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上经】第2卦-坤卦䷁坤卦为地(坤下坤上)-[宋]李过撰《西溪易说•卷一》

[宋]李过| 易经注解| 2022-12-01 23:51:22| 0

第02卦-坤卦䷁坤卦为地(坤下坤上)

[宋]李過撰《西谿易說•卷一》【上经】第2卦-坤卦:坤卦为地(坤下坤上)

【原文】坤,元亨,利牝馬之貞。君子有攸往,先迷,後得主利。西南得朋,東北喪朋,安貞吉。

未有地,先有坤之理。太極既判,地就易中禀得柔順之理,故曰坤。乾至健,坤至順,地道也,妻道也,臣道也。故坤卦六爻皆人臣之道,坤四德與乾同而貞體異。曰牝馬者,取乾之配也。乾為馬,坤為牛,不言牛而言牝馬,象乾之配也。牝馬能載而又能生育,坤所以載萬物而資生也,故為牝馬之貞。陽唱而隂和,男行而女隨,此理也。君子體之而有所行,為先則迷,為後則得主,而利以隂道,不為倡也。西南隂位,朋類也,自巽至兌皆坤之類,故往則得已之朋。東北陽位,自乾至震皆乾之類,故往則喪已之朋。坤體静,故安貞吉。

【原文】《彖》曰:至哉坤元,萬物資生,乃順承天。坤厚載物,德合无疆,含弘光大,品物咸亨。牝馬地類,行地无疆。柔順利貞,君子攸行,先迷失道,後順得常。西南得朋,乃與類行,東北喪朋,乃終有慶,安貞之吉,應地无疆。

至哉坤元,萬物資生。乾大坤亦至,其大不敢與乾並,故稱至以别乾。萬物賦形於天,必托地以生,故曰萬物資生,乃順承天。萬物始於一,乾知大始,坤作成物。謂坤元者,順承天之理,奉行乎天也。此言坤元。坤厚載物,德合无疆。至厚莫如地,故能載物,此其用處也。以坤固有此德,合乎地之無疆。含弘光大,品物咸亨。萬物發生,非坤之大,不足以發生之,不足以居之,而物無所麗。自坤道敷暢,萬物盡在并包兼容之中,而施生之理益顯,故曰含弘光大,品物咸亨。此言坤之亨。牝馬地類,行地無疆。柔順利貞,君子攸行。坤毋道也,故牝馬地類。地雖無疆,牝馬之力足以行之,故象焉。柔順利貞,坤體以柔順為利,亦以柔順為貞。牝馬惟柔順也,是以能載,能生育,又能為乾之配,故卦辭言利牝馬之貞,彖辭亦總言柔順利貞也。先迷失道,後順得常。西南得朋,乃與類行。東北喪朋,乃終有慶。既曰喪朋,安得有慶?蓋隂不從陽,不能生育,故女必從男,臣必從君,地必承天,合其疇類,從陽則有慶也。夫子此意,可以發文王未盡之藴。安貞之吉,應地无疆。君子體坤之德,安貞而不變所守,應乎地德之无疆也。乾德在不息,坤德在無疆。疆字有個體限極,可久之德自不息中來,可大之業自无疆中來。

文言曰:坤至柔而動也剛,至静而德方,後得主而有常,含萬物而化光。坤道其順乎,承天而時行。

坤道至柔且静,然不剛不方,則何以載物而不移?聖人恐剛字害坤體,故曰動也。剛動,其發用處也。坤體静,微有震動,便為災變,所以能安静者,以其德方故也。惟方,故止而静。乾以員轉,坤以方止,故曰共德方。隂陽寒暑,生殺榮悴,一出於天,而地一切聽命焉。方其煖然為春也,地亦與之為春也;及其凄然為秋也,地亦與之為秋也。蓋順者,坤之道也,故承天而時行,一切奉承於天而已。

【原文】《象》曰: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地勢順下,坤之象也。君子不體順而體厚,蓋勢不順下,無以見地之厚愈下而地愈厚也。所謂載華嶽而不重,振河海而不洩,河海之下,猶有地焉,方見其厚也。故君子以厚德載物。

【原文】初六:履霜,堅冰至。

《象》曰:履霜堅冰,陰始凝也。馴致其道,至堅冰也。

文言曰: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臣弑其君,子弑其父,非一朝一夕之故,其所由來者漸矣,由辨之不早辨也。易曰:履霜,堅氷至。蓋言順也。六爻自二至五,為坤之德,初戒履霜,終戒龍戰。坤六爻純隂,臣道也。一隂之生,其勢浸長,積而至六,則難理矣。故於履霜之始,而知其有堅氷之漸也。古之大臣,雖大有勲勞於天下,而執德愈謙者,蓋其智足以察此也。勢至莾、卓,雖欲不為亂,亦不可得矣。故曰:由辨之不早辨也。

