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下经】第50卦-鼎卦䷱火风鼎卦(巽下离上)-[明]杨爵《周易辩录•卷四》

[明]杨爵| 易经注解| 2022-12-01 23:51:22| 0

第50卦-鼎卦䷱火风鼎卦(巽下离上)

鼎:元吉,亨。

卦之體,鼎之象也。以木巽火烹餁,鼎之用也。聖人烹以享上帝,而大烹以養聖賢。事天之仁,養賢之禮,具於此。巽而耳目聰明,則察事理之幾,而制之以道也。柔進而上行,得中而應乎剛。以離明得中之君,而下應九二之賢,則上下之相與,而都俞吁咈者,皆以道焉,所以致元亨也。正位,表正之義也。履尊位而有以表正天下,則天命凝固,而可以常主器矣。

初六居鼎之下,鼎趾之象也。上應九四,則趾上而鼎顛矣。鼎之初未有美實,所有者否惡之積耳。因其顛而出之,則為利矣。在四以上顛之,則為大惡。在初顛之,則為成功。初知有顛,而不知有出否。出否,得於意外之幸也。鼎之否,亦不待必顛而後可出,未顛亦可以出之。一有顛,則所損者多矣。聖人特據其象,而示人以既顛之後,所處之道也。事固有因敗以為功,以不幸而反為大幸。殷憂啓聖,多難興邦者,類如此。得妾以其子亦然。顛趾得妾,皆過也。因出否得子,則為善補過矣。

九二剛中之德,鼎有實之象也。下比初六,己之仇也。仇者,配耦之義。隂陽相比,配耦之象也。初有邪惡之疾,二能嚴其自守之常,初之疾不能反於二焉。韋忠不就裴頠,康侯之遠秦檜,得此義矣。

九三以剛正之才,舍五不應,則道不行於當世。鼎耳革,其行塞之象也。五為文明之主,柔而得中,非不能任賢禮士者。三不此應,則過剛不中,而失其義矣。道之不行,誰之尤哉?以賈生之才,不能為漢文所用,而有長沙之行,亦生自處之過也。豈以五之明,終有棄於三之剛正哉?三之才,終當為五所用焉。方雨虧悔,而終吉矣。使賈生不死,而假之以年,則通達國體之實才,文帝不能舍之矣。

九四六五,五之於四,其爵賞之可謂厚矣,委任之可謂專矣,屬望而責成之可謂不淺矣。四不能進賢報國,乃下應初六,引用柔邪,以為善類之禍,以基天下之亂,則上負君德,下負蒼生,誤國誤民之罪,安可逭哉?故其形渥,凶。

六五在鼎為耳,而有中德,則黄耳之象也。下應九二,資此陽剛得中之賢,輔己以盡君道,則為黄耳金鉉矣。五之於二,内之而不外,二之於五,得以已之。剛而濟其柔,金鉉貫黄耳,舉移之義也。五於二,當終始委任,而不間以險邪,則為貞,而國與民之利也。五體柔,所不足者,貞而已。聖人慮其任君子而有貳焉,故以利貞勉之。

上九為鼎鉉之象,居五之上,在鼎之終,師保之位,調和鼎鼐,輔養君德之任也。以陽居隂,剛而能柔,玉鉉之象,一容顔威儀之感召,而有潛消默奪之機,其功用多矣,故大吉无不利。伊川程先生謂經筵須得范忠宣,其温厚之德,自有感動人主處。

×关闭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