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卦文言传[明]錢澄之撰《田閒易學•卷一》

[明]钱澄之| 易经注解| 2023-02-27 22:51:25| 0

  文言曰元者善之長也亨者嘉之會也利者義之和也貞者事之幹也

  程傳 他卦彖象而已獨乾坤更設文言以?明其義推乾之道施於人事 本義 此篇申彖傳象傳之意以盡乾坤二卦之蘊而餘卦之說因可以例推云【據本義當作文言傳其文言曰三字亦王弼舊本也丘行可曰六十四卦繫元亨利貞者乾坤屯臨隨蠱无妄革也皆只是大亨而利於正獨乾謂之四德非夫子所自取也按左氏傳襄公九年穆姜往東】

  【宫筮之遇艮之隨誦隨卦繇辭云云與今文言纔易數字至定公十二年孔子始生上距穆姜十四年則四德之論蓋古有是言非出於孔子明矣夫子繫易之時見此四字所該甚大隨卦不足以盡之故削其辭而附於乾也 胡仲虎曰元亨利貞彖傳分而二之一隂一陽之謂也文言分而四之四時五行之謂也 蔡虚齋曰文言總指卦爻辭言此則其傳也前面分卦爻辭而繫之此則統而傳之猶繫辭傳之不附於經也 春夏秋冬四字當不得元亨利貞本義只是將來配屬盡六合之間無時無處無此四段一年有一年之元亨利貞一月有一月之元亨利貞雖至微之物其一年一成皆自分此四段若拘於四時則物亦有春夏便結果者是无利貞矣 元即是仁春秋胡傳隱公十二年總論曰元者何仁是也朱子太極圖總論曰仁者善之長也中者嘉之會也利者義之宜也正者事之體也此可見元即是仁四者是指人之四德而言】

  【見易曰長謂萬善於此?端也會言其天性中具有之節文也和謂義之合乎人情者幹言未有事而事所由立也】

  【火傳曰孔頴達謂元則仁也亨則禮也利則義也貞則信也不論知者行此四事併須資於知乾鑿度云水土二行兼信與知也文中子亦曰元亨利貞運行不匱者知之功也合而觀之善長形而上也嘉會形而下也和義化裁之變貞幹推行之通也則亦以知為主以貞屬信獨朱子以信為四德之主而以知備四德之貞愚謂知與信合而為貞孟子所謂知斯二者弗去是也知是智弗去是信若知不眞信亦不堅焉得為貞貞於時為冬於方為北朱子云凡屬北方者著兩字方能盡之故腎有兩龜蛇亦兩以十二支言之戌亥之隂終於北子丑之陽又始於北故北方皆兼兩義則貞兼信與知鑿度之言是也】

  君子體仁足以長人嘉會足以合禮利物足以和義貞固足以幹事

  本義 以仁為體則无一物不在所愛之中故足以長人嘉其所會則无不合禮使物各得其所利則義无不和貞固者知正之所在而固守之所謂知而弗去者也故足以為事之幹【程子曰義安處便為利朱子云伊川說貞字只以為正未足盡貞之義須是說正而固 貞固是固得恰好如尾生之信是不貞之固須固得好方是貞蔡虚齋曰義之所安即利之所在利之所在即和之所在也曰利物足以和義則利外無義矣義外亦無利矣外義而求利惠王之言利也外利以為義楊氏之義也盖和非有心為之義中自有箇和不得於義未有能和者也】

  【見易曰玩四足以字言四德之用用在體中也君子以仁為體无一物不在所愛之中則雖不必有博濟之事而足以長人天理節文粲然殽列不必見之度數威儀而足以合禮存心利物各得其所不必有制義之事而足以和義知之既眞固守不移雖退藏於密一事不為而足以幹事以見四德凡君子皆具足不必定有大人之位也】

  【火傳曰貞固者即中庸固聰明聖知之固也不固不足以為知大知若愚凡遇事好用其知自侈以為敏速者皆不可以言知知必正而固也】

  【今按本義嘉其所會語亦玅會者天理中无形之節文也嘉者因而節文之一本自然非有所為禮而自无不合也義即是利而曰利物利因於物也以義強物安得和因物之利而義固已和矣】

  君子行此四德者故曰乾元亨利貞

  本義 非君子之至健无以行此 本義 此第一節申彖傳之意與春秋傳所載穆姜之言不異疑古者己有此語穆姜稱之而夫子亦有取焉故下文别以子曰表孔子之辭蓋傳者欲以明此章之為古語也【胡仲虎曰天行健天之乾也君子行此四德君子之乾也】

