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苏轼著《东坡易传》全文在线阅读

[北宋]苏轼著《东坡易传》全文在线阅读

分类:易经注解 | 作者:创始人 | 收藏:0 | 评论:0 | 人气:0

点校底版:文渊阁四库全书

书籍摘要:作者:宋‧蘇軾 《東坡易傳》又名《毗陵易傳》,實為蘇洵、蘇軾、蘇轍父子三人所合著。據陸遊《老學庵筆記》,該書因元祐黨禁,不敢題蘇軾的名字,所以名為「毗陵先生」,因蘇軾終於常州。現在...

x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分享从这里开始,精彩与您同在
图书目录

书刊介绍

作者:宋‧蘇軾

《東坡易傳》又名《毗陵易傳》,實為蘇洵、蘇軾、蘇轍父子三人所合著。據陸遊《老學庵筆記》,該書因元祐黨禁,不敢題蘇軾的名字,所以名為「毗陵先生」,因蘇軾終於常州。現在題說是蘇軾所作,只是概要地說。

蘇籀《欒城遺言》稱,蘇洵作《易傳》未成而死,囑付兩個兒子要完成他的遺志。蘇軾的書先寫成,蘇轍於是送去他所注解的本子給蘇軾。現在的蒙卦還是蘇轍所解。

籀又稱,洵晚歲讀易,玩其爻象,因得其剛柔遠近喜怒逆順之情。

朱子評說:其惟發明愛惡相攻、情偽相感之義,而議其粗疏。

胡一桂記晁說之之言,說蘇軾作《易傳》,自恨不知數學,而其學又雜以禪。朱子作《雜學辯》,以軾是書為首。不過《朱子語類》又說,其於物理上亦有看得著處,則亦未嘗竟廢之矣。

四庫全書提要評說,其書大體近於王弼,差別在於王弼之說惟暢玄風,蘇軾之說多切人事。其文詞博辯,足資啟發,又烏可一概屏斥?

李衡作《周易義海撮要》,丁易東作《周易象義》,董真卿作《周易會通》,皆采錄其說,非徒然也。明焦竑初得舊本刻之。烏程閔齊伋以朱墨板重刻,頗為工緻,而無所校正。毛晉又刻入《津逮秘書》中。三本之中,毛本最舛。如《漸卦》上九並經文皆改為「鴻漸於逵」,則他可知矣。今以焦本為主,猶不甚失其真。

内容简介

举世皆知苏东坡为一代文豪,却很少有人知道他是一个“易学大师”,曾经写过一本《东坡易传》。苏轼幼时便随眉山道士张易简读书学《易》,少年时欲入山林当道士,终生与道士高人交往频繁,深晓《周易》占卜和“胎息”养生之术,并自称“铁冠道人”。其父苏洵精通《太玄》,晚年欲作《易传》未成,遗命苏轼继作此书。苏轼于45岁左右被贬官于黄州时开始撰写《易传》,此后不断修改,直到生命垂危之时才修改完毕。他的认知方法、执政思想深受《易经》影响,诗词文赋也因此而愈加高深玄妙,后人不解《易》理,常常只识皮毛。然而苏轼去世之后,他的著作遭到蔡京等人劈版禁毁,这本《易传》便被改头换面,以《毗陵易传》(“毗陵”为苏轼去世之地常州别名)悄然印行于世,因此罕为人知。《东坡易传》作者认为“离开《东坡易传》,苏轼思想及其诗文词赋无从谈起。

苏轼简介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今属四川)人。苏洵子。嘉祐二年(1057)与弟辙同登进士。授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熙宁二年(1069),父丧守制期满还朝 ,为判官告院。与王安石政见不合,反对推行新法,自请外任,出为杭州通判。迁知密州(今山东诸城),移知徐州。元丰二年(1079),罹“乌台诗案”,责授黄州(今湖北黄冈)团练副使,本州安置。哲宗立,高太后临朝,被复为朝奉郎知登州(今山东蓬);任未旬日,除起居舍人,迁中书舍人,又迁翰林学士知制诰,知礼部贡举。元祐四年(1089)出知杭州,后改知颍州,知扬州、定州。元祐八年(1093)哲宗亲政,被远贬惠州(今广东惠阳),再贬儋州(今海南儋县)。徽宗即位,遇赦北归,建中靖国元年(1101)卒于常州(今属江苏),年六十五,葬于汝州郏城县(今河南郏州)。高宗朝,赠太师,谥文忠。《宋史》、《东都事略》有 传。诗、词、文、书、画均卓然大家,著有《东坡全 集》一百十五卷 、《东坡乐府》三卷。与父苏洵、兄苏辙并列“唐宋八大家”。在词学上,为北宋词坛豪放派主要作家之一。

编者按:

本文转载于易学网,点此阅读原文地址:https://www.eee-learning.com/article/5842

相关推荐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