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清]胡煦撰《周易函書•别集•卷九》

胡煦| 易经注解| 2023-02-20 10:46:32| 0

(清)胡煦撰《周易函書•别集•卷九》篝燈約旨

周易函書别集卷九禮部侍郎胡煦:撰

篝燈約旨。

大學

曾子之學,盡在忠恕,觀大學一書而可知矣。格、致、誠、正,忠之事也。然于誠意一章,便言好惡由此而進焉。心正于好惡,身修于好惡,家齊于好惡,國治于好惡,即天下之平,亦莫非絜此好惡,則忠而恕之事也。

明德之德,與孟子固有之有同義,指其實有于中者言也。德也者,天良之固而不少虧也;明也者,靈妙之體而無勿燭也。孟子良知良能,正是此旨,故朱子以得于天者釋之。

不專曰德,而曰明德。乾卦乃見天則,復卦克見天心,此兩見字,便是此明字。非其本明,曷由能見?譬若昏夜入于奥室,雖衆美備具,孰從而别之?帝王以道相傳,帝典、康誥咸言明德,子思亦言誠明,無異辭,無異旨也。後之學者,若能領會及此,方可親承一貫之旨。此惟中庸自誠明之明,與此明字相同。姚江自號陽明,至其立教,又奉良知二字以為之主。彼非無見者也,然亦止可為知者道耳。大賢以下,凡克著書垂訓,要皆各有確實見地存焉。如必推勘至盡,求其語病而指摘之,雖孟子猶不免矣,况下此者乎?故擇理不厭其過精,而論人則無取乎太刻。

孟子之良知良能,指赤子之心而言,陽明之良知,指妙悟而言,不可混看。然而妙悟之心,終非有加于赤子之心,唯妙悟者知之。

先儒有夢覺關、人鬼關。夫夢覺之境,即迷悟之一大機也。後之儒者不察其故,纔說聖道有悟境,便指為頓教,便指為放下屠刀。夫夢而方覺,亦暫時之事也。然稱為夢覺則是之,稱為頓悟則非之,何為是彼而非此也?夫學人之致力有漸,迨于既能解會,皆是倏然之境,原不待時者也。是惟至者知之,不至者不知也。夫明明有倏然之境,但文其辭曰夢覺,則羣以為然,謂之為悟,則羣以為不然,是悦其文而不悦其理也。此與易性惡之說而指為氣質,亦大略相似。蓋性之有善而無惡,孟子辨之詳矣。不察吾性之何以必善,但覺得其中原有些子戾氣存焉,因文其辭曰氣質之性。此等語病,悮人不淺,曷不將中庸、孟子合而參之?

×关闭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