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惠栋撰《易例》状态:待补全文
〖易例〗二卷。清惠栋(1697-1758)撰。惠栋为清代汉学吴派奠基者,精于《易》学,谓《易》自王弼以后,汉代经师之义已荡然无存,乃撰《周易述》、《易汉学》等。专宗虞翻,兼采荀爽、郑玄诸家。其《周易述》目录,列有《易微言》等7种,其中只有《易微言》附刊于《周易述》卷末,其余有目无书。此书为其所列第三种。专考汉儒之《易》传,以发明《易》之本例。共九十类,其中有十三类有目无书。原跋称为未完之书,其书采摭未备,门目未分,或为作者所创之草本;采辑汉儒旧说,随手题识,笔之于册,以为日后著书之资料。其标目有当为一例列目而未列者,也有不当为一例反列为一目者,有一类为一例者,也有一类为数例者,皆其未定之证。书中对京房、荀爽、虞翻、干宝、郑玄诸家《易》多所阐发。尚中和之说,以为君道中和,能以中和理天下者其德大盛,能以中和养其身者,其寿极命,故列“中和”一例,分为《诗》尚中和、《礼》《乐》尚中和、君道尚中和、建国尚中和、《春秋》尚中和6类,后又出中和一类、君道中和一类、卷末又有中和之本一类,或其欲作《易》尚中和一例,而旁征《诗》、《礼》、《春秋》者。“古者有圣人之德然后居天子”一例,征引繁芜,与《易》理无关,而题下注曰:“即二升坤五义”,或为作者欲述乾升坤降之材。又如“初为元士”一类,即“贵贱”类中之一,皆未条贯。其所征引,则颇为完备,如“消息”一例,引《彖传》3条,《左传》正义、《系辞》上及荀爽注、《说卦》及虞翻注、九家《易》注、《易纬乾凿度》、《史记历志》及皇侃注、《汉书》京房上封事及孟康注、《后汉书》陈忠上疏等各1条,共11条,一字一句,皆有渊源。其论纬书多周秦旧法,不可尽废;天道尚刚、儒家亦尚刚,而道家尚柔,此为儒道之所分别等,亦皆有可取之处。对陈抟、穆修、李之才、邵雍等假造、传授先天诸图进行指摘。此书虽编排零乱,然所征引足备参考,通过此书可见汉儒《易》学大概。有《四库全书》本、《借月山房汇抄》本、《贷园丛书》本、《指海》本、《皇清经解续编》本、《丛书集成初编》本等多种版本。
下一篇
乾卦(乾卦为天)【乾宫上世卦|乾上:错坤综乾-先天:南方-后天:西北|乾下:错坤综乾|先天:南方|后天:西北|天位:太阳|人位:太阳|地位:太阳】欽定四庫全書*易經通注卷一大學士傅以漸左庶子曹本榮撰上經因河圖而畫卦,先成三畫八卦,復成六畫六十四卦者,伏羲也。卦下各繫之以彖辭者,文王也。爻下各繫之以爻辭者,周公也。彖傳上彖傳下象傳上象傳下文言繫辭上傳繫辭下傳說卦傳序卦傳雜卦傳謂之十翼,皆孔子所作也。
泰卦(地天泰卦)【坤宫三世卦|坤上:错乾综坤-先天:北方-后天:西南|乾下:错坤综乾|先天:南方|后天:西北|天位:太阴|人位:少阴|地位:太阳】泰卦:䷊【乾下坤上】否、泰之彖,歸宿在君子小人之消長,故曰:易以天道明人事。内外釋往來之義。隂陽健順,君子小人釋大小之義。信而任之則為内,踈而遠之則為外。内陽而外隂應,天地交來;内健而外順應,上下交來。内君子而外小人,君子道長,小人道消。則又專就君子小人
乾卦(乾卦为天)【乾宫上世卦|乾上:错坤综乾-先天:南方-后天:西北|乾下:错坤综乾|先天:南方|后天:西北|天位:太阳|人位:太阳|地位:太阳】【周易上经】第1卦-乾卦䷀乾卦为天(乾下乾上)-(宋)都絜撰《易變體義•卷一》[欽定四庫全書*易變體義卷一*宋*都絜*撰上經一【乾至蒙】䷀【乾下乾上】 乾:初九,潜龍勿用。此乾之姤也,而爻辭云爾者,盖以聖人之道,當潜藏之時,雖小有遇,亦不可有為。盖乾之姤
泰卦(地天泰卦)【坤宫三世卦|坤上:错乾综坤-先天:北方-后天:西南|乾下:错坤综乾|先天:南方|后天:西北|天位:太阴|人位:少阴|地位:太阳】泰卦:䷊【乾下坤上】泰:小往大來,吉,亨。彖曰:泰,小往大來,吉,亨,則是天地交而萬物通也,上下交而其志同也。内陽而外隂,内健而外順,内君子而外小人,君子道長,小人道消也。【此易言往來之始。否泰反對,可以反對言往來。然就本卦觀之,坤往外,乾來内,便是小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