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卦傳-[元]董真卿撰《周易会通•卷十四》

| 易经注解| 2023-04-19 22:56:26| 0

附録:

程子語序卦非易之藴此不合道韓康伯注遺書 朱子語問序卦或以為非聖人之書信乎曰此沙隨程氏之說也先儒亦以為非聖人之藴某以為謂之非易之精則可謂非易之藴則不可周子分精與藴字甚分明序卦却正是易之藴事事夾雜都有在裏面問何謂易之精曰如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這便是易之精問如序卦中亦見消長進退之義喚做不是精不得曰此正是事事夾雜有在裏面正是藴須是自一箇生出來以至於无窮便是精道夫序卦首言天地萬物男女夫婦是因咸恒為夫婦之道說起非如舊人分天道人事之說大率上經用乾坤坎離為始終下經便當用艮兌巽震為始終淵

纂註:

孔氏曰序卦者文王既繇六十四卦分為上下二篇先後之次其理不見故孔子各序其相次之義故謂之序卦焉雙湖先生曰文王演易羑里取伏羲六十四卦分為上下經二篇大扺本先天圓圖以東西南北四方正卦乾坤坎離為上經之終始以西北隅艮東南隅兌合而為咸西南隅巽東北隅震合而為恒四隅反卦為下經之始以既未濟則亦坎離之交不交也故乾坤坎離四純卦皆居上經震艮巽兌四純卦皆居下經又以反對為次非復先聖之舊夫子序卦直以卦名發其次第之義它則未及又案呂氏要指曰易變易也天下有可變之理聖人有能變之道反需為訟泰為否隨為蠱晉為明夷家人為暌此不善變者也反剥為復遯為壯蹇為解損為益困為井此善變者也文王示人以可變之機則危可安亂可治特在一轉移間爾後天之學其以人事贊天地之妙歟又嘗合上下經始終而論之乾坤天地也坎離水火也以體言也咸恒夫婦也既未濟水火之交不交也以用言也上經以天道為主具人道於其中下經以人道為主具天道於其内三才之間坎離最為切用日月不運寒暑不成矣民非水火不生活矣心火炎燥而不降腎水涸竭而不升百病侵陵矣故上下經皆以坎離為終焉

  有天地然後萬物生焉

纂註:

雙湖先生曰乾坤為上經主自坎離外諸卦皆乾坤會遇

盈天地之間者唯萬物故受之以屯屯者盈也屯者物之始生也

纂註:

張子曰聚而不得出故盈雖雷亦然項氏曰屯不訓盈剛柔始交雷雨動盪其氣充盈故謂之盈耳謂物之始生者其時也若屯之訓紛紜盤錯之義耳

物生必蒙故受之以蒙

纂註:

郭氏京曰始生必蒙始字誤作物字雙湖先生曰乾坤後次屯蒙者震坎艮以三男代父母用事雖无乾坤正體然三男實坤三索於乾而得有互體之坤亦是坤與三男會也

蒙者蒙也物之穉也物穉不可不養也故受之以需需者飲食之道也

【呂音訓:穉陸氏曰直吏反本或作稚

纂註:

郭氏京曰蒙者蒙昧也脫昧字 朱氏曰幼稚而无以養之則夭閼不遂舊德養才者亦然 南軒張氏曰需者乃養之以中正為飲食之道也 雙湖先生曰中正取五爻象然需待亦有從容不迫後其食之道

飲食必有訟故受之以訟

纂註:

朱氏曰乾餱以愆豕酒生禍有血氣者必有争心故次以訟

訟必有衆起故受之以師師者衆也衆必有所比故受之以比

【呂音訓:比陸毗至反下同

纂註:

雙湖先生曰需訟之後坤遇坎而為師比自屯至比三男卦震艮各一用坎獨六用者亦見天地間水為最多猶人一身无非血脉之流轉也

比者比也比必有所畜故受之以小畜物畜然後有禮故受之以履

【呂音訓:畜陸氏曰敕六反本亦作蓄下及雜卦同故受之以履晁氏曰案王輔嗣略例所引下有履者禮也一句誤入註中如巽之彖

纂註:

郭氏京曰比者親比也脫親字 張子曰德積則行必有方物積則散必有道 項氏曰履不訓禮人之所履未有外於禮者故以履為有禮也 雙湖先生曰師比後乾方與巽兌會成小畜履此長少二女代兄從父始入用惟離中女未用耳乾坤至此十變十成數也陰陽之氣一周矣

履而泰

【呂音訓:履而泰晁氏曰鄭无而泰二字

集解:

朱子曰晁氏云鄭无而泰二字

然後安故受之以泰

纂註:

