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下经】第43卦-夬卦䷪泽天夬卦(乾下兑上)-[元]赵汸撰《周易文诠•卷二》

【周易下经】第43卦-夬卦䷪泽天夬卦(乾下兑上)-[元]赵汸撰《周易文诠•卷二》

典籍作者:[元]赵汸

著作年代:元代

著作阅读:

错综复杂:

正文内容

第43卦-夬卦䷪泽天夬卦(乾下兑上)

夬,揚于王庭,孚號有厲,告自邑,不利即戎,利有攸往。

夬,决去也。以五陽去一隂,决之而已,故為夬。然决之之道,必正名其罪,以揚于王庭,則小人之罪始明;而盡誠以呼號其衆,相與合力,則君子之勢始盛。然小人之罪雖明,而君子之待小人者常疎。又必有危厲之道,操心也危,慮患也深,則隄防始嚴,苟遂乘以安肆則不可,君子之類雖集,而小人之伺君子者常密。又必有自治之道,无隙可乘,无過可議,則謀出萬全,若徒尚夫威武則不利。夫然後一舉而小人可以立决,吾道可行,而利有攸往。

彖曰:夬,决也,剛决柔也。健而說,决而和。

卦名夬者,决之義也。以五剛决一柔,其去之也易矣,故為夬。然决之之道,過柔者易失于懦,過剛者易失于暴。必如卦德,乾健兌說。健以斷之,剛毅嫉邪,不為柔媚所惑,而不緩圖以失其機。悦以處之,平心易氣,絶不傷于忿戾,而不輕動以激其變。然後事合機宜,動中肯綮。以此而决,健非黨錮,悦非調停。

揚于王庭,柔乘五剛也。孚號有厲,其危乃光也。告自邑,不利即戎,所尚乃窮也。利有攸往,剛長乃終也。

揚于王庭者,以一小人居衆君子之上,妨賢誤國,罪莫大焉,不得不揚也。既孚號以集衆矣,而必有厲者,恐小人隂謀不測,故必操心以危,而謀出萬全,决道乃大光也。既告自邑以自治矣,而又不利即戎者,盖惟理足以服人,若耑尚威武,且將激變,自取困窮也。利有攸往者,五剛既長,一變即乾,而陽乃終,是滿朝皆君子,而决道乃成終也。

象曰:澤上于天,夬;君子以施祿及下,居德則忌。

澤氣上升于天,勢必沛决而下,夬之象也。人君體之以施澤于下,祿予加于君子,樂利及于小人,猶澤之决而下注焉。然上之祿下,非以為德也。若居為己德,矜功伐善,積而不流,則封殖自私,失大君之宜而忌矣。

初九,壮于前趾,往不勝,為咎。

當决之時,居下任壮,是少年新進,憤憤嫉邪,急于一决以為快者,有壮于前趾之象。以是而往决小人,則力弱計疎,必不能勝其咎,乃自為耳。

象曰:不勝而往,咎也。

君子欲决小人,必事出于萬全,而功乃收于一旦。今初不勝而往,豈待往而知其咎哉?當不勝時,已可卜其咎矣。

九二,惕號,莫夜有戎,勿恤。

從來决小人者,最患輕疎而不為計,自任而不求援。九二居柔得中,其為决也,不任剛壮,内既懷憂惕以善其謀,外又孚號衆正以集其類。如是,雖小人變生不測,為莫夜有戎之象,然思慮周而无可乘之機,黨援盛而有難犯之勢,奚用恤乎?

象曰:有戎勿恤,得中道也。

有戎則有憂恤。曰勿恤者,以其能得中道,不恃剛而惕號,故有備而无患也。

九三,壮于頄,有凶。君子夬夬,獨行遇雨,若濡,有愠,无咎。

頄,顴也。九三當决之時,以剛而過乎中,是决小人而剛壮見于面目者也。如是則機疎謀露,有凶道矣。然在衆陽之中,獨與上六為應,為君子計,决正不以迹也。若能果决其决,不係私愛,則雖合于上六,如獨行遇雨,至于若濡,而為君子所愠,然終必能决去小人而无所咎也。

象曰:君子夬夬,終无咎也。

君子之决小人,獨有此心耳。心果夬夬,迹雖若濡,終必无咎。

九四,臀无膚,其行次且,牽羊悔亡,聞言不信。

以九居四,不中不正,心既不能静守,才又不足有為。故將止而不决小人,則志欲上進,而居則不安;將進而欲决小人,則力有不足,而行則不進。有臀无膚,其行次且之象,悔可知矣。吾為四計,惟讓君子前進,而我隨之。設謀决策,一聽於人,如牽羊然,乃因人成功,而悔可亡。然四切競進,雖聞此言,必不見信,吾其如之何哉?

象曰:其行次且,位不當也;聞言不信,聰不明也。

其行何以次且?由其才德不足以遂其進也。聞言何以不信?由其志惑于競進而聪之不明也。

九五,莧陸夬夬,中行无咎。

五為决主,切近上六,是人君親附小人,朝夕左右之間,為所蠱惑而不自覺,如莧陸感隂氣之多者,可不决去之乎?故必真心决之,而且善藏其用,不激于氣而中行,乃為决而和者,无咎。

象曰:中行无咎,中未光也。

中行宜无弗得,而止无咎者,盖小人不難决,而君心中之小人最難决。迫于義而係于情,中心豈得為光明乎?

