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四

| 易理书籍| 2023-12-31 09:20:26| 0

(明)胡居仁撰《易像鈔》卷四

欽定四庫全書 易像鈔卷四

明*胡居仁*撰

WYG31-181a-04

WYG31-181b

WYG31-182a

屯蒙震艮合坎,需訟乾合坎,師比坤合坎原始,渙節巽兌合坎中孚,小過既未離合坎要終。雲行雨施,品物流形;雲行雨施,天下平俱。此

三十六宫都是春。

WYG31-183a

WYG31-183a 【三百八十四爻,合之止成二百一十有六爻,總分横竪,惟人所立】。

八卦不易者四,變易者二,共六卦,六其六為三十有六。重卦不易者八,變易者二十八,合之亦三十有六。惟有不易,是以能易;惟有不變,是以能變。所以謂之易有太極,所以謂之无極而太極。太極本无極。

邵子:耳目聰明男子身,洪鈞賦予未為貧。須探月窟方知物,未躡天根豈識人。乾遇巽時觀月窟,地逢雷處見天根。天根月窟閑來往,三十六宫都是春。楊氏曰:手探足躡,日用不可須臾離,便是手足有所措。不然,即是手足无所措矣。安足以識人知物,而得稱為男子哉?

人心復姤之真幾,純善无惡。地逢雷,太極動而生陽,幾一動便是天根。乾遇巽,太極静而生隂,幾一静便是月窟。閑來往,動而无動,静而无静,此豈言語思慮之所能及哉!天根月窟,乃人人日用尋常心體。

經世通變易,上下經反復視之,各十八卦。若各為一卦,則天地各用三十,地多四卦以為體也。以先天卦圖凖之,上經用天之十七卦,地之十三卦;下經用天之十五卦,地之十九卦。又從地各用十三,天多四以為體;地從天各用十五,地多四以為體。

又曰:六十四卦反復視之,而三十六者,八正卦常存于五十六之中,三十六為用,則常有二十八不用。太陽之策見,少陽之策亦隐也。

雜卦

WYG31-184a

WYG31-184b

WYG31-185a

文序三十六,孔子雜之亦三十六,以乾、坤、咸、恒不易,如序卦上下之分。又以大過以下八卦反對,止五卦,上十六,下二十,合之亦三十六也。然孔子明言暌外,家人内,暌以上合為二十卦,家人以下合為二十卦,勢若平分,則兩之義。自乾、坤至随、蠱為十三卦,自剥、復至中孚為十三卦,自豐、旅至夬為十三卦,則列為三才之義。又大過以下另為一局,序不易者八,反易者二十八,雜不對者八,正對者二十八,六十四又似總以八為主。

以乾坤為上,咸恒為下,分如序者,上主陽,一陽五隂之卦,隸乾坤後者六。下主隂,一隂五陽之卦,隸咸恒後者六。二陽四隂之卦十五,隸乾坤後者十,隸咸恒後者五。二隂四陽之卦十五,隸咸恒後者十一,隸乾坤後者四。自乾坤至困三十卦與上經之數相當,而雜下經十二卦于其中。自咸至夬三十四卦與下經之數相當,而雜上經十二卦于其中。又以六十四論,上陽爻七十二隂,一百八隂多于陽三十六,下陽爻一百二十隂,八十四陽多于隂亦三十六。以三十六論,上陽爻三十九隂,五十七隂多于陽十八,下陽爻六十九隂,五十一陽多于隂亦十八。或三十六或十八互為多少,非特可見隂陽交易之妙,而三十六宫之妙愈可見矣。【胡雲峰】。

乾坤後,比師始,坤坎之合;需訟終,乾坎之合。二分之,咸恒居中。咸恒前,自比師至井困共十四卦;咸恒後,自渙節至需訟共十四卦。首尾聯合,皆以坎雜之。以坎陷為憂,蓋甚于序之以坎陷為憂云。

序泰否,雜易以損益;序損益,雜易以泰否。泰否,天道之大運,无天之非人;損益,人道之大權,无人之非天。邵子曰:時有否泰,事有損益。聖人不知随時隂陽之道,奚由知變之所為乎?聖人不知随事損益之道,奚由知權之所為乎?此損益否泰相通,序雜天人合一之義。

