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圣之易:伏羲易

| 易理书籍| 2023-12-30 01:11:06| 0

四聖之易:伏羲易

四聖之易

伏羲易

伏羲始作八卦圖

IMG_256

《易大傳》曰:古者包羲氏之王天下也,仰則觀象於天,俯則觀法於地,觀鳥獸之文與地之宜,近取諸身,遠取諸物,於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徳,以類萬物之情。

又曰: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又曰:八卦成列,象在其中矣。 IMG_257

此明伏羲始畫八卦也。八卦為小成之卦〈三畫之卦〉 ,乾一兌二離三震四巽五坎六艮七坤八,伏羲不是逐卦如此畫,只是自太極〈理也〉生兩儀為第一畫者二〈陽儀一⚊陰儀二⚋〉, 兩儀生四象為第二畫者四〈四象者陽儀之上生一陽為太陽一  IMG_258 , 生一陰為少陰二 IMG_259 。陰儀之上生一陽為少陽三 IMG_260 ,生一陰為太陰四 IMG_261 。太陽少陰少陽太陰,即所謂四象也。〉 四象生八卦為第三畫者八〈太陽之上生一陽為乾☰,生一陰為兌☱。少陰之上生一陽為離☲,生一陰為震☳。少陽之上生一陽為巽☴,生一陰為坎☵。太陰之上生一陽為艮☶,生一陰為坤☷。〉 所謂始畫八卦者此也。

朱子曰:爻之所以有奇偶,卦之所以三畫而成者,皆是自然流出,不假安排,此易學之綱領,開卷第一義。然古今未見有識者,至康節先生始傳先天之學而得其說,且以為伏羲氏之易也。蔡西山《要旨》曰:自太極判而為陰陽,陰陽之中又自有陰陽,出於自然,不待智營力索也。愚觀河圖洛書,皆木數居東方,伏羲畫卦自下而上,即木之自根而榦,榦而枝也。其畫三,木之生數也。其卦八,木之成數也。重卦則亦兩其三,八其八爾。三八木數大備,而後六十四卦大成。一六水,二七火,四九金,五十土,皆在包羅中矣。吁木行春也,春貫四時。木德仁也,仁包四端。大哉易也,斯其至矣。

伏羲重卦圖

IMG_262

《易大傳》曰:八卦成列,象在其中矣。因而重之,爻在其中矣。

此明伏羲於前八卦上,因而重之為六十四卦,大成之易也。伏羲重卦亦不是連將三畫安頓在上,只是因八卦既成,又自八卦上逐卦各生一陽一陰,則八分為十六卦。十六卦上又各生一陽一陰,則十六分為三十二卦。三十二卦上又各生一陽一陰,則三十二分為六十四卦,而六畫卦成矣。以六十四卦橫圖觀之,其卦亦首乾終坤。重乾居一,重兌居二,重離居三,重震居四,重巽居五,重坎居六,重艮居七,重坤居八。乾一坤八之序,亦不易焉。且前三十二卦一畫陽便對後三十二卦一畫陰,前三十二卦一畫陰便對後三十二卦一畫陽。陰陽兩邊,各各相對,莫非自然之序。此伏羲先天之易。邵子謂一分為二,二分為四,四分為八,八分為十六,十六分為三十二,三十二分為六十四是也。朱子曰:某看康節易了,都看別人底不得。他說箇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又都无甚玄妙,只是從來更无人識。又答林黃中曰:邵子之前論重卦者,多只是說,並累三陽以為乾,連疊三陰以為坤,然後以意交錯而成六子。又先畫八卦於內,復畫八卦於外,以旋相加而後得為六十四卦。其出於天理之自然,與人為之造作蓋不同矣。