朱氏曰禮者履而行之者也所履者君子之大道故其心泰然而安故次之以泰 愚謂人有禮則安无禮則危正此意也

泰者通也物不可以終通故受之以否

【呂音訓:否陸偏鄙反下同

纂註:

南軒張氏曰治亂相仍如環无端物安有久通者乎故受之以否夫泰而驕所以致否否而畏所以復泰 雙湖先生曰小畜履後乾坤自相遇成泰否然乾坤十變方泰何其難泰一變即否何其易履其交處其會者宜知警戒為變化持守之道可也

物不可以終否故受之以同人與人同者物必歸焉故受之以大有

纂註:

司馬公曰否者物不相交之卦不相交則異異則爭爭則窮故受之以同人同人者所以通之也物通則大有矣 雙湖先生曰泰否而後乾坤異處乾自與離相遇為同人大有至此則離始入用而三女之卦全用矣

有大者不可以盈故受之以謙

【呂音訓:有大者晁氏曰鄭作有大有

纂註:

朱氏曰認物之歸為已有者必驕驕則亢滿大復為累矣有大者不可盈故次以謙

有大而能謙必豫故受之以豫

纂註:

雙湖先生曰同人大有後坤又自與艮震相遇成謙豫亦為長少二男之從母也至此震艮二男復用事矣

豫必有隨故受之以隨以喜隨人者必有事故受之以蠱

纂註:

朱氏曰以喜隨人必有所事臣事君子事父婦事夫弟子事師非樂於所事者其肯隨乎 雙湖先生曰謙豫後震兌巽艮會男女長少成隨蠱若无預乾坤其實乾坤三陰三陽雜居隨自否初上變蠱自泰初爻上變謂非由於乾坤可乎

蠱者事也

纂註:

項氏曰蠱者壞也物壞則萬物生矣事因壞而起故以蠱為事之元

有事而後可大故受之以臨

纂註:

韓氏曰可大之業由事以生

臨者大也

纂註:

項氏曰臨不訓大大者以上臨下以大臨小凡稱臨者皆大者之事故以大稱之若豐者大也則真訓大也是以六十四卦有二大而不相妨焉 南軒張氏曰臨者二陽進而四陰退駸駸向於大矣

物大然後可觀故受之以觀

【呂音訓:以觀陸官喚反

纂註:

南軒張氏曰天下皆山也唯泰山可觀天下皆水也唯東海可觀蓋物大然後可觀況於人乎 閻氏曰物大然後可觀昔孔子觀於東海之水子貢問曰君子之所以見大水必觀焉者何也孔子告之以似德似義似道似勇似法似正似察似善化似志可觀之說 雙湖先生曰隨蠱而後坤與兌巽相遇而為臨觀亦為長少二女之從母也

可觀而後有所合故受之以噬嗑

纂註:

朱氏曰在上无可觀在下引而去矣非可觀而能有嗑乎

嗑者合也物不可以苟合而已故受之以賁

纂註:

楊氏時曰物不可以苟合无故而合者必无故而離又在乎賁以飾之 蘇氏曰君臣父子夫婦朋友之際所謂合也直情而行之謂之苟禮以飾情謂之賁苟則易合合則相瀆相瀆則易以離賁則難合難合則相敬敬則久矣 雙湖先生曰臨觀而後噬賁雖震離艮相遇而成實亦乾坤三陰三陽分布隨蠱由泰否變噬賁由隨蠱變隨五上易為噬嗑蠱初二易為賁也

賁者飾也致飾然後亨則盡矣故受之以剥

【呂音訓:亨陸氏曰許庚反鄭許兩反徐向音同

纂註:

南軒張氏曰賁飾則貴於文文之太過則又滅其質而有所不通故致飾則亨有所盡言其不通故受之以剥

剥者剥也物不可以終盡剥窮上反下故受之以復

纂註:

朱氏曰此周末所以不勝其弊文之末流也物窮則反不可終盡剥陽窮於上而終反於下故次之以復 雙湖先生曰噬嗑賁後坤遇艮震而成剥復亦為長少二男之從母也

復則不妄矣故受之以无妄

纂註:

朱氏曰復天理則无妄无妄則其動也天 余氏曰自有事而大大而可觀可觀而合合而飾所謂忠信之薄而偽之始也故一變而為剥剥而復則真實獨存而不妄矣

有无妄然後可畜故受之以大畜

【呂音訓:然後可畜晁氏曰鄚作物然後可畜

纂註:

朱氏曰前曰比必有所畜者比而後畜其畜也小故次以小畜无妄然後物物循理乃可大畜故次之以大畜 閻氏曰无妄然後可畜所畜者在德故曰大 雙湖先生曰剥復而後乾遇震艮而成无妄大畜亦為長少二男之從父也

物畜然後可養故受之以頤

纂註:

