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上经】第2卦-坤卦䷁坤卦为地(坤下坤上)-[清]张次仲撰《周易玩辞困学记•卷一》

[清]张次仲| 易经注解| 2022-12-01 23:51:22| 0

第02卦-坤卦䷁坤卦为地(坤下坤上)

【周易上经】第2卦-坤卦䷁坤卦为地(坤下坤上)-[清]張次仲撰《周易玩辭困學記•卷一》

䷁【坤下坤上】

坤:元亨,利牝馬之貞。君子有攸往,先迷(句)。後得主【讀】利(句)。西南得朋,東北喪朋,安貞吉。

【說文:坤从土从申,土位在申,隂起于午,至申而三,坤三畫皆隂,故从申也。古文作巛,象坤畫六斷。劉念臺曰:隂畫耦者,左畔一畫即陽也,其右乃倣而成之,故隂即陽之餘氣,而坤道即乾道之成者也。往从彳从(缺字)(缺字)古封字謂之其所封之地,故古往字作往(缺字),隸作主,俗作生,誤。北从丬从匕說文从二人相背,俗从土,非。朋本作(缺字),象鳳飛之形,鳳飛羣鳥從以萬數,故借為朋。黨字隸變作朋,非月非月非月,故斜書之】。

彖曰:至哉坤元!萬物資生,乃順承天。坤厚載物,德合无疆。含弘光大,品物咸亨。牝馬地類,行地无疆。柔順利貞,君子攸行。先迷失道,後順得常。西南得朋,乃與類行。東北喪朋,乃終有慶。安貞之吉,應地无疆。【厚,从曰不从白,含从今不从令】。

元,即乾之元,非坤又有元也。乾主施,坤主受,交接之間,一氣而已。始者氣之始,生者形之始。萬物之形皆生于地,而其氣實出於天。坤所生之物,即乾所始之物,同此元亨利貞,乾始之而坤承之也。繁露云:地出雲為雨,起氣為風,不敢有其功名,必上之於天,曰天風天雨,臣道妻道。於此可見。

卦辭元亨二句,就地道說。君子攸往一句,總起下文,就人道說。利字不聯牝馬為義,如云利牝馬之貞,則坤止有三德矣。所以加牝馬字者,馬象乾,而坤言牝馬,明其為乾之配也。先迷為一句,後得主利為一句。坤道從乾,臣道從君,乾為坤之主,君為臣之主,故先則迷而失道,後順則得所主而不失其常,不失其常則利矣。西方坤兌,南方巽離,二方皆隂,與坤同類,故曰得朋。東方艮震,北方乾坎,二方皆陽,與坤非類,故曰喪朋。孔子恐人誤認得喪二字,故釋之曰:隂當從陽,所謂得朋者,不過同類為朋耳,亦有何益?惟喪其朋黨,而一心從陽,則有得主之慶,可以有終矣。

王輔嗣曰:隂之為物,必離其黨,之于反類,方可獲吉。

孔仲達云:以人事言之,象人臣離其黨而入君之朝,女子離其家而入夫之室。

一卦之義,總是以隂從陽四字。參同契言雄不獨處,雌不孤居,以明牝牡竟當相須。假使二女同室,顔色甚姝,蘇秦通言,張儀合媒,推心調諧,合為夫妻,敝髮腐齒,終不相知。

鄭申甫曰:无成代終,坤之道也。東方乃貞元之交,歲功於此而終,故曰乃終有慶。貞即牝馬之貞。安者恬然守之,毫無勉強,毫無躁妄,得喪不以動念,所謂安也。如此則坤道全在君子矣,故曰應地无疆。无疆有二義,一是廣博无疆,一是悠久无疆,總一天之无疆耳。君子法地,地法天。天言御,統御之意;地言應,效法之意。

曰大廣言之;曰至深言之也。

黄元公曰:乾元稱大,坤元稱至。儒者以剛為用,故稱大人;道者以柔為用,故稱至人。乾是孔子之學,坤是老子之學。

吴因之曰:一切好勝客氣,終始一毫不起。如這事未該我做,憑他滿眼風波,定不動。若論自家分量,便會趨時如赴,決不錯過了機會。除純陽至健之外,旋乾轉坤手段,就是他了。天地間只有此兩種異人。

