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上经】第20卦-观卦䷓风地观卦(坤下巽上)-[清]王心敬撰《丰川易说•卷四》

【周易上经】第20卦-观卦䷓风地观卦(坤下巽上)-[清]王心敬撰《丰川易说•卷四》

典籍作者:[清]王心敬

著作年代:清代

著作阅读:

错综复杂:

正文内容

第20卦-观卦䷓风地观卦(坤下巽上)

【周易上经】第20卦-䷓()-[清]王心敬撰《豐川易說•卷四》

观卦:䷓【坤下巽上】

臨而受之以觀,何也?序卦傳曰:物大然後可觀,故受之以觀。

觀:,有孚顒若。【觀,官奐反。下大觀以觀之、觀大象觀字,並同】。

文王之彖觀云云,何也?曰:觀,風上地下,二陽居高以觀下四陰,四陰亦仰而上觀乎上。五下順上巽,上五皆居中履正,與下四陰相應,有潔誠自將而下皆孚信之義,故取盥而不進,有孚顒若象。盖未薦方盥,正誠意顒若之時,上觀以此孚下,而下觀以此孚上,是為不言而信,相觀以神也。合論語之為政以德而天下化,臨之以莊則敬其身正,不令而行,尊其瞻視,則民望而畏之數條,可以默會其旨。

彖曰:,,。觀,盥而不薦,有孚顒若,。而四時不忒,。【觀,如字,下觀天。大象觀民之觀、六爻觀字並同】。

孔子之傳彖云云,何也?曰:言二陽居五,上有大觀在上象;下坤上巽,有順而巽象;上五剛中居正,以觀天下,而為天下所仰觀。故彖取盥而不薦,有孚顒若,下觀而化之象。然推其極,則若天道之以神運,而四時自不差忒;聖人之以神道設教,而天下自服,亦卽盥而不薦,有孚顒若之旨。嗚呼!易象也,舉一象而无象,不可類推。即孔子諸卦之引伸觸類,正自可以明其大義。若如世儒之執象論義,即孔子之彖傳多屬溢格之論矣,豈其可?

象曰:,觀;。【省悉并反】,

孔子之傳觀大象云云,何也?曰:觀以風行地上,无所不遍而成。先王體此以省方觀民,隨宜設教,亦如風行地上也。嗚呼!觀先王之省方,皆為觀民設教,可見古聖主无无事之遊。又必觀民而後教以設,可見先王亦无不宜民而泛設之教。聖人之言,眞字字理到事到,無一泛設也。

初六,童觀,小人无咎,君子吝。

周公之象觀初六云云,何也?曰:卦以觀示為義,據上五二爻為主也。爻以觀瞻為義,皆仰觀乎上五二爻也。初六陰柔在下,不能遠見,于觀屬童觀,于人屬小人,故象取童觀而占。象在小人則為无咎,君子則為吝耳。觀彖以大觀在上明觀,則知下四陰之仰觀者,必以兼上五二爻為確。

象曰:初六童觀,小人道也。

孔子之傳觀初六云云,何也?曰:言初六之象為童觀,此乃小人淺識不能遠見之道,故占為小人无咎也。童觀為矮人之觀塲,不能盡見,但略觀其形耳。略觀其形,豈能得其真乎?故占象在小人亦不為咎,而在君子則吝而可羞也。嗚呼!觀人不得其心,觀理不得其精,徒見皮膚而无視遠之明,皆童觀類耳。君子豈宜出此乎?

六二,闚觀,。

周公之象六二云云,何也?曰:六二以隂柔居内卦之中,而仰觀外卦之上五,有闚觀象。觀不能如四之親觀其光,而但知闚觀,則亦利于女之貞耳,故占為利女貞。盖六二居陰,原有女象,處坤之中,原有貞象,故占又取之耳。

象曰:闚觀女貞,亦可醜也。

孔子之傳六二云云,何也?曰:言闚觀乃女之正,在君子則亦可羞耳,故為君子吝也。盖學士大夫須具域外之觀,若徒窺一域而不覩其大全,則亦婦人之闚觀耳,豈非至可醜者乎?

童觀則為君子吝,闚觀則為君子醜。君子之觀,固以得正得真為貴乎影響,約略之見,曾何足道!

六三,觀我生,進退。

周公之象觀六三云云,何也?曰:六三居坤之終,而上與巽接,于觀為觀我生進退之地也,故象取觀我生進退。

象曰:觀我生進退,未失道也。

孔子之傳觀六三云云,何也?曰:言六三之觀我生進退,亦未失道耳。盖人生之進退,自有正規,能觀則自不至于大錯也。嗚呼!君子出處進退,其不可苟且類如是。夫傳是言觀吾生出處之進退,善讀易者,正當反而自觀吾學之進退。

六四,觀國之光,利用賓于王。

周公之傳觀六四云云,何也?曰:六四進坤處巽,居近君之位,且有巽而善入之義,于爻義為觀國之光,利用賓于王象。

象曰:觀國之光,尚賓也。

孔子之傳觀六四云云,何也?曰:言六四居得其地,原有觀光尚賓之義也。

九五,觀我生,君子无咎。

周公之象觀九五云云,何也?曰:五正所謂大觀在上,為下四陰之所觀仰者,有君子象。以一身觀乎下,而為下之所仰觀,是君子之生,即下四陰之身也。故必自觀其生,為正為不正,為中為不中,則所以為中正以觀天下者在是,盥而不薦,有孚顒若者亦在是。是乃君子修己以敬,安人安百姓之正道耳。故有觀我生,君子无咎象。

象曰:觀我生,觀民也。

孔子之傳觀九五云云,何也?曰:是言我生之敬肆,卽下民之安危,而下民之安危,本我生之敬肆,故觀我生乃所以觀民也。盖孔子慮讀易者以九五居君子大觀在上之地,而徒以自觀其生為遺民,故特于傳明之。爻象猶孔子答子路君子修己以敬之旨,爻傳猶孔子再答子路修己安人安百姓之旨。

上九,觀其生,君子无咎。

周公之象觀上九云云,何也?曰:上九與九五同為君子,大觀之在上,其德原與九五同,故象仍取于觀其生,君子无咎也。然變觀我生為其生,則似更就大觀居心之至虚至殷言耳。故傳中發志猶未平之旨,以終中正觀天下之義也。

觀上九之象辭,可知初、二之所為觀乎上者,統以上五二爻為大觀之主,似不專指九五一爻。

象曰:觀其生,志未平也。

孔子之傳觀上九云云,何也?曰:言九五已以觀我生為觀民矣。而上九仍觀其生者,謂其以觀我為觀民之志,未能平滿,如孔子答子路、堯、舜猶病之旨耳。盖孔子又慮讀易者以觀其生為仍與九五象同,即義仍與之同,而更無所取,故又發志未平之旨,以明君于觀生、觀民無自滿假之心,所為觀之至也。

相关推荐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