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下经】第53卦-渐卦䷴风山渐卦(艮下巽上)-[清]王心敬撰《丰川易说•卷九》

【周易下经】第53卦-渐卦䷴风山渐卦(艮下巽上)-[清]王心敬撰《丰川易说•卷九》

典籍作者:[清]王心敬

著作年代:清代

著作阅读:

错综复杂:

正文内容

第53卦-渐卦䷴风山渐卦(艮下巽上)

【周易下经】第53卦-䷴()-[清]王心敬撰《豐川易說•卷九》

渐卦:䷴【艮下巽上】

艮而受之以漸,何也?序卦傳曰:物不可以終止,故受之以漸。漸者,。

漸:,利貞。

文王之彖漸,何也?曰:漸,取進之漸義。為卦止於下,巽於上,木因山高,以止為體,以順為用,有漸進義。而象占則為女歸吉,為利於貞也。

觀漸彖女歸吉,利貞之旨可知。士君子進德修業,誠能進而得正,自无德之不進,无業之不修。更若本此道以進身涉世,亦當不至有欲速好徑之失,浚恒始深之凶,漸臻无所不吉之道,又豈獨吉於取女也?易道神明皆得,但在善用易者,知反身自占耳。

彖曰:,。,。,。其位,剛。,。

孔子之傳漸彖云云,何也?曰:言漸之進也。謂其漸以進,如女之歸以漸,則吉也。蓋止而巽,莫如女歸之无造次陵節,得正而吉也。何言乎利貞也?卦本乾坤,六進居四隂,得隂位,九退居三陽,得陽位,一往而剛柔以正,是有功也。而所以謂之有功者,何也?君子進以正,則上下莫不正,而可以正邦者在是。且三進則柔居四,九退居下則中,各當其位,而九五以剛得中,下皆以隂從陽,以下從上,君正莫不正,而國定也。又下止則内而安静,上巽則外而和順,其動有常,其行不疚,自然如卦之木因山高,止而日進,而何憂於窮乎?此漸之所以利貞也。

按:註謂漸之進,之字疑衍,或是漸字。愚嘗反覆經義,漸進中加一之字,似是言漸之進,以别於晉之進耳。蓋晉亦進之義,但晋之進為君臣,而漸之進則男女,故晋則康侯日晉三接,而漸則利如女歸之,以六禮既備也。

觀進以正,可以正邦,可見枉己者必不能正天下,古之君子所以不肯枉道狥人也。又觀止而巽,則動不窮,可知居德莫善於知止,進德莫善於巽順,而古之君子所以強立不反,日進无疆也。嗚呼,漸之時義大矣哉!

象曰:,漸;。

孔子之傳漸象云云,何也?曰:言為卦艮山巽木,木生於山,以漸而長,外若不見其長,而日以浸盛,是物之循序不驟者,莫如山上之木也。君子體此,知居賢德,善風俗,皆取乎漸,而不以欲速見小亂之,亦如山上之木焉。蓋賢德非積累无成,習俗非久道難化也。註謂或賢字衍,或善下有脱字,得之。然相其語脈,似善下脱字也。

居賢德取於山之陽剛上,止善俗取於巽之風行入人。又俗為風動之義,而止居則宜於賢德,巽風則又宜乎上善,則正聖人教人隨事從道之義,而亦可見其精義入神之妙也。

初六,鴻漸於干,小子厲,有言无咎。

周公之象漸初六云云,何也?曰:漸義取漸進,而鴻之為物,其飛有序,知長幼之禮;其羣有偶,厚夫婦之别;其來有候,適寒暑之期。物之進而能漸者,亦莫如鴻,故又取為女歸以漸之象。夫彖以女歸取漸象,而象又以鴻象女歸,然則象者像也,所以顯義之難顯,而又以一象顯千萬象也。吁!知者觀其象而思過半矣。初六為鴻漸之始,是鴻之去水而漸干者也。以其居止之下,既不當位,而外又无援,故為危厲而有言,然亦自无咎也,故象占如此。

女之將歸,如鴻之離水,故稱干。猶在未歸,故稱小子。女子始字,將遠父母兄弟,有唧唧不安之意,故又稱厲,稱有言。以其未能遽進自于漸,義无咎耳。

象曰:小子之厲,義无咎也。

孔子之傳漸初六云云,何也?曰:言小子之厲于漸,義自无咎也。故初象取小子厲,又取无咎耳。嗚呼!此一爻也,其在於女,則將歸未歸之時乎?而在於士,則方在草野,而人主欲羅致之候;在於學問,則方屬疑殆之地,討論之初矣。故易之為道,反身自占,无卦不可用,无爻不可用,亦且无人不可用,无時不可用,只視人之知用何如也。

