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董守谕撰《卦变考畧》卷下

旧版内容| 2023-02-23| 0

(明)董守諭撰《卦變考畧》卷

欽定四庫全書 卦變考畧卷下

明董守諭撰

下經

䷞【艮下兑上】

【一自】䷋【乾上

【一自】䷷【艮下離上】

郎顗曰:《京氏傳》云:咸自否來,本乾坤之變也。乾之上九下為九三,沖之六三上為上六。

虞翻亦曰:坤六之上成女,乾上之三成男。

蜀才亦曰:此本否卦,六三升上,上九降三,是柔上而剛下,二氣交感以相與也。

《本義》曰:咸自旅來,柔上居六,剛下居五也。

䷟【巽下震上】

【一自】䷊【坤上

【一自】䷶【離下震上】

郎顗曰:《京氏傳》云:恒自泰來。

蜀才亦曰:恒自泰來。初九上為九四,六四下為初六,是剛上而柔下也。分乾與坤,雷也;分坤與乾,風也,是雷風相與也。

《本義》曰:恒自豐來,剛上居二,柔下居初也。

諭曰:蜀才分乾與坤為雷,分坤與乾為風,象變之家,折角玄席矣。

九家易曰:上經首乾、坤而終坎、離,父母雖異體,而精氣則相易以為用。下經首咸、恒而終既、未濟,夫婦雖合體,然精氣相交則濟其用,不相交則未濟其用。故天地交則泰,不交則否。咸自否來,乾先交於坤,故取男下女之義為咸,言感者交之始也。恒自泰來,乾、坤已交,故取夫婦居室之義為恒,言恒者交之常也。

䷠【艮下乾上】

【一自】䷀【乾上

【一自】䷫【巽下乾上】

侯果曰:此本乾卦,隂長剛殞也。

虞翻曰:隂消姤也。

䷡【乾下震上】大壯

【一自】坤䷁【坤下坤上】

【一自】泰䷊【乾下坤上】

侯果曰:此本坤卦,隂柔消弱,剛大長壯也。

虞翻曰:陽息,泰也。

諭曰:虞氏所言,隂消姤也,則姤二變隂而成遯;陽息泰也,則泰四變陽而成壯。循文見義,辭約旨豐矣。

䷢【坤下離上】

【一自】䷓【坤下巽上】

郎顗曰:《京氏傳》曰:晉自觀來。

虞翻亦曰:觀,四之五也。

蜀才亦曰:此本觀卦,九五降四,六四進五,是柔進而上行。

《本義》亦曰:又其變自觀而來,為六四之柔,上行以至於五。

䷣【離下坤上】明夷

【一自】䷒【兑下坤上】

郎顗曰:《京氏傳》云:明夷自臨來。

虞翻亦曰:臨二之三而反晉也。

蜀才亦曰:此本臨卦也。九二升三,六三降二,明入地中也。

䷤【離下巽上】家人

【一自】䷠【艮下乾上】

虞翻曰:遯,初之四也。

諭曰:遯一大巽卦,巽為木為風,木生火,火以木為家。遯初之四,火還其家,火生於木,得風而盛,變而又變,玄之又玄。

䷥【兑下離上】

【一自】无妄䷘【乾上

【一自】大壯䷡【乾下震上】

【一自】䷝【離上

【一自】中孚䷼【兑下巽上】

【一自】家人䷤【離下巽上】

京房曰:睽自无妄來,柔由二進而上行,以至於五。剛自五來居二,而五又應之。臣以柔而變君之剛,五居君位而反為臣用,此非大同之世也。故暌。

虞翻亦曰:在彖盖取无妄二之五也。

虞翻又曰:大壯上之三。

《本義》曰:以卦變言之,則自離來者柔進居三,自中孚來者柔進居五,自家人來者兼之。

諭曰:以彖辭例卦變,思過半矣。夫變之大旨在彖,其精深微幻在六爻。四聖之變卦無定,學者之考變,當於無定中求其有定也。凡彖辭言柔進上行,皆謂六五,噬嗑、晉、暌、鼎是也。今考噬嗑、否初進五,晉自觀四進五,鼎自遯二進五,皆為上行。獨暌卦以大壯三上相易,五未嘗動,則於例不通。

