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十翼】坤卦文言传-[清]刁包撰《易酌•卷一》

【周易十翼】坤卦文言传-[清]刁包撰《易酌•卷一》

所属分类:坤卦文言

著作年代:

错综复杂:

阅读原文:

软件介绍

【周易十翼】坤卦文言传-[清]刁包撰《易酌•卷一》

文言曰:坤至柔而動也剛,至靜而德方。

坤順天,故至柔。順天而動則健矣,故剛。其體隤然,故至静。生生之德,罔有變遷,故方。

傳曰:剛動,故應乾不違。靜方,故生物有常。此釋牝馬之貞也。

後得主而有常,

後則得乾為主,而以大終,故有常。此釋利義也。主下不必添利字。疏云:隂主退,若在事之後,不為物先,即得主也。此隂之恒理,故云有常。此說極其的當。

含萬物而化光。

柔靜故含,生意歛藏于内也;剛方故化,生意輝煌發越于外也。此釋亨義也。

坤道其順乎!承天而時行。

贊坤道之順,引起下句耳。承天時行,正其所以順也。如承天春夏之時,則有生長之道;承天秋冬之時,則有收藏之道。不先時,亦不後時也。此釋坤之元,即乾之元也。《本義》曰:復釋順承天之義,正指坤元言。

胡氏曰:乾文言釋元亨利貞,自元而亨,亨而利,利而貞,乾以君之,所主在元也。坤文言則首釋牝馬之貞,自貞而利,利而亨,亨而元,坤以藏之,所主在貞也。此說從《本義》來,正見聖人立言之妙。蒙引非之,不亦過乎?

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臣弑其君,子弑其父,非一朝一夕之故,其所由來者漸矣,由辨之不早辨也。《易》曰:履霜,堅冰至。盖言順也。

此示初六以謹微之道也。天下事莫不積于微而成于著,善不積不足以成名,惡不積不足以滅身。積者,禍福之原也。是故亂臣賊子,其罪固不容誅矣。揆厥由來,要亦君父養成之。春秋之法,在于端本清源,殆以此耳。使辨之早而慎所積,以防其漸,則有慶无殃,何堅冰之足患哉?順依《本義》作慎,極是。

直其正也,方其義也。君子敬以直内,義以方外,敬義立而德不孤。直方大,不習无不利,則不疑其所行也。

六二所謂直者,在人心為肅然端一處,蓋其正也。所謂方者,在人心為截然裁制處,蓋其義也。君子以六二為德,故敬以直内,義以方外也。

梁溪先生曰:知直方之動静,一體而成。静中有毫髪,私念攙和,便不能直。動中有毫髪,世情粘帶,便不能方。愈直則愈方,愈方則愈直,妙處真不容言也。伊川先生言敬,每以整齊嚴肅四字,恰好形容得一箇正字。先生析理精微,多此類。敬内義外,《本義》但贊《程傳》之備,而不另着解。《程傳》于上句但加主字,蓋主一无適以為體,而无一念之紆曲也。于下句但加守字,蓋隨時制宜以為用,而无一事之瓦合也。敬立而内直,義形而外方,則見敬以直内,非以敬直内,義以方外,非以義方外也。義形于外,非在外也,則見義本于敬,而不可以内外岐其視也。敬義既立,其德盛矣,不期大而大矣,德不孤也。明道所謂敬義夾持,上達天德,自此也。敬以直内,德盛于内矣,内不孤也。若形之外者,不能是是非非,一切順理而行,到恰好處,則外孤。義以方外,德盛于外矣,外不孤也。若存之内者,无常惺惺法,使其心收歛,不容一物,則内孤。孤者,狹小之意。内外不孤,此直方之所以為大也。直方大,不習无不利,則行无留難,而左宜右有也,又何疑乎?不疑而又何習乎?學乾者須從九三入,學坤者須從六二入,故聖人于兩爻之辭,諄復詳切如此。讀易者不能于此身體力行之,无為貴易矣。蒙引云:讀易之乾,而得進修之方;讀易之坤,而得敬義之訓。然乾之進修,非坤之敬義,則无以為之具也已。其曰忠信,則敬之謂也;其曰修辭立誠,即義之謂也。今就其言思之,忠信者,凡事要盡心,凡事要辨實去做,這便是小心无敢慢的意思,豈非敬之謂乎?修辭立誠者,凡事皆如其口,罔不心安理得,自然處處做的妥當,豈非敬之謂乎?二爻之義,正宜如此關合,方為得解。

