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上经】第29卦-坎卦䷜坎卦为水(坎下坎上)-[明]杨爵《周易辩录•卷二》

【周易上经】第29卦-坎卦䷜坎卦为水(坎下坎上)-[明]杨爵《周易辩录•卷二》

典籍作者:[明]杨爵

著作年代:明代

著作阅读:

错综复杂:

正文内容

第29卦-坎卦䷜坎卦为水(坎下坎上)

習坎:有孚,維心亨;行有尚。

習,重也。坎,險也。内外皆坎,為習坎。習坎,重險也。處重險之道,有孚盡之矣。有孚則自能无所愧怍,无所憂懼,而心亨矣。以有孚心亨,行而處險,可尚之道也。孔子告子張曰:言忠信,行篤敬,雖蠻貊之邦行矣。周公遭流言之變,上則成王猜疑,下則人心摇動,公惟自盡其忠誠而已。故曰:我之弗辟,我无以告我先王。詩曰:公孫碩膚,赤舄几几。則有孚心亨之氣象,可想見矣。卒之風雷兆變,而王感悟,則行有尚之驗也。卦惟一陽居中,陽實隂虚,則有孚也。其象為水,取内明外暗之義。水之流,但平而不盈焉。在君子,則居易俟命,順理而動,不踰閑也。水之行險,不失其平,而不盈之信。在君子,則臨大節而不可奪,國无道,至死不變也。彖者,言乎象者也。水流而不盈,行險而不失其信,則坎之象,而為有孚之義也。故即以有孚為處重險之道。然而處平康,處富貴,皆此道,而不可須臾離也。處險而有孚心亨,則盡吾處之之義也。以義處險,則有出險之理,故可尚而往有功。免於險,則正也。不能免,則有命存焉。君子以義安命。天之險,不可升也。地之險,則山川丘陵也。王公設險,如疆域之限隔,城郭之保障,皆固國之道也。至於尊卑分限,嚴之以等威,彰之以物采,凡可以杜絶陵僭而使歸於安順者,亦體險之道,而險之為用可謂大矣。水之性,險洊至則重險也,故為習坎。常德行,修己也;習教事,治人也。習者,三令五申之意,皆漸涵浸漬而後可成,此取水洊至之義也。

初六處重險之下為習坎,則所遭之時也。於重險之中又入於深陷之穴,而陷益甚,則以隂柔不正,失處險之道而自取窮迫也。若初者,其所遭所處无自全之理,而凶必至矣。象言:失道凶者,聖人咎。初六於難處之時而不能盡善處之道也,苟盡其道而死焉,則雖凶而无咎矣。

九二立險陷之中而未能出,則坎有險也。以剛居柔而得其中,盡處難之道而猶有自全之理,為有所求而尚可以小得焉。不以過剛不中而速禍,即求小得也,若大得則免於險矣。非二之才不能出乎險也,險陷方深而上无正應,則時之難也。

六三處二坎之間,來則有下卦之坎之往也,往則有上卦之坎為來之坎坎,坎在下而以足履之則為險,坎在上而以首著之則為枕窞陷中之穴,展轉凶危而陷益深,當時勢極難而隂不中正,又无善處之才德故也。三居下之上,有時事之責任者也,聖人慮其用斯人以濟險,則險益甚矣,故戒以勿用,用之終不能以濟險而有功矣,无功則凶害可知矣。

六四柔而得正,切近九五,君臣同處,險難之象也。百圍之木膏液内涸,然後風始得而拔之,以人君之尊而在險中,必膏澤素絶於民,人心離叛,奸雄乘間,而禍亂所由生,始不免於難矣。四與五剛柔相際,受其股肱心膂之託者也,必樽酒簋以盡輔相之道,斯可矣。樽酒簋,飲食之具,坎水之象,膏澤之義也。貳,輔相之道也,責難陳善,使君之膏澤日下於民,于以收人心,答天戒,而求免於險難焉,則樽酒簋貳之義也。險之時易生猜忌,四欲盡樽酒簋貳之道,必竭在已之忠誠以感動之,則用缶也,因君心之所明而開道之,則納約自牖也,能如是則臣道庶幾其可,而君得免於險難矣。主憂臣辱,主辱臣死,五之險難,四之責也,出險則終无咎矣。云終无咎,則始有咎之詞也。以道事君,不可則止,人臣處身之義也。四能盡臣道以事五,五不可陷於險難矣。陷於險難,四必不與同陷矣。此其咎也,卒有以濟之,故云終无咎。无咎者,善補過也。

九五以剛中正之德,而居尊位於險將濟之時,而未出險,則坎不盈也。有此濟險之才,而適當易濟之時,則成功可以立待,為祗既平矣。既平則坎盈而无險矣,无險則於致險之過,為善補而无咎矣。不言吉者,五雖中德充實,而未至於光輝,故象言其中未大也。有中德而至於大,則大賢以上之作用,不為人所陷,而无險之可出矣。氣化之盛衰,本於人事之得失,道體无窮,而終日乾乾之心,不可已也。

上六以隂柔處險之終,履險之上,為極險也。極險而以君子濟之,則易於成功。極險而以小人壞之,則易於覆敗。上六无陽剛之德,有行險之心,以若人而求以濟險,則險益甚矣。為係用徽纆,寘于叢棘之象。徽纆、叢棘,皆處險之上,而困縛不能展轉之義。至於三歲之久,而不能免,則凶甚矣。

相关推荐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