虞翻取无妄二之五,朱子取中孚四之五,皆於彖辭有據者也。故虞氏初曰大壯之三,繼曰在彖取无妄二之五,在彖二字,指柔進上行言也。往哲之謹嚴如此。

䷦【艮下坎上】

【一自】䷭【坤上

【一自】『䷓』【坤下巽上】

【一自】小過䷟【艮下震上】

郎顗曰:焦氏卦變,一卦變為六十四。京氏易林變占頗以大傳為主,如蹇之變,則曰當自升來。西南坤方剛,往得坤之中,故利;東北艮方柔,來得艮之中,故窮。

虞翻曰:觀上反,三也。

《本義》曰:又卦自小過而來,陽進則往居五而得中,退則入於艮而不進。

諭曰:蹇變多端,論者不一,愚得考而悉數之。

虞仲翔曰:觀上反三,故反身。君子以反身修德。此義漢儒發之,源流已遠。但西南東北,在所畧也。朱子則云:蹇利西南,是說坤卦分曉。艮下坎上无坤,不知從何處揷入坤來。此須是箇變例,豈未見京氏自升來之傳乎?

仲翔又曰:坤西南卦,五在坤中,坎為月,月生西南,此變外别解也。伊川謂卦本由五往而成坎,即荀氏乾動往居坤五之說。搃之,本於乾坤生六子也。

胡一桂曰:後天八卦方位,艮坎東北卦,與西南坤離卦為對。蹇卦無西南,文王姑即東北對方言之,不必卦内有取於西南也。說詁之鈴音也。

王景孟曰:五實坎體,謂之利西南者,盖坎體本坤,以九往居五而成坎,不知以何卦之九往乎?梁山來氏云:西南為地,東北為山,始於王弼。後儒宗之,而不知文王卦辭乃與解卦相綜也。

愚駁之曰:解辭有利西南,故蹇綜之。而亦言西南,何以蹇有東北,解不言乎?坤艮之例,未可鑿也。憶先大父訓此卦曰:蹇乃坤艮之交,今變去五剛,則為純坤,故利西南。終於艮止,則不能變純坤矣,故不利東北。亦就一卦明畫理也。夫蹇自升來,明明有坤,二剛往居坤中,豈非利乎?西南之彖,與變符矣。確循漢疏,羣疑亡也。

䷧【坎下震上】

【一自】明夷䷣【坤上

【一自】䷒【兑下坤上】

【一自】䷭【巽下坤上】

郎顗曰:《京氏傳》云:解自明夷來,初往居四而得衆,三往居二而得中。盖四爻變也。

虞翻曰:臨初之四。

《本義》曰:卦自升來,三往居四,入於坤體,二居其所,而又得中。

諭曰:仲翔云:西南,坤也。臨初之四,得坤衆矣。故利與朱子入於坤體,其義一也。但一主臨來,一主升來耳。京自明夷,古變例也。

䷨【兑下艮上】

【一自】䷊【乾下坤上】

郎顗曰:《京氏傳》云:損自泰來。

虞翻亦曰:泰三之上。

蜀才亦曰:此本泰卦,坤之上六下處乾三,乾之九三上升坤六,損下益上也。朱子發亦曰:損,泰變也,損九三以益上六也。

諭曰:程伊川六十四卦變,皆自乾、坤來,亦有拘牽處。唯於此卦云:下兑之成兑也,由六三之變也;上艮之成艮也,由上九之變也。三本剛而成柔,上本柔而成剛,亦損上益下也。極為精訓。