李宏甫曰:乾坤定質,一健一順,此天地之恒性。儒者畫蛇添足,謂健而不順則剛躁无成,順而不健則委靡不振,是責順以健,責健以順也。是馬欲其為龍,龍欲其為馬也。龍馬尚失其本質,又何以語乾坤哉?或云:健之資順,順之資健,天地定理。謂男子欲其為隂,女子欲其為陽,不可;謂男子無隂,女子無陽,不可。宏甫之說偏矣。予謂隂陽之說不同,有對待者,有流行者,有互藏者,有相濟者。天地、日月、男女,此對待之隂陽也;春秋、寒暑、晝夜,此流行之隂陽也;坎中有火,離中有水,此互藏之隂陽也;急則佩韋,緩則佩弦,沈濳剛克,高明柔克,此相濟之隂陽也。至于乾坤,不與諸緣為偶,一為天下之至健,一為天下之至順,各造其極,此隂陽之至性,不可以道理窺測。儒者所言健而不順則剛躁,順而不健則委靡,乃尋常學問之語,非所論於乾坤也【私記】。

行天者莫若龍,行地者莫若馬。乾為馬,坤為牝馬,言其為乾之配也。物之牝者,皆能順陽而行,求其從一而不變者,莫牝馬若也。北地馬羣,每十牝隨一牡而行,不入他羣。又聞之牧者云:牝馬既從牡馬孳尾,他牡欲犯之,輒蹄齧不可近。故物之貞者莫如馬。

象曰: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勢从坴,从幸,非】。

天以氣運曰行,地以形載曰勢。

凡以上臨下,以高臨卑者,曰勢。地居卑處下,踐履蹂躪汙濁,靡所不至,而曰勢者,主持載之氣力言也。

張西農曰:大象表一勢字,勢豈高下之形哉?君子以厚德載物,載非勝受之謂,言乎其負運也。力不半而功倍者,勢也。其載彌厚,其運彌捷,其激彌逆,其勢彌順。諸子相曰:騶虞虎兕並育,芝蘭荆棘並生,封山濬川不以為德,塹山堙谷不以為怨,地之厚也。不屑屑於賢愚貴賤之間,不緦緦于取舍異同之辨,君子之厚也。

初六:履霜,堅冰至。【六爻有全不露卦名者,凡七卦:坤、小畜、泰、大有、大畜、大過、既濟。有偶露一字者,乾卦惟九三有乾乾二字】。

象曰:履霜堅冰,隂始凝也。馴致其道,至堅冰也。【字書,古文冰作(缺字),凝作冰。後人以冰代(缺字),以凝代冰。歐陽氏曰:俗作冰,止一點,非。隂,古文作侌,从今聲,云隂氣之象也。後人加阝,阝即阜字,水之南,山之北也。致,从夂,不从攵。洪邁云:郭京舉正三卷,云是王輔嗣、韓康伯手寫真本,與世本多有不同,凡二十處,在福州道藏中,今附載於下。象曰“履霜”下無堅冰二字。魏文帝紀注太史許芝引此句,履霜上加初六二字,亦无堅冰字】。

朱元晦曰:隂陽者,造化之本,不能相无,而消長有常,亦非人所能損益也。然陽主生,隂主殺,則其類有淑慝之分。故聖人作易,於其不能相无者,既以健順仁義之屬明之,而无所偏主。至其消長之際,淑慝之分,未常不致其扶陽抑隂之意。蓋所以贊化育而參天地者,其旨深矣。

王輔嗣曰:始於履霜,至於堅冰,所謂至柔而動也剛。

干令升曰:藏器於身,貴其俟時,故陽在濳龍,戒以勿用。防禍之源,欲其先幾,故隂在三泉,顯以履霜。

王伯厚曰:乾初九,復也。濳龍勿用,即閉關之義。坤初六,姤也。履霜堅冰,即女壯之義。

坤本資生,而霜則肅殺之徵。坤始何以象履霜?有陽不可无隂,有雨露不可无霜雪,故隕霜不殺,春秋必書。桃李冬花,史册紀異。陽氣發陳,全賴一番寒徹,只在順陽與不順陽耳。若履霜而堅冰不至,便是不順。順則肅殺,即是陽生。不順則陽生,變為肅殺。

