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下经】第43卦-夬卦䷪泽天夬卦(乾下兑上)-[宋]李衡撰《周易义海撮要•卷五》

[宋]李衡| 易经注解| 2022-12-01 23:51:22| 0

第43卦-夬卦䷪泽天夬卦(乾下兑上)

【周易下经】第43卦-夬卦䷪泽天夬卦(乾下兑上)-[宋]李衡撰《周易義海撮要•卷五》

周易義海撮要卷五,宋李衡撰。

䷪【乾下兑上】

夬。揚于王庭,孚號有厲,告自邑,不利即戎,利有攸往。

夬,與剥反者也。剛隕則君子道消,柔消則小人道隕。【注】

王庭百官所在之處。以君子決小人,故可顯然���揚決斷之事於王者之庭,示至公而无私隱也。用明信之法,宣其號令,即柔邪者危,故曰孚號有厲。以剛制斷,行令於邑可也。若用剛即戎,尚力取勝,為物所疾,以此用師,必有不利。雖不利即戎,然剛德不長,則柔邪不消,故陽爻宜有所往,則夬道乃成。【正】

凡決去柔邪,當先明信其法,宣其號令。一小人猶在上,故須常懷危厲,故彖曰危乃光也。【介】

告。自邑者,命始於朝廷,行于國邑,亦自邑而行之。不利即戎者,一隂在上,小人已窮,又攻之不已,是尚勝,君子不為也。利有攸往,剛得中也。【陸】

彖曰:夬,決也,剛決柔也。健而說,決而和。揚于王庭,柔乘五剛也。孚號有厲,其危乃光也。告自邑,不利即戎,所尚乃窮也。利有攸往,剛長乃終也。

一柔為逆,衆所同誅而无忌者,故可揚于王庭。健而說,則決而和。柔邪者危,其危乃光。尚力取勝,物所同疾。剛德愈進,柔邪愈消,往乃成也。【注】

柔乘五剛。上六乘九五之剛,衆陽比五親決,五為王位,故曰揚于王庭。【

四罪而天下咸服。健而說,決而和也。【陳】

古之人退人以禮,其用刑至于殺之而不怨。彼嚴而少恩,敢於殺以失人之情,豈知健決有和說之義。一柔乘五剛,小人得位,未易去也,故曰揚于王庭。柔乘五剛也。一柔乘五剛,而未去其危之道,其危猶曰其亡則決。小人之道光,如唐去李輔國,則不光矣。舜修文德,文王无畔援歆羨,告自邑之謂。所貴乎夬者,乘時去害,動而不窮也。不能揚于王庭,孚大號于下,藉戎兵以清君側,猶鑿木去蠧,熏社逐鼠。如漢、唐之季,召外兵以去近習,其禍至于覆宗。聖人之戒,不其深乎!君子之道,有始必有終。夬始於復,其剛浸長。一柔尚存,桓彦範之不誅武三思,卒為世患,剛長不終也。【

