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上经】第15卦-谦卦䷎地山谦卦(艮下坤上)-[明]钱一本撰《像象管见•卷二上》

【周易上经】第15卦-谦卦䷎地山谦卦(艮下坤上)-[明]钱一本撰《像象管见•卷二上》

典籍作者:[明]钱一本

著作年代:明代

著作阅读:

错综复杂:

正文内容

第15卦-谦卦䷎地山谦卦(艮下坤上)

谦卦:䷎【艮下坤上】

謙:亨,君子有終。

彖曰:謙,亨,天道下濟而光明,地道卑而上行。天道虧盈而益謙,地道變盈而流謙,鬼神害盈而福謙,人道惡盈而好謙。謙尊而光,卑而不可踰,君子之終也。

【吳氏曰:謙,屈已下物也。既貶抑其尊,甘處物下,又推遜卑者,使居已上,内止退已而不進,外順讓人而不争,所以為謙】。

謙,亨。謙有天道下于坤下者艮,艮光明,天道下濟而光明之象。謙有地道上于艮上者坤,艮山高,坤地卑,坤行艮上,地道卑而上行之象。下濟光明,謙有天道之亨;卑而上行,謙有地道之亨。謙與盈反,以天道言,虧必在盈,益必在謙;以地道言,變必在盈,流必在謙;以鬼神言,害必在盈,福必在謙;以人道言,惡必在盈,好必在謙。盈如彼,謙如此,亨可知。君子有終。謙主在三,自其位于下之上,象謙尊,尊而不光,何言有終?今則實有艮之光,自其位于上之下,象謙卑,卑而可踰,何言有終?今則止有定則,而不可以踰,是為君子之有終。

象曰:地中有山,謙。君子以裒多益寡,稱物平施。

【裒,古易文作掊,或作捊,取也。稱,平聲。施,去聲】。

地中有山,莫高匪山,而有于地中,高不自多,以卑自處,謙象。高卑之度,即多寡之數,多在已,不敢自有,寡在人以已下之,君子以裒多益寡之象。山高地卑,未得為平,以平地藴高山,物物稱量其宜,而均平其施,无使有一物之不平,君子以稱物平施之象。

初六,謙謙君子,用涉大川,吉。象曰:謙謙君子,卑以自牧也。

謙主三止,初前有坎,三象隱伏地中之謙,初象隱伏坎下之謙。處謙之初,謙三之謙,以君子之謙為謙,有止之則无陷之失。謙謙君子,用涉大川之象,是為謙初之吉。三且以高山之則自處于卑,初更卑處,安得不守?三之卑則以自治象,故曰卑以自牧。

六二,鳴謙,貞吉。象曰:鳴謙貞吉,中心得也。

二三以近相得,三如震動,二即賡鳴,三以謙倡,二以謙和,以鳴則貞,以貞則吉。二中鳴出中心,與三應和得來,非由勉強象,故明中心得。

九三:勞謙,君子有終,吉。象曰:勞謙君子,萬民服也。

【俞氏曰:萬,盈數,一陽五陰之卦多言之,如懷萬邦,建萬國之類】。

事功曰勞。三以一剛為止,主于上下五柔之中,舉世莫尚其功。其功如山之為高,却又卑處地下,隱伏不見施伐,盡忘勞謙之象。下濟則下二爻止而服于下,依三以有終;上行則上三爻順而服于上,依三以有終。上下皆可據三為定,則君子有終吉之象。以一剛而止衆柔,合衆柔以服一剛象,故曰萬民服。

六四:无不利,撝謙。象曰:无不利,撝謙,不違則也。

三下止為艮,反上成震。四以卑體動而上行,行无不順无不利之象。撝如撝軍以退之撝。四雖進行,三上惟有反以,則三是順是遜,而極其退讓以為謙。撝,謙之象。象故明,不違則

六五:不富以其隣,利用侵伐,无不利。象曰:利用侵伐,征不服也。

泰四不富以其隣,四虚失順之實,又以其三,將以隳君子用世之志。謙五不富以其隣,五虚无踰之心,又以其四,欲以顯勞臣高世之功。非但不富四,四如為坎上爻,唯三是乘,四首不服,何言萬民?是故隂為不服,則濳師以掠其境,利用侵。顯為不服,則聲罪以致其討,利用伐。五三同功,以震上行,利用侵伐之象。侵伐用而則在三順,在五能以謙順中道利天下,无不利之象。

上六:鳴謙,利用行師,征邑國。象曰:鳴謙,志未得也。可用行師,征邑國也。

二近三而鳴,鳴于止下,謙以止貞,故曰中心得。上應三而鳴,鳴于動上,謙以動震,非三隱伏地中,不伐不德之意,故曰志未得。征者,上伐下征,以正其不正。以坤之衆,踰艮之止,相率而為違則之謙,邑國之不正孰甚?上之謙,原以應三鳴,邑國盡聞,故亦利用。三則以行師邑,據四而言,國合五而言。四如踰三,邑非其邑。五如富四,國亦非國。坤衆為師,震動而起,為行為征。四五兩爻,皆以震行後,正利用行師征邑國之象。謙初用涉大川,以三之止為用。謙五利用侵伐,謙上利征邑國,取正于三而止。處三之下,无三之止,非君子之謙之終。處三之上,踰三之止,非君子之謙之終。上應三,要終能正象,故特明之曰可用行師征邑國也。

相关推荐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