  【見易曰諸卦皆有四德惟其出乎乾者不同故乾四德謂之天德君子純乎天不雜以人與乾合體故其四德謂之乾德 君子行此四德而乾德乃成舍四德无乾猶舍四時无歲也故總申五字】

  初九曰潛龍勿用何謂也子曰龍德而隱者也不易乎世不成乎名遯世无悶不見是而无悶樂則行之憂則違之確乎其不可拔潛龍也

  王註 不為世俗所移易也 孔疏 此夫子以人事釋潛龍之義 本義 大抵乾卦六爻文言皆以聖人明之有隱顯而无淺深也【訂詁曰憂樂皆從道起見與兩悶字從已起見不同有樂有憂所以為聖人若无悶而併不憂則巢許之流矣】

  【見易曰德至不成名處纔是真遯不見是而无悶此名心盡處也遯世如龍之蟄猶可測為龍不見是者為魚為蛇為蝘蜓不得以龍目之矣】

  九二曰見龍在田利見大人何謂也子曰龍德而正中者也庸言之信庸行之謹閑邪存其誠善世而不伐德博而化易曰見龍在田利見大人君德也

  孔疏 初爻則全隱遯避世二爻則漸見德行以化於俗也若舜漁於雷澤陶於河濱以器不窳民漸化之是也 本義 正中不潛而未躍之時也常言亦信常行亦謹盛德之至閑邪存其誠无斁亦保之意言君德也者釋大人之為九二也【朱子曰乾之九二處得其中都不著費力信言謹行但用閑邪怕他入來若九三剛而不中故有乾乾之戒 蘇子瞻曰堯舜之所不能加桀紂之所不能忘是為誠凡可以閑而去者无非邪也邪盡去則其不可去者自存矣 訂詁曰乾六爻无臣道聖人恐人以二爻為臣位故再言君德以明之其舜田歷山而耕者讓畔陶河濱而器不苦窳斯謂德博而化乎】

  【今按列卦以九居二中而不正乾九五中正二正中中以該正特辭也】

  九三曰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厲无咎何謂也子曰君子進德修業忠信所以進德也修辭立其誠所以居業也知至至之可與幾也知終終之可與存義也是故居上位而不驕在下位而不憂故乾乾因其時而愓雖危无咎矣

  王註 處一體之極是至也居下卦之盡是終也處事之至而不犯咎知至者也處終而能全其終知終者也 孔疏 九三惟是一爻或使之欲進知幾也或使之欲退存義也一進一退其意不同以九三處進退之時若可進則進可退則退兩意並行【趙汝楳曰上言進德修業下言進德居業進修而不能居則進者退修者亡修由初至三通為下體知其可至而至於三可與言進退之幾當至而不能至則幾以巽懦失自三至四體殊上下知其當終而終於三則可以存上下之義若當終而不終則義以僭逼喪 先融堂曰知至謂知其當至於三也知終謂知其當終於三也】本義 忠信主於心者无一念之不誠也修辭見於事者无一言之不實也【程子曰知至則當至之知終則須終之須以知為本知之深則行之必至无有知之而不能行者只是知得淺耳饑而不食烏喙人不蹈水火只是知人為不善只是不知 蔡虚齋曰進德全在心上用功忠信實心也若非有實心下工夫則是理無自而得朱子嘗謂道理須是實見得若徒將耳聽過將口說過濟得甚事 修辭立其誠不言事者事歸於誠然後其言為不妄也此句本義只以行不悖於辭為辭之修 據理之所在曰至既至其所在理亦止此為是則曰終管登之曰有開必先之謂幾聖人不動念而動幾惟變所適之謂義聖人不存幾而存義 六位時成】

  【時者幾之所在乾道變化化者義之所在也 黄元公曰終日乾乾原說君子行處朝乾夕愓只是惺惺靈覺徹始徹終耳知至泝而上之直窮到性命最初處所謂根本知也知終沿而下之直窮到事業究竟處所謂後得知也】

