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瞿昙悉达《唐开元占经》卷六十七

| 其它书籍| 2023-05-29 00:39:00| 0

石氏中官

三台占五十三

石氏曰:「三台六星,兩兩而居。起文昌,列抵太征。」

(兩臺北星入井三十度太,去極三十度少,在黃道內二十八度少也。)

《黃帝占》曰:「三能

(蘇氏曰:能音台。)

者,三公之位也;諸侯,農人也;一名天柱,太一之舍道也;文昌之庭也;在下名曰天奇。」《黃帝占》曰:「三能,近文昌宮者,曰太尉,司命,為孟;次星曰司徒,司中,為仲;次星為司空,司祿、為季。」《黃帝占》曰:「泰階,天之三階也;上階上星,為天子;下星,為女主;中階上星,為諸侯、三公;下星為卿大夫;下階上星,為士,為庶民,所以和陰陽而理萬物。」又占曰:「三台大間中,相去十六度,為平過,為太滅,為損。小間中相去太半度,為平過,為奢減,為迫。」又占曰:「知三能者,使人不病癘;夫妻俱視三能,使人離;三能雖尊;臣之位也。」又占曰:「司祿,主人君之爵祿。」《禮含文嘉》曰:「三台為天階,太一躡以上下;一曰天階。」《春秋緯》曰:「三能在前,參稽正緒。」《春秋緯元命包》曰:「魁下六星,兩兩而北,曰三能,主德,聞德宣符之;西近文昌二星,曰上臺,為司命,主壽;次二星,中台,為司中,主宗室;東二星,曰下臺,為司祿,主兵。」《論讖》曰:「上臺上星,主兗豫;下星、主荊揚;中臺上星,主樑雍;下星,主冀州;下臺上星,主青州;下星,主徐州;星非其故,以占其邦。」巫咸曰:「三能,天子六階;六階,土官也。」郗萌曰:「三能主爵,為天倉。」司馬遷《天官書》曰:「三能、三衡者,天庭也。」《荊州占》曰:「司命主兵,間六尺有兵。」又占曰:「司命、司中、祿星,天子定見安危之府也;萬民壽之主也。」《黃帝占》曰:「司命、司中、司祿,星色青黑,天下多憂。」又占曰:「司中主宗室,間六尺,主亂政急,骨肉親疏遠,宗室不和附,人君不安,兵起。」《黃帝占》曰:「公侯背叛,率部動兵,則中階上星其色赤;夷狄侵邊,境內騷運,則中階下星疏而橫,其色白:卿大夫廢正向邪,作奸營私,則下星垂而疏,其色赤;避尊比下,興眾同位,則星迫而下,色白。」《黃帝占》曰:「士庶民不從法令,犯刑為賊,則下階上星其色赤;星去本就末,淫侈相起,則閽人橫,其色白;令行法勝,委命聽從,則星迫而下,其色白。」又占曰:「上能不具,春不得耕;中能不具,夏不得芸;下能不具,秋不得獲。」又占曰:「三階平,則陰陽和,風雨時,五穀豐,禎祥應,天下太平;三階不平,則陰陽不和,風雨不時,百靈不享,災異並生,百姓不甯。」《黃帝占》曰:「天子剛猛好兵,滅後殺嗣,則上階上星其色赤;循宮廣囿,肆其聲色,則上階奢而橫;溫懦柔弱,誅罰不行,則上階迫,其色白;朋黨比周,度逾適易,則上階下星其色白;妃嬪尊榮,讒言進用,則上階下星奢而橫,其色白;恃寵肆欲,懷邪作亂,則星高而仰,其色赤。」《黃帝占》曰:「人主有綱,臣下有紀,賦斂惟省,刑罰用輕,則上階為之蹙;諸侯納貢,朝聘有禮,三公盡忠,卿大夫無私,則中階為之比;庶民奉化,閨門和穆,予給以時,徭役有序,下階為之密蹙;比密者相近也。」《黃帝占》曰:「人主徭役肆意縱欲,崇飭台榭,數奪農時,上階為之奢;諸侯盛,車服上僭,三公專權,卿大夫貪誇,則中階為之疏;

(案王隱《晉書》曰:張華少子建曉仰占云:中台坼、內懼;遂勸華遜位,華言今惟修德以應之耳,檀道鸞《晉陽秋》曰:張華死後,中台遂坼。大元中,還陰斂正,中國以謝太傳祖德之所致也。《宋書天文志》云:晉惠永康元年三月,中台星坼,是日賈後殺太子,趙王倫尋廢殺後,及張華又廢帝自立,於是三王並起,操據天權也。)