胡氏曰:天地間剛柔每每相雜,至若君子之為剛,小人之為柔,決不可使相雜。故雜卦之末,特分别君子小人之道言之。然要終曰剛決柔,原始曰乾剛坤柔。君子小人之分别,寧惟雜卦之末為然已。首致嚴于雜卦之初,而凡乾必剛,凡剛必為君子;凡坤必柔,凡柔必為小人。蓋无一卦一爻,非分别君子小人之道也。

邵子:君子多而去之者,小人也;小人多而去之者,君子也。小人去君子,始姤終剝,序雜皆逆列;君子去小人,始復終夬,序雜皆順列。雜更以夬終,為君子難進而易退,小人易進而難退,自古然也。姤小人巳為政,遯二小人合為一,否三小人合為一,觀四小人合為一,剝五小人合為一,至于五小人合為一,而君子欲不去,得乎?復君子已為政,臨二君子合為一,泰三君子合為一,大壯四君子合為一,夬五君子合為一,至于五君子合為一,而小人欲不去,亦得乎?君子小人之迭為消長固如此,乃小人每多合,而君子反多暌,此所以為大過之顛,此所以為未濟男之窮,雜以大過以下,另為一局,而以夬要終,其為天下後世君子謀至矣。

象山先生與羅春伯書:宇宙无際,天地開闢,本只一家。來書乃謂自家屋裏人,謂之自家,不知孰為他家?古人但問是非邪正,不問自家他家。君子之心,未嘗不欲其去非而就是,捨邪而適正。其怙終不悛,則當為夬之上六耳。舜于四凶,孔子于少正卯,亦治其家人耳。

按:宇宙一身,天下一家。卦有六十四,皆一身一家事。雜分睽外、家人内,若有内外之分。然家内終于夬,家外統于乾,終為合外内之道,而曾不分為自家他家,固如此。

劉苕溪曰:夬以五君子決一小人,不曰小人道消,而曰道憂,蓋上下交而志同,如泰之時,然後小人之道不行。若以五君子臨一小人,徒能使之憂而已。惟其有憂,將圖之无所不至,故曰不利即戎。

朱子曰:小人自是不可合之物,一薰一蕕,十年猶有臭,雜以夬終,蓋聖人不得已之意。

比一剛居五為主,次臨,次泰,次大壯,終夬。所謂有是君,有是臣,有是政。如陽剛之主,不在尊位,而欲君子彚征竝進,以夬為終,世必无之。比後即受以臨,臨後歷十六卦然後泰,泰後即受以大壯,大壯後歷十六卦然後夬。君子或先不同心,而欲輕為躁進,終事于夬,世亦无之。

鄧汝極曰:易道尊一,而夬、姤重微,故雜以比始,以夬終。

大者過,小者姤,責在大者。大止于内,小巽于外,止而巽,動不窮,是為漸之女歸待男行。以大包小,原始要終,養之于中,是為頤之養正。既有漸之吉,又有頤之正,大小各得其位,是為既濟之定。有如小乘大,柔乘剛,女无歸妹之終,而男有未濟之窮,必終之以夬,則君子之不得已,而惟以變其窮耳。君子何心決去小人,如小人之必仇君子哉?

聖人于序之泰言君子道長,小人道消;于否言小人道長,君子道消;于雜之夬言君子道長,小人道憂。然初不于姤言小人道長,君子道憂。小人違天逆理,故有憂;君子樂天知命,何憂之有?惟消長不能違時耳。

章本清曰:從古君子小人不容竝立,曾有臯臯訿訿與兢兢業業者,可竝用于朝堂之理哉?後人欲為調停之術者,計亦左矣。

瞿九思曰:雜自乾至困為上截,自咸至夬為下截。上截坤、比、師、臨、觀、萃、升、謙、豫、剝、復、晉、明夷皆合坤,其為坤者一十有三,而其合乾者,不過乾、大畜、无妄三卦。下截否、泰、大壯、遯、大有、同人、小畜、履、需、訟、姤、夬皆合乾,其為乾者一十有二,而其合坤者,不過否、泰二卦。上陽而坤多陽,卦多隂也;下隂而乾多隂,卦多陽也。以乾始,以夬終,夬上六一變即純乾,意在變柔為剛,返坤于乾,返後天于先天,以寓返末世而登之上古之意。