象曰:馴致其道。

馬調良曰:馴馴者,順也。馴致其從陽之道,自履霜至於堅冰而无不順,所謂得主有常也。初六一爻總括六爻,與乾初同義【私記】。

隂以凝為道,凝又要堅。第如薄冰,猶未凝也,不凝便不喚做順。乾初曰陽在下,坤初曰隂始凝。陽惟下然後能發生,隂惟凝然後能收斂。乾初濳藏,坤初堅凝,此兩爻乃三百八十四爻之根蔕。

胡仲虎曰:初曰其道,上曰道窮,由初順習其道以至於窮也。兩其道具載始末。經曰:堅冰至,要其終。傳曰:至堅冰,原其始。

呂子木曰:屋漏之或愧,市朝可得而肆也;宫壼之不肅,敵國可得而致也。履霜堅冰,言以漸而著也。凡卦初取象於履,如履、如噬嗑、如離是也。

錢啟新曰:坤之履,不從春生處起脚,惟從秋霜處起脚,滴水滴凍,無分毫泮渙,氣力自然堅固,滋味自然深厚。

孫聞斯曰:直從脚底著實踐履,從霜上更加凛烈,寒至骨徹,凍至腹堅,原始堅冰,直是霜雪,无非教要終血戰,雖於嫌疑亦不處,是為臣子忠孝之極致。

又曰:脚根无霜,不秋而凋;面孔无血,見敵輒走。

孔仲達曰:易以物象明人事,猶詩人之比喻,或取諸天地,或取諸萬物,或直以人事明義。聖人之意,可以取象則取象,可以取人事則人事也。

朱康流曰:坤之與乾,隂陽大反。乾取象於冰,坤亦取象于冰者,乾以時令,坤以氣質也。以此知說卦取象,第舉一隅,則剛柔健順,雖各有依據,而義可相通,惟變所適。康成、令升之徒,既失之膠固,即輔嗣謂馬取其健,牛取其順者,亦得其一說,而不得其又一說也。屯、賁、明夷諸卦,以隂爻而稱馬,何取於健?革、既濟以陽爻而稱牛,何取於順乎?

六二:直、方、大,不習无不利。【習,字書从白,石經从日,論字義从日為當】。

象曰:六二之動,直以方也。不習无不利,地道光也。

柔則曲,六二獨直;柔則刓,六二獨方;柔則小,六二獨大。以六居二,得坤道之正,則無私曲,故直;居坤位之中,則无偏黨,故方。无所不直,无所不方,便是大。塞庵曰:自其承天之氣,有施即生,更无曲撓,曰直;自其因物賦形,整齊畫一,曰方;自其厚德載物,配合无疆,曰大。榮枯萬品,乾委成於坤,坤以直、方、大之德,上承乎天,而毫无造作,所謂坤以簡能也,故曰不習无不利。

羅近溪曰:葭灰候氣,時至輒飛,所謂直,即此灰飛之候。大地率土,无分寸缺䧟,所謂方也,大也。不疾而速,不行而至,不習无不利也。

凡人惻隱等心,須從動處見得。如石中之火,千年水底,一擊便發。其發也,天機自動,遏抑不住,豈不是直?直是方的原委。何以故?人只為私欲阻撓,把自家只點念頭,屈抑隱忍,不得自遂,所以做出事來,不方正的確。若順其自然,如草木之怒生,江河之初決。孟子所云無為其所不為,無欲其所不欲,有何不循規蹈矩之有?故曰直以方。以字與而字有别,直便是不習,方便是无不利。不習无不利,而謂之地道光者,光之為象,大則日月,小則燈燭,无蹤跡可尋,无方隅可限,誠中形外,自然而然。人但見日月星辰為天道之光,不知地之為道,一塊頑土,毫無精彩,却萬卉于此争妍,百穀于此告成,與日月光華不相上下,故曰地道光【私記】。

郝仲輿曰:人之性體,全在動處。見得枯寂之士,索居離處,省事寡營,謂之習静。及遇盤錯,一步不可行,其究昬瞶無聊,乃以私智求濟,愈暧昧而失利矣。是未達於六二之動者也。