䷩【震下巽上】

【一自】䷋【坤下乾上】

郎顗曰:《京氏傳》云:益自否來。

虞翻亦曰:否上之初也。

蜀才亦曰:此本否卦,乾上之初。

項安世亦曰:益自否變,損天之九四,以益地之初六也。

諭曰:愚以卦變考之,損上益下,以否四之初言;自上下下,以否上之初言。知者觀彖思過半,思其變也。

䷪【乾下兑上】

【一自】䷗【震下坤上】

虞翻曰:夬從復來,坤逆在上。

又曰:陽息為復,剛長成夬。

䷫【巽下乾上】

【一自】䷖【坤下艮上】

虞翻曰:隂息剥陽,以柔變剛。

諭曰:復變夬者,陽由微而盛也,盛則一隂逆上而猶惕。剥變姤者,隂由盛而專也,專則五男在前而猶壯。朱子卦變圖五隂五陽卦亦云:皆自夬、剥來。

䷬【坤下兑上】

【一自】䷂【坎上

【一自】『䷓』【坤下巽上】

郎顗曰:《京氏傳》云:萃自屯來,初往而居四。

虞翻曰:觀上之四也。

諭曰:考之鄭玄云:四本震爻,盖言震之初往居四也。五本坎爻,盖言萃之五仍坎體也。震為長子,坎為隱伏。居尊而隱伏,鬼神之象。長子入闕,升堂拜祖禰之禮也。故曰王假有廟。以此考之,萃自屯來矣。

䷭【巽下坤上】

【一自】䷒【坤上

【一自】䷧【坎下震上】

虞翻曰:臨初之三,又有臨象。

《本義》曰:卦自解來,柔上居四。

諭曰:考之升卦,變不成離,何以曰南征也?坤之中爻為離,南方之卦也。明夷九三以坤在上為南狩。春秋晉與楚戰,筮之,其卦遇。復曰:南國蹙,射其元王,中厥目。亦以坤在上為南征也。此變例也。朱子以解之三四兩爻互變,是以三柔升四矣。若虞氏臨初之三,似是剛升而非柔升也。仲翔恐是變之與彖叛也。

又曰:柔謂五,坤也。升謂二,坤邑无君,二當升五。談變之精,仰符四聖矣。

䷮【坎下兑上】

【一自】䷋【坤下乾上】

郎顗曰:《京氏傳》云:困自否來,乾上九降居二位,降而之險。坤六三上為上六,柔而掩剛。

虞翻亦曰:否二之上。

荀爽亦曰:此本否卦,陽降為險,隂升為說也。

䷯【巽下坎上】

【一自】䷊【乾下坤上】

荀爽曰:此本泰卦,陽往居五,得坎為井,隂來在下,亦為井,故曰往來井井也。

虞翻亦曰:泰初之五也。

張清子亦曰:下體本乾,上體本坤,初五剛柔相易而成井。

諭曰:荀氏釋往來井,井即卦變也。羲、文其談變之祖乎?

䷰【離下兑上】

【一自】大壯䷡【震上

【一自】䷠【艮下乾上】

郎顗曰:《京氏傳》云:革自大壯來,九二升居九五,六五來為六二。

項安世亦曰:革自大壯變,六五降而為二,九二升而為五,二五相變,故謂之革。

虞翻曰:遯初之上。

諭曰:水火乃變之大者,此當曰澤火,彖何以曰水火相息也?先儒有辨之者曰:此以水火明澤火之異,非以水解澤也。以革與息合說,誤矣。水男火女,故可以相息。至澤與火則不然,澤女也,火亦女也,無相息之理。離火至秋,為澤所革,故謂之革。此談理,非談變也。唯虞仲翔曰:四革之正,坎體見,故獨此稱水也。夫卦所以不成水火既濟者,以四未革也。四為内外體之交,一變則坎體見,而水火濟矣。非至精至神,孰與於此?愚之釋虞,自謂不負古人矣。

䷯【巽下離上】

【一自】䷠【乾上

【一自】大壯䷡【乾下震上】

【一自】䷈【巽下巽上】

郎顗曰:《京氏傳》云:鼎自遯來,柔進為五,剛來居二。

荀爽亦曰:巽入離下,中有乾象,木火在外,金在其内,鼎鑊烹飪之象也。

項安世亦曰:遯二之五也。

虞翻曰:大壯,上之初。

《本義》曰:卦自巽來,隂進居五,而下應九二之陽。

諭曰:坎為耳,離為目,巽離成鼎,為耳目聰明矣。卦之所以不成火水未濟者,以三未變也。三在巽上,一動即成坎,二三四五再互,有兩坎兩離,象乃稱聰明,日月相推而明生焉。眇能視,不足以有明,聞言不信,聰不明,皆一坎一離故也。

䷲【震下震上】

【一自】䷒【兑下坤上】

虞翻曰:臨二之四。

䷳【艮下艮上】

【一自】䷓【坤下巽上】

虞翻曰:觀五之三也。

諭曰:行止,卦變之大者。艮,止也,豈有時行乎?

