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上经】第20卦-观卦䷓风地观卦(坤下巽上)-[宋]郭雍撰《郭氏传家易说•卷二》

[宋]郭雍| 易经注解| 2022-12-01 23:51:22| 0

第20卦-观卦䷓风地观卦(坤下巽上)

【周易上经】第20卦-观卦䷓风地观卦(坤下巽上)-[宋]郭雍撰《郭氏傳家易說•卷二》

䷓【坤下巽上】

觀:盥而不薦,有孚顒若。

鬼神至幽也,人至明也,聲臭之所不能交也。聖人設為祭祀,寓之誠心,洋洋乎如在其上,如在其左右。是道也,天地鬼神尚且弗違,況人乎?故盥而不薦,一示于上,則有孚顒若,必見于下,觀而化也。馬氏曰:盥者,進爵灌地以降神也。郊特牲言:周人既灌,然後迎牲。祭統曰:祭有三重焉,獻之屬莫重于灌。祭必先灌,而後薦腥、薦熟。方灌之時,其道一于誠而已,非若薦之託物也。灌者,祭之本也;薦者,祭末也。籩豆之事,則有司存,是為有司可備之禮。故自灌而往,孔子不觀,蓋君子惟誠之為貴之義也。夫誠之感人,不行而至,故方盥之時,欲誠于求神,初非有意于化天下。而天下觀之者,感其誠而顒肅之心自生焉。惟其不期化而自化,此所謂大觀之道。使聖人有意于化民,是教以化之,非大觀之意也。記曰:明乎郊社之禮,禘嘗之義,治國其如示諸掌乎!豈非誠之所感,天地鬼神不能違,況人也哉?

彖曰:大觀在上,順而巽,中正以觀天下。觀,盥而不薦,有孚顒若,下觀而化也。觀天之神道而四時不忒,聖人以神道設教而天下服矣。

大觀在上,以巽順之德,居中正之位,初未嘗有心于示人也。其誠明之著,睟然見於面,盎於背,施於四體,有不可揜者焉,亦猶聖人有以示之也。觀之者至于不期化而自化,是之謂神道,神道之謂大觀。且觀之天,則天亦无所示也,特四時不忒而已。因四時不忒,而萬物自生自化,故知四時不忒,是為天之神道。由人言之,亦曰天之大觀也。聖人大觀,其道同天,則下觀而化也宜矣。曰設教者,天无教,聖人主教,雖以不教教之,亦曰設教可也。帝堯之則天,孔子欲無言,皆是道也。乾卦言各正性命,保合太和,天之神道,其及物如此而已。然彖因卦辭盥而不薦,明一卦之全體,盡巽順之道,以居中正,故曰大觀。九五言一爻之義,能巽而已,故反諸其身,為觀民之道也。卦辭、彖辭明其大者,象與爻抑又次焉,是亦取義不同也。卦之名不曰大觀者,以上下大小之觀,无不兼統而言,故獨曰觀,而彖則首明大觀之義也。

象曰:風行地上,觀;先王以省方觀民設教。

風之為物,初不知其生化萬物也,而風行地上,萬物自生自化,猶大觀在上,下觀而化,故為觀之象也。省方觀民設教,伊川謂如奢則示之以儉,儉則示之以禮是也。禮王制言巡狩之禮,命太師陳詩以觀民風,命市納賈以觀民之所好惡,命典禮考時月、定日、同律、禮樂、制度、衣服正之,此省方觀民設教也。彖言神道設教,天下不知所以然而然,觀民設教,則其迹可見矣。所以為王者之事,非盡彖之義者也。

初六,童觀,小人无咎,君子吝。象曰:初六童觀,小人道也。

在觀之初,以柔自處,未見其有立,童觀是也。童則蒙而无知,小人道也。小人能用童蒙,則内无剛戾之性,外无強暴之行,惟知觀人而效之者也,何咎之有?君子以設教立道為事,反同小人之觀,不亦鄙乎?故曰君子吝。初六,小人之觀也;六二,女子之觀也;三四,君子之觀也。

六二:闚觀,利女貞。象曰:闞觀女貞,亦可醜也。

闚者,觀之小道也。六二柔順居中,女子之象也,而見應焉,故利女貞。所謂可醜者,非女子之醜也,君子為闚觀則醜也。男女吉凶不同,故恒卦曰:婦人貞吉,夫子凶。則此利女貞者,固知為君子之醜也。故初之象言小人道,則知君子必吝;二之爻言利女貞,則知男子可醜。不然,柔順居中,得其正應,在女子,何醜之有?

六三:觀我生,進退。象曰:觀我生,進退,未失道也。

六三順而應上,可以進也;柔不當位,可以退也。觀我道之可進而進,可退而退,則為不失進退之道矣。雖孔子用舍行藏,孟子得志不得志之說,不過如是而已。

六四:觀國之光,利用賓于王。象曰:觀國之光,尚賓也。

先人曰:古之人道合則從,不合則去,孰无賓之義乎?雍曰:君之光莫光于有德,國之光莫光于用賢。六三遠君,方且自觀其身而圖進退;四則近君之地,已進而觀國者也。國有光焉,非利用賓于王之時乎?蓋无進退之疑也。或謂賓有不純臣之義,夫忠臣嘉賓,賢有德之稱也。

九五:觀我生,君子无咎。象曰:觀我生,觀民也。

九五尊位大中,居大觀之位,未嘗責天下以必化,唯觀我道之何如耳。天下入于君子之塗,我之道得也,故无咎,是觀民所以為觀我生也。中庸曰:取人以身,修身以道。又曰:失諸正鵠,反求諸其身。皆九五觀民之道也。羣黎百姓,徧為爾德,人有士君子之行,皆天下為君子之時也。

上九:觀其生,君子无咎。象曰:觀其生,志未平也。

上九道之已成,處觀之極,不當其任者,非若小人女子之童闚,又无進退之疑,无賓王之利者也,故觀其生。九五之君,六三之臣,皆在所觀也。志未平者,上不能忘君,下不能忘民,猶有心于觀焉,故君子居之則无咎。是以聖人謹于在上之觀,必觀天而設教者以此。

郭氏傳家易說卷二

<經部,易類,郭氏傳家易說>

×关闭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