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下经】第42卦-益卦䷩风雷益卦(震下巽上)-[宋]李衡撰《周易义海撮要•卷四》

[宋]李衡| 易经注解| 2022-12-01 23:51:22| 0

第42卦-益卦䷩风雷益卦(震下巽上)

【周易下经】第42卦-益卦䷩风雷益卦(震下巽上)-[宋]李衡撰《周易義海撮要•卷四》

䷩【震下巽上】

益。利有攸往,利涉大川。

損卦則損下益上,益卦則損上益下,得名皆就下而不據上者。向秀云:明王之道,志在惠下,故取下謂之損,與下謂之益。【正】

陽為君,隂為臣。今震一陽二隂,臣多與君,而四巽之下應初,是天子損其所有以下諸侯也。人君以益下為德,故謂之益。雷動風行,猶人君出教令,臣下奉行之,故利有攸往。利涉大川。【鄭】

利涉大川者,君能以仁義之道益下,下受其賜,則捐軀而報上,效命以助君,可濟險難。【胡】

彖曰:益,損上益下,民說无疆。自上下下,其道大光。利有攸往,中正有慶。利涉大川,木道乃行。益動而巽,日進无疆。天施地生,其益无方。凡益之道,與時偕行。

處上而巽,不違於下,損上益下之謂。五處中正,自上下下,何適不利,故有慶也。木以涉川為常,以益涉難,同乎木也。益之為用,施未足也。滿而溢之,害之道也。故益之道,與時偕行。【注】

動而驕盈,則被損无己;動而卑巽,則進益无疆。天施氣於地,地受氣而化生,亦損上益下之義。其施化之益,无有方所。【正】

此本否卦。乾下之初,坤為无疆,震為喜笑,以貴下賤,大得民,故說无疆。【蜀】

時儉不可損,時泰不可益。【牧】

損稱損益盈虛益稱凡益之道者,損下益上,時不獲已,然後行之,則盈虛利害從而生矣。富國實民,无時不可,故言損則不可。无益而不損,又何害也。【薛】

象曰:風雷,益;君子以見善則遷,有過則改。

遷善改過,益莫大焉。【注】

子夏傳云:雷以動之,風以散之,萬物皆益。二月啟蟄之後,風以長物。八月收聲之後,風以殘物。風之為益,其在雷之後,【正】

雷行而風從益。其震也。【子】

六子,皆有益於物,必曰風。雷者,水火山澤,惟能結聚萬物,必由散動,然後增長故也。【牧】

風。得雷而威益彰,雷得風而聲益遠。【胡】

風。无所不至,遷善宜速。雷動而復静,改過宜思。【薛】

風。烈則雷迅,雷激則風怒。

初九:利用為大作,元吉,无咎。象曰:元吉,无咎,下不厚事也。

處益之初,居動之始,體剛莅事,以之乎巽,以斯大作,必獲大功。居下非厚事之地,在卑非任重之處,大作非小功所濟,故元吉乃得无咎。【注】

受上之益,必有大功可以當之。初以剛下為動之主,能堪大事者,下非專厚之所。【子】

居震之初,震為稼穡,又為大作。益之大者,莫大耕植,若能不厚勞於民,不奪時於農畯,則大吉无咎。【

此后稷、公劉之功,然初處下體,為二隂之主,不宜厚事以擅九五之民,惟志於奉上,乃吉无咎。【陸】

六二:或益之十朋之龜,弗克違,永貞吉。王用享于帝,吉。象曰:或益之,自外來也。

處内履中,居益以沖。益自外來,不召自至。朋龜獻策,同於損卦。然位不當尊,永正乃吉。【注】

帝天也。王用此時,享祭於天,明靈降福。【正】

柔以得位,受上之益,得中之道,能精意以奉五,通於人而信於神也,故外來非常之祐也。夫隂之所利,在於永貞,而二能盡之,其於吉也,雖訪諸十朋之龜,不能違也。長正之道,豈止於臣下哉?雖王用之,享上帝亦吉也。【子】

下比於初,初非二應,故曰外來。【陸】

為臣若是,王者用之,可享上帝。【逢】

虛中退託,又順從之。九五自外來而益之,或益之者,益之不一,天下之善皆歸之也。天地鬼神人道貴謙,得人如此,故十朋之龜弗克違。受益者當守而不變,愈久而不厭,則來益者无窮矣。【朱】