  【見易曰幾者動之微莫見乎隱莫顯乎微非知其所至而至之者不能與也與則人所不覺而已所獨覺進德之事也義者理之宜常事識經變事識權非知其所終而終之者不能存也存則因時制宜無往而義不在居業之事也】

  【火傳曰盡已之謂忠有諸已之為信忠信只是一念不肯自欺則用力真實所以進德修辭立誠亦只是一言不肯自欺則言行合一故曰居業知至窮理之事不至不已也曰可與幾至而猶以為未至也亦曰庶其幾乎知終力行之事不終不可也曰可與存義終而不自以為終也亦曰吾義所在耳蓋終其身于進修而不敢以德業自命也】

  【今按注疏及諸家說以此當文王程傳亦曰三居下之上君德已著將何為哉惟進德修業而已忠信立誠德之純也作易繫辭辭之大者詩云於緝熙敬止假哉天命敬止其所至者也假哉其幾乎文王知至而已非有見於幾也幾即在至中謂之與幾明可與而不與也論語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殷事殷其所終者也而終事之非幾乎文王知終而已非以為義也義即在終中可與存義謂與萬世共存此義可也夫文王以方伯位諸侯之上是謂居上位終其身為西伯是謂居下位不驕不憂因其時而愓故雖蒙大難而卒无咎坤彖辭曰安貞吉此之謂也】

  九四或躍在淵无咎何謂也子曰上下无常非為邪也進退无恒非離羣也君子進德修業欲及時也故无咎孔疏 上下者據位者也進退者據爻也 本義内卦以德學言外卦以時位言進德修業九三備矣此則欲其及時而進也【蔡虚齋曰惟志在於及時所以雖无為邪離羣之心而亦不暇避為邪離羣之疑也】

  九五曰飛龍在天利見大人何謂也子曰同聲相應同氣相求水流濕火就燥雲從龍風從虎聖人作而萬物覩本乎天者親上本乎地者親下則各從其類也孔疏 聖人作飛龍在天也萬物覩利見大人也陳上數事本以明此此亦同類相感聖人有養生之德萬物有養生之情故相感應也在上雖陳感應惟明數事而已本乎天者親上本乎地者親下則廣解天地之間共相感應之義 本義 作起也物猶人也覩釋利見之意也本乎天者謂動物本乎地者謂植物【朱子曰動物首向上是親乎上人類是也植物本向下是親乎下草木是也禽獸首多横生所以无智此本康節說 正蒙曰動物本諸天以呼吸為聚散之漸植物本諸地以隂陽升降為聚散之漸 又曰有息者根於天不息者根於地此動植之分也息謂呼吸也其有息者陽之動也其无息者隂之静也觀物篇云飛之類喜風而敏於飛上走之類喜土而利於走下 又曰在水者不瞑在風者瞑走之類】

  【上睫接下飛之類下睫接上類使之然也 蔡虚齋曰龍起必雲謂龍能致雲非也虎出必風謂虎能致風非也亦如鳶先風而翔蟻先潦而徙不可謂鳶能召風蟻能召雨也】

  上九曰亢龍有悔何謂也子曰貴而无位高而无民賢人在下位而无輔是以動而有悔也

  孔疏 高而无民者六爻皆无隂是无民也 本義賢人在下位謂九五以下【管登之曰六位時成亢亦龍之一位也位在則】

  【道在若慮亢之有悔而先處於不亢之地此智士之所為耳豈曰龍德】

  本義 此第二節申彖傳之意

  【見易曰此六節專從爻位明龍德耳詳問答之辭義自見】

  潛龍勿用下也

  王註 此一章全以人事明之也夫識物之動則其所以然之理皆可知也龍之為德不為妄者也潛而勿用可乎必窮處於下也見龍在田必以時之通舍也以爻為人以位為時人不妄動則時皆可知矣文王明夷則主可知矣仲尼旅人則國可知矣【胡仲虎曰陽在下也以氣言此曰下也以人言】