士庶民去本趨末,不務農桑,豪侈相淩,竟為狡猾;則下階為之闊奢;疏闊者,階相遠也。」《洛書》曰:「三能橫通,天下嘿嘿,後十二年,山大崩,亡主之符也。」《尚書中侯》曰:「中能垂,公輔謀。」《尚書中侯》曰:「天能有變,厥為災,土淪山崩,谷溜滿,川枯。」《禮含文嘉》曰:「王者得禮之制,不傷財,不害民,君臣和集,草木昆蟲,各蒙正則,則三台為齊明,不闊不狹,如其度。」

(宋均注曰:君臣制度、宮室車旗多少,各有科品,則應之也。)

《禮緯含文嘉》曰:「殯喪之禮,各以其時,變制革禮之差,各制之宜,三台平正,有德星出入其間矣。」《春秋緯》曰:「三公擅恣,非其人,則山崩,三台移,鼎折足。」《春秋緯》曰:「三能色齊,君臣和;不齊,大乖。」《春秋緯》曰:「三能色亂,天子不賢。」甘氏曰:「三台以明,行列齊,等相類,則君臣和,吉而治臻。」甘氏曰:「三台色黃,天下謀德;色赤,謀兵;色黑,在憂;色白,為喪;色白,為疾;三台不直,天下失謀。」甘氏曰:「三能流相抵者,諸侯為亂,天子不見,有亡主;以其日占其國。」甘氏曰:「司中星坼搖若合,赦。」甘氏曰:「司祿星其坼者,凶,主者當之。」焦延壽曰:「三能星搖動,皆為有謀。」郗萌曰:「三能之上星疏者,變從上家起;中星疏者,變從中家起;下星疏者,變從下家起;所謂變起者,反逆之事。」又占曰:「司命、司中、司祿星,欲其赤黃,萬民奮壯,所為數利。」《荊州占》曰:「三能一疏一數,宗廟咎責,亡孝悌仁義也;五府不順,此三公之過也。」又占曰:「三能不齊等,三公不相信。」又占曰:「三能色不齊,君臣奪走。黑為喪。」《荊州占》曰:「三能一星去,天下危;二星去,天下亂;三星去,天下不治。」《荊州占》曰:「三能色黃澤,赦。」又占曰:「三能黃澤有光,民安壽。」又占曰:「司命、司中、司祿,欲其大,淳而澤,天子多推恩。」《石氏贊》曰:「三台六星三公位,其色齊明德洋溢。」

相星占五十四

石氏曰:「相一星,在北斗南。」

(入翼五度,去極三十一度半,在黃道內三十七度也。)

《黃帝占》曰:「相星,天丞相也;大臣象也,主衣服之章。」《黃帝占》曰:「相星明大,則天子明,忠臣興;相星亡;則輔臣黜,若有誅。」石氏曰:「相星明,吉;不明,凶。」焦延壽曰:「相星亡,相死;不死,出走。」《石氏贊》曰:「相在斗南,集眾事。」

太陽守星占五十五

石氏曰:「太陽一星,在相西南。」

(入張十三度少,去極三十五度半,在黃道內三十九度也。)

《黃帝占》曰:「太陽守,輔臣象也;所以守衛天主之宮,備守諸門;其星明,則主人威伏四方,天下安,王者致符瑞。」石氏曰:「太陽守星明,吉;不明,不吉。」焦延壽曰:「太陽守星北近斗,居七星行間,以入日辟煞亡。」陳卓曰:「太陽守星非其常,天下兵起,中國不安,大臣誅。」《石氏贊》曰:「太陽守在西,設武備。」

天牢星占五十六

石氏曰:「天牢六星,在北斗魁下。」

(東星入張一度少,去極二十六度半,在黃道內四十四度太也。)

《黃帝占》曰:「天牢、貴人之牢也,在北斗魁下,所以禁暴橫。」《春秋合誠圖》曰:「天牢主守將。」郗萌曰:「天牢,天子疾病之憂患。」《黃帝占》曰:「天牢中星眾,貴人多下獄;星希,天下安,無罪人。」石氏曰:「天牢中無星,天下安寧;有星;賢主傷。」焦延壽曰:「天牢星明大動搖,辟拘系;一星明,主侯有系者。」司馬遷《天官書》曰:「赤帝行德,天牢為之空。」石氏曰:「天牢與貫索通占。」《石氏贊》曰:「天牢六星,禁暴去惡。」