【謹按:理學家動云存誠主敬,今此二義源于易之乾、坤,則易者其理學之宗乎?竊嘗思之,乾之畫奇,奇故實而主于誠,然體實而用則虚,用而不虚則誠不能明,而為從井救人之愚誠矣。惟以虚用,則以實心體實理,而次第淺深无或渝其則矣。坤之畫偶,偶故虚而主于敬,然體虚而用則實,用而不實則敬而无實,而為聲音笑貌之虚文矣。唯以實用,則唯虚心能虚受,而尊卑隆殺无或爽其度矣。且乾之德圓,故立誠者通權達變,无可无不可,而不淪于鄉原之亂德。誠者,聖人之德也。坤之德方,故主敬者秉禮守義,持正不阿,而不效夫達士之圓通。敬者,賢人之學也。是故誠則无不能敬,敬則不必皆誠也;圓則未有不方,方則亦可至圓也】。

隂雖有美,含之以從王事,弗敢成也。地道也,妻道也,臣道也。地道无成,而代有終也。

此節以地道明臣道,而並及妻道也。隂雖有美,含之不敢見其美也。以從王事,弗敢成,不敢居其美也。此臣道也。臣道法地,妻道亦然。語曰:婦人无才便是德,否則牝鷄司晨,惟家之索已。地也,妻也,臣也,分則三而道則一也。末復專言地道,舉大者以例其餘也。地本以成為道,而无其成,唯有代乾終事而已。曰代,仍是弗敢有之意。

天地變化,草木蕃;天地閉,賢人隱。《易》曰:括囊,无咎无譽。蓋言謹也。

上二句是客,下二句是主。天地變化,草木蕃,陽明之象也。天地閉,賢人隱,重隂之象也。括囊无咎无譽,其以身之隱應天地之閉乎?蓋言慎也,防閑之意遠。蓋言謹也,韜歛之功勝。

君子黄中通理。

三與五俱隂包陽,故有章美之象。三不中,故含五,中故積内而炳外也。君子之德,黄握居中,環應之樞,而表裏精粗,洞達无碍。極渾厚者,又極精明也。

正位居體。

隂居陽位非正,然坤為土,土居中央,不以四時易位則正矣。觀河圖、洛書可見。正位者,處五之尊而不以為嫌也。然為裳不為衣,謙抑遜順,安居為下之體,位彌高者體彌卑也。

美在其中,而暢于四支,發于事業,美之至也。

黄中通理,則美在其中,非有表著之迹也。正位居體,則美形諸外矣。暢于四支,德潤身,睟面盎背也。發于事業,道經世,懋勲底績也。美至此,何以加諸?然得力却自敬義來,六五、六二非有兩君子也。

隂疑于陽必戰,為其嫌于无陽也,故稱龍焉。猶未離其類也,故稱血焉。夫玄黄者,天地之雜也。天玄而地黄。

隂盛極,儼然以陽自居,幾莫辨其大與小矣,故疑。疑則不安其位,故戰。時方六隂,人以為无陽矣。作易者嫌于无而稱龍,尊陽也。如魯昭公出奔,春秋必書公所在。唐武后僭號,綱目必書帝在房州是也。名器不可假隂,欲離類以擬于陽,得乎?類未離,故稱血,著隂禍也。玄黄者,兩敗俱傷,天地失其色矣,故雜。然雜者,時也,勢也。不雜者,其理也。天畢竟玄,地畢竟黄,所以正名定分,表萬古不易之經也。聖人抑隂扶陽之意如此。

:乾、坤二卦為易學之宗,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皆從此生出,故孔子繫易于此,特加詳焉。然而乾又自為一例,坤雖加詳,第與餘卦一例。蓋乾為天、為君,其尊无對,莫敢與之敵體故也。至于周公爻辭,特加用九、用六于兩卦之後,前于本節之下辨之已詳,然特論其理也。若就占筮變爻而論,則介甫之說,來氏宗之,不為无見。蓋六爻之位,之人身,則初為趾而上為首,比之无首與既、未濟之濡首,皆其較著者也。故以上九為羣龍之首,亢而有悔,則不可為首明矣。若變而為柔,則一變而夬,再變而大壯,三變而泰,四變而臨,五變而復,其卦皆吉。余向謂用九必變者,此也。若六則疑于陽且戰矣,况變而為剛,則一變而剥,再變而觀,三變而否,四變而遯,五變而姤,其卦皆不吉。余向謂用六不變者,此也。

易酌卷一

<經部,易類,易酌>。

相关推荐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