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庚白《直方周易》鼎颠趾,利出否——古人善待奴仆如子女

赵庚白《直方周易》鼎颠趾,利出否——古人善待奴仆如子女

所属分类:名词解释

著作年代:

错综复杂:

阅读原文:

软件介绍

【鼎】初六 鼎颠趾,利出否,得妾以其子,无咎。

 

此爻辞记述的是古人善待女奴仆犹如自己子女的感人故事。

  

  详细解释如下:
 

【鼎】初六 鼎颠,利出否,得⑹,其子,无。 象曰 “鼎颠趾,”未也。“利出否”,以从也。

【译】初六 将鼎的足朝上使鼎口朝下,迅速倾倒出不能食用的食物,要感激女奴仆,认为对待她们要像对待自己的子女一样地爱护,不要追究她们过失。将鼎的足朝上使鼎口朝下。”是食物违背了应有的味道。“迅速倾倒出不能食用的食物,”认为接着要盛装被人崇尚的食物。

注释⑴“”上下倒置。《诗经·齐风·东方未明》:“颠之倒之。”

⑵“”脚。(这里指鼎的足。)《左传·昭公七年》:“今君若步玉趾。”

⑶“”迅速,快速。《荀子·非十二子》:“利足而迷,负石而坠,是天下之所弃也。”

⑷“”表示否定的一面。《左传·宣公二年》:“宦三年矣,未知母之存否。”

⑸“”感激。《孟子·告子上》:“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⑹“”女奴仆。《吕氏春秋·察微》:“鲁国之法,鲁人为人臣妾于诸侯,有能赎之者,取金于府。”(臣:男奴仆。)

⑺“”认为……做(作)……。《战国策·赵策》:“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

⑻“”通“慈”cí。爱;尤指像对子女一样地爱护。《尚书·召诰》:“天迪从子保。”王引之云:“子,当读为慈。”《战国策·秦策一》:“今欲并天下,凌万乘,诎敌国,制海内,子元元,臣诸侯,非兵不可。”(元元:百姓。)

⑼“”通“毋(或勿)”。表示禁止,相当于“不要”、“别”。《诗经·魏风·硕鼠》:“硕鼠硕鼠,无食我黍。”

⑽“”追究过失。《论语·八佾》:“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⑾“”滋味。后作“味”。帛书《老子甲本·德经》:“为无为,事无事,味无未。”《说文》:“未,味也。六月滋味也。”

⑿“”违背。《荀子·正名》:“悖其所辞。”注:“违也。”

⒀“”随着,接着。皮日休《补周礼九夏系文》:“乐崩,亦从而亡。”

⒁“”崇尚,重视。《礼记·中庸》:“去馋远色,贱货而贵德。”

【鼎】九二 鼎有实,我仇有疾,不我能即,吉。

 

此爻辞记述的是古人耐心护理自己生病妻子的故事。

详细解释如下:

【鼎】九二 鼎有实,我仇有疾,不我能即,吉。象曰“鼎有实”,慎也。“我仇有疾”,终也。

【译】九二 鼎器内装满食物,我的妻子有病,现在不用我协助她就能够自己就餐了,吉祥。“鼎器内装满食物。”是说要小心处理位置的变动。“我的妻子有病。”是说始终不要对她产生抱怨情绪。

注释: 充实;充满;填塞。《左传·昭公七年》:“为章华之宫,纳亡人以实之。”

”qiú佩偶。曹值《浮萍篇》:“结发辞严亲,来为君子仇。”

病。《韩非子·喻老》:“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

即食,就食,就餐。《说文·皀部》:“即,即食也。”

⑸“小心,当心。《诗经·小雅·巷伯》:“慎尔言尔。”

⑹“位置。《左传·襄公二十三年》:“为人子者,患不孝,不患无所。”

⑺“”变。《康熙字典》又变也。《易传》:“辞也者,各指其所之。”《孙奕示儿编》:“之字训变,左传,遇观之否。”言观变为否也。

⑻“始终,总。表始终全过程。《战国策·魏策》:“愿终守之。”

⑼“通“毋”,表示劝阻或禁止,可译为“不要”、“别”。 《尚书·洪范》:“无偏无党,王道荡荡。”

⑽“埋怨(抱怨。),责怪,怨恨。《论语·宪问》:“不怨天,不尤人。”

 

声明:本文系转载,由赵庚白原创发布于新浪博客,转载请联系原作者。赵先生博客地址:http://blog.sina.com.cn/u/5291706076

相关推荐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