文昌星占五十七

石氏曰:「文昌六星。」

(一本七星,案陸績《渾天圖》曰:「文昌中有一星在司祿內,名為主祿,統名為七星。西星入井十五度太,去極二十五度太,在黃道內四十三度半也。)

司馬遷《天官書》曰:「斗魁戴匡六星,曰文昌宮。」

(晉灼曰:似戴,故曰戴匡也。)

《黃帝占》曰:「文昌,六府之宮也;在斗魁前,經緯天下,文德之宮;六府,謂金木水火土穀,從斗魁;第一星,為上將,建威武;第二星,為次將,臨左右;第三星,為貴相,主文理;第四星,為司命,主賞功進賢;第五星,為司中。

(班固《天文志》云:司祿。)

主司過詰咎;第六星,司祿、佐理寶。」

(《天文志》曰:司命。)

《洛書》曰:「文昌,主六府寇。」《春秋緯元命包》曰:「文昌主集計禍福也。天道,文者,精所聚;昌者,揚天紀;輔弼並居,成天象。」《春秋緯》曰:「文昌宮為六府,以布升度,明天道;上將招威,次將輔主,貴相宣德,司命進官,司中滅咎,司祿賞善,佐理揚寶,六名執權,守隸四海之府,土官也。」巫咸曰:「文昌,天子司祿之府,土官。」陳卓曰:「文昌,一星上將,大將軍也;二曰次將,尚書也;三曰貴相,太常也;四曰司中,司隸也;五曰司怪,太史也;六曰大理,廷尉也。」《黃帝占》曰:「文昌宮者,天府離宮也;文昌宮,三能屬軒轅,相與為體。星明大齊同,則王者致太平;星不明,道術隱藏。王者求賢,則星明。」《黃帝占》曰:「文昌星黃潤澤光,萬民安,青黑微,多所害。」又占曰:「司命主滅不祥,其星黃澤有光,萬民安;蒼,為天下多有憂。」焦延壽曰:「文昌星動搖,不如故,三公誅,不乃後死。」陳卓曰:「文昌星明,大小齊等,天瑞臻。」《石氏贊》曰:「文昌在西,則六府治。」

北斗星占五十八

石氏曰:「北斗七星,輔一星,在太微北。

(第五星入井十三度,去極十一度太,極星入張初,去極十八度少,在黃道內九十八度也。)

《黃帝占》曰:「北斗為帝車,運於中央,臨制四方,

(《漢書天文志》曰:四海。吳龔《天文星占》曰:四卿也。)

分別陰陽,建於四時,均立五行,移應節度,定諸紀綱,太一之事也;配於二十八宿,天所以發其時,地所以成萬物,諸侯屬焉。」《春秋緯元命包》曰:「斗為帝令,出號布政,授度四方,故置輔星,以佐功為;斗為人君之象,而號令之主也。」《兵法》曰:「北斗,名長史,小字大方,能知者,便不畏白刃。」巫咸曰:「北斗,天子受命之使,士官也。」《河圖》曰:「北斗魁第一星,開樞、受樞;受樞至四星,屬魁,為璿璣;第二星,提執序;第三星,璣耀緒;第四星,權拾取,第五星,玉衡拒;第六星,開陽紀,輔星紀;第七星,搖光吐;搖光主玉衡,屬杓,為玉衡。

(案《春秋緯元命包》曰:玉衡北繩。注曰:直杓、故曰玉繩也。《舜典》曰:璿璣玉衡,以齊七政。巫咸曰:七政者,日月木火土金水星是也。)

《洛書》曰:「北斗,魁第一,曰天樞;第二、璿星;第三、璣星,第四、權星;第五、玉衡;第六、開陽;第七、搖光。第一至第四為魁,第五至第七為杓,合為斗。杓陰布陽,故稱北斗。開陽重寶,故置輔。」《易斗中》曰:「北斗第一曰破軍,第二曰武曲,第三曰廉,第四曰文曲,第五曰祿存;第六曰巨門,第七曰貪狼。」石氏曰:「北斗第一星曰正星,主陽,主德,天子之相也;第二曰法星,主陰,主刑,女主之位也;第三曰令星,主福;第四曰伐星,主天理,伐無道;第五曰殺星,主中央,助四旁,殺有罪;第六星危星,主天倉五穀;第七曰部星,一曰應星,主兵。」《淮南鴻烈間詁》曰:「斗杓為小歲。

(歲之言越曆十二辰而行。)

