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卦-否卦䷋天地否卦(坤下乾上)-[清]黄宗炎撰《周易象辞•卷五》

[清]黄宗炎| 易经注解| | 0

䷋【地下天上】否

否。

古今治日少而亂日多,泰未終而否隨之。清氣上升而不降,濁質下凝而不舉,於上下之際,若有物以隔塞之,然而實无形體之可徵。惟上者自上,下者自下,在大化為天升地降,閉塞而成冬。在天下為君貴臣賤,贒人隱遯;在人身為火上水下,心腎不交。此乃无情之世,君臣、父子、兄弟、夫婦、朋友各相判析,而无真心誠意行乎其間,為卦可謂極凶矣。而爻辭多美者,何也?天上地下,原為定位,陽為君子,君子宜在上;隂為小人,小人宜在下。在上者為得位,雖失事權,然而相時觀變,勢可以有為;在下者為順服,雖乘機遘會,然而俯仰隨人,職主乎聽命。故虞夏商周,一治一亂,皆由在上之君子出而定之。其治否也,易憂勤惕厲,天之所以開聖賢也,故爻辭多美。降自衰周,諸侯兼并,極於廢封建,而郡縣之君子俱在下矣。君子才德雖隆,亦必得百里之地以為階,始能朝諸侯,有天下。今屈抑同於編戶,无尺土以自振,烏得而治否?如干戈尚勇,則行不義,殺不辜,不一而足,是以暴易暴,君子豈忍為之乎?所以三代以下,日相尋於否,特有甚不甚爾,安望其能泰哉?襍卦否泰反其類,非云否反乎泰,泰反乎否也。蓋以泰者地上天下,天地之位顛倒,宜似夫亂而反得泰;否者天上地下,天地之名順正,宜似夫治而反得否。是其治亂與名位為類相反也。

否之匪人,不利君子貞,大往小來。

天地之氣,一往一來,?生之後,必有彫零,温和之後,必為寒冱,此歲時造化之常運,不足為異者。惟在於人世,則不可有此象。苟人道之中,亦如天地之否而否之,是匪其人矣。匪其人,則君子雖在,不蒙其利,僅可貞其身,而不能正天下,蓋不利君子貞也。大而為陽,俱往而无權;小而為隂,皆來而用事。凡象俱與泰相違戾,泰交以氣,其形不變,故倏忽而易過;否不交以形,其氣因之,故力挽而難囘。

否,不也。從不,從口。不者,鳥飛上翔不下來也。口

者,指壅塞之物,似有形而實无形也。上者自上,下者自下,其中空虚而不交,則隔絶壅塞,若有物以為之關阸,本元氣之缺?,不相流通爾。轉讀可否之否,方九切。可者氣出而通,否者氣塞而不通,是與可相反也。後人因轉而反從口,誤矣。

彖曰:否之匪人,不利君子貞,大往小來,則是天地不交而萬物不通也,上下不交而天下无邦也。内隂而外陽,内柔而外剛,内小人而外君子,小人道長,君子道消也。否之匪人,不利君子貞,大往小來,則是天上地下,其氣不交,而萬物遘此際者,皆閉塞而不通也。上下之人情不交,而天下之土地各自為封域,不相親愛,廢朝會聘問之事,无有邦國也。内隂則昏昧而不明,外陽則的然而日亡;内柔則委靡而不勝任,外剛則捍格而不可合;内小人則竊權而肆虐,外君子則失勢而无可為。小人道長,凡背理害義之事,皆因時而俱作;君子道消,凡老成典型之類,皆與歲月而俱逝。蓋天地閉塞,氣運移人,非直小人得志,而其道若險詐衺佞之類,亦隨風而日盛;非直君子失時,而其道若測隱羞惡、辭讓是非,亦與俗而漸汚。不但小人終无善狀,即君子亦自減其分量矣。此獨立不懼之所以為難也。

象曰:天地不交,否。君子以儉德辟難,不可榮以禄。天本在上,復從而上之;地本在下,復從而下之。是徒以名位之虚文相拘束,无有真情實意貫徹於其間,是天地不交而成否也。君子觀天地閉塞之象,則歛束其身心,檢核其言行,謂之儉德。凡此皆所以畏懼自守,避時會之患難,豈復有利禄足以榮其身而動其心乎?夫常人之迷於禄位者,以榮枯之念重也。榮枯念重,惟知干進為榮,不知失身為辱。榮辱之不明,則又始於奢侈而不能儉約,因而及乎患難,此之謂失其本心。德如?政施仁,令聞廣譽之屬,皆盛德,非儉德也。如獨善其身,孝友雍睦,躬耕力作,不求章著,謂之儉德。否之閉塞,人情不通。凡為君子之道,无不消滅表暴。盛德即是希榮,希榮即是小人。故為賢人君子者,聽其消長,惟消在外之可消,而不消夫内。小人愚不肖,但長在外之長,而自内正道盡消矣。故德不貴盛而貴儉也。

