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上经】第24卦-复卦䷗地雷复卦(震下坤上)-[宋]张浚撰《紫岩易传•卷三》

[宋]张浚| 易经注解| 2022-12-01 23:51:22| 0

第24卦-复卦䷗地雷复卦(震下坤上)

【周易上经】第24卦-复卦䷗地雷复卦(震下坤上)-(宋)張浚撰《紫巖易傳•卷三》

䷗【震下坤上】

復。亨。出入无疾,朋來无咎。反復其道,七日來復。利有攸往。

彖曰:復亨,剛反,動而以順行,是以出入无疾,朋來无咎。反復其道,七日來復,天行也。利有攸往,剛長也。復,其見天地之心乎!

剛德内復,順理而行,其道不撓,故亨。譬之身,元氣濳復,邪不能勝。夫元氣,道之一也。道以一行,隂莫之寇,曰出入无疾。且復必自心始,君心剛復,動以正順,則公正之道闢,私邪之路塞,君子獲用,小人退聽,國以尊安,何疾之有?人君勉夫所以復其心哉!朋來无咎,乾陽來復也。一氣既復,陽以類升,曰朋來。朋來以貞,功利日興,咎其至乎!反復其道,謂陽動於下,復乾之一,乾道也。來復必七日,天地之數,七則中,中則復。自午至子,剛來而復,乾道日亨,曰七日來復。君子進而有為,此為其時,故利有攸往。七日稱日,蓋取六甲之日。剛反動而以順行,是以出入无疾,朋來无咎。反復其道,七日來復,此申言復之所以復也。剛自剥反,以震動趨坤順,其行有漸,曰順行。夫五陽進而後用決,君子之於復,固自有坎第哉!惟其行也順,是以出入无疾,朋來无咎也。稽之天道,驗之人事,理莫不然。反復其道,七日來復,天行也。聖人勉示後世之君,使法天而知所復也。自一隂生於姤,歷六位以至坤,隂道極矣。而天之剛健,其行不息,卒能消隂而復於陽。故人君惟法天不息,以復於道,然後能有復。復非易事也。君心之剛旣復,則君子之道合,小人之惡著。君子利往而剛長於内,生物之功大矣。復其見天地之心乎乎?非疑辭。天地貴生、貴仁、貴陽、貴君子。天地无心,以天下萬物心為心。凡天下萬物所甚喜而愛之欲之者,天地之心也。夫肅殺於秋冬,而萬物敷生於春,生生之功,於是不窮。原天地本心,生而已,仁而已,貴陽、貴君子而已。聖人出而以生物為巳心,亦天地心也。聖人貴復,復而後生物之心起,復其大哉。君心既復,天人順之。

象曰:雷在地中,復;先王以至日閉關,商旅不行,后不省方。

陽動於下,其動本靜,而發生之功從此出。先王體之用,道之靜,以俟陽復。固陽氣,止行旅,安居淵默,賞罰未加,謹其復也。先王謹復,其動也仁。夫閉關以助天地之氣,止商旅以杜欲利之心,不省方以養其中,復之功大矣。羣隂在震上為商旅,坤在外為后不省方。嗚呼!自古先王之有復於道者,必以仁義為先,利為後。閉關商旅不行,後利之義也。夫利心一生,其靜撓矣,動孰為而中於理哉?

初九,不遠復,无祗悔,元吉。象曰:不遠之復,以修身也。

復自心始,而用之於家、於國、於天下,故復諸爻皆取義於身。不遠復謂何?一念之非,隨知所復。復,覺也,明也,仁也。身修若此,何抵於悔?復具天地生物之德,初九為一陽主,其用至大。聖人立爻辭,獨曰不遠復,謂修之一身,其義足以配天地生物之德也。修身之道大矣哉!夫顔子有王佐才,孔子繫辭以顔子配復初,許之深也。乾初為元,君子修身,仁及天下為元吉。

六二:休復,吉。象曰:休復之吉,以下仁也。

初以一陽動於下為仁,下仁而善日長,偽日消,心休然與仁為一,曰休復。且援賢而進之,無蔽賢心,卒之德孚於上,而天下被其仁,休復之功也,故吉。書曰:其心休休焉,其如有容。六二之謂吉,二得柔中,用能屈巳下初。

六三:頻復,厲,无咎。象曰:頻復之厲,義无咎也。

遠初貴勉,動極為頻。頻,危道也。動極而復,非誠莫反。厲而勉之,可以補過,可以事上,故无咎。隂過中,故厲而後无咎。水厓曰頻。

六四:中行獨復。象曰:中行獨復,以從道也。

自抜於羣隂中,從道不從衆,曰行獨復初。四正應,四從初為獨復,且隂靜而中,知所決擇,惟道之從,大臣事業自是興矣。復四不言吉,謂何?夫獨復以從道,其事業未大於天下也,而吉在其中矣。

六五:敦復,无悔。象曰:敦復无悔,中以自考也。

法坤靜厚而自養以中,曰敦復。記曰: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此敦復事,堯、舜性之用此耳。且中者,性之未發也,用功於中,誠一不貳,與天地參,其无悔也。心同天地,施之天下,仁德甚大,亦五以坤中履震之剛,體中德而不息,是以能敦復也。

上六:迷復,凶,有災眚。用行師,終有大敗,以其國君凶,至于十年不克征。

象曰:迷復之凶,反君道也。

遠性故迷,迷則失德而獲罪於天下。德失於内,兵動於外,理必然也。秦皇、漢武之事可考矣。隂極為迷,為災眚。初升二為師,羣隂為大敗,五隂數為十年。且君道在明於復,而迷則性之靜者日以失,情之動者日以肆。性失情肆,志意昬矣。君道旣反,師敗是宜。謙六五曰:利用侵伐。上六曰:利用行師。聖人用謙,道德必充,仁義必修,人才必得,政事必舉,是以有侵伐行師之利。若迷復則失其常性,好大喜動,其動必敗。孟子曰:征之為言正也,各欲正巳而已矣,焉用戰?迷復而行師,可乎哉?

×关闭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