正月建寅,月後左行,行十二辰,咸池為太歲;二月建卯,月徙右行四仲,終而復始。太歲,迎者辱,順者強,左者喪,右者昌;小歲,東南即生,西北即煞,不可迎也,而可順也,不可左也,而可右也,其此之謂也。」又曰:「北斗之神,有雌雄,十一月建於子,月後一辰,雄左行,雌右行,五月合午,謀刑;

(刑為煞,故薺麥死也。)

十一月合子,謀德。

(德為生,問射於振末。)

」《詩含神霧》曰:「七政天斗,上一星,天位,二主地,三主火,四主水,五主土,六主木,七主金。」《春秋緯》曰:「正星,主營室、東壁、奎、婁;法星,主胃、昴、畢、觜觽;令星、主參、東井、輿鬼,主柳;伐星,主七星、張、翼、軫;煞星,主角、亢、氐、房;危星,主心、尾、箕、南斗;部星,主牽牛、須女、虛、危。」石氏曰:「北斗第一星,主日;第二星,主月;第三星、主熒惑;第四星、主辰星;第五星、主填星;第六星,主歲星;第七星,主太白。」《黃帝占》曰:「北斗第一星,主秦;第二星、主楚;第三星,主樑;第四星,主吳;第五星,主趙;第六星,主燕;第七星,主齊。」《春秋緯》曰:「北斗,杓攜龍角,

(孟康注《天文志》:攜,連也。)

衡殷南斗,魁枕參首。用昏建者杓,華山以西南;

(孟康傳曰:第七星法太白,杓斗之尾,為孤陰位,在西方,故主西南也。)

夜半建者衡,以殷中州河濟之間;平旦建者魁,海岱以東北也。」

(孟康傳曰:斗魁第一星,法於日,主齊,魁斗之首陽也,又用其在明陽與明德,在東房,故主東北齊也。)