儉,節約也。從人,從僉。儉非吝嗇之謂,蓋生衆食。

寡為疾,用舒之意,言僉計其數,而量入為出也。辟,刑法也,從名從辛【愆】,言,正名其罪也。此字或轉或借,凡五義五用。辟公百辟,謂惟辟作威,主刑法之人也。有罪所當辟除,闢字用之。刑者,人所宜逃辟也,避字用之。奇衺放辟,刑法所加也,僻字用之。聖王不忍以刑加民,必先委曲辟諭,詳明其事,使不犯也,譬字用之。榮,屋梠之兩頭起者為榮,從木從熒省。熒者,光明炫曜也。屋梠高舉,則光曜?舒,有榮?之義,故借用之。禄,福也,從示從录。录者,取水之桔槔也。人之得禄甚難,猶如望水之逆上,得天之賜,如以桔槔取水,繩繩不絶也。又為廪餼俸秩之通稱。

初六,拔茅茹,以其彚,貞吉,亨。

士君子之處亂世不能自得者,以其憚惡衣菲食而尚有顧惜名位之心也。求禄榮身而敗名失身者有之矣,蒙難喪身者有之矣。苟當天地閉塞而甘隱伏在下,拔茅為茹,兼收彚取,以是苟全,則富貴浮雲安足以維繫其形軀而喪奪其心志?惟貞固自守則吉,且无入而不申,无往而不通矣,何亨如之?泰之征,即亨也,故不言亨。否之貞,不征也,故言亨。泰之初,天下未泰也,故必得人而後成其泰。否之初,天下已否也,亦必得人而後去其否。古今人才類多生於亂世而成於患難,正天所以磨鍊伊人而使之動心忍性者。二卦初辭傳義亦互相?明。

象曰:拔茅貞吉,志在君也。

君子之所以異於衆人者,雖當潔身高蹈、孤飛遠引之時,而其志之所在,不止於全身避害而已。有莘之五就,二老之歸養,卒能反否而為泰。臣之擇君,正在於是,豈滔滔避世所可擬!

六二,包承,小人吉,大人否,亨。

在地之中,衆隂皆其所統,一爻而該下體之全者。天雖居上,實包地外,大人雖往而失時,實容小人而君臨之。地雖居下,實上承天,小人雖來而得令,實仰大人而臣服之。包也,承也,皆得天地之常道。大人,小人之正位。小人即此知名分之不可踰越,而潜消其僭竊,是其吉也。大人即此知上下之可以施行,而默運其匡救,是雖否而有亨之之術也。

象曰:大人否亨,不亂羣也。

大人處否而能亨否者,非絶人逃世、棄否而不顧也。鳥獸不可同羣,身不離乎衆人之羣而不為所亂,故能亨否。使大人而潔身獨往,世道終否,何能復泰?後儒多以狄仁傑為亨否,成反周復唐之功,吾獨以謂不然。夫仁傑失身牝雞而榮其禄,是亂羣也。及乎旣死廬陵,猶未反正,則所稱梁公者,依然武瞾之偽爵,惟薦一張柬之為得人,而謀事多暗。使曌傳位三思,成夫篡奪,東之必不能為周勃之事,仁傑不免為亂臣賊子,何得稱從權之大人哉?於戲!小人道長,妄曰大人,徒為亂賊耳。

六三,包羞。

此正天地隔絶之介。天雖覆懤在上,蒼蒼不下,然實包乎地外。地之閉塞,則磈然不能貫通,以待天氣之灌濡。然其間之品物庶類,固未嘗因之而滅息也。羞,飲食之物也。生人之用,莫切於飲食,不因天地之否而不生。人生其間者,豈可但知飲食,不思所以濟否乎?是當否而榮以禄也。

羞,進獻也。從羊,從丑。羊取牲肉,丑取調和之法。

周禮羞用百有二十,其品最多,故曰庶羞。言以飲食進獻於人以求媚,可鄙可賤矣。借為羞恥羞惡。

象曰:包羞,位不當也。

尸位素餐之人,而居天地否隔之際,何能有為食其禄而媿其位者也?