胡仲虎曰:乾五爻皆取象,惟九三指其性體剛健者言之;坤五爻各取象,惟六二指其性體柔順者言之。初、三、五柔順而不正,四、上柔順而不中,六二柔順中正,得坤道之純者也。

潘去華曰:乾六爻莫盛于五,坤六爻莫盛于二。又乾五在上,坤二在下,各得天地之本位。說文:習,鳥數飛也。增韻:習者,服行所傳之業,熟復不已也。

六三,含章可貞,或從王事,无成有終。

象曰:含章可貞,以時發也;或從王事,知光大也。

凡爻象,居上則艱,處剛則厲,事終則勞。六三兼而有之,三之多凶可知矣,故聖人獨詳言之。陽德為美,隂德為含。三位陽而質隂,内含章美之象。或者疑含章非正,故教之曰可貞。或從王事,即可貞之義,而指事以告之。或者,不敢自決之詞。從者,不敢造始之意。看他恂恂不能言,斷斷无他技,何曾有半點專成,到底有個結果。國家大事,都靠著他无成有終多少作用在。天始地終,君始臣終,无成則有終,有成則无終矣。无成者,无智名勇功之謂。作傳聖人,懼人之誤認可貞,而一意株守也,故申之曰以時發。發則如矢在弦,一往破的,不可復禦。時則相機而動,或先或後,不差瞬息。非含章聖人,其孰能之?識得透曰光,見得遠曰大。含章之人,其于王事,必有遠大識見,決不沾沾然露才揚色,敗國家大事。光大是无成有終本領。

呂伯恭曰:《程傳》謂惟光大故能含晦,此極有意味。尋常人欲含晦者,只去鋤治驕矜,深匿名跡。然愈鋤愈生,愈匿愈露,蓋不曾根本上理會。纔有一功一善,便无安頓處。譬如缾小水多,雖抑遏閉固,終必泛溢。下卦猶未竟也,曰无成。居下卦之終,曰有終。

胡仲虎曰:乾九四陽居隂,坤六三隂居陽,故皆曰或三多凶。聖人于乾、坤第三爻,其辭獨詳焉。

羅中菴曰:賈誼于漢文時痛哭流涕,則非含章,非以時發者矣。如信、越未王,張良以期會不至而後言;諸侯謀反,以沙中偶語而後言;西都、關中,以婁敬先發而後言。此所謂以時發。

六四,括囊,无咎无譽。

象曰:括囊无咎,慎不害也。【害,字書从丰,石經从,俗从王,非】。

咎與譽,人之所不能免也。出乎咎必入乎譽,脫乎譽必罹乎咎。然无咎難,无譽尤難。人不欲與草木同腐,豈无一時一事之譽?卒之進不容於朝,退不容于野,皆譽所致也。四在重隂之中,多懼之地,才智鋒鍔,稍稍頴出,皆足以招尤而賈禍,故言慎不害,非慎則害必隨之矣。濳龍以不見成德,管寜所以箴邴原也。全身以待時,杜襲所以戒繁欽也。

錢啟新曰:若以三柔居剛而謂之含,則初與五亦可稱含。若以四柔居柔而謂之括,則二與上亦可稱括。

顔應雷曰:三、四兩爻,體在重隂,乃天地閉塞之會。位居卦中,又深藏不見之地。含章括囊,以此取義。

蘇子瞻曰:夫處於上下之交者,皆非安地也。乾安于上,以未至于上為危,故九三有夕惕之憂。坤安于下,以始至於上為難,故六四有括囊之慎。

朱康流曰:乾初九曰勿用,坤六四曰无咎无譽,總以淡泊寜静為安身立命之本。無然畔援,無然欣羨,而御天應地之德業,不外此矣。一部易經,此義為主,故曰聖人以此洗心,退藏於密。

六五,黃裳,元吉。

象曰:黄裳元吉,文在中也。

卓去病曰:此爻取象甚廣,以聖人言文王之徽柔,以人君言周成之守成,以人臣言夔契之中和,以母后言太姒之貞静。

乾剛坤柔,天開地闢之卦,各一世界,各一性體,各一作用。乾九五,飛龍在天。坤六五,黄裳元吉。謂坤無君位者,非也。謂黄裳為戒詞者,非也。乾為玄,坤為黄。乾為衣,坤為裳。坤之與乾,絶无低昂。黄,中色。裳,下飾。六五以隂居尊,中順之德,充諸内而見於外,故其詞如此。元吉與大吉不同,元吉者,大善之吉也。蓋吉有大而未必善者。