《春秋緯文曜鉤》曰:「華岐以北,龍門積石,西至三危之野,雍州屬魁星;太行以東至碣石、王屋,砥桂、冀州,屬璿星;三河、雷澤、東至海岱以北,兗青之州,屬璣星;蒙山以東,至羽山南,至江、會稽,震澤,徐揚之州,屬權星;大別以東,至雲澤、九江、衡山,荊州,屬衡星;荊山西南,至岷山,北距鳥鼠,梁州,屬陽星;外方熊耳以東,至泗水、陪尾,豫州,屬杓星。」陸績《渾圖》曰:「魁星,第一星,主徐州;第二星,主益州;第三星,主冀州;第四星,主荊州;第五星,主兗州;第六星,主揚州;第七星,主豫州。」皇甫謐《年曆》曰:「斗者,天樞也;天有七紀,故斗有七星;星間相去七度百二十分,曜各百里,周七千里;分得日月五星,九州之地;自一至四曰魁,自五至七曰杓;一曰樞星,太白主之,雍州屬焉;二曰璿星,填星主之,冀州屬焉;三曰璣星,熒惑主之,青兗州屬焉;四曰權星,辰星主之,徐揚州屬焉;五曰玉衡,歲星主之,荊州屬焉;六曰闓陽,日主之,梁州屬焉;七曰搖光,月主之,豫州屬焉。搖光,一名杓,或曰招搖;以昏候之,左旋於天,月建一辰,晝夜一周,日月會焉;故孟春建寅,日月會于豕韋;仲春建卯,會于降婁;季春建辰,會于大樑;孟夏建巳,會于實沈,仲夏建午,會於鶉首;季夏建未、會於鶉火;孟秋建申,會於鶉尾;仲秋建酉,會于壽星;季秋建戌,會於大火;孟冬建亥,會於析木;仲冬建子,會于星紀;季冬建丑,會于玄枵。」《黃帝占》曰:「北斗七星,名曰七神;神各主四宿,而衛太一之宮。其星欲明大,潤澤,相類,七政齊明;則天子吉,大臣昌;其星不明,王者弱,大臣有殃;星搖動,不出百八十日,天下盡兵,多有死者。」又占曰:「北斗魁第一星,為天道;六甲主五子,甲子、丙子、戊子、庚子、壬子,五子者,氣之始也。魁星建除主建萬物。甲子木,春始王,所以通達根莖;丙子火,夏始王,所以通成花葉;戊子土,季夏始王,主萬物肌膚;庚子金,秋始王,煞萬物;壬子水,冬始王,主舍凍定根。故魁星為歲星,其位甲子;故天子不尊鬼神,幼稚多弱,則魁星不明;不明,則歲星不光;不光,則萬物少稚不昌,天潤不盈,魁星不澤,列地封虛財而不賞,王道所後及,皆思其下紀也。」《黃帝占》曰:「北斗第二星,為地道;六甲主乙丑、乙亥、丁丑、丁亥、己丑、己亥、辛丑、辛亥、癸丑、癸亥,建除主除閉。物無不除;除陳發新,地道自虐;故天使萬物,皆得盛合寧;故第二星為太白,其位後主諸侯,故天子教令顯,數發,土功發,壞沒山林,不受藏,則第二星不明,則太白無光,無光則名術士不昌,藩臣不忠,地澤不藏,藩臣多疾。」《黃帝占》曰:「北斗第三星,為人道;六甲主丙寅、甲戌、戊寅、丙戌、庚寅、戊戌、壬寅、庚戌、甲寅、壬戌,建除主滿開。天下能承天理物,設上定下,夫婦升進,而定家道,故第三星主熒惑,百姓不進為退,過則第三星不明,不明則即熒惑無光,無光則百姓罷死役,士多避過亡匿,智士退,賢人避。」《黃帝占》曰:「北斗第四星,為四時;六甲主丁卯、癸酉、己卯、乙酉、辛卯、丁酉、癸卯、己酉、乙卯、辛酉,建除主平四時。四時,萬物之節度數也,故第四星為辰星,其位為司徙。故天子出令,教化不順四時,春行秋政,夏行冬政,秋行春政,冬行夏政,四時不和,不明則辰星無光,無光則歲雕殺,五穀不盛,萬物不昌,百姓夭喪,上下不相親,司徙非其人。」《黃帝占》曰:「北斗第五星,為首德,六甲主戊辰、壬申、庚辰、甲申、壬辰、丙申、甲辰、戊申、丙辰、庚申,建除主定成。音者,五氣之和,五宮之政,制樂之節,皆在於是;故第五星為填星,其為天子中宮;故天數更日曆,損宗廟,曆衣服,遠親離疏,戮辱父兄,蕃臣以兵,上下相欺。」《黃帝占》曰:「北斗第六星,為法星;六甲主己巳、辛未、辛巳、癸未、癸巳、乙未、乙巳、丁未、丁巳、己未,建除主執危。法律者,所以善善而惡惡也;故死者不可生,刑者不可息;故第六星為月,其位主天理;天子出令,法苛刻,誅不正,威煞用刑,則第六星不明,不明則月不光,不光則執政不察,盜賊並起。」《黃帝占》曰:「北斗第七星,為部星;六甲庚午、壬午、丙午、戊午、甲午,建除主破收,主兵,主天四瀆。瀆者,江河淮濟之水,故第七星主日,其位主司馬,不敬諸神江河淮濟,則第七星不明;不明則日無光,則海水出,流煞百姓,則其年有兵,司馬將軍而行,萬民不昌,司馬與士卒俱凶。」《河圖》曰:「璣四星,紀日蝕微;玉衡三星,紀天倫山崩。」《洛書》曰:「開樞受微,逆天失度,提旋序微,地道失理,機耀渚微,人民冤結,政乖失常,權拾取微,江河涸竭,水失道,玉衡樞微,音節災紀;開陽紀微,律曆鐘呂,昧失理,搖光吐微,星辰政度失序。」《詩含神霧》曰:「七政星不明,各為其政不行。」《尚書璿璣鈐》曰:「北斗第一星變色,微赤不明,六日而日蝕。」《禮記斗威儀》曰:「君乘土而王,其政太平;則宮室黃大,其餘六星,暉光四起。」

(宮,北斗魁星也。)

《春秋演孔圖》曰:「八政不中部,則王綱紀起,失常。」《春秋元命包》曰:「衡之拔起,三公後妃恣,君如贅旒。」《春秋緯文曜鉤》曰:「王者失執偏任,臣下擅任;則衡撥起,柳失制,拔者,陽星戾,戾則日蝕,心消,江河為害,期九年;天子無威,王者舒濡,臣並為政,則衡匡移側,不停匡者,陰星進,進則山谷滿,極星亡,日不見,期八年;中國無君主,天大下亂,王者貪恣,開利門,賈百姓,朝以貨財為榮,無仁義之廉,則璣星低,低者,樞璣星下移,移則山躍參差,天投石,蝗蟲為害,奎星息,期九年;主試天下,無文法,兵官榮,王者不用仁義為政,則佞臣熾,哲人消,群奸之害,以圓為方,以欺為忠,朝廷閉塞,天下蔽壅,則杓仰,仰者,杓星上句,移而高,則山崩,龍群吟,飛火,泉踴,彗入斗,辰守房,天庫虛,狼狐張,期八年;五伯起,帝王亡,後黨嬉,