六二,鴻漸于磐,飲食衎衎,吉,【衎,苦干反】。

周公之象漸六二云云,何也?曰:六二漸進於初,又與五為正應,然尚居止中,是為鴻漸于磐,飲食衎衎之象。漸而如此,真如女之得正配、良配而得所矣。自有吉道,故象占如此。

象曰:飲食衎衎,不素飽也。

孔子之傳漸六二云云,何也?曰:言六二柔止得中,與五正應,其飲食衎衎,乃得正之養,非徒素餐之飽也。然則士之未得正應,而輕身妄進以食人禄者,皆素飽之類矣。

九三,鴻漸于陸,夫征不復,婦孕不育,凶,利禦寇。

周公之象漸九三云云,何也?曰:九三居止之陽,過剛无應,是鴻之漸陸者也。鴻,水鳥,而漸陸則大非所安矣。故其象為夫征不復,婦孕不育之凶。然以其剛而善於止物也,則又為利用禦寇之象。

陸象艮三之陽,夫征象艮三陽之往上。婦孕不育,則三以少男无正應,徒與四長女相比而孕,是為夫征不見復,婦孕不敢育也,故為失道而凶。嗚呼!男女之進不以正者,皆是類也。而士之進不以正,亦從可例矣。

象曰:夫征不復,離羣醜也;婦孕不育,失其道也;利用禦寇,順相保也。【離力智反】,

孔子之傳漸九三云云,何也?曰:言夫征不復者三,以一陽離羣,醜而獨往也。婦孕不育者,失其正應,非道而比也。利用禦寇者,陽止隂,上順而下濟,以相保也。觀周公、孔子於九三一爻,未嘗不摘其離羣失道之凶,而正未嘗不揭其利於禦寇之用。爻中本有之善惡,二聖人一一闡出无遺,即此見聖人之精義入神,亦見聖人之大公无我。後世惡而不知其美,遇人一言之失,便舉其生平棄之。嗚呼!是亦不占而已。

六四:鴻漸于木,或得其桷,无咎,【桷音角】。

周公之象漸六四云云,何也?曰:六四離乎下卦,而進於巽初,又以隂居柔處,亦得平,故為鴻漸于木,或得其桷。象漸而如此,非其正矣。然以巽順,漸得其安,亦尚无咎也,故象占如此。

象曰:或得其桷,順以巽也。

孔子之傳漸六四云云,何也?曰:言六四之或得其桷者,以其巽順得棲身之地,故无咎也。

九五,鴻漸于陵,婦三歲不孕,終莫之勝,吉。

周公之象漸九五云云,何也?曰:九五居艮之上,當巽之中,而以剛中應下六二之柔中,故為鴻漸于陵之象。與二應而限以三四,為三歲不孕之象。然巽體剛中,中乃正應,則亦終莫之勝而得吉也,故象占如此。五之漸陵,非不安,乃不苛安也。三歲不育,非不育,不宜苛配而育也。終莫之勝而吉,則守貞擇配,終必得偶也。嗚呼!在女則孟光之於梁鴻,而士則伊尹、太公、諸葛之流歟?縱終不勝,猶謂之吉,而况終莫之勝乎?然則士君子抱道自處者,亦可自信矣。

象曰:終莫之勝吉,得所願也。

孔子之傳漸九五云云,何也?曰:言九五終莫之勝者,漸而得位得正,剛中如此,自然有功正邦,巽止不窮,而得所願也。

上九,鴻漸于陸,其羽可用為儀,吉。

周公之象漸上九云云,何也?曰:上九以剛居漸之極,德以漸而崇,是為漸于九達之逵。鴻漸至此,振翮高飛,乘風翺翔,其亦超然流俗之表矣。然仰視其羽,舒徐雍容,有倫有序,可用為人道之儀,何吉如之?嗚呼!桐江一絲,丕振二百年无限忠節義氣之風,上九之吉,非子陵孰足當之?范文正謂為之上九,特言其志之高耳,亦豈知其志正可則乎?故惟漸之上九,乃為盡先生之功也。

象曰:其羽可用為儀,吉,不可亂也。

孔子之傳漸上九云云,何也?曰:言其羽可用為儀吉者,以鴻飛有序,不自凌亂,人道之儀型,莫過於此。鴻至此而後盡漸吉之道也。而觀於孔子之以不自亂解可用為儀,然則士君子進退行止,安容自亂哉?

相关推荐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