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下经】第38卦-睽卦䷥火泽睽卦(兑下离上)-[清]乔莱撰《乔氏易俟•卷十一》

[清]乔莱| 易经注解| 2022-12-01 23:51:22| 0

第38卦-睽卦䷥火泽睽卦(兑下离上)

【周易下经】第38卦-睽卦䷥火泽睽卦(兑下离上)-[清]喬萊撰《易俟•卷十一》

䷥【兑下离上】

《程傳》:睽,序卦:家道窮必乖,故受之以睽。

睽:小事吉,【睽:苦圭反】。

萊按:豫,人心和樂,故利建侯行師。睽,人心乖異,焉能當大事耶?雖卦才之善,亦但能小事吉。

彖曰:睽,火動而上,澤動而下。二女同居,其志不同行【叶杭】堯峰。

汪氏曰:睽之事亦多端矣,獨取象于二女同居。盖二女同居,未有不睽者也。

說而麗乎明【叶柔。進而上行【叶得。中而應乎剛,是以小事吉。

萊按:睽固無所利也,其小事吉者,以卦德言。兌,說也;離,明也。說而麗乎明,則不拂人之性,又明于事之幾也。以反對言,家人之二,上行為睽之五,得中而應九二之剛,是以小事吉也。

天地睽而其事同也,男女睽而其志通也,萬物睽而其事類也。睽之時用大矣哉!

萊按:天職覆,地職載,天地睽也。而上行下濟,資始資生之事同也。男為陽,女為隂,男女睽也。而隂求陽,陽求隂,其志通也。以植物言,賦形有定,睽也。春而榮,秋而落,其事類也。以動物言,鳥之飛,獸之走,睽也。而營巢穴,避矰弋,其事類也。夫睽之義,亦至不佳矣。孔子發出如許道理,而贊其時用之大,讀易者烏得執迂拘之論,而厄經傳耶?

象曰:上火下澤,睽;君子以同而異。

誠齋楊氏曰:禹、稷、回同道而異趣,夷、惠同聖而異行,孔子齊、魯之去異遲速,孟子今、昔之餽異辭受,皆同而異也。

隆山李氏曰:孔子于彖言睽中有合,所以責君子濟睽之功;象言同中有異,所以論君子不苟同之性。

初九,悔亡。喪馬勿逐,自復。見惡人,无咎。【喪,息浪反】。

萊按:時方乖離,居下无應,有悔者也。爻本陽剛,與四同志,故得悔亡。馬,乘而進者也。喪馬,失其所以行也。當不可行之時,宜不行也。然時無不移,事無不過,勿逐則自復矣。見惡人,如孔子之見陽貨,陳寔之弔張讓也。

象曰:見惡人以辟咎【叶九】也。

建安丘氏曰:既見惡人,則非避矣。不以避為避,以見為避者。

九二,遇主于巷,无咎。

萊按:彖傳曰:柔進而上行,得中而應乎剛。指二五之應也。二五正應,胡取乎巷遇也?曰:睽之時也,委曲相從,以成濟睽之功,人不得而咎之也。

象曰:遇主于巷,未失道【叶斗】也。

萊按:周公懼後世君子知經不知權,守常不達變,以誤人家國也,設巷遇之象,俾值斯時、肩斯任者,委曲斡旋,以成濟睽之功。孔子又懼後世小人以巷遇為口實,敗名喪檢,售其私也,補出未失道一層義理,以維風節。如陳平之事呂后,狄仁傑之事武后,亦巷遇矣,卒成安劉反周之功,可謂不失道者。

六三:見輿曳,其牛掣,其人天且劓,无初有終,【掣,昌遏反。劓,余祭反】。

萊按:輿曳、牛掣,先儒謂四掣于前,二曳于後,是殆不然。上曰見,三亦曰見。見者,无所見也。上之見疑三,則三之見疑上矣,二、四何與焉?輿曳、牛掣,疑上之厄我也。阻其前,扼其後,俾不得進也。天且劓,疑上之害我也。髠其髪,劓其鼻,俾非完人也。何以无初有終也?无初者,從疑而生也。從疑而生者,非寔有其事也。非寔有其事,則初疑而終釋矣。

象曰:見輿曳,位不當【平聲】也。无初有終,遇剛也。

九四,睽孤,遇元夫,交孚,厲,无咎。

萊按:四以大臣而處睽之時,危道也,睽孤无應也。夫,丈夫之稱。元,善也。遇元夫者,遇有才有德之君子也,指初也。當睽之時,非有同心合志之人,不能濟睽。元夫交孚,雖處危險之地,亦无咎矣。

象曰:交孚无咎,志行【叶杭】也。

萊按:四之志,何志也?曰:濟睽之志也。乖異之時,不有同心之人,曷克濟乎?元夫交孚,則濟睽之功成,濟睽之志行也。古人中廉與藺,睽者也,合則存;趙平與勃,睽者也,合則安;劉、李與郭,睽者也,合則興。唐為大臣者,盍玩斯爻?

六五,悔亡。厥宗噬膚,往何咎?

萊按:下有九二剛明之佐,為三、四所隔,以至于睽,有悔者也。二能巷遇,睽而合矣,是以亡之。

雲峰胡氏曰:厥宗,親之也。噬膚者,噬其間二者也。既親乎二,噬而嗑之易矣。如此以往,又何咎乎?

象曰:厥宗噬膚,往有慶【叶腔】也。

上九,睽孤,見豕負塗,載鬼一車,先張之弧,後說之弧,匪寇婚媾,往遇雨則吉。【說,吐舌反】。

萊按:四曰睽孤,上曰睽孤,四无應而孤,上有應而亦孤,何也?曰:疑三也。惟孤,故睽无左右之助也。朱子曰:見豕負塗,見其汙也。載鬼一車,以无為有也。張弧,欲射之也。脫弧,疑稍釋也。匪寇婚媾,知其非寇而實親也。往遇雨則吉,疑盡釋而睽合也。見字一氣貫下,非實有所見也。上居明之極,過用其明者也。過用其明,則不明矣。羣疑生焉,又以其明也,疑終得釋。漢光武之明而疑馬援,朱勃曰:孤立羣貴之間,旁无一言之助。以是知孤足致睽也。

象曰:遇雨之吉,羣疑亡也。

萊按:同人,同也。以六二之故,三則伏戎于莽,四則乘其墉,五則大師克相遇,皆始同而終異也。睽,乖異也。二與五睽,二巷遇,五噬膚;三與上睽,三有終,上遇雨;初與四睽,初見惡人,四遇元夫,皆始異而終同也。盖同人之時,其心肆,肆則召爭;睽之時,其心危,危則求合。未有肆而不敗者,未有危而不安者,此理勢之必然,而易之所以垂戒與!

易俟卷十一。

<經部,易類,易俟>。

×关闭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