(宋均曰:嬉,盛也。)

讒賊興,群官之政,以私害公,則魁星反而擾衡。」《春秋運斗樞》曰:「王者承度、行義、郊天、事神不敬,廢禮,文不從經圖,則樞星不明,主病目舌若喉,此類見;主以逆天自恣,為三公名侯所謀,舉土功,立州侯,失德逆時,害謀顯惡,問仰左官,隨意已虜符,則璿星不明,主鮮落,若偏枯,近臣恣,將相謀;主以逆陰失符,德義少殘,百姓家獄慘毒,吏巧邪暴,設變害舒,失民命,懷冤抑,則璣星不明,主病心腹若眩疽,太尉謀;主以逆人倫,誅符命,到禁切,愚喜怒,動失時,則橫星不明;若主庳蹶逆,以無禁誅,遠雅頌,若倡優奢,政偽度,毀讒則嬉,則玉衡不明;主若痿蹙,以迷或誅,德弊任過,官多屍祿,爵賞逆符,不修斗度,房表之樞,法令數更,以苛相杓,則開陽星不明;主若鬲疽,以不聰明誅,廢江淮,不省山瀆之祠,州士之位,不應天符,斬伐無度,壞山絕渠,威德四弱,外國遠州,搖光不明。主若腫痂痔痛,備失樞。」《孝經援神契》曰:「王者德至於天,則斗極明。」《援神契》曰:「天子不事祠名山,不敬鬼神,則斗第一星不明;數起土功,壞決山陵,逆地理,不從諫,則第二星不明;天子不愛百姓,則第三星明;發號施令,不從四時,則第四星不明;用樂聲淫泆,則第五星不明;用文法深刻,則第六星不明;不省江河淮濟之祠,則第七星不明。」《孝經內記》曰:「兩北斗夜見者,天子易後當起。」石氏曰:「北斗第四星,名照明,大動,天子兵強國安,其微小,色若青黑,軍破國亡。」石氏曰:「七政星明者,其國昌;不明者,其國有殃。」石氏曰:「北斗七星,欲其明大,潤澤相類;不相類者,治亂。」又占曰:「北斗一星亡,天下必有大事,若有大變。」又占曰:「正星有變、其宮有憂若死;法星有變,女主當之若死;令星有變、火官有憂若死;伐星有變,水官有憂若死;煞星有變,土官有憂若死;危星有變,木官有憂若死;部星有變,金官有憂,若死。」甘氏曰:「衡星分明,則法令從;微細,則法令不行;衡星相疏,法令緩;相去數,法令急。」又占曰:「北斗自暈,破軍,北斗消,天下君臣相背。」巫咸曰:「北斗明星,王者治。」郗萌曰:「北斗杓為北高,主急事,馳馬兵驚;常以春三月候北斗魁第一星者,曰應星,色赤,大赦;色白,有喜。」郗萌曰:「北斗旁多星,則國家安。」又占曰:「北斗前移,外胡人北移,內胡人南。」巫咸曰:「王者逆道,則北斗不明。」《瑞應圖》曰:「王者孝行溢,則斗溳精者,精光不隕也。」《荊州占》曰:「北斗星盛動搖者,不出百日中,天下盡以兵革死。」《荊州占》曰:「北斗中多小星者,民怨上,天下多訟法者:無星,二十日有赦。」又占曰:「北斗亡,不相反害,必有伐主。」《荊州占》曰:「北斗第一星不明,御史大夫非其人也;第二星不明,大司農非其人也;第三星不明,少府非其人也;第四星不明,光祿非其人也;第五星不明,鴻臚非其人也;第六星不明,廷尉非其人也;第七星不明,執金吾非其人也。」《荊州占》曰:「北斗魁第一星,主陽,主德,天子之象也,萬國之始也;即有變,日應之,使其官有憂,若有死亡;正星色赤,有兵,不出月中;色白,為水,若揚光。色赤,無利,春至夏,馬牛金石物貴;夏至秋,黍麥貴;秋至冬,粟黍麥魚鹽貴;冬至春,薪菜貴,而糴賤。」《荊州占》曰:「北斗第二星,主陰,主刑,而生萬物,女主位也;即有變,月應之,無救,大人一子為憂,女主官當之者死;法星色赤,有兵無救,期一歲,若二歲,兵罷;色青,三日有兵,期三月,若四月;色青不復,有暴疾之君;色青白,有白衣之會,期三月;色黃黑,更弊;色黑,有大水,期三年中,其有,期三月中;色黑白,郭壞之,有暴水,若大風,期六月中。」《荊州占》曰:「北斗第三星,變色青黑,變更法令,天下不安,赤黃有兵;其變白,為一月,而兵罷。」又占曰:「北斗第四星,色青若赤,大臣有憂;黃,君有喜。」又占曰:「北斗第五星,色青,米粟貴;赤,菽貴;赤黑,麥貴;白,禾黍貴;黑,糴賤。」《荊州占》曰:「北斗第六星,色青,有離國;赤,有兵。」又占曰:「北斗第七星,一名應星,主兵;即有憂,太白應之,金官有憂若死;色赤,死,有兵,期一歲,其春也,有喜;色青,有移徙民;色黃,有君益地;色白,有憂;色黑,有水。」《文曜鉤》曰:「輔星匡危。」