上六,无號,終有凶。

隂居夬極,黨盡勢孤,雖應三比五,而皆夬夬,何所呼號以求援乎?始雖乘剛,終必凶矣。

象曰:无號之凶,終不可長也。

小人居于君子之上,方自以為萬年之固,抑知終為君子所决,何可乘以自恣乎?

【周易下经】第44卦-姤卦䷫天风姤卦(巽下乾上)-[元]趙汸撰《周易文詮•卷二》

姤:女壮,勿用取女。

夬盡為乾,方喜君子滿朝,不意一隂始生,小人忽爾進用,不期而遇,故為姤。以一隂遇五陽,滅貞之謀已蓄,堅氷之微已成,猶女德不貞而壮之甚也。君子于此,豈可忽其始進而與之比昵哉?取以自配,必害乎陽,惟早杜而嚴絶之,勿用取女可也。

彖曰:姤,遇也,柔遇剛也。

卦名姤者,不期而遇之義也。一柔而遇五剛,是衆君子无心于遇小人,而一小人輒敢于遇衆君子,卒然而值,出于意外,故為姤。

勿用取女,不可與長也。

勿用取女,以小人用事,皆君子有以與之,未幾而禍君子,蠧國家矣,豈可與之長共事哉!

天地相遇,品物咸章也。

然論隂陽淑慝之分,遇不可有;若論隂陽相須之理,遇不可无。卦體以隂遇陽,是天當純陽用事之日,忽得地之微隂助之,則燥烈之氣有所滋潤,而品物流形自爾咸章矣。造化以姤成功如此。

剛遇中正,天下大行也。

造化不能一日无隂,况世道乎?第顧其主張世道者何如耳。卦體以九居五,是人君以英明果斷之德,遇宅中表正之位,則德以位顯,天下惟其運化,政教大行矣。聖人以姤成功如此。

姤之時義大矣哉!

此固天人相遇之善也,豈所論于君子之與小人哉!姤之一隂始生,其端雖微,其勢必盛,自非識微君子,謹而防之,必支蔓而不可挽,斯時斯義,豈不大哉!

象曰:天下有風,姤;后以施命誥四方。

天下有風,物無不遇,姤之象也。元后體之,以天不能遇物而遇之以風,君不能遇民而遇之以命,于是以王心之一為王言之。大舉凡政教,必施命令,布誥四方,使天下曉然洞吾為民之心,則君心與民相遇,亦如風之鼔乎萬物矣。

初六,繋于金柅,貞吉。有攸往,見凶。羸豕孚蹢躅。

初隂始生,小人用事之始也。誠能堅以自止,不進而肆害君子,如繫于金柅,此小人之貞,得受君子之賜,吉。若乘勢而往,則自失其庇,凶。然在君子,當知一隂雖微,勢必得權害,正猶羸豕,必至蹢躅,可不早為之防哉!

象曰:繫于金柅,柔道牽也。

小人之道,柔道也。柔則多媚善附,易于牽引羣邪以進,而肆害正之謀,故以金柅戒之也。

九二,包有魚,无咎,不利賓。

二、以得時用事之君子而與初遇,是小人在其包容之中,為包有魚之象。乘此制之,諭以道義,惕以禍福,使不肆害,自可免咎。若失此不制,使與諸賢相遇,則貽害无窮,甚不利焉。

象曰:包有魚,義不及賓也。

包有魚者,非獨計及賓之害而制之也。揆之于義,二當盡制小人之責,不令害及賓也。

九三,臀无膚,其行次且,厲,无大咎。

過剛不中,性躁欲進,上下无遇而不得,遂為臀无膚,其行次且之象。如是則寡助可危,固厲然无淫朋之大咎。

象曰:其行次且,行未牽也。

其行次且,由勢孤未得牽引之人,无所援以梯進耳。

九四,包无魚,起凶。

初與四應,本其所属之民,乃遇于二而不遇四,為包无魚之象。人心既去,禍亂自此起矣,凶。

象曰:无魚之凶,遠民也。

无魚之凶,豈人之遠我?我无孔邇之懷,我寔有以遠之耳,民非无故而去也。

九五,以杞包瓜,含章,有隕自天。

陽剛中正,主持世道,是以德位兼隆之君子,而下防始生用事之小人。猶以?包瓜,勢甚易矣。然彼方長而我將消,天運使然,難以力爭。必其所謂包瓜者,深密其謀,潛藏其勢,含晦章美,不露聲色,而默以制之。乃人事盡而天運回,而陽之消者倏然來復,若從天而降矣。信乎姤轉為復,非含章不能也。

象曰:九五含章,中正也。有隕自天,志不舍命也。

君子之去小人,多不能密其機,而九五獨能含章者,以有中正之德,涵養甚深,不徒恃剛,故能含也。隂陽迭勝,乃天命之自然,而五能有隕自天者,以志不舍命,能以有常之理順乎天而不逆其命,以挽回之任圖于己而不委其命,故以人勝天,而命自我回也。

上九,姤其角,吝,无咎。

人必謙以與人,而後能得所遇。上无位而處剛,是驕亢自高,求遇而以角者也。以角求遇,徒觸忤耳,吝所不免,然亦无比匪之咎。

象曰:姤其角,上窮吝也。

高亢在上,絶物无侣,宜窮于遇,故足羞也。

相关推荐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