  見龍在田時舍也

  本義 言未為時用也【蔡虚齋曰言未當君位而已有君德也伊周固有君德然未當君位時為之也孟子曰周公之不有天下猶益之於夏伊尹之於殷也】

  終日乾乾行事也

  【楊敬仲曰道外无事事外无道行事即反復其道也】

  【見易曰行事者孟子所謂必有事焉也】

  或躍在淵自試也

  本義 未遽有為姑試其可【蔡虚齋曰自試者試其時非試其才也故曰進德脩業九三備矣】

  飛龍在天上治也

  本義 居上以治下【蔡虚齋曰言大人得上位以治下也 易意曰聖人不講獨善之學必以治世為上】

  亢龍有悔窮之災也

  【訂詁曰亢而能悔所以為龍上九為乾之主爻故言有悔以終之亦下文用九之意夏暑極曰亢冬寒極亦曰亢寒不亢不生暑不亢不成其亢也時為之也天則固然於龍何病焉故曰窮之災 時論曰窮之災也達人逃之畸人冒之小人昧而倖之聖人知之而時其時耳】

  乾元用九天下治也

  孔疏 九五止是一爻但云上治乾元總包六爻故云天下治也 本義 言乾元用九見與他卦不同君道剛而能柔天下无不治矣【胡仲虎曰乾元用九與他卦不同者蓋一百九十二爻皆用九各有所指乾之用九則獨以剛而能柔人君治天下之道當如是也 楊敬仲曰非乾元則豈能用九而不為九用能用九則隨時而應各得其所在初而潛在二而見在三而愓在四而躍在五而治在上而不亢故曰天下治也】

  本義 此第三節再申前意

  潛龍勿用陽氣潛藏

  王註 與天時俱不息與時運俱終極此一章全說天氣以明之也【蔡虚齋曰陽氣潛藏乾道乃革俱就爻位上說】

  見龍在田天下文明

  孔疏 陽氣在田始生萬物故天下有文章而光明也 本義 雖不在上位然天下已被其化【楊中立曰樂行憂違孔顔所同天下文明則孔子而已】

  終日乾乾與時偕行

  孔疏 偕俱也建寅之月三陽用事三當生物之初同於天時生物不息故言與時偕行也 本義 時當然也

  【見易曰天行日周而過一度畫夜无一息之不行日乾夕愓法天行也】

  或躍在淵乾道乃革

  孔疏 去下體入上體故云乃革也 本義 離下而上變革之時【蔡虚齋曰或躍在淵皆就人事上說此云乾道乃革就此卦畫?其取象之意耳】

  飛龍在天乃位乎天德

  本義 天德即天位也蓋惟有是德乃宜居是位故以名之【訂詁曰九五與九二皆得中故皆有大人之稱其德為潛龍之德至九五飛而在位也】

  亢龍有悔與時偕極

  【李子思曰時行則偕行可也時極則偕極是為不知變 訂詁曰六陽既盡一隂將生亢而知變與時偕極正所謂時乘也 來元成曰菜以冬為春一陽生於子也麥以夏為秋六陽盡於已也陽生即為春不必其既盈陽盡即為秋不必其隂至然則陽氣潛藏菜其知之矣與時偕極麥其知之矣】

  乾元用九乃見天則

  本義 剛而能柔天之法也【蘇子瞻曰乾元以无首為天則 管登之曰天德无將故六龍无一可以為首天德无迎故六龍无一不可以為首无將无迎天則乃見 黄元公曰輔嗣謂此章以天氣明之乾道乃革其天氣之變候乎與時偕極天氣窮矣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故以用九為天則也】

  【見易曰四德不備不成一龍六龍不具不為乾德故元亨利貞六龍之體也潛見愓躍飛亢四德之用也聖人以四德為體六龍為用元統四德故曰乾元用九】

  本義 此第四節又申前意

  乾元者始而亨者也

  王註 不為乾元何能通物之始不性其情何能久行其正是故始而亨者必乾元也利而正者必性情也 本義 始則必亨理勢然也

  利貞者性情也

  孔疏 性者正而不邪情者性之欲也言若不能以性制情使其情如性則不能久行其正 本義 收歛歸藏乃見性情之實【蘇子瞻曰情以為利性以為貞利貞者性情也言其變而之乎情反而直其性也 蔡虚齋曰主乾而言不主物而言四德屬乾不屬物此是敎人於物之始而亨處認乾元於物之性情處認乾之利貞 易略曰本義既謂性命於利貞時各正又謂性情於利貞時始見天命見於性性見於情情見於生始亨即性情可見矣至利貞時摧殘泯没無復始亨之性情可見不知稿其外不稿其内所為受生之本吐化之機正當此時隱隱躍躍始亨之性情益顯然則始固乾始亨亦乾始利貞亦莫非乾始也】