【原文】六二:直方大,不習无不利。

《象》曰:六二之動,直以方也。不習无不利,地道光也。

文言曰:直其正也,方其義也。君子敬以直内,義以方外,敬義立而德不孤。直方大,不習无不利,則不疑其所行也。

此中四爻為坤之德。六五在坤,為人臣之極位,而事業所由以著見。然坤之德,則二爻已盡見之矣。曰直、方、大,不習無不利,則全彖中所謂含弘光大,與文言所謂柔而動剛,静而德方,二皆備其體。蓋坤,臣道也。壯之所行,即幼之所學;達之所施,即窮之所養。堯、舜君氏之學,方其在下時,藴蓄當素備,故坤德盡見於二。而三、四、五則出而見於事業,故三爻便從王事。然未得位,故無成。四位雖尊,而君民之心未孚,故但括囊。至五爻為人臣之極位,而又得君,則其可以有為矣,故元吉。此聖賢重乾卦之綱領也。直、方、大三者,坤之德。然惟直方,故能大。象只言六二之動,直以方也。文言亦指言直方。敬存於中,共内自直。程氏言:主一之謂敬,無適之謂一。學者且須持敬,勿忘勿助,則其存養之道也。人常能持此心,如過獨木橋時節,便見主一。此心純一而無間,則思慮所措,焉往而不得其正?集義在我,則無是餒,而所向莫吾挫矣。敬義既立,直方體備,而德不孤,則左右逢原,而德牲洪矣。此直方所以為大也。坤德既備,推而行之,無往不利,尚何疑焉?不習,不疑也。地道之光,故不疑也。以此見之,事業自然章明也。

【原文】六三:含章可貞,或從王事,无成有終。

《象》曰:含章可貞,以時發也;或從王事,知光大也。

文言曰:隂雖有美,含之以從王事,弗敢成也。地道也,妻道也,臣道也。地道无成,而代有終也。

三雖出從王事,然未得位,故但含其章而守貞,將以待時而發也。无成有終,非見理之審者不能,故曰知光大。又曰地道無成而代有終者,蓋隂道不居成功,始終歲功皆在乎陽,隂特輔陽以有為爾,故曰无成而代有終也。

【原文】六四:括囊,无咎无譽。

《象》曰:括囊无咎,慎不害也。

文言曰:天地變化,草木蕃;天地閉,賢人隱。易曰:括囊,无咎。蓋言謹也。

四居上體,坤道一變,六爻純隂,天地不交,而卦氣在千月,乃閉塞成冬之時也。雖處尊位,而羣臣未相信,故但括囊而毁譽不加,則遠害之道也。文言亦專以閉塞為義。

【原文】六五:黃裳,元吉。

《象》曰:黃裳元吉,文在中也。

文言曰:居子黄中通理,正位居體,美在其中,而暢於四支,發於事業,美之至也。

六五以柔居中,在坤為人臣之極位,進而至五,則可以有為矣,故爻辭但贊其事業之美。黄,中色;裳,身之章也。言事業之美,發見於外,粲然有文,由直方大之體,蓄藴於巾者素備,故能如此。象曰:文在中也。文字解裳字,中字解黄字。文言曰:君子黄中通理,解黄字;正位居體,解裳字;美在其中,又解黄字;暢於四支,發於事業,又解裳字;美之至也,解元吉字。言直方大之體,通徹於中,進而至五,正大臣之位,居柔中之體,以其藴蓄發見乎外,其事業設施,非一日之積也。蓋自二爻,坤德已備,事業自當如此。如周公處師保之位,既成其君德,而後制禮作樂,以文太平之功也。先儒謂黄,中色;裳,下服。五,君位,故有居中處下之戒。然文王、夫子無此意。初、上已戒,而五又有戒,是坤無德之可取也。當從象與文言說。

【原文】上六:龍戰于野,其血玄黃。

《象》曰:龍戰于野,其道窮也。

文言曰:隂疑於陽必戰,為其嫌於無陽也,故稱龍焉。猶未離其類也,故稱血焉。夫玄黄者,天地之雜也,天玄而地黄。

戰曰龍。戰者,隂疑於陽也,嫌其非君,故亦稱龍,如新莽之即真是也。血屬隂,稱血者,謂未離乎隂類也,故稱血以别之。雖然,其血則離。玄,天色也;黄,地色也。其血黄耶,則嘗僭號;其血玄耶,實則簒奪之臣。故曰:玄黄者,天地之雜也。然君臣之分,終不可得而亂。天玄地黄,千歲之日,自不相紊,見得大弊極亂之後,天地之定分,終不可易。若夫莽、卓輩,雖能為亂,要之則是簒奪之臣,故終之曰天玄而地黄。

【原文】用六:利永貞。

《象》曰:用六永貞,以大終也。

六柔道,可以常守而不變,故曰利永貞。據陽爻用九,隂爻用六,天地生數也。然合成數言之,則九為天之極,天下之理極則必變,故曰用九無首。六為地數之中,天下之理惟中故可常,故曰用六利永貞。就爻言龍,龍能變而鯉不能變,故龍之鱗八十一,九九之數也;鯉之鱗三十六,六六之數也。此亦物理之自然者。

【点校底本】:欽定四庫全書

【资料录入】:丁不二

【初次点校】:暂无(点此查看点校说明)

【再次点校】:暂无(点此查看点校说明)

【负责版主】:待申请(点此查看申请说明)

×关闭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