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上经】第22卦-贲卦䷕山火贲卦(离下艮上)-[宋]赵以夫撰《易通•卷三》

[宋]赵以夫| 易经注解| 2022-12-01 23:51:22| 0

第22卦-贲卦䷕山火贲卦(离下艮上)

【周易上经】第22卦-贲卦䷕山火贲卦(离下艮上)-(宋)趙以夫撰《易通•卷三》

䷕【离下艮上】

賁。亨,小利有攸往。彖曰:賁,亨,柔來而文剛,故亨;分剛上而文柔,故小利有攸往。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觀乎天文,以察時變;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賁自泰來,以二為主,柔本在上,降而居二,柔來而文剛,故亨。亨者,指來卦而言,賁之本體也。剛本在二,升而居上,分剛上而文柔,故小利有攸往。隂為小,二用六,小往則大來,上與五應,何利如之?於卦為大畜,賁之變體也。方其為賁,離自乾來;及為大畜,離復成乾。乾天之上,互震與兌,日生於東,朝彩煥發,日没於西,夜光陸離,所謂天文者如此。通晝夜之道,知幽明之故,時變之所由察也。不變而但為賁,離以麗之,艮以止之,君臣尊卑,男女内外,粲然有文,禮為之節,所謂人文者如此。聖人嚮明而治,天下之所由化成也。天人皆有自然之文,聖人觀象,所以通變而神化也。

象曰:山下有火,賁。君子以明庶政,无敢折獄。

艮為山,山下有火,互震於中,日將出之時也。東方未明,光華已爛,賁之象也。聖人南面聼政,用其明也。離為獄,折獄非明不可,而曰无敢者,離明於内,艮止於外,所宜審克,不可輕於用其明也。剛柔得中,所以為賁。

初九:賁其趾,舍車而徒。象曰:舍車而徒,義弗乘也。

趾,耦而在下,以剛居之,賁其趾也。離為車,艮為徑路,初用而柔,變離為艮,舍車而徒也。初剛四柔,當位有應,而爻言變,何也?盖四雖應初,而乘三之剛,於義未安,不若初變為柔,為艮其趾,則各止其所而无咎矣。

六二:賁其須。象曰:賁其須,與上興也。

初為趾,二反為須,何也?蓋五乃輔頰之位,以柔居之,須之象也。二用而剛,往合乎五,賁其須也。動而得應,與上興也。彖言小利有攸往,此爻也。壮于頄,解而拇,皆於應爻取義。

九三:賁如,濡如,永貞吉。象曰:永貞之吉,終莫之陵也。

三用而柔應上之剛,剛柔相錯,賁如也。以柔變剛,濡如也。居失其位,是為頤之貞凶。永貞者,以剛自守,雖與上為敵,而三當其位,上終不得而陵之,所以吉也。易中言濡,皆指隂爻。

六四,賁如皤如,白馬翰如,匪寇婚媾。象曰:六四當位,疑也。匪寇婚媾,終无尤也。

四之柔應乎初之剛,賁如也。以柔居隂,其質本白,皤如也。震為大塗,於馬為第22卦-贲卦䷕山火贲卦-[宋]赵以夫撰《易通》,足為的顙,馳騁康莊,如飛如翰,白馬翰如之象。四與初應,婚媾也。乘三之剛,寇也。若不為三所間,則與初親也。匪寇,婚媾也。居雖當位,下乘乎剛,未免可疑。待三之變,竟配乎初,何尤之有?此爻亦以不變言,變則為離之哭如矣。

六五:賁于丘園,束帛戔戔,吝,終吉。象曰:六五之吉,有喜也。

二居地之上,艮山震木之下,丘園也。五用而剛,下應六二之柔,陳菲幣帛,以禮聘之,賁于丘園也。變艮為巽,巽為䋲,互離為絲,下體復離,束帛戔戔之象。吝者,不復還其柔也。終吉者,當位有應,其喜宜也。

上九:白賁,无咎。象曰:白賁无咎,上得志也。

卦本泰隂為白剛,上文柔白而賁之也。雖無三之應,而有五之孚,其志得行,何咎之有?

×关闭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