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下经】第31卦-咸卦䷞泽山咸卦(艮下兑上)-[明]钱一本撰《像象管见•卷三上》

【周易下经】第31卦-咸卦䷞泽山咸卦(艮下兑上)-[明]钱一本撰《像象管见•卷三上》

典籍作者:[明]钱一本

著作年代:明代

著作阅读:

错综复杂:

正文内容

第31卦-咸卦䷞泽山咸卦(艮下兑上)

[欽定四庫全書*像象管見卷三上

明錢一本撰

咸卦:䷞【艮下兑上】

咸。亨利貞,取女吉。

彖曰:咸,感也。柔上而剛下,二氣感應以相與,止而說,男下女,是以亨利貞,取女吉也。天地感而萬物化生,聖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觀其所感,而天地萬物之情可見矣。

【感,古禫切,動也,觸也,又誠也】。

咸感以兩相交,感而各不容心,故能感而動于人,動人而成感。卦體兌,柔上而艮剛下,此物交則感之象。上下敵應不相與,艮之止而寂;二氣感應以相與,咸之感而通,是以亨。下止上說,止主感,說主應。所感斯无不正而有攸利,是以利貞。婚姻之道,无女先男者。男止以下交,女說而上應,咸如是,更有何失?是以取女吉。天地感而萬物化生,天地萬物原一氣也。說言乎兌,何物不化?何物不生?然終萬物,始萬物,莫盛于艮。天地何容心于其間?是為天地感萬物之道。聖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聖人之心與天下之人之心原一心也。人心說應,何用不和?何用不平?然天下之心有說,聖人之心惟止。聖人何容心于其間?是為聖人感人心之道。感者,說无不通。天下之故,所感者止,常自寂然不動。觀其所感,而天地萬物之情可見。所感,咸也。天地萬物相與之情盡于咸,可見非咸不成其為感,皆妄感與容感而已矣。

象曰:山上有澤,咸;君子以虚受人。

【左氏曰:澤竭則山崩。全氏曰:萬物之象,几中而有容者,虚也;凡扣而有聲者,虚也。人心惟虚故靈,山谷惟虚故應。

又曰:聲外有聲,以虚而傳;影外無影,麗實而止】。

山上有澤,山高澤下,而于山上言有澤,便是咸之象。君子以虚受人。山有澤,豈不以受?其受豈不以虚?凡人處已高,受人必隘。君子以不自有其高為虚體,以无所不說㳙流皆吾澤潤為受量。

初六:咸其拇。象曰:咸其拇,志在外也。

【拇,莫厚切,足將指】。

初四感應相與,艮之初,于趾象止;巽在前,于拇象動,咸其拇之象。艮其趾,未失止之正;咸其拇,已撓止之體。外有入,内亦出,止志便象,不在初象,故明志在外。

六二:咸其腓,凶,居吉。象曰:雖凶居吉,順不害也。

【腓,足肚房非切,音肥】。

二雜巽撰,入之始不能止,惟有入。初猶足指之動,二乃足肚之動,凶。夫二止之中,巽順之德。居謂以止居巽,寓順應于廓然之中,于正感正應,寧有所害?故吉。象故明順不害。

九三,咸其股,執其隨,往吝。象曰:咸其股,亦不處也。志在隨人,所執下也。

【股。髀,公戶切。脛本曰股,輔下體者,或作第31卦-咸卦䷞泽山咸卦-[明]钱一本撰《像象管见》,亦作骰。執,之入切,本作執,古作第31卦-咸卦䷞泽山咸卦-[明]钱一本撰《像象管见》】。

三以止主而為巽股,腓動隨動,咸其股之象。以止言,主在三;以巽言,主不在三。執且在二,二執三隨,三為二執,何以上往?往必為上所少。執其隨,往吝之象。二弗居三,且全失其止所象,故明亦不處,无專主自執之志。在隨人所執為志,三股僅如初拇矣,往安得不吝象?故明曰下。

九四:貞吉,悔亡。憧憧往來,朋從爾思。象曰:貞吉,悔亡,未感害也。憧憧往來,未光大也。

【憧,尺容切,音衝,意不定也】。

初止无遷,四說以正,以正說應正止。止惟山凝,說惟淵静。非无往來,不役于往來;非无思,不役于思,貞吉悔亡之象。四如不貞,合二、三為雜巽之爻。巽為進退,為不果,心念紛飛,全不定疊,來不為止,往不為說,憧憧往來之象。失止主而得巽朋,朋為從,惟爾所思;爾為思,惟朋所從,全掉不下,朋從爾思之象。貞是止,說正感巽不能害象,故言未感害。憧憧往來,巽朋來,止主亡,非剛止剛,說篤實光明淵深静密之思,而隂巽輕颺浮散之思,非日月寒暑往來屈伸之思,而朋類牽引循環不窮之思,非一无得,緫屬私小象,故言未光大。

九五:咸其脢,无悔。象曰:咸其脢,志末也。

【脢,武罪切,又音枚,夾脊肉。一曰心上口下或作脄,感無所入之物】。

五剛說之中,與二感應相與,以其止,非以其巽。況五已處巽外,雖巽亦不為入,安得為應咸其脢之象?无悔,言五自無失而致悔。五、二正應,二言順不害,五即為入,物來順應,非有害也。必于不入,抑末矣。象故曰志末。

上六:咸其輔頰舌。象曰:成其輔頰舌,滕口說也。

【輔,上頷,又在頰兩旁。骨、頰,兼協切。滕水超湧,張口騁辭也】。

輔口輔頰舌,皆所以言。艮輔而言有序,咸輔而口為多,不惟見上有頰,而又見上有舌。咸其輔頰舌之象,五不為二入志,固是末;上欲貞,三止口,亦徒多象,故明曰滕口說。

相关推荐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