象曰:澤上於天,夬;君子以施祿及下,居德則忌。

澤上於天,必來下潤,施祿及下之義。忌,禁也。法明斷嚴,不可以慢,故居德以明禁也。【注】

若以德惠自居,不能及物,君子所忌惡也。【石】

以夬施祿,則果於養賢。以夬居德,則果於自用。衆之所惡。【介】

夬。決之世,君必先以仁義之德自居於身,然後可以明禁忌,以示天下。則當作明字。【胡】

用健忌於不悦,決事忌於不和,威惠兼行,居德明忌,合夬之義。【代】

君子居德於身,小人自然忌憚。【畋】

祿。不可妄施於下,宜有德者居之。小人无德,居位而必去之,則忌於上決矣。【逢】

雨。澤上於天,其勢不居,必決而下流。君子之於德,寛以居之,然後仁以行之。若決而散,則不可以畜矣。故以此施祿則可,以此居德則忌。【朱】

初九:壯于前趾,往不勝為咎。象曰:不勝而往,咎也。

居健之初,為決之始,宜審其策,以行其事。【注】

暴虎馮河,謬於用壯,不勝之理,在往前也。【正】

剛以應剛,不能克之。【虞】

夬:決之道,不能用之,以漸而躁。以決之理,必不勝而猶往焉,自為咎也。【陸】

未有權位,而足將前。【石】

人之大事,莫過於戎。戰之不勝,由前不能料敵也。【牧】

无應不可先動。【

九二,惕號,莫夜有戎,勿恤。象曰:有戎勿恤,得中道也。

居健履中,能審已而不疑者也。雖有惕懼號呼,莫夜有戎,不憂不惑。【注】

初不以漸,二則惕懼而號戒之。體大得中,而小心翼翼,故莫夜有戎,不足憂恤。【陸】

九二位之不當,故必惕懼。守正中之道,行號令至于暮夜,可謂勤矣,可謂能矣。恐有它患者,外人之辭,被決者之誣,讀之當曰惕號。莫夜。【

古之剛斷類此者衆,亞夫當之。【石】

内懷兢惕,外嚴戒號。【伊】

戎。上六也。惕號莫夜,警也。有戎勿恤,静也。得中道矣。【坡】

九三:壯于頄,有凶。君子夬夬,獨行遇雨,若濡,有愠,无咎。象曰:君子夬夬,終无咎也。

頄,面權,謂上六也。剥之六三,以應陽為善處,剛長而助柔則凶。夬為剛長,而三獨應上六,助小人也。君子處之,則棄夫情累,決之不疑,故曰夬夬。若不與衆陽為羣,而獨行殊志,應於小人,則受其困焉。遇雨若濡,有恨而无所咎也。【注】

九三體乾,乾為君子,三五同功,二爻俱欲決上,故曰君子夬夬也。獨行,謂一爻獨上,與隂相應,為隂所施,故遇雨也。【荀】

當君子之世而應小人,故外有沾汙之累,内有愠恨之恥,然終獲无咎者,志有存焉。【陸】

濡,變也。愠,怒也。隂陽和而為雨,三始欲獨行殊志,後遇衆和同,遂嚮善疾惡,怒而決之,故終无咎。謂三始欲助小人,終能變而從衆,故无咎也。【牧】

頄在上而見於外,體之无能為者也。九三乾體之上,剛亢外見,壯于頄者也。陽未上行,未可以勝隂之時也。應在上六,未可以決之之位也。夬夬者,必乎夬之辭也。必乎夬與壯于頄何異?以其能待時而動,知時之未可而不失其和也。應乎上六而與之和,疑於汙也,故曰若濡。君子之所為,衆人固不識,若濡則有愠之者矣。和而不同,有夬夬之志焉,何咎之有?然君子與之和也,偽歟?曰:誠信而與之和,何偽焉?使彼能遷善以從,已與之和同而无夬矣。【介】

頄,在上而未極于上,三之象也。上有君而自任其剛,壯于頄者也。方羣陽決隂而已,獨與之和,其非可知矣。惟果於斷終遠絶之見,濡而有愠色,則无過矣。三體健處正,非必有是失,因此義以垂敎。【伊】

九四:臀无膚,其行次且。牽羊悔亡,聞言不信。象曰:其行次且,位不當也。聞言不信,聦不明也。

下剛而進,非已所據,必見侵傷,失其所安。羊,扺狠難移之物,謂五也。五為夬主,非下所侵,若牽於五,則可悔亡。剛亢自任,不能納言,同於噬嗑滅耳之凶。【注】

志進決柔而逼於上,坐不能安,行不能正,剛而不當其位也。羊,觝突不回之物。比之用壯者,能自牽繫其志,不縱其比,則悔亡也。是語也,聽之而不能明昧其為道也。【子】

羊,謂九三。若能牽連九三之剛,與衆賢協心盡力,上決於小人,則其悔可亡也。【胡】

四承上履剛,非中不正,宜從衆取順牽連。乾之三爻既順,三爻不无連五之義。【

以陽居隂,剛決不足,欲止則衆陽進於下,故傷而不能安。欲行則居柔而失其剛,故進而不能前。羊,羣行之物也。能自牽以從其羣,則悔可亡矣。聞善而能用,惟剛明者能之。【伊】

九五:莧陸夬夬,中行无咎。象曰:中行无咎,中未光也。

草之柔脆,決之至易,故曰夬夬。五處尊位,最比小人,躬自決者也。以至尊敵至賤,雖克勝,未足多也。處中而行,足以免咎而已,未足光也。【注】

諸家以莧陸為一草,一名商陸。董遇云:前人莧陸、商陸,以為二草俱柔脆之物。【石】

陸者,最高之地,若小人在高位,衆人疾之,決之亦易矣。【牧】

卦惟一隂,五以剛中正居尊位,而反比之,其咎大矣,故必夬夬如莧陸。然則於中正之道為无咎,五心有所比,以義不可而決之,然於中道其能光大乎?莧陸感隂氣之多,而其柔易折,今所謂馬齒莧是也。【伊】

詳注驗經誤增中字。【咸】

上六:无號,終有凶。象曰:无號之凶,終不可長也。

處夬之極,君子道長,衆所共棄,非號咷所能延也。【注】

无號禁之也。【正】

小人乘至尊,雖无號令,終自有凶,况號令嚴信,告自下邑而共決者哉!。【牧】

上六居衆陽之上,為不順之人,合當誅罰,是則王之號令所不及矣。又曰:小人乘尊位,不承號令而致凶也。【

雖號呼于天,亦終不免凶咎。【胡】

不能號咷以憂,而改修其道。【介】

无號者,陽不警則有以乘之,然終亦凶。【坡】

×关闭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