又曰:乾、兑、離、震是先天上四卦,巽、坎、艮、坤是先天下四卦。雜卦若不升兌于上而降巽于下,升震于上而降艮于下,升離于上而降坎于下,便與先天兌、離、震在上,巽、坎、艮在下之圖不合,如何返得先天?惟兑、離、震自當在上,巽、坎、艮卦當在下,故解、蹇、遯、大壯、大有、同人、比、師、大畜、无妄、井、困、暌、家人、小過、中孚一十六卦,自不得不從之。而上者反下,下者反上,此六十四卦所以獨一十六卦,上下顛倒,與序卦不同。

又曰:序泰先于否,雜否先于泰,天地同是自然定位。然非用了許多經綸措置,從後天反其類返過來,如何便得自然定位?孔子雜卦精藴,全在反其類句。

又曰:用天數二十有五,以成雜卦次第之圖。第自乾數起,歷二十五卦,至剝而止,為第一周。又自復數起,終而復始,歷二十五卦,至旅而止,為第二周。自離以後,无不皆然。第循序挨次排去,不假一毫安排布置,乃恰好至六十四周,凡二十三轉,以終于夬,而乾之策二百一十有六之象自見。如乾、坤、比四,天數二十五,乾策三十六,天然相接,毫髮不爽,以至大過、姤、漸、頤、既濟、歸妹、未濟、夬,莫不皆然。或以大過下八卦為有錯誤,而欲序正之,不知量甚矣。

制器尚象十三卦。

WYG31-189a

離:佃漁

益:耒耨

噬嗑:交易。

乾:

坤:

渙:舟楫

随:服牛乘馬。

豫:擊柝。

小過:杵臼。

暌:,弧矢。

大壯:棟宇。

大過:棺槨。

夬:,書契。

鄭氏子器曰:益莫大于稼,是以耒耜取諸益。然離之佃漁,噬嗑之交易,必先于垂衣裳之乾坤,明佃漁耒耜交易具,然後君得垂衣裳而治之,是君藉民一驗也。市道興而不以通之,則益者窮,故為渙之舟楫、随之服乘、小過之杵臼以利用。用之而有争奪,故為豫之擊柝、暌之弧矢以守貨。守而獲安,故為大壯之棟宇、大過之棺槨以厚生。然後張官置吏,而為夬之書契,則君道立,是又官藉民一驗也。田漁耒耜交易益之原,舟楫服乘杵臼益之通,擊柝弧矢益之守,棟宇棺槨益之厚,書契益之治,雖謂諸卦皆益可,聖人盡以其益厚下而已。穆然澹然,惟上衣下裳,垂以臨之,有損而已。易言元亨而繼以利,未嘗禁利且導之利。程子曰:人无利,直是生不得。王者盡人而導之利,天下之利,舍王者將安歸?是又不為大利大益乎?叔世不然,朘削之事,百方俱試,所為佃漁舟車棟宇,莫不榷之,而離之益盡。税履畝,征鋤銚,貸青苗,而益之益盡。酤荈有榷,塩麫有額,手實有斂,市易有稽,而噬嗑之益盡。筭舟車,賦戎馬,而渙、随之益盡。藨席黄蘆,鬻酒坊,牙契會,竹有監,木有課,而暌、豫、大壯、小過、大過之益盡。所收之窠愈多,所入之利愈纎,而所出之用愈不足,蓋至于夬不能治,而乾坤亦幾于易位。語曰:善養生者,如不欲食。啖病火者,啖彌多,瘠彌甚,啖不足以益肌,火鑠之也。以損為益,何以異此?

大衍之數

太陽一,掛扐十三,【三奇為九,動奇】過揲三十六,【四九之數】。

少隂二,掛扐十七,【二奇一偶為八,静偶】過揲三十二,【四八之數】。

少陽三,掛扐廿一,【二偶一奇為七,静奇】過揲二十八,【四七之數】。

太隂四,掛扐廿五,【三偶為六,動偶】過揲二十四,【四六之數】。

陽奇而隂偶,是以掛扐之數老陽極少,老隂極多,而二少者一進一退而交于中。陽實而隂虚,是以過揲之數老陽極多,老隂極少,而二少者亦一進一退而交于中。

朱子曰:以四乘掛扐之數,必得過揲之策。以四除過揲之策,必得掛扐之數。其自然之妙,如牝牡之相銜,如符契之相合,可以相勝而不可以相无,此為蓍之全數。

四十九策,除掛一而為四十八,以四約之為十二,以十二約之為四數,其揲之一變也。一四為奇,三分十二而得一也。

朱子曰:凡四為奇,是一個四也;凡八為偶,是兩個四也。全氏曰:書以五為中,圖兼十為中。五虚其天一,而用四為奇;十虛其地二,而用八為偶也。三個四加掛一為十三,四個四加掛一為十七,五個四加掛一為二十一,六個四加掛一為二十五。虚一,太極之統體有定;掛一,太極之流行各足。不虚一,則分兩者无所主宰;不掛一,則揲四者不能變動。

