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上经】第22卦-贲卦䷕山火贲卦(离下艮上)-[元]熊良辅撰《周易本义集成•卷一》

【周易上经】第22卦-贲卦䷕山火贲卦(离下艮上)-[元]熊良辅撰《周易本义集成•卷一》

典籍作者:[元]熊良辅

著作年代:元代

著作阅读:

错综复杂:

正文内容

第22卦-贲卦䷕山火贲卦(离下艮上)

【周易上经】第22卦-贲卦䷕山火贲卦(离下艮上)-(元)熊良輔撰《周易本義集成•卷一》

賁,亨,小利有攸往。

賁,飾也。卦自損來者,柔自三來而文二,剛自二上而文三。自旣濟而來者,柔自上來而文五,剛自五上而文上。又内離而外艮,有文明而各得其分之象,故為賁。占者以其柔來文剛,陽得隂助,而離明於内,故為亨。以其剛上文柔,而艮止於外,故小利有攸往。

集疏:

徐氏曰:有質必有文,質者本也,文者所以飾之也。賁以剛柔往來交錯而成卦,而剛大柔小。乾剛為質於内,而柔來文之本,剛得柔大者通矣。坤柔為質於外,而剛往文之本,柔得剛小者利矣。

○愚案:以卦變是自泰來,柔來而文剛,坤下交乾;分剛上而文柔,乾上交坤。剛柔二象,交相文飾之象也。亨者以柔來文剛,故得亨通。剛上文柔,不得中位,在无位之地,故只小利有攸往而已。

初九:賁其趾,舍車而徒。

剛德明體,自賁於下,為舍非道之車,而安於徒步之象。占者自處當如是也。

集疏:

○程子曰:趾在下,所以行也。君子修飾之道,守節處義,其行不苟。義或不當,則舍輿而徒行,衆人之所羞,而君子以為貴也。

○項氏曰:初最下為趾,君子之飾其趾,惟不以不義汙之,則天下之至榮也。初九剛正而在下,故其象如此。

○泉峰龔氏曰:趾,初象。車,坎象。說卦坎為輿,初在互體坎下,故為舍車而徒之象。

○愚謂:初九當賁之時,其德剛,其體明,故有有車象。其位下,故徒行。舍車而徒,豈咈人情者哉?時義之不可以乘也,修飾於下,故曰賁其趾。義非苟進,故曰舍車而徒。舍車而徒,所謂窮不失義者矣。

六二:賁其須,

二以隂柔居中正,三以陽剛而得正,皆无應與,故二附三而動,有賁須之象。占者宜從上之陽剛而動也。

集疏:

○童溪王氏曰:六二柔而靜者也,其動其止,惟九三之剛是隨,為猶之須也。其動與否,惟頤之隨得所附也。自三至上,外實中虚,有頤之象。

○徐氏曰:六二隂柔无應,上比九三,猶須之附頤而動也。

○愚謂:須隨頤而動者也,動止惟係於所附。六二以隂而麗乎剛,蓋隂不能自明也,得陽而後明。柔不能自立也,得剛而後立。下不能自興也,得上而後興。須之象也,故象曰與上興也。

九三:賁如,濡如,永貞吉。

一陽居二隂之間,得其賁而潤澤者也。然不可溺於所安,故有永貞之戒。

集疏:

○程子曰:三處文明之極,與二、四二隂相賁,賁之盛者也。賁飾之盛,光彩潤澤,故云濡如。與二、四非正應,相比而成賁,故戒以永貞則吉也。

○蔡氏曰:三居二柔之中,有坎象,故曰濡如。

○愚謂:三之賁如,自飾也。濡如,二、四飾之也,猶所謂相濡沫也。本自賁飾,復加潤色,文物之最盛者也。位雖得正,然上无應與,故有永貞之戒。

六四:賁如皤如,白馬翰如,匪寇㛰媾。

皤,白也。馬,人所乘,人白則馬亦白矣。四與初相賁者,乃為九三所隔而不得遂,故皤如。而其往求之心,如飛翰之疾也。然九三剛正,非為寇者也,乃求㛰媾耳,故其象如此。

集疏:

○程子曰:四與初為正應,相賁者也。本當賁如,乃為三所隔而不得遂,故云皤如。皤,白也,未獲賁也。未獲相賁,故云白馬。其從正應之志如飛,故云翰如。非為九三之寇所隔,則與初之㛰媾相親矣。

○《語録》曰:此爻无所賁飾,其馬亦白也。言无飾之象如此。

○項氏曰:三當賁道之隆,四當賁道之變。自三以下屬離,故三爻皆以文為賁。自四以上屬艮,艮為篤實而主白,故上三爻皆以白為賁。

○愚謂:自飾以正,故曰賁如。未受飾於物,故曰皤如。蓋雖未受飾,而已有受飾之質矣。皤如,其受飾之質與白之盛也。六四與初九為正應,初則賁其趾,四則賁如、皤如,是皆不愛華飾者也。初九舍車而徒,欲往就四,四則白馬翰如,欲下就初,是急欲相賁也。然近逼於得位之九三,而不得以遂其男女之交,故曰匪寇㛰媾。

六五:賁于丘園,束帛戔戔,吝,終吉。

六五柔中,為賁之主,敦本尚實,得賁之道,故有丘園之象。然隂性吝嗇,故有束帛戔戔之象。束帛,薄物;戔戔,淺小之意。人而如此,雖可羞吝,然禮奢寧儉,故得終吉。

集疏:

語録問賁于丘園。曰:六五是止體,上比於九,漸漸到極處。若一向賁飾去,亦自不好,須是收歛方得。問敦本尚實。曰:賁是賁飾之義,他今却來賁丘園,為農圃之事。當賁之時,若可鄙吝,然却得終吉。問:或以戔戔為盛多貌。曰:非也。戔戔,淺小之義,凡淺字、錢字、箋字皆從戔。又曰:戔戔是狹小不足之意。六居尊位,却如此敦本尚儉,便似吝嗇。如衛文公、漢文帝雖是吝,却終吉。此在賁卦有反本之義,到上九便白賁,如束帛之類都没了。

○愚謂:丘園,生財之地;束帛,用財者也。於生財則致飾,於用財則致損,所謂生之者衆,用之者寡,敦本而節用也。蓋六五之才,内陽外隂,陽為實為益,隂為虚為損,有強本節用、敦本尚實之義。

上九:白賁,无咎。

賁極反本,復於无色,善補過矣,故其象占如此。

集疏:

《語録》曰:賁飾之事,太盛則有咎,所以處太極之終,則歸於白賁,勢當然也。

○項氏曰:六二柔來而文剛,主内卦之文者也。内卦以文為文,故曰賁其須。須之麗於身,最為虚文者也。上九分剛上而文柔,主外卦之文者也。外卦以質為文,故曰白賁。白非所以為賁也。然文之初興,必自質始,則白固在衆采之先。文之旣極,必以質終,則白又在衆采之後。是則白者,賁之所以成始而成終者也。

○愚謂:白賁云者,終歸於无所飾也。賁之取義,始則因天下之質而飾之以文,終則反天下之文而歸之於質。

總論:

徐氏曰:内卦離體,以文明為賁。初賁其趾,二賁其須,三賁如、濡如,皆有所文飾者也。外卦艮體,以篤實為賁。四皤如,五丘園,上白賁,皆尚質素,无假外飾,故曰賁无色也。

○丘氏曰:以卦變言,柔來文剛,剛上文柔而為賁。以二體言,則下離上艮,文明以止而為賁。以六爻言,則三陽三隂,相比相應而為賁。初與四相應而為賁者也,二與三、五與上相比而為賁者也。此賁六爻之大旨也。

○泉峰龔氏曰:賁之為言飾也,謂飾以文華也。然以六爻攷之,初之舍車而徒,五之賁于丘園,上之白賁,皆質實而不事文華者也。四之皤如,則欲求賁初而未得。二之賁須,亦附於三而為賁者也。惟三之賁如、濡如,為賁飾之盛,而即有永貞之戒者,懼其溺於文也。如是則古人之所謂賁者,未始全事文華也,亦務其本實而已。本實旣立,文華不外焉。徒事文華,不務本實,非古人所謂賁。

相关推荐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