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下经】第63卦-既济䷾水火既济(离下坎上)-[元]赵汸撰《周易文诠•卷二》

【周易下经】第63卦-既济䷾水火既济(离下坎上)-[元]赵汸撰《周易文诠•卷二》

典籍作者:[元]赵汸

著作年代:元代

著作阅读:

错综复杂:

正文内容

第63卦-既济䷾水火既济(离下坎上)

【周易下经】第63卦-既济䷾水火既济(离下坎上)-[元]趙汸撰《周易文詮•卷二》

既濟:亨小,利貞;初吉終亂。

水火相交,各得其用,六爻之位,各得其正。其在人事,是能協力夾輔,而又處置得宜,故為既濟。濟而曰既,盛極伏衰,其亨亦小,甚可畏也。必敬天勤民,不忘戒懼,常守其貞,乃為利焉。所以然者,當濟之初,心恒敬畏得吉,至于終,人情漸怠以慢,易致亂矣。可見知懼則保,恃滿則傾,保邦未亂,全在于貞,安可不慎終如始乎?

彖曰:既濟亨,小者亨也。

既濟亨者,盖時當既濟,其盛已過,惟事之小者尚可亨也。

利貞,剛柔正而位當也。

利貞者,卦之六爻,以剛居剛,以柔居柔,各正而當位,則剛能勵精圖治而不好大以生事,柔能持重守成而不因循以滋弊,此保濟之貞所當守也。

初吉,柔得中也。

初吉者,時當濟初。六二柔而得中,有持重之心,无廢弛之失,故保濟而吉。

終止則亂,其道窮也。

終止者,非終必亂也。盖既濟之終,人有止心,是憂勤輟而怠荒生,未有不致亂者,治道于是窮矣,安可不貞?

象曰:水在火上,既濟;君子以思患而豫防之。

水火相交,各得其用,既濟之象也。君子體之以既濟,雖非有患之時,而患每生于既濟之日。其患之生也,每隱而不及覺,故貴于思。思者,戰兢恐懼,思其終也。又卒而不及持,故貴于防。防者,謹微杜漸,防其始也。如是則有備无患,濟可長保矣。

初九,曳其輪,濡其尾,无咎。

既濟之初,正逸欲未萌,止心未起。誠能凡事敬畏,不敢輕動,如車曳輪,不前而任事慎重,如狐濡尾,不濟而慮患周詳,則謹慎不敗,无咎之道也。

象曰:曳其輪,義无咎也。

車以輪而行,曳之則不行矣。保濟者如此其謹,其无終亂之咎,宜也,非倖也。

六二,婦喪其茀,勿逐,七日得。

二以文明中正之德,上應九五剛陽中正之君,宜得行其志。而九五居既濟之時,不能下賢以行其道,如婦喪其茀,而失其所以行也。然中正之道,不可終廢。二不枉道求合,而惟養晦俟時。自有以來,明主之求,終得行其志,故為勿逐,七日得。

象曰:七日得,以中道也。

七日得者,以二有中道也。中道在我,保濟者必求之,故勿逐而自得也。

九三,高宗伐鬼方,三年克之,小人勿用。

以剛居剛,當既濟時,赫然而討不服,有高宗伐鬼方之象。然兵不可輕舉,必毋希近功,久而後克。又當慎于擇將,勿用小人,以致窮黷。甚矣,師不可輕舉,而將不可妄用也!

象曰:三年克之,憊也。

用兵必至三年能克,師老財匱,困憊甚矣,可輕用乎?

六四,繻有衣袽,終日戒。

以柔居柔,是小心敬畏之大臣也。常思承平日久,隱禍恒伏,于致治之畧,既无不具,而思危之念,尤不敢懈。如乘舟者防繻,已有衣袽,而又終日戒焉,可謂深于保濟者矣。

象曰:終日戒,有所疑也。

既豫防矣,而猶終日戒者,豈漫為无益之憂哉?其心之所圖,惟具見有不得不疑畏者在也。

九五,東鄰殺牛,不如西鄰之禴祭,實受其福。

五當濟時,盛極將衰,天命人心,皆莫之與。雖居尊位,不如二之得時。天與人歸,實有以凝之。為東鄰殺牛,其祭雖盛,不如西鄰薄祭,實受其福之象。天豈私人,人實有以受之耳。

象曰:東鄰殺牛,不如西鄰之時也。實受其福,吉大來也。

東鄰殺牛,不如西鄰禴祭,非位不如二,時不如二也。實受其福,正以二能得時,福祉方來未艾也。

上六,濡其首,厲。

既濟之極,險體之上,正終亂之時,乃以隂柔處之,惟務因循,不知敬畏,為狐涉水而濡其首之象,危之道。

象曰:濡其首厲,何可久也。

上當終亂之時,振作圖之,猶恐不濟,今以因循濡首,喪无日矣,豈可久乎!

相关推荐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