九四,有命无咎,疇離祉。

三四乃隂陽往來之衝,來則必往,往則必來,此天命自然之運用,故時未至而強為,與時至而无其人,皆不能成功者也。今三隂之會已過,則陽已復臨,有命如此,尚有何咎?所賴者君子共任其事,以應天命,以囘造化,惟朋類相為附麗,則天下蒙其福祉矣。天下之治亂互相倚伏,至治之時,文法制度似乎可以久安而无弊,不知亂萌已在其中。大亂之世,極重難返,似乎滔滔陷溺,无有涯涘,不知天意將囘,見晛雪消,太陽爝火,未煩勞瘁,而功業特隆,惟有命存焉,則无咎矣。前人當其難事,或不遂此,逢其易偏,一舉而可就,即身際其會,亦不自知其所以然,故曰:莫之為而為者天,莫之致而致者命也。君子亦觀夫消長之幾而已。泰平之世,各相依附,易為比黨,故泰二欲其朋亡。否隔之時,人情乖異,難於同功,故否四欲疇離祉。

疇,耕治之田也。象耕治半水半土之形,農事非。

一人可成,古人多耦耕,故借為儕類之稱。小篆加田作,俗作疇,因贅復贅。

象曰:有命无咎,志行也。

君子之遭際,雖有窮逹之不同,而其志則未有異也。初志在君,未逢天命,其志未行,至於四而天命及矣,豈虞其志之不行?

九五,休否,大人吉。其亡其亡,繫于苞桑。

世之否也,上下隔絶,民勞莫訴。及乎天運初回,不宜紛更多事,以擾天下,須先保惜愛養,興民休息,徐變其否。是必聖主當陽居天位,而行其德化,惟其有此大人,所以天下共蒙夫吉也。大人興衰振廢,歷否之艱難,將復乎泰,其治亂存亡之故,審之詳矣。故憂危敬懼,時凜喪邦之戒,曰其亡其亡。彼所維繫者,僅僅苞桑之微弱,豈能堅紉鞏固而不顛墜乎?桑縷似堅苞,則其萌芽也,不可即視為鞏固之物;否初休息,不可即視為治安之日,而忘其畏慎。義與鴟鴞之詩相似,言鳥之為巢,所繫者僅苞桑之秒忽耳。

休,止息也。從木從人,耕耘之畔,行旅之徒其勞。

顇已甚,得木?以止息,勝於廣厦矣。借為美好之用,以得?庇為美也。借用終極之詞,以得止息為終也。繫,繫?也。從

擊也。苞草之初生有蘀,包之,如人之有包衣也。從草,從包。包荒、包承、包羞、苞桑,石經並作苞,古字通用。俗儒傳寫,妄有去取,遂至文義分别,不相照應。然與其加草於包荒、包承、包羞,不若去草於苞桑之為得也。人之未生也,母包之;人之旣生也,天地包之。天地之氣運,通於人之氣血,故泰、否天地往來之卦,多言包桑。蠶所食葉木,指衆手采葉之事。

象曰:大人之吉,位正當也。

天下之生久矣,一治一亂。亂在天,洪水之類是也。帝堯當位,舉舜、禹以治之,化否為泰。亂在下,豈尤有苗之類是也。黄帝、帝舜當位,武功文德以治之,化否為泰。亂在上,夏桀、殷紂之類是也。湯、武當位,為方伯連帥,起自諸侯以治之,化否為泰。開闢以來,皆有德有位之大人主持世運,故其亨否,易以天施地勢順故也。天地之大寶曰位,寜不信哉!

上九,傾否,先否後喜。

天地升降,隂陽往來,日征月邁而不息否,至於極上,則必傾而向下,此運會之自然,不待勉強者也。若世道之治亂,則必因乎人力。任事有其人,凡先此之否塞,无非造就聖賢豪傑之具,使之增益其所不能,而為後日之喜說。或不克當天心之所屬,有漸磨以世變,君子而化小人者有矣;有折挫以患難,君子而消沉滅息者有矣。其能先否後喜者幾人哉?

傾,仄也。從人從頃,頃指人反,仄其首之意加人。

佀贅,直當用為得。借頃刻,言側首可待也。借為傾覆,言仄必覆也。喜,歡樂也。從豈,從口。豈,凱旋之鼔。口,凱歌也。擊鼔,奏凱樂之大者。

象曰:否終則傾,何可長也?

否,有人以濟之,則不至於終極。使聽其傾覆顛越,人民家國之害不可勝言矣,何可使之長久乎?事在人為爾。世道之遇泰難,故泰初與否初不異。天之所包者大,地之所包者小,故泰二包荒,以天包地也。否二包承,因天之包而地仰承之也。泰三食福,天之所生,舉其大槩。否三包羞,地之所產,備其品物也。泰四以其鄰,否四疇離祉,隂陽往來之道路,鄰與疇其介限也,又相從之類也。泰五歸妹,自上而下,見隂來之疾速。否五休否,勞苦而暫止息,未能遽返,見陽來之需遲。泰上城復於隍,土重濁,墜而向下,易。否上傾否,氣輕清,降而就下,難。兩卦反覆合觀,足徵世運之否多而泰少。

×关闭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