  【見易曰性者情之本情者性之用有生以後情用事而性日漓失其本情矣利貞者歛情以歸性也道家謂之歛情歸宗天下无无情之性若情稿則性滅矣】

  乾始能以美利利天下不言所利大矣哉

  孔疏 乾始句解元也能以美利利天下解利也不復說亨貞者前文言亨既連始貞又連利舉始舉利則通包亨貞也不言所利者若坤卦云利牝馬之貞及利建侯利涉大川皆言所利之事此直云利貞不言所利之事欲見无不利也非惟止一事而已故云大矣哉 本義 始者元而亨也利天下者利也不言所利者貞也【朱子曰明道云不有其功常久而不已者貞也不冇其功言化育之无迹處 蔡虚齊曰不言所利者乾不言所利也所謂歛却神功寂若无也便見貞意】

  【火傳曰天下之美化而不裁則其美不成利者所以裁成萬物也故曰美利萬物享其利皆以為坤之功也而不知皆乾之所為此之謂不言所利此乾之所以為大】

  【今按利貞之時已是坤道用事而皆歸之於乾故此一節以乾始直貫利貞言非元无以亨利貞也不言所利程子所謂乾不有其功也乾之用在於六龍其功見於雲行雨施皆始亨之事以氣候推之只得一半】

  大哉乾乎剛健中正純粹精也

  孔疏 此正論乾德不兼論元也 本義 剛以體言健兼用言 或疑乾剛无柔不得言中正者不然也天地之間本一氣之流行而有動静耳以其流行之統體而言則但謂之乾而无所不包矣以其動静分之然後有隂陽剛柔之别也【蔡虚齊曰本義謂中者其行无過不及是就四德之交接處說正者其立不偏是就四德之自為德處說純者剛健之極粹者中正之極故一則曰不雜於隂柔一則曰不雜於邪慝 大哉乾乎乾字包四德七字正指四德言也 本義謂是一氣流行而有動静則秋冬時氣亦未嘗不流行也而何以為静以氣候之出入言之陽氣流行其後半節却是歛其向所出者以歸於内也故為静只以鼻息之嘘吸驗之足見動静之分矣】

  【見易曰上節大矣哉合贊四德此大哉特贊乾言非乾雖有四德其功用不能如此大也】

  六爻?揮旁通情也

  本義 旁通猶言曲盡【蔡伯静曰剛健中正而純粹精者惟九五足以當之兼用六爻?揮其義者欲旁通以盡乎事物之情耳】

  【見易曰性見於情不旁通其情不足以見其中藏之性是故六爻之?揮偏正互用經權並行未嘗一毫有踰其天則是之謂旁通横渠曰旁通不獨六爻蓋徧被六十四也 今夫中不可見而見於和性不可見而見於情乾不可見而見於六龍時乘六龍其?而皆中節之和乎】

  時乘六龍以御天也雲行雨施天下平也

  本義 言聖人時乘六龍以御天則如天之雲行雨施而天下平也【胡仲虎曰曲盡其義者在六爻而徧全其德者在九五一爻時乘六龍以下則為九五而言也 彖言元亨利貞屬之乾文言以屬之君子乾之德固在君子躬行中也彖傳言雲行雨施屬之乾文言以屬之聖人乾之功固在聖人?用内也】

  【見易曰聖人以乾道治世其功極於雲行雨施雲行雨施斯萬物各遂其生是聖人功之可見者至於亨而止矣若夫天下之平則所謂不識不知順帝之則盡天下一元氣也此利貞之事蓋聽諸天下自然而然聖人无所事焉夫使萬物元氣各足斯為乾之利貞使天下同歸於元氣者則為聖人之利貞矣今按聖人不析言元亨而元即兼亨不析言利貞而貞即兼利然則始萬物者元也終萬物者貞也亨利特其間之過接處耳不曰始終而曰終始貞下所以起元也 元亨利貞四德祇是一元之氣始而終終而始析而四之則為四時分而二之則為隂陽貫而一之總為一氣故朱子謂是一氣之流行也】