三個四、五個四為奇,四個四、六個四為偶,四個七、四個九為奇,四個六、四個八為偶,无往而非自然之數。

三個,四為十二,乃老陽掛扐之數。凡掛扐壹是皆以老陽之數為凖,而去取以成九八七六,是為尊陽之義,又以其備一歲周天之數。全氏曰:以四乘除,一與三易,三與一易,一三為奇,用九之象。一與二易,四與四易,二四為偶,用六之象。

又曰:掛一者,掛五中之一。揲四者,揲五中之四。一餘九,故陽用九。四餘六,故隂用六。楊氏曰:掛一以象三,左陽象天,右隂象地,物生于天,成于地,天氣行于地中,故從右隂地中掛一,以此一合左陽右隂之二,即三也,故曰象三。

去掛一之蓍老陽奇數十二【三個四】策數三十六【四九之數】少隂奇數十六【兩個四一個八隂為主】策數三十二【四八之數】少陽奇數二十【兩個八一個四陽為主】策數二十八【四七之數】老隂奇數二十四【三個八】策數二十四【四六之數】

揲數為陽,合之七十有六,餘掛一,四數共七十二,七十二候之數。行 IMG_256 為隂,合之一百二十一周天之 IMG_256

朱子曰:沈氏筆談,易象九為老陽,七為少陽,八為少隂,六為老隂,其九七八六之數,皆有所從來。凡歸餘之數,有多有少,以一約四,多為隂,如爻之偶;少為陽,如爻之奇。三少,乾也,故曰老陽,九揲而得之,故其數九,其策三十六。兩多一少,則一少為之主,震坎艮也,故皆謂之少陽。少在初為震,中為坎,末為艮,皆七揲而得之,故其數七,其策二十有八。三多,坤也,故曰老隂,六揲而得之,故其數六,其策二十有四。兩少一多,則一多為之主,巽離兌也,故皆謂之少隂。多在初為巽,中為離,末為兌,皆八揲而得之,故其數八,其策三十有二。諸家揲蓍說,惟筆談簡而盡。

朱子曰:初一變得五者三,得九者一,故曰餘五。九者,五三而九一,後二變得四者二,得八者二,故曰餘四。八者,四八皆二,三變之後為老陽者十有二,老隂者四,故曰陽饒而隂乏。少陽二十,少隂二十八,故曰陽少而隂多。

蔡元定曰:五十之蓍,虚一分二,掛一揲四,為奇者三,為偶者二,是天三地二,自然之數。而三揲之變,老陽老隂之數本皆八,合之得十六。二老以陽之動為主,故老隂以其四歸于老陽,此老隂之數所以四,老陽之數所以十二也。少陽少隂之數本皆二十四,合之得四十八。二少以隂之静為主,故少陽以其四歸于少隂,此少陽之數所以二十,少隂之數所以二十八也。

按:老陽十二,少陽二十,合之為三十二。老隂四,少隂二十八,合之亦三十二。隂陽之分原適相等。

朱子曰:四十九蓍虚一,外止四十八分,掛揲之餘為奇偶各二,老陽老隂變數各八,少隂少陽變數各二十四,合為六十四。八掛各得其八,此乃奇偶對待加倍而得者,體數也。若天三地二,衍而為五十者,用數也。蓋體數常均,用數則陽饒而隂乏也。此正造化之妙,若隂陽同科,老少一例,是體數,非用數。