(孟康曰:在北斗第六星旁。)

《春秋合誠圖》曰:「輔星主旋明。」《援神契》曰:「輔星正,矯不平。」《荊州占》曰:「輔星,丞相之象也。」《雒罪級》曰:「輔星微,公宰弱,無良羽。」《春秋緯》曰:「輔星小,天子佐消,七政毀,輔乃亡。」《春秋緯》曰:「輔星明近,則輔臣親厚;疏小,則輔臣微弱,無道。」郗萌曰:「輔星明,則王者夾輔佐出。」郗萌曰:「輔星遠斗星五六寸,相不死,出走。」《荊州占》曰:「輔星近斗,一寸、二寸,臣欲迫脅主。」又占曰:「輔星不見,相死。」又占曰:「輔星北,則黃瑞降,子孫蕃昌。」又占曰:「斗星明,輔星不明,主強臣弱。」又占曰:「輔星明,斗星不明,臣強主弱。」又占曰:「輔星大而明,主奪攻。」又占曰:「輔星不明,相不死,則免。」又占曰:「輔星欲小明,小明,則相明。」又占曰:「輔星合斗星,十日,兵起。」又占曰:「輔星明大,與斗星合,兵起,臣強主弱。」又占曰:斗輔星去,丞相去。」《孝經右秘》曰:「大夫不信,斗輔亡。」郗萌曰:「輔星入斗中,相系。」《荊州占》:「輔星入斗中,輔臣有誅者。」《荊州占》曰:「輔星生翌,天子驚,大將謀。」《春秋緯》曰:「輔星生翌,不出三年,主誅臣為王。」又占曰:「邪臣挾私,擅國符,輔生翌。」又占曰:「九卿阿黨,排擠正直,驕奢侈害,則江河潰決,斗輔生角,輔遠陽,大臣無德,邦必立王。」《石氏贊》曰:「北斗七星,廩授輔相,

(一本云:輔養。一本云:輔爭。)

近臣見微意。」

 

紫微垣星占五十九

石氏曰:「紫微垣十五星。西蕃七,東蕃八。在北斗北。」

(右星入軫十度,去極九十度半,在黃道內五十六度太。)

《荊州占》曰:「紫微宮,紫北也;宮,中也;一名天營,一名長垣,又曰日旗。」《樂什圖》曰:「天宮,紫微宮也。」《春秋合誠圖》曰:「紫宮者,太一之常座。」

(郗萌曰:太一之常舍也。)

巫咸曰:「紫宮者,天子之常居,土官也。」張衡《靈憲》曰:「紫宮為皇極之居。」《春秋元命苞》曰:「紫宮,吐陽合陰。」《淮南天文閑詁》曰:「紫宮,執斗而佐還,日行一度,以周於天;日冬至駿狼之山;駿狼之山,冬至所止也;日移一度,行百八十二度八分度之五而夏至牛首之維;牛首之維,夏至之所至;反覆三百六十五度四分度之一,而成一歲。」《詩含神霧》曰:「紫宮主出度。」《聖洽符》曰:「紫宮以戊子日侯之,宮亂則荒,其君驕奢,不聽諫,奸佞在側;紫宮和而正,則致鳳凰,頌聲作。」石氏曰:「紫宮之星,均皆明,大小有常。」郗萌曰:「紫宮星不盛,即士耗,亡妻子。」又占曰:「紫宮旗直者,天子出,自將兵;紫宮開,兵起。」《荊州占》曰:「紫宮星盛,即吉昌,內輔強。」《石氏贊》曰:「紫微宮中十五星,備蕃臣。」

北極鉤陳占六十

石氏曰:「北極五星,鉤陳六星,皆在紫微宮中。」

(鉤陳六星,入東壁八度太,去極十一度半,在黃道內八十四度。)

