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下经】第43卦-夬卦䷪泽天夬卦(乾下兑上)-[清]王心敬撰《丰川易说•卷七》

【周易下经】第43卦-夬卦䷪泽天夬卦(乾下兑上)-[清]王心敬撰《丰川易说•卷七》

典籍作者:[清]王心敬

著作年代:清代

著作阅读:

错综复杂:

正文内容

第43卦-夬卦䷪泽天夬卦(乾下兑上)

【周易下经】第43卦-䷪()-[清]王心敬撰《豐川易說•卷七》

夬卦:䷪【乾下兑上】

益而受之以夬,何也?序卦傳曰:益而不已必夬,故受之以夬。夬,。

夬:揚于王庭,;,;利有攸往。【夬,古快反;號,戶羔反。卦内並同】。

文王之彖夬云云,何也?曰:夬之為卦,,為五陽決一柔也。然其決之也,必正明其罪,而盡誠以呼號其衆,相與合力,且有危厲,不可安肆。又止宜治其私邑,而不可專尚威武,則利有所往也。蓋諸義皆本卦中自具,而皆為戒辭以象之,所以明剛決之亦自有道耳。易教寡過,豈不信然?

彖曰:夬,決也,。,。揚于王庭,。有厲,。告自邑,不利即戎,。利有攸往,。【說,音悦。長,丁丈反】。

孔子之傳夬彖云云,何也?曰:言夬者,取其決之義也,謂其以五剛決一柔也。而卦德則為健而說,決而和耳。其曰揚于王庭者,柔乘五剛之上也。孚號有厲者,謂必危厲乃光也。告自邑,不利即戎,謂太尚剛決,則必窮也。利有攸往者,剛再一長,則隂終而消也。

象曰:澤上于天,夬。,。【上,時掌反。施,始豉反】。

孔子之傳夬象云云,何也?曰:言為卦兑上乾下,是為澤上于天也。澤上于天,未有不決以下流者,故于象為夬。君子體此,以之施禄,則普及于下,如澤之自天而下;以之居德,則忌居其上,不敢如澤之上于天也。吁!觀吾夫子于夬之象,法戒兼設,可見聖人之于易,真神而明之;又可見聖人之于世,真提携心切也。不曰澤在天上,而曰澤上于天,則亦似有貪天為功之象。又兑口喜揚,而居五陽之上,則亦似有居德之忌之象。不知明易,君子以為何如也?

初九,壯于前趾,往不勝,為咎。

周公之象夬初九云云,何也?曰:初九以剛居最下,是壯于趾者。用壯如此,往而不勝,亦已明矣,咎豈能免乎?故象占如此。

象曰:不勝而往,咎也。

孔子之傳夬初九云云,何也?曰:言往而能勝,尚恐有咎;不勝而往,咎何辭也?

九二,惕號,莫夜有戎,勿恤,【莫音暮】。

周公之象夬九二云云,何也?曰:九二雖當夬之時,而以剛處柔,為得中道,故能憂惕號呼,以自戒備。壯而知戒,雖莫夜有戎,亦可勿恤矣。蓋有備固无患之道也。

象曰:有戎勿恤,得中道也。

孔子之傳夬九二云云,何也?曰:言雖有戎,亦勿恤者,以九二剛而得中,知所戒也。

九三,壯于頄,有凶。君子夬夬,獨行遇雨,若濡,有愠,无咎。【頄,求龜反】。

周公之象夬九三云云,何也?曰:九三以剛居剛,又下下卦之上,壯于頄者也。壯而如此,視壯于趾者更甚矣,必然致凶无疑。然諸陽獨三與上六相應,則亦有君子夬夬以決小人之義。故其象雖為係私愛,而與上應,如獨行遇雨,至于若濡,而為君子所愠。然小人終必決去,則亦尚无大過也,故象占如此。朱註為温嶠之于王敦,自為得之。

大抵剛決太過,于諸事不宜以之決去小人,則尚无咎。

象曰:君子夬夬,終无咎也。

孔子之傳夬九三云云,何也?曰:言君子之夬夬,雖過于壯,然終能決去小人,則亦終无咎也。

九四:臀无膚,其行次且。牽羊悔亡,聞言不信。【臀,徒敦反。次,七私反。且,七余反。同】。

周公之象夬九四云云,何也?曰:九四以陽居隂,當決之時,而所處如此,如人臀之无膚,而其行次且,亦取悔之道矣。然以牽率下之三陽,連累不決,則悔亦尚可亡也。又其處隂遠上,若不明於聼言,而似于當決反退餒者然,故象占如此。

象曰:其行次且,位不當也;聞言不信,聰不明也。

孔子之傳夬九四云云,何也?曰:言其行次且者,其居位之不當也;聞言不信者,无聼言之聰明也。

九五,莧陸夬夬,中行无咎,【莧,閑辨反,又胡練反】。

周公之象夬九五云云,何也?曰:九五以剛中履位,而上決一隂,如莧陸之夬夬,至不難也。然五為君位,亦必得中而行,乃无咎耳。

象曰:中行无咎,中未光也。

孔子之傳夬九五云云,何也?曰:言中行无咎者,以人君之尊去小人,不能銷去于未萌之始,而至使其揚于王庭而後決之,則亦僅免咎耳。其于人君之中道,豈能大光乎?蓋又惜其決之不早也。

上六,无號,終有凶。

周公之象夬上六云云,何也?曰:上六獨以隂柔居上,雖以居兑口能號,而更无同類可號,故雖暫存一時,而終為陽決耳,凶可立俟也,故象如此。

象曰:无號之凶,終不可長也。

孔子之傳夬上六云云,何也?曰:言无號之凶者,謂陽再一決,則終于必亡,不可長也。嗚呼!隂柔小人,亦何為自取凶終哉?

相关推荐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