伏羲八卦方位圖

IMG_263

《說卦》曰:天地定位,山澤通氣,雷風相薄,水火不相射,八卦相錯。

右伏羲八卦方位圓圖。不過以前八卦橫圖,揭陽儀中乾兌離震居東南,揭陰儀中巽坎艮坤居西北。圖既成後,乾南坤北,離東坎西,以四正卦〈乾坤離坎反覆只是一卦,八卦中以此四卦為四正卦〉 居四方之正位。震東北,巽西南,艮西北,兌東南,以二反卦〈震反為艮,巽反為兌,本只震巽二卦反而成四卦。八卦中以此四卦為震巽之變卦〉, 居四隅不正之位。合而言之,天位乎上,地位乎下,日生於東,月生於西,山鎮西北,澤注東南,風起西南,雷動東北,自然與天地大造化合。先天八卦對待以立體如此,其位則乾一坤八,兌二艮七,離三坎六,震四巽五,各各相對而合成九數,其畫則乾三坤六,兌四艮五,離四坎五,巽四震五,亦各各相對而合成九數。九老陽之數,乾之象,而无所不包也。造化隱然尊乾之意可見。方八卦之在橫圖也,則首乾次兌次離次震次巽次坎次艮終坤,是為生出之序。及八卦之在圓圖也,則首震一陽,次離兌二陽,次乾三陽,接巽一陰,次坎艮二陰,終坤三陰,是為運行之序。生者卦畫之成,而行者卦氣之運也。乾坤父母也,震巽長男女也,坎離中男女也。艮兌少男女也。乾統三女,坤統三男,本其所由生也。

伏羲六十四卦方圓圖

IMG_264

右伏羲六十四卦圓圖,亦就前六十四卦橫圖中揭陽儀中前三十二卦自乾至復居圖左方〈東邊〉, 乾在南之半,復在北之半。揭陰儀中後三十二卦自姤至坤居圖右方〈西邊〉,姤在南之半接乾,坤在北之半接復,先自震復而卻行,以至於乾,乃自巽姤而順行,以至於坤。圖既成後,坤復之間為冬至子中,同人臨間為春分卯中,乾姤間為夏至午中,師遯間為秋分酉中,自合四時運行之序。朱子曰:此圖若不從中起以向兩端,而但從頭至尾,則此等類皆不可通矣。但陰陽消長較之文王十二月卦疎密不同,復隔十六卦為臨,臨隔八卦為泰,泰隔四卦為大壯,大壯隔一卦為夬,為乾姤遯否觀剝坤亦然。若依陰陽消長之次分節候,未免疎密不齊。

〈卦氣疎密一節,先人於《通釋‧先天圓圖》下論之已詳,但初藁謂卦氣盈縮,蓋亦有說。且即內八卦以推十三月之卦,坎離陰陽之中者也。又為日為月,周於一歲十二月之間,故坎離各八卦,不當月分。所以疎密愈不同。後以坎離日月之說太新,削去不用,今看來,離日坎月,乃易象正說,共十六卦,又誠不當月分,未為不可,故記於此,以相參考。〉

要之伏羲卦氣自是一樣,坤復乾姤與文王十二月卦適同外,餘皆不同。文王自是一樣,不可混而觀也。天道左旋,其運行之序,自北而東,東而南,南而西,西而北,北而復東也。

《說卦》傳曰:雷以動之,風以散之,雨以潤之,日以烜之,艮以止之,兌以說之,乾以君之,坤以藏之。

友人程〈直方〉道大引邵子曰:先天學心法也,故圖皆從中起。萬化萬事生於心也,以為皆字是指《說卦》天地定位及雷以動之兩節而言。天地定位一節則圓圖,乾坤從南北之中起,山澤通氣則艮居坤之右,兌居乾之左,雷風相薄則震居坤之左,巽居乾之右。水火不相射則坎居正西,離居正東,是起南北之中而分於東西也。雷以動之風以散之一節,則方圖。震巽自圖之中起,雨以潤之則坎次巽,日以烜之則離次震,艮以止之則艮次坎,兌以說之則兌次離,乾以君之則乾次兌,坤以藏之則坤次艮,亦起圖之中而達乎西北東南也。故曰:皆從中起,萬化萬事生於心也。其論最為的當,且使《說卦》此一節亦有歸著,實發《啓蒙》之所未發。然而此圖不過以前大橫圖分為八節,自下疊上而成。第一層即橫圖自乾至泰八卦,第二層即橫圖自履至臨八卦,以至第八層即橫圖自否至坤八卦。圖既成後,乾本在圓圖之南,今轉而居西北〈內乾八卦居北,外乾八卦居南〉。坤本在圓圖之北,今轉而居東南〈內坤八卦居南,外坤八卦居東〉。艮兌坎離震巽皆易其位,子至亥十二辰,正月至十二月,四時卦氣皆右轉以應地之方〈泰在寅為正月,乾在亥為四月,否在申為七月,坤在已為十月〉,蓋圓於外者為天,方於內者為地,地道右轉自東北至西南,卦畫自然配合夫造化,而震巽與恒益四卦亦適自中央而起,乾坤則位乎西北東南,泰否則位乎東北西南又,有萬化萬事生乎心之象也〈邵子方圓圖起數法詳具於外篇〉。

上一章节

河图洛书

×关闭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