荀九家曰:連山對峙為時止,出雲降雨為時行。非也。

仲翔曰:時止為上,陽窮上故止。時行為三,三體震,謂行也。三、四、五互震,必從卦變參入始精。今之帖括家行止動静,雖卦中無艮,震亦能横其筆舌已。

䷴【艮下巽上】

【一自】䷋【乾上

【一自】䷺【坎下巽上】

【一自】䷷【艮下離上】

郎顗曰:《京氏傳》云:漸自否來,三四剛柔相易也。

虞翻亦曰:否三之四,反成歸妹,故曰女歸。

《本義》曰:此卦之變,自渙而來,九進居三;自旅而來,九進居五。

諭曰:愚讀梁山來氏卦,綜而異之,不知其亦本於

虞翻也。繫辭傳云:漸,女歸待男行也。虞氏解云:兑為女,震為男。漸卦一反成歸妹,巽成兑,故女歸;待艮成震乃行,故待男行也。文王繫辭已含反對之象,與宋儒言假象者自别。

諭又曰:嘗考伊川卦變,皆本乾、坤來,故於此卦則曰:乾、坤之變為巽、艮,巽、艮重而為漸,在漸體而言,中二爻交也。由二爻交,然後男女各得正位,此亦乾、坤生六子之義也。與京、虞、否變為漸者不同,然中二爻交,其義則一也。

䷵【兑下震上】歸妹

【一自】䷊【乾下坤上】

郎顗曰:《京氏傳》云:歸妹自泰來,三四以剛柔相易。

虞翻亦曰:泰三之四,乾天坤地;三之四,天地交。

諭曰:歸妹,天地之大義也。孔子謂泰變歸妹,下一大注脚矣。上震乃乾交於坤之始,下兑乃坤交於乾之始,坎、艮、離、巽包涵在中,豈非天地大義耶?

䷶【離下震上】

【一自】䷊【坤上

【一自】噬嗑䷔【震下離上】

郎顗曰:《京氏傳》云:豐自泰來,九二往居六四,變外體為雷;六四來居九二,變内體為火。

虞翻曰:此卦三隂三陽之例,當從泰二之四,而豐三從噬嗑上來之三,折四於五獄中而成豐,故噬嗑所謂利用獄者,此卦之謂也。

諭曰:詳考噬嗑四失,正繫在坎獄之中,必齧之而後合者為四也。噬嗑上來之三而成豐,折其右肱,即虞所謂折四於五獄中者,此也。魏、晉談象變精至斯乎!

䷷【艮下離上】

【一自】䷋【乾上

【一自】䷕【離下艮上】

郎顗曰:《京氏傳》曰:旅自否來,六三、九五之互變。

姚信亦曰:此本否卦,三五交易,去其本體,故曰客旅。

蜀才亦曰:否三升五,九五降三。

荀爽亦曰:謂隂升居五,與陽通也。

虞翻曰:賁初之四,若否三之五,非乾、坤往來也。與噬嗑之豐同義。

䷸【巽下巽上】

【一自】䷠【艮下乾上】

虞翻曰:遯二之四。姚小彭曰:巽自遯變六二,升而為四。

諭曰:易變之著,莫精於甲庚。

虞氏曰:乾主甲,震主庚。此自商瞿、橋庇、傳田施、孟丘,以至漢、魏諸家,皆云然也。巽變初至三成震,震三爻在前,故先庚三日。動四終上成震,震三爻在後,故後庚三日。變例之最精者也。梁山來氏云:蠱言甲者,文王圓圖艮,巽夾震木於東之中,故曰先甲後甲,言巽先于甲,艮後于甲也。巽言庚者,伏羲圓圖艮,巽夾兑金于西之中,故曰先庚後庚,言巽先於庚,艮後於庚也。分甲於蠱者,本卦未變上體,中爻震木,下體巽木也。分庚於巽者,本卦未變上體綜兑金,下體綜兑金也。圖學自宋始出,故不及漢儒之自然,亦可通於變矣。

