因为有六十四卦,所以

转载随笔 126 2023-12-18

未济卦-周易第六十四卦 火水未济 离上坎下

未济卦是既济的综卦,下坎上离,离为火,坎为水。二十:五卦的主卦是二卦坎卦,卦象是水,阳数是二十;客卦是五卦离卦,卦象是火,阳数是五十。象曰:火在水上,未济。《象辞》说:本卦上卦为离,离为火;下卦为坎,坎为水。火在水上,水不能克火,是未济卦的

转载随笔 125 2023-12-18

乾卦的方位及其特点,哪个方位最吉利

乾卦是易经学中的专用名词,而且还是六十四卦中的第一卦。乾卦也有自己的方向和特点,那么乾卦的方向、特点是什么呢?本期乾卦就带你一起来了解一下乾卦的方位和特点,看看在乾卦中那个方位最为吉利。

转载随笔 110 2023-12-18

易经六十四卦白话全解|易经六十四卦

易经六十四卦。有关易经六十四卦之卦序,粗看起来应是早已有权威性定论的课题。通行本的卦序来自《序卦传》,乾、坤、屯、蒙、需、讼…是春秋时期仁义道德礼教兴起时的产物,偏重于哲理。作为占筮的依据,此序列对理解卦象卦义,或会更合原意一些。现用通行本

转载随笔 102 2023-12-18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