南軒張氏曰畜然後可推以養人故受之以頤

頤者養也不養則不可動故受之以大過

附録:

朱子語問不養則不可動故受之以大過何也曰動則過矣故小過亦曰有其信者必行之故受之以小過道夫

纂註:

閻氏曰養者君子所以成已動者君子所以應物然君子處則中正動則中行豈求勝物哉及其應變則有時或過故受之以大過 雙湖先生曰无妄大畜後震艮巽兌雖男女長少自合成頤大過然頤互兩坤大過互兩乾謂之无乾坤不可也自乾坤至此无一卦无乾坤信矣

物不可以終過故受之以坎

纂註:

雙湖先生曰愚觀物不可終過故受以坎之辭盖以中為貴以坎之陽中而節其過則无過矣下文又以陷言之

坎者陷也陷必有所麗故受之以離離者麗也

【呂音訓:晁氏曰王昭素云諸本更有三句云麗必有所感故受之以咸咸者感也

集解:

朱子曰右上篇

纂註:

張子曰一陷溺而不得出為坎一附麗而得出為離 楊氏時曰坎者陽也必有所麗則庶可以扶危拯溺不有所麗而一於陷者不可也作易者於坎後必繼以離豈无仁民愛物之心哉 雙湖先生曰頤大過而後坎離終焉頤似離大過似坎固也頤初二五上變則為重體之坎大過初二五上變亦為重體之離矣

 有天地然後有萬物有萬物然後有男女有男女然後有夫婦有夫婦然後有父子有父子然後有君臣有君臣然後有上下有上下然後禮義有所錯

【呂音訓:錯陸氏曰七各反徐七路反

附録:

朱子語或問太極圖下二圈固是乾道成男坤道成女是各有一太極也如曰乾道成男坤道成女方始萬物化生易中却云有天地然後有萬物有萬物然後有男女是如何先生曰太極所說乃生物之初陰陽之精自凝結成兩箇後來方漸漸生去萬物皆然如牛羊草木皆牝牡一為陽一為陰萬物有生之初亦各自有兩箇故曰二五之精妙合而凝賀孫問序卦中有一二處不可曉如六十四卦獨不言咸何也曰夫婦之道即咸也曰亦如上經不言乾坤但言天地則乾坤可見否曰然道夫問錯字陸氏直兩音曰只是作措字謂禮義有所施設耳董

纂註:

南軒張氏曰上經不言乾坤下經不言咸者蓋乾坤與咸初无所受故也 楊氏時曰乾坤者萬物父母咸恒人之父母項氏曰上下既具則拜趨坐立之節形而宮室車旗之制設其行之必有文故謂之禮辨之必有理故謂之

  

羲禮義者非能制為人倫也有人倫而後禮義行其間耳

夫婦之道不可以不久也故受之以恒

纂註:

雙湖先生曰咸恒為下經之主自既未濟外諸卦皆艮兌巽震之會遇

恒者久也物不可以久居其所故受之以遯

【呂音訓:物不可以久居其所晁氏曰鄭作物不可以終久於其所

纂註:

閻氏曰不可以久居其所此以物言之也 雙湖先生曰此又借恒之名汎論物義若夫婦之道豈可以不久居其所者乎

遯者退也物不可以終遯故受之以大壯

纂註:

雙湖先生曰咸恒而後艮震遇乾而為遯壯亦為父之臨二男也

物不可以終壯故受之以晉

附録:

朱子語問壯與晉何别曰不但如此壯而已又更須進一步也道夫

晉者進也進必有所傷故受之以明夷

纂註:

閻氏曰知進而已不知消息盈虛與時偕行則傷之者至矣故受之以明夷 雙湖先生曰遯壯而後為晉明夷由離坤而成為母之臨中女雖无震巽艮兌然有互艮互震亦猶上經屯蒙雖无乾坤正體而實未嘗不互坤也

夷者傷也傷於外者必反其家故受之以家人

纂註:

閻氏曰以利合者迫窮禍患害相棄也以天屬者迫窮禍患害相收也明夷之傷豈得不反於家人乎

家道窮必乖故受之以睽

纂註:

南軒張氏曰夫家有父子之親夫婦之愛然身不行道則父子夫婦无復親矣此家道窮則乖離所以次睽也

睽者乖也乖必有難故受之以蹇

【呂音訓:難陸乃旦反下同

纂註:

項氏曰凡言屯者皆以為難而蹇又稱難者卦皆有坎也然屯動乎險中行乎患難者也蹇見險而止但為所阻難而不得前耳非患難之難也故居屯者必以經綸濟之遇蹇者待其解緩而後前難易固不侔矣

蹇者難也物不可以終難故受之以解

【呂音訓:解陸音蟹下同

纂註:

雙湖先生曰家人睽而後艮震遇坎而為蹇解自遯至解八卦艮震巽兌之遇乾坤離坎也自成一局

解者緩也緩必有所失故受之以損

附録:

朱子語問序卦中如所謂緩必有所失似此等事恐後人道不到曰然問緩字恐不是遲緩之緩乃是解怠之意故曰解緩也曰緩字是散意問如縱弛之類否曰然道夫

損而不已必益故受之以益

纂註:

雙湖先生曰蹇解而後損益次之者咸十卦變之盡為損而艮上兌下恒十卦變之盡為益而巽上震下亦猶上經乾坤十變而有否泰也

益而不已必決故受之以夬

纂註:

朱氏曰益久則盈盈則必決隄防故次决

夬者決也決必有所遇故受之以姤

纂註:

雙湖先生曰上決一陰下復一陽猶可也今上決一陰下遇一陰姑論卦名相次又曰損益而後兌巽遇乾而成夬姤亦為父之臨二女也乾體止於此

姤者遇也物相遇而後聚故受之以萃萃者聚也聚而上者謂之升故受之以升

【呂音訓:上陸時掌反

纂註:

南軒張氏曰天下之物散之則小合而聚之則積小以成其高大故聚而上者為升也 雙湖先生曰夬姤而後兌巽遇坤而成萃升亦為母之臨二女也坤體止於此

升而不已必困故受之以困困乎上者必反下故受之以井

纂註:

雙湖先生曰萃升而後兌巽遇坎而成困井

井道不可不革故受之以革

纂註:

朱氏曰井久則穢濁不食治井之道革去其害井者而已

革物者莫若鼎故受之以鼎

纂註:

雙湖先生曰困井而後兌巽遇離而成革鼎自夬至鼎八卦皆兌巽之遇乾坤坎離也又自成一局

主器者莫若長子故受之以震

【呂音訓:長陸丁丈反

纂註:

朱氏曰鼎者宗廟之器主之者莫如震震長子也

震者動也物不可以終動止之故受之以艮

纂註:

朱氏曰震一陽動於下艮一陽止於上動極則止故受之以艮雙湖先生曰革鼎而後震艮純卦次之

艮者止也物不可以終止故受之以漸

纂註:

南軒張氏曰漸者止於下而漸於上不終於止而有所進也

漸者進也進必有所歸故受之以歸妹

纂註:

閻氏曰晉者進也晉必有所傷漸者進也進必有所歸何也曰晉所謂進者有進而已此進必有傷也漸之所謂進者漸進而已烏有不得所歸者乎 雙湖先生曰夫子特借歸之一字以論其序非以明卦旨也又曰震艮而後艮巽兌震又自相遇而為漸歸妹亦咸恒下二體合為漸上二體合為歸妹也

得其所歸者必大故受之以豐

纂註:

朱氏曰前曰與人同者物必歸焉故受之以大有此曰得其所歸者必大大有次同人者處大之道也豐次歸妹者致大之道也 雙湖先生曰亦借歸字汎論致豐之由非取歸妹義也

豐者大也窮大者必失其居故受之以旅

纂註:

雙湖先生曰漸歸妹後震艮遇離成豐旅

旅而无所容故受之以巽巽者入也入而後說之故受之以兌

【呂音訓:說陸音悅下同

纂註:

項氏曰人之情相拒則怒相入則說故入而後說之 雙湖先生曰豐旅而後巽兌純卦次之

兌者說也說而後散之故受之以渙渙者離也物不可以終離故受之以節

纂註:

雙湖先生曰巽兌又自出而遇坎以成渙節

節而信之故受之以中孚有其信者必行之故受之以小過

纂註:

朱氏曰行者足相過也小過以陰過陽有行之象 雙湖先生曰渙節後兌巽艮震自相遇為中孚小過亦咸恒上下二體交互相重成卦也咸恒一變損益再變斬歸妹三變中孚小過陰陽各從其類焉

有過物者必濟故受之以既濟

纂註:

南軒張氏曰能高於人而過之然後可以濟天下

物不可窮也故受之以未濟終焉

【呂音訓:未濟終焉晁氏曰趙蕤謂終焉二字疑非仲尼之辭後人傳之誤也

集解:

朱子曰右下篇

纂註:

項氏曰坎離之交謂之既濟此生生不窮之所從出也而聖人猶以為有窮也又分之以為未濟此即咸感之後繼之以常久之義也蓋情之交者不可以久而无弊故必分之正者終之人之心腎其氣何嘗不交而心必在上腎必在下不可易也觀此可以知既濟未濟之象矣雙湖先生曰中孚小過後離坎重為既未濟為下經之終中孚小過似離坎固也中孚二三四五各易位則

  

為離小過二三四五各易位亦為坎矣

×关闭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