䷹【兑下兑上】

【一自】大壯䷡【乾下震上】

虞翻曰:大壯,五之三也。

項安世曰:巽與兑皆有坎之半體,巽不上出,所以為入;兑不下入,所以為說。巽自遯來,以六四為主,遯變而入,故為悔亡。兑自大壯來,以六三為主,壯變為說,故為來兑凶。

諭曰:項變亦自佳。夫兑之所以變者,由於三也。六三曰來兑,從大壯來也。此卦變之祖。

䷺【坎下巽上】

【一自】䷋【乾上

【一自】䷸【艮下巽上】

郎顗曰:《京氏傳》云:渙自否來。

虞翻亦曰:否四之二。

盧氏亦曰:此本否卦。乾之九四來居坤中,剛來成坎,水流而不窮也。坤之六二上升乾四,柔得位乎外,上承貴主,與上同也。

荀爽亦曰:陽來居二,在坤之中。

蜀才亦曰:渙卦本自否來。

《本義》曰:其變則本自漸卦,九來居二而得中,六往居三得九之位,而上同於四。

諭曰:自否來者,九來居二,得中而不窮於險,與渙奔其杌同義。六往居四,得正位乎外,而上同於五之中,與渙羣、渙有丘同義。坎為杌,二來奔之,二來坎中也。否、坤三爻為羣,四在外卦,渙、坤之羣,三、四、五互艮,位半艮山,故稱丘。以此考之,當自否來。

䷻【兑下坎上】

【一自】䷊【乾下坤上】

郎顗曰:《京氏傳》云:節自泰來。

虞翻亦曰:泰三之四。

盧氏亦曰:此本泰卦,分乾九三上升坤五,分坤六五下處乾三,是剛柔分而剛得中也。

薛仁貴亦曰:渙之彖曰剛來而不窮,自否而來也。節之彖曰剛柔分而剛得中,自泰而分也。以節繼渙,猶以泰繼否也。

郭雍亦曰:賁與節皆泰來,賁則柔來文剛,剛上文柔;節則柔來節剛,剛上節柔。夫泰為天地純剛柔之卦,賁以剛柔純質而無文,故文之;節以剛柔過盛而無節,故節之。

䷼【兑下巽上】中孚

【一自】无妄䷘【乾上

【一自】䷅【坎下乾上】

郎顗曰:《京氏傳》云:中孚自无妄來,六自二往居四,九自四來居二。

虞翻曰:訟,四之初也。此當從四隂二陽之例,遯隂未及三,而大壯陽已至四,故從訟來。

諭曰:仲翔言之鑿鑿,然京氏源流已久,論變不同,自漢、魏以來固然矣。

䷽【艮下震上】小過

【一自】䷃【艮上

【一自】䷢【坤下離上】

【一自】䷒【兑下坤上】

郎顗曰:《京氏傳》云:小過自蒙來。

虞翻曰:晉上之三,當從四隂二陽之例。臨陽未至三,而觀四已消也。又有飛鳥之象,故知從晉來。

趙汝禖曰:臨二與四、初與三互易而變,二陽四隂,小過於大,故名小過。

諭曰:從虞氏飛鳥之義,則小過當自晉來也。虞云:離為鳥,震為音,艮為止。晉上之三,離去震在,故飛鳥遺音。俗說以卦象二隂在内,四陽在外,有似飛鳥之象,妄矣。趙氏臨變,何無謂也?

