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上经】第27卦-颐卦䷚山雷颐卦(震下艮上)-[清]包仪撰《易原就正•卷五》

[清]包仪| 易经注解| 2022-12-01 23:51:22| 0

第27卦-颐卦䷚山雷颐卦(震下艮上)

颐卦:䷚【震下艮上】。

頤:貞吉;觀頤,自求口實。

大畜而繼之以頤,何也?易有不易之卦八,頤其一也。為卦二陽外實,而四隂内虚,下震善動,而上艮能止,頤之象,養之義也,物畜然後可養也。然而頤養之道,貪亷以别,賢愚以分,争讓以滋,戎禮以作,安危以啟,禍福以乘,是不可以不正也,非貞而後吉耶?世之頤而不正者多矣,故於人當用觀,而於已在自求,苟有不正,豈所以盡頤之道哉?

彖曰:頤貞吉,養正則吉也。觀頤,觀其所養也。自求口實,觀其自養也。

天地養萬物,聖人養賢以及萬民。頤之時大矣哉!頤何以貞而後吉哉?養之不正,未有得吉者也,非養正則吉耶?觀頤者何也?人各有所養之道,不養小以失大乎?自求口實者何也?我必有自養之術,不謂性以違命乎?則貞也,則貞而吉也,於是而可以推言之矣。自帝出乎震而至於艮,則萬物之成終而成始也。兹適當震動而艮止焉,非天地所以養萬物耶?聖人法天地以養萬民,而知萬民非我一人所能養,我惟養賢而已矣,養賢有不及萬民者耶?天地之養以時,聖人之養不違時。頤之時大乎?不大乎?總不離乎養之以正也。

象曰:山下有雷,頤。君子以慎言語,節飲食。

天下之大,人物之衆,動止兩端而已。大都皆因動而動,因止而止。若動者自動,止者自止,於物則山與雷,於人則頤也。兹艮上山也,震下雷也,非山下有雷之象乎?是明明示人以下動上止之為頤也。君子觀象而知所以法之矣。言語,頤之所出也,不慎則玷;飲食,頤之所入也,不節則疾。慎之節之,其究也,獨立不懼,遯世无悶。

初九,舍爾靈龜,觀我朶頤,凶【之剥】。

文其身而上下皆剛,首龜也。卦不有龜象耶?無龜不靈,是龜不食之。剥則變剛為柔,是舍矣。而且頤無陽剛相維繫,未有不朶者。不利有攸往,可以求口實乎?在我者理也,在人者欲也。動於欲者,必棄其理。初與四應,剛為柔引,何異舍靈龜而觀朶頤?爾者賤之也,我者媿之也,凶可知矣。

象曰:觀我朶頤,亦不足貴也。

靈龜能不食,至貴者也。觀我而朶頤,何為哉?即不舍靈龜,亦不足貴矣,而况舍靈龜耶?安得不爾之而賤之?

六二,顛頤,拂經于丘頤,征凶【之損】。

卦之所以為頤者,初、上二陽也。凡動必自下而上,為理之常,非經耶?顛倒而下,則拂經矣。山而石,不可以致養,兹損、兌澤之深,以為艮山之高,則土為之也,非丘耶?然而損也者,損人以益己也。頤自養而可以損人乎?損於下,固為理之所不可;損於上,抑豈情之所能得?惟見其拂於經而征則凶也。

象曰:六二征凶,行失類也。

二,拂經固不可,何以征亦凶也?養道宜静而不宜動,征則動而行矣,行則不與上之為止者類矣,而况之損乎?未有不凶者也。

六三,拂頤,貞凶。十年勿用,无攸利【之賁】。

賁,文飾也。變震為離,動極而火發矣。猶文飾以為頤,而奢靡口腹,非拂頤耶?豈善於自養者,雖正亦凶,而况未必正乎?頤道之不可以用文飾也,非謂今年勿用,而來年或可用。自此而推究大過,而大過又究頤,當初爻則十年矣。舍靈龜而觀朶頤,用乎?勿用乎?十年勿用,是終不可用。雖小利有攸往,亦非所漫予也。何曾日食萬錢,無下箸處,史譏之矣。

象曰:十年勿用,道大悖也。

頤之道,一日不可不用也。之賁而拂頤勿用,不亦悖乎?至於十年終勿用,則大悖矣。惟有凶而已矣,何利之有?

六四,顛頤,吉。虎視耽耽,其欲逐逐,无咎【之噬嗑】。

文其身,而剛猛在首足,以口用事者,非虎耶?故頤又有虎象。變艮為離,離為目,有視象。山勢下,有耽耽象。火性炎,有逐逐象。噬而嗑,頤之正也。然所恃者,下動也。非顛乎顛,何以吉也?噬而無不嗑者,莫如虎。恃下動而專於下,不猶虎之視耽耽而欲逐逐乎?專則未有不噬嗑者,所由下自動而上自止也。頤之正也,无咎之道也,是以吉也。

象曰:顛頤之吉,上施光也。

光者,艮一陽有煇光之象,變離火有光明之象。顛頤,下施也,而曰上施光,何也?下動而上無以止之,將何所附而當動即動,不當動即止,以為頤道之光乎?權在上而不在下也,故顛頤雖下之施,而其吉則上施光也。可以知養賢以及萬民,非聖人在上而能光被天下乎?

六五,拂經,居貞吉,不可涉大川【之益】。

君為養民之主也,而但益以自養,人情豈有此常理乎?五雖不正,而猶中也,故勉之以居貞吉。若謂益有利涉大川者在也,則斷斷不可。

象曰:居貞之吉,順以從上也。

益以自養者,能居貞耶?居貞則吉,而其吉何以說也?五艮體,自坤來而不失其柔中之順;上艮主,又變坤而適代其致養之功。順以從上,所由居貞而吉也。

上九,由頤,厲,吉,利涉大川【之復】。

上艮主,艮也者,萬物之所成終而所成始也。又變坤,萬物皆致養焉。下動而上止,動者動其所當動,止者止其所當止,非由頤耶?然位高任重,言語飲食之間,必慎必節而後吉,是厲吉也。地道無成而代有終,五當大川不可涉,即上之大川也。无疾无咎而利往,不利涉大川耶?

象曰:由頤厲吉,大有慶也。

由頤,則無所不由之矣。予奪之所從出,恩怨之所自歸,每見其厲而不得吉者,比比也。天下恒惜其德澤之不終,兹何幸由頤而厲吉也。一人有慶,兆民賴之,非大有慶耶?

×关闭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