《黃帝占》曰:「北極者,一名天極;一名北辰。

(《論語》曰:譬如北辰,眾星拱。共謂北極也。)

紫宮,天聖主也,三公也;在北斗前。」

(北極紐星,天之樞也,天運無輟,而旋星不移也。)

《黃帝占》曰:「天樞,天一坐也。」吳龔《天官星占》曰:「北辰者,一名天一,名西秋。」《春秋緯》曰:「北極星,其一明大者,太一之光,含元氣,以斗布賞開,命元節序神明,流精生一,以立黃帝。」《春秋緯》曰:「道起於元一為貴,故太一為北極天帝位。」司馬遷《天官書》曰:「天極星,其一星,太一常居也,旁三星,三公,或曰子屬。」《廣雅》曰:「北辰回曜魄。」《黃帝占》曰:「北極,太一之座也;第一星,主月,太子也;謂第一星者,最赤明者也。」《黃帝占》曰:「極星盛,人君吉昌;不明,人君耗。」《禮緯》曰:「天子正珪瑁,則北辰列齊。」《春秋緯》曰:「北極,主出度。」又占曰:「極星亡,期八年,中國無君王,天下大亂。」《春秋緯運斗樞》曰:「王者承度、行義、郊天、事神不敬,廢禮,文不從經圖,則樞星不明。」《孝經緯》曰:「德至天,則斗星極明,甘露下。」石氏曰:「北極星明大,數動搖,主好出遊;色青,微滅,皆凶。」《荊州占》曰:「北極出斗,去地三丈,大星獨居,無位出,天下大亂,易姓,人相食。」又占曰:「北極中央星不明,去疏,主不用事;左星不明,太子有憂;右星不明,庶子有憂。」《荊州占》曰:「天樞,大端指心,小端指參。故用兵者順行偕天樞;則左青龍、右白虎、前朱雀、後玄武。蒼龍,白虎,朱雀七星,玄武虛危。」

《春秋緯》曰:「上精為鉤陳者,鉤陳也,害土,立萬物度數;以(闕)陳。」《樂什圖》曰:「鉤陳,後宮也。」《合誠圖》曰:「鉤陳,大帝之正妃也;大帝之常居也。」巫咸曰:「鉤陳,天子護陳將軍,水宮也。」郗萌曰:「鉤陳者,後宮也。」司馬遷《天官書》曰:「後勾四星;末大星,正妃;余三星,後宮之屬。」《荊州占》曰:「鉤陳,天子大司馬。」又占曰:「鉤陳者,黃龍之位也。」《荊州占》曰:「鉤陳四守,太一之所妃也。」《黃帝占》曰:「鉤陳四守,星盛,人君吉昌;不明盛,人君耗。」石氏曰:「鉤陳星,欲其光明耀美,天子左右強;若細色黑,左右弱。」郗萌曰:「鉤陳星盛,天子之輔強;小微,即輔弱。又占曰:「鉤陳星去,不見,女主惡之。」《荊州占》曰:「主不用諫,佞人在位,則鉤陳星不明。」《石氏占》曰:「北極五星最為尊,鉤陳大星配輔臣。」

天一星占六十一

石氏曰:「天一星,在紫宮門外右星南,與紫宮門右星同度。」

(南星入軫十度,去極十度半,在黃道內七十四度半。)

韓楊曰:「天一星,名曰北斗主。其星明,則王者治;不明者,王道逆,則斗主不明,七政之星,應而變色。」《黃帝占》曰:「天一星,地道也;欲其小有光,則陰陽和,萬物成;天一星大而明盛,水旱不調,五穀不成,天下大飢,人民流亡,去其鄉。」《黃帝占》曰:「天一星,明澤光潤,則天子吉。」石氏曰:「天一星,欲明而有光,則陰陽和,萬物成。」又占曰:「天一星亡,則天下亂,大人去。」《荊州占》曰:「天一之星盛,人君吉昌。」《石氏贊》曰:「天一太一,主承神也。」

太一星占六十二

石氏曰:「太一一星,在天一星南,相近。」

(入軫十度,去極十度,在黃道內七十四度半也。)

《祖暅占》曰:「太一,赤,天帝神也;主使十六神,知風雨、水旱、兵革、飢饉、疾疫,災害所在之國。」石氏曰:「天一星明,吉;不明,不吉。」《合誠圖》曰:「太一離其位而乘斗,後九十日,兵必起。」《荊州占》曰:「太一星失其位,則天子有所之未反。」又占曰:「太一之居,左文而右武,後極而前行,四帝方旁,眾神為輔;文武不明,輔乃不強。」

×关闭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