  本義 此第五節復申首章之意

  君子以成德為行日可見之行也潛之為言也隱而未見行而未成是以君子弗用也

  本義 成德已成之德也初九固成德但其行未可見耳【蔡虚齊曰德本也行用也有有其德而不見諸行者未有有其行而不本諸德者也故曰以成德為行初九德已成矣而曰勿用蓋初九時乎潛也潛之為言隱而未見惟隱而未見則行猶未成是以君子勿用也 潛之為言也與亢之為言也皆據爻位而言】

  君子學以聚之問以辨之寛以居之仁以行之易曰見龍在田利見大人君德也

  程傳 學聚問辨進德也寛居仁行修業也 本義蓋由四者以成大人之德再言君德以深明九二

  之為大人也【横渠云心大則百物皆通心小則百物皆病必寛以居之則吾之所以學聚問辨者常見其與心為一矣 訂詁曰書贊湯之德曰克寛克仁九二之為君德審矣此天下利見之本】

  九三重剛而不中上不在天下不在田故乾乾因其時而愓雖危无咎矣

  本義 重剛謂陽爻陽位【蔡節齋曰下卦以二為中上卦以五為中三居二上過乎中也四居五下不及乎中也在天五也在田二也】

  九四重剛而不中上不在天下不在田中不在人故或之或之者疑之也故无咎

  本義 九四非重剛重字疑衍【胡仲虎曰九三九四當合看三過乎中四不及乎中過則憂不及則疑然憂所當憂卒於无憂疑所當疑卒於无疑此二爻所以皆无咎也 蔡虚齋曰九三之不中就居下之上取九四之不中就居上之下取 或曰九四是剛而不正非不中也然九二非正也而本義謂之剛健中正以中該正也九三正也而文言謂之重剛而不中不復取其正也中正當相通看】

  【見易曰三四皆人位四之躍淵將離三而進於五所謂離其羣也故曰中不在人】

  夫大人者與天地合其德與日月合其明與四時合其序與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違後天而奉天時天且弗違而況於人乎況於鬼神乎

  本義 先天不違謂意之所為默與道契後天奉天謂知理如是奉而行之【管登之曰天與大人皆渾然天則耳天則不可先也不可後也以跡言大人先天天亦先大人大人後天天亦後大人至於天則不先不後處非惟大人莫之違天亦不能自違也大人乘龍御天以其自我作古即曰先天以其時至事起即曰後天要之先天妙用即在後天奉時中耳 程子曰聖人不先天以開人各因時以立政故大人心通天地之心而用必後天事起天地之後而知必先天先天者後天之體後天者先天之用 吳因之曰以其剏乎前之所未有則曰先天以其本乎理之所固有則曰後天天弗違者道理不能違大人奉天時者大人不能違道理】

  亢之為言也知進而不知退知存而不知亡知得而不知喪其惟聖人乎知進退存亡而不失其正者其惟聖人乎

  本義 知其理勢如是而處之以道則不至於有悔矣固非私計以避害者也【胡仲虎曰初九曰潛之為言也二句釋一潛字而言君子者再蓋必君子而後能安於潛也上九曰亢之為言也三句釋一亢字而言聖人者再蓋必聖人然後不至於亢也 管登之曰非聖人不能亢非亢不足以見聖人五龍皆立於知進知退知得知喪之地亢獨不然亢之時以進為正安得顧其退以存為正安得慮其亡其進不思退存不思亡乃其所以知進知退知存知亡而不失其正也歟五龍易地而處又不以今日之所持者為正矣】

  【見易曰亢豈惟伊尹之放桐周公之負扆哉孔子亦有時而亢誅華士却萊夷墮三都當其時寧知有得喪存亡耶蓋責任不在已當潛則潛責任在已當亢則亢若當亢而思潛將宋陳宜中之占城不返為高蹈乎亢之時一有知退知喪知亡之心便失其正矣】

  本義 此第六節復申第二第三第四節之意【蔡虚齋曰看文言申象傳雖是反復申言其實前後亦互相?明】

   

×关闭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