䷾【離下坎上】既濟

【一自】䷊【上】

【一自】䷶【離下震上】

郎顗曰:《京氏傳》云:既濟與豐,皆自泰來。

虞翻亦曰:泰五之二。

 

侯果亦曰:此本泰卦,六五降二,九二升五,是剛柔正而位當也。

苟爽亦曰:天地既交,陽升隂降。

楊萬里亦曰:泰,天地之明交也。既濟,水火之明交,而天地之互交也。故泰者,既濟之純。既濟者,泰之雜。火炎上也,降而居下。水潤下也,騰而居上。此水火之明交也。初與三五皆乾也,分而下於三隂。二四與上皆坤也,分而上於三陽。此天地之互交也。天地通泰,水火濟飪,此其為既濟歟?

朱震曰:既濟或曰自泰來,或曰自豐來。初吉以内卦言,離在南方,當亨極之時,故與豐同象。終亂以外卦言,出離入坎,由既濟而入未濟矣。與豐卦日中則昃,月盈則食,天地盈虚,與時消息同義。

諭曰:漢上以内外卦言,非精於變者。初吉者,謂泰、乾也,乾為始;終亂者,謂泰、坤稱亂。仄否終坤,虞氏之變,不可易也。

䷿【坎下離上】未濟

【一自】䷋【坤下乾上】

郎顗曰:《京氏傳》云:未濟本自否來。

虞翻亦曰:否,二之五也。又曰:否,隂消陽,至剥終坤,終止則亂,其道窮也。乾五之二,坤殺不行,故不續終也。

荀爽亦曰:柔上居五,與陽合同。

諭曰:愚定卦變,至終而知其無窮也。朱子下經與漢注同者,唯晉自觀來。及考本義,十卦之外,如復變師、姤變同人之類,例以復初上為師之二,復二下為師之初,姤初上為同人之二,姤二下為同人之初,及與初九變為初爻之八,初六變為初爻之七者考之,其例又不同。考亭以一身觀變,尚前後異例如此,欲與漢、魏諸家盡同,得乎?或謂變乃易中之一義,非畫卦作易之本指。愚獨以為不然。無變是無全易也,無處下手讀卦辭、彖、象、六爻也。以是考引而信之,則二百四十部微言密悟,百齡心在,可使金鏡重開,珠囊復理已。

卦變考畧卷下

相关推荐

(明)董守谕撰《卦变考畧》卷下

(明)董守諭撰《卦變考畧》卷下欽定四庫全書 卦變考畧卷下明董守諭撰下經䷞【艮下兑上】咸【一自】否䷋【坤下乾上】【一自】旅䷷【艮下離上】郎顗曰:《京氏傳》云:咸自否來,本乾坤之變也。乾之上九下為九三,沖

旧版内容 16 2023-02-23

(明)董守谕撰《卦变考畧》卷上

(明)董守諭撰《卦變考畧》卷上欽定四庫全書 卦變考畧卷上明董守諭撰上經䷀【乾下乾上】乾䷁【坤下坤上】坤䷂【震下坎上】屯【一自】臨䷒【兑下坤上】【一自】坎䷜【坎下坎上】郎顗曰:《京氏傳》云:屯自臨來,坤

旧版内容 24 2023-02-23

(明)董守谕撰《卦变考畧》原序

(明)董守諭撰《卦變考畧》原序卦變考畧原序讀易不知卦變,猶日唔咿不知六書也。以易變喻變之不知變,不若以六書自喻之可逹於變也。以六書自喻,愚其類於瞽之不知。日譬以盆,不知盆擊銅以示喻者,不已遠乎?或曰:

旧版内容 28 2023-02-23

(明)董守谕撰《卦变考畧》提要

(明)董守諭撰《卦變考畧》提要【臣】等謹案:《卦變考畧》二卷,明董守諭撰。守諭字次公,鄞縣人。是書成於崇禎癸未,大旨以卦變之說出於漢學,程子始廢斥之。朱子則謂伊川不信卦變,故於柔來文剛等處皆無依㨿,於

旧版内容 14 2023-02-23

(明)董守谕撰《卦变考畧》

(明)董守谕撰《卦变考畧》作者简介董守谕,字次公,鄞县人。举人。鲁王监国,召为户部贵州司主事。时熊汝霖、孙嘉绩首事起兵,然皆书生,不知调度。乃迎方国安、王之仁,授之军政,凡原设营兵、卫军俱隶之。孙、熊

旧版内容 16 2023-02-23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