蔡元定曰:隂陽之體數常均,用數則陽三而隂一。

玉齊胡氏曰用數陽三而隂一者,于六十四變之中取其十六變為用,又于十六變之中以四約之,則老陽十二而用其三,老隂四而用其一,是一饒一乏,為隂陽之用也。邵子云:天有四時,一時四月,一月四十日,四四十六而各去其一,是以一時三月,一月三十日。體雖具四,而其一常不用,亦此。西山蔡氏曰:四十九蓍去掛一之蓍,則四十八,以四約之為十二,以十二約之為四,四與十二、十二與四宛轉相因為四十八,故其數之成,四與十二自然相為經緯。如老陽奇數十二,以十二約之,得一則一之象。以四約之,得三則三之象。老隂奇數二十四,以十二約之,得二則一之象。以四約之,得六則《☷》之象。少陽奇數二十,以十二約之,得一餘八,由老隂而息。蓋陽之未成者,以四約之,得五則《☳》䷦之象。少隂奇數十六,以十二約之,得一餘四,由老陽而消。蓋隂之未成者,以四約之,得四則《☴》䷥之象。策數之以十二與四相因為進退,亦如此。

十三、十七、二十一、二十五,俱掛一之一,以為主數。三個四合掛一為十三,四個四合掛一為十七,五個四合掛一為二十一,六個四合掛一為二十五,一有定主,是為太極之流行。十三揲過三十六四其九,十七揲過三十二四其八,二十一揲過二十八四其七,二十五揲過二十四四其六,四有定營,是為隂陽之大分。

自老陽掛扐十二,進一四則為少隂十六,又進一四則為少陽二十,又進一四則為老隂二十四。自老陽過揲三十六,退一四則為少隂三十二,又退一四則為少陽二十八,又退一四則為老隂二十四。二老之間相距十二,掛扐過揲皆以四遞為進退,此亦四營成易之義。

學者相傳九為老陽,七為少陽,六為老隂,八為少隂,而卦爻止稱九六,不稱七八,以九六之數合之為萬有一千五百二十,七八之數合之亦萬有一千五百二十,少隂少陽之數原隐于老隂老陽之中也。

楊氏曰:老少之别,原所以生爻,非所以名卦。其實六爻之為隂陽者,老少錯雜,非乾坤獨老而六子皆少也。

曰:極數知來之謂占。極數,極天地之數,極大衍之數。數言極,本之太極。外天地之數,外大衍之數,无數。數必本之太極、无極。

纂言:易以隂陽相易,故名之曰易。

又曰:包犧氏見天地萬物之性情形體,一隂一陽而已,于是作一奇以象陽,作一偶以象隂。見一隂一陽之互相易也,故自一奇一偶相易而為四象八卦,極于六十四卦,是為卦畫之象。又作揲蓍之法,自一變而極于十有八變,是為蓍數之象。

凡初揲,左手餘一、餘二、餘三皆為奇,餘四為偶。至再揲、三揲,則餘三者亦為偶,故奇三而偶二。

三變成爻為七者,二十四體卦為震、坎、艮;為八者,二十四體卦為巽、離、兑;為九者,八體卦為乾;為六者,八體卦為坤。

乾之策二百一十有六,【六,其三十六】;坤之策百四十有四,【六,其二十四】。凡三百有六十。當期之日,【每期歲以二十四氣計,則三百六十六日而不足,以十二月朔計,則三百五十四日而有餘,折中之為三百六十日】。少陽之策一百六十八,【六,其二十八】;少隂之策一百九十二,【六,其三十二】。合之亦三百有六十。

聖人以蓍法教人,明性命之理未分,先必虚一,有所以立之于儀象之先;巳分,又復掛一,有所以行之于儀象之後。是為立于太極之上,和順道德理義,窮理盡性,至命能事,止于分揲掛扐之數而已者,日用不知之百姓也。

掛扐全數,老陽十二變,數亦十二様。少陽二十變,數亦二十様。老隂二十四變,數乃止四様。少隂十六變,數乃有二十八様。

胡氏曰:老陽少陽得奇策,本數初无損益,老隂以少陽之奇二十損之,止得四。少隂以老陽之奇十二益之,乃得二十八。陽君道,隂臣道,陽得制隂,隂必從陽,惟從陽,故數多或為陽所損,數少或為陽所益。惟制隂,故可以損隂之多而為少,可以益隂之少而為多,陽尊隂卑之義也。

曰:知變化之道者,其知神之所為。合乾坤之策,凡三百有六十;合六子之策,亦各三百有六十。此策凑手,當得期之日,而无一日架漏牽補;當得萬物之數,而无一物滲漏虧缺。其于變化也幾乎!