爻言黄裳,似致飾于聲名文物之間者,故循本以論,而云文在中。五曰在中,為君者固非貴于鋪張之飾。三曰含章,為臣者亦無樂乎華藻之工。闇然意味,溢于言表。

此象傳言中之始。道莫妙于中,故聖人就位之中而發明之。或言剛中,或言柔中,或言得中,或言中行,或言中正,此皆據理論事而質言之者也。如坤之文在中,需之衍在中,小畜之牽復在中,泰之中心願,大有之積中不敗,謙之中心得,困之中有慶,此皆雙關二義,鏡花水月,難以刻舟求也【私記】。

郝仲輿曰:程正叔以坤六五為尊位,不可以人臣當之。夫五之為尊位也,象耳,非五本名君也。君有五,臣亦有五;夫有五,妻亦有五。无人无五,无物无五,无事无五,未可拘拘論也。

上六,龍戰于野,其血玄黃。

象曰:龍戰于野,其道窮也。

干令升曰:隂在上六,十月之時也。爻終于酉,而卦成于乾。乾體純剛,不堪隂盛,故曰龍戰。郭外曰郊,郊外曰野。坤位未申之維,而氣溢酉戌之間,故曰于野。

胡仲虎曰:不言隂與陽戰,而曰龍戰于野,與春秋王師敗績于茅戎,天王狩于河陽,同一書法。初曰冰至,防龍戰之禍于其始。上曰龍戰,戒堅冰之禍于其終。

王介甫曰:隂盛于陽,故與陽俱稱龍。陽衰于隂,故與隂俱稱血。

蘇君禹曰:陽為理,隂為欲。天理人欲,交戰於中,必力戰以勝之,所謂戰勝則肥也。其血玄黃,直是血戰,血戰斯無不克。人惟甘自屈于物欲而不戰,戰而不力,宜乎敗亡。其血玄黃,猶言血流漂杵,武王未嘗有傷可知。

管登之曰:吾人德性有小疵,氣質有微滓,便是血;涵養德性,陶鍊氣質,便是戰。

蔡子木曰:坤六爻,初言坤之幾,二言坤之德,三言坤之分,四言坤之時,上言坤之極,而五為君道。

用六,利永貞。

象曰:用六永貞,以大終也。

王注:用六之利,利永貞也。注蓋為用六者言也。晦庵謂隂柔不能固守,變而為陽,則能永貞。夫永貞者,永此牝馬之貞,謂其不變也。變而為陽,則牝馬變為飛龍,即是不能固守。不能固守,即是不能永貞。乃既曰不能固守,又曰變而為陽,則能永貞者,何也?文言明言至柔動剛,至静德方,而反謂隂柔不能固守乎?不能固守,此血氣之偏,人欲之私,非坤之柔也。六者,坤之柔也。用坤之柔,當法坤之貞。坤之貞,即牝馬之貞。牝馬之貞,行地无疆者也。長永貞,固隨他大疑大難,只是含章,只是括囊,只是黄裳,到底不變。顔氏所謂國有理亂,而臣懷不二之心;家有廢興,而子竭無方之力;夫有順逆,而婦堅從一之節也。象曰:以大終。大謂陽能左右之,曰以輔助乾剛,使萬物各正保合,所謂以大終也。終即乃終,有慶无成,有終之終。乾統坤,主元,故曰資始。坤承乾,主貞,故曰大終【私記】。

鄒艮齋曰:易始于乾坤,亦盡于乾坤。人都說乾為天,坤為地,不知此持其影象之大者耳。又說乾健坤順,乾易坤簡,畢竟健順易簡是何物?莫隨俗單認造化上去也。造化總在人心,大抵一念不起,萬化托根即為乾;一念纔動,天機順處即為坤。乾是欛柄在我,先天而天弗違,自誠明之學問;坤是率由惟天,後天而奉天時,自明誠之學問。總之,乾始坤成,乾統坤而坤順乾,故後天妙用全在先天中具,先天靈機全在後天中見。分之有二,合之惟一,本體在此,工夫在此,是謂盡性至命之學。

×关闭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