六三:益之用凶事,无咎。有孚中行,告公用圭。象曰:益用凶事,固有之也。

六三以隂居陽,不能謙退,是求益者也,故曰益之。益不外來,自已求之,物所不與。若以謙道責之,則理合誅戮;若以救凶原之,則情在可恕。然六三以隂居陽,處下卦之上,壯之甚也。用此以救衰危,則物之所恃。若能求益,不為私己,志在救難,為壯不至亢極,能適於時,是有信實而得中行。用此有孚中行之德,以告於公,公必任之以救衰危之事。象曰:固有之者,明非為救凶不可求益,施之凶事,乃得固有其功。【正】

六三失位而體姦邪,處震之動,懷巽之權,是矯命之士,争奪之臣,桓、文之爻也。在益之象而居坤中,能保社稷,撫人民,故无咎。中行近仁,故曰有孚。中行然後俯列盟會,仰致錫命。【于】

君子不在其位,不謀其政。今六三位非其正而過於中,故益於下。若民之凶荒患難,至不顧一身,奮然而往,則可以无咎。而又以由中之信,合中道而行,執符瑞以告於公,明所益之事。若汲黯���河内粟以救民,歸而請矯制之罪,是乃非其位,越職以救凶荒也。然益民安國之心,固有之也。【胡】

六三以隂居陽位,以過損而為益者也。徹樂殺禮,衣大布之衣,大帛之冠,所以用凶事者也。能用凶事,以至誠而中行,則不獨无咎,可以成功,而上告之以圭也。圭者,上之所以告公侯之成功也。三下卦之極,四近尊之位,皆所謂公也。【介】

居上之下,宜承上者也,安得自任而擅為益乎?惟非常之事,則奮不顧身,力庇其民可也。必有為上愛民之誠心,雖有誠心,不由中行不可也。祭祀朝聘用圭,皆所以逹誠信,有孚而得中道,猶告公而用圭,上信之也。【伊】

六四:中行,告公從,利用為依遷國。象曰:告公從,以益志也。

體柔當位,在上應下,卑不窮下,高不處亢,位雖不中,用中行者也。以斯告公,何有不從?以斯依遷,何有不納?【注】

以中行,雖有大事无不利,如東遷晉、鄭焉依之類。既為公所從,其志得益也。【正】

處尊之下,而益於初,能得下也。五益主也,而已承之,奉中而行也。上下通志,何往不利?小人懷土,動之難也,非得其心,則不能也。遷下附上,上之志也,而公從之,益志者也。【子】

六四得位,是行得中正也。告於公家,安得不從?上應至尊之君,下應初九之民,民事之大,莫大遷移其國邑。若盤庚民怨,是小人重遷,今居巽始,是能順民之志,故利為民所依附也。以益志,亦其志務益下也。【石】

三四告公不告王者,事有繁細,義有緩急,至于上施不廣,故聖人許下之行,不拘以義也。【薄】

處近君之位,居得其正,而以柔巽輔上,順應初剛,則可以益於上矣。惟處不得中,而應又不中,是不足於中者也,故云中行。言得中道,則可告上。柔巽體,非有剛特之操,故利用為依。遷國為依,為附於上也。上依剛中之君,下順剛陽之才,以行其事,其利用如是而已。遷國者,順下而動也。告公者,告之以益天下之志也。【伊】

九五:有孚惠心,勿問,元吉。有孚惠我德。象曰:有孚惠心,勿問之矣。惠我德,大得志也。

為益之大,莫大於信。為惠之大,莫大於心。因民所利而利之,惠心者也。信以惠心,盡物之願,故不待問而元吉。以誠惠物,物亦應之,故有孚惠我德也。【注】

天下皆以信惠歸我,可以得志於天下。【正】

惠心。及下終不言,以彰已功。問,猶言也。【崔】

勿問,所謂益无方。有孚惠我德,所謂反乎爾者也。【介】

五,有惠心。六二,信之惠我。

中正之德也,問而後惠,惠亦狹矣。【朱】

上九:莫益之,或擊之,立心勿恒,凶。象曰:莫益之,偏辭也;或擊之,自外來也。

處益之極,求益无已,心无恒也。人道惡盈,怨者非一,故或擊之。獨唱莫和,是偏辭也。【注】

自外來者。怨者非一,不待召也。【正】

五,以中正人皆歸之。極亢乘尊,過求莫附,雖有其應,豈附之哉?獨自益之,人不益矣。不能修整,立心无常,多求於人,人所忿也。益窮反損,故有自外而擊之者。【子】

以陽居上,而有應在下,是能益下也。然益過而更行之,則惠偏而謗興焉,故曰莫益之。謗興則怨聚,攻者非一,故曰或擊之。此明損益之象,在夫權衡也。過則損之,不及則益之,用在變通,不可固其常心也。守恒則凶。【牧】

周易義海撮要卷四

<經部,易類,周易義海撮要>

×关闭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