三變成爻,一爻由是,一卦由是。十有八變成卦,一卦由是,八卦由是。自暴自棄,下愚一變不能,安望其有成爻成卦之能事?

四營成易,纔于蓍策上分掛揲歸一次,便已成易,不待成爻成卦,然後為易。論語所謂欲仁仁至者此。

四十有九,七七之陽數去掛一止四十八,凡八卦之畫俱四十八。乾四十八,四分之,計三十六畫陽,十二畫隂,是陽占四分之三,内一分為隂所克也。坤四十八,四分之,計三十六畫隂,十二畫陽,是隂占四分之三,内一分為所克之陽也。然則乾策三十六而坤策十二,十二即老陽之奇數,總之全體皆陽數,以陽為主耳。天道貴陽賤隂,聖人扶陽抑隂,亦何容心于其間哉?【巽離兑俱四十八陽,二十八隂,二十陽多于隂者八。震坎艮俱四十八隂,二十八陽,二十隂多于陽者八】。

一二三四五,天地之生數也,五中數,故不用。六七八九十,天地之成數也,十全數,故不用。而河圖、洛書之全數,亦无當于五與十焉。故四象之畫成,而以一二三四紀其次,九八七六積其實。揲蓍之法具,而掛扐之。五與四以一其四而為奇,九與八以兩其四而為偶。奇以象圓,而徑一者其圍三,故凡奇者其數三。偶以象方,而徑一者其圍四,而用半,故凡偶者其數二。所謂參天兩地者也。及其揲之三變,則凡三奇者,參其三而為九;三偶者,參其兩而為六。此九六所以得數之實也。至于兩奇一偶,則亦參其兩奇以為六,兩其一偶以為二,而合之為八。兩偶一奇,則亦兩其兩偶以為四,參其一奇以為三,而合之為七。此七八所以得數之實也。是其老少雖有不同,然其成象之所自,得數之所由,則皆有從來而不可誣矣。若專以一三五為九,二四為六,則雖合于積數之一端,而于七八則有不可得而通者矣。【章本清】。

就蓍法分來,纔分便具足兩之儀、四之象。四九四三分為太陽,九四七四五分為少陽,七皆奇。四六平分為太隂,六四八四四分為少隂,八皆偶。易用九六,不用七八,九對六,陽數多于隂,君子統小人,便是治之象。八對七,隂數多于陽,小人勝君子,便是亂之象耳。

瞿九思曰:大衍之數五十,亦是序卦之法,非必設蓍之法。易筌則述陸秉曰:此脱文也。當云大衍之數五十有五,其用四十有九者,除六虚之位也。古者卜筮,先布六虚之位,然後揲蓍而置六爻。亦一說云然。不知總天地之實數,乃五十有五。曰大衍,則有未衍之五,以超于數之先矣。曰其用四十有九,又有不用之一,以立于用之外矣。此等聖筆,直是化工,而可妄有測度于其間乎?

張行成曰:積數以生卦者有定,揲蓍以求卦者无常。分二象兩,掛一象三,揲四象時,再扐象閏。三少為九,三多為六,兩少一多為八,兩多一少為七。四營成易,十八變成卦,此以蓍求卦法也。陽進一進二,隂退一退二,虛張五,分布十,消前後一卦,息前後一卦,此以數生卦法也。以蓍求卦,卦自下而上者,已往之卦也。以數生卦,卦自上而下者,方來之卦也。

又曰:太極,太虚也。太虛无物,理為實義。因理而有數,因數而有象,因象而有卦。既有卦矣,象數乃藏于其中,故曰知以藏往。作易者于是為生蓍之法,以探造化之原而求之。因理以倚數,因數以觀象,因象以生爻,積爻而成卦。是故三四五六之倚策,一象見于上,則六七八九之用策,一爻生于下。三揲既備,一象乃形。十二變而四象具,十八變而一卦成,二十四變而八象足,一百四十有四變而八卦小成,是謂知來。

又曰:五十之用起于一者,天也。六十之用起于二者,地也。一无體而為體之全,故五十先虚一。一不用而為用之宗,故七七又掛一,餘四十八,是為六八之用。自體言之,為十六之三,則體中有用。自用言之,為十二之四,則用中有體。

易像鈔卷四

<經部,易類,易像鈔>。

上一章节

卷三

下一章节

卷五

×关闭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