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庚白《直方周易》(十七)随元亨利贞,无咎。

赵庚白| 易经注解| 2022-12-01 23:51:22| 0

【本经】随,无

【译】本经 附和依从对百姓来说会亨通顺利将农耕活动意志坚定地进行下去,不会与愿望相违背。

注释附和;依从。《荀子·儒效》:“随其长子,事其便辟……是俗儒者也。”

民众,百姓。《战国策》:“制海内,子元元。”《注》:“古者谓人云善人,因善为元,故云黎元。其言元元者,非一人也。”

通达顺利。《后汉书·班固传》:“性类循理,品物咸亨。”

利是会意字,由禾与刀两部分组成,刀是类似耒(léi)的农具,在甲骨文和金文中,刀旁有数点表示犁出地土块,所以利是犁的初文,表示犁地,耕地。

坚定不移。多指意志或操守。《贾子道术》:“言行抱一谓之贞。”诸葛亮《出师表》:“贞良死节之臣。”

不,表示对动词或形容词的否定。《韩非子·喻老》:“臣是以无请也。”

表示相违背。违背人的心愿。《尚书·大禹谟》天降之咎。

【随】彖曰 随,刚来而下柔,动而说随。大亨贞无咎。而天下随时,随时之义大矣哉!

【译】彖 随是附和依从。君主制度产生时下面的百姓就是温顺的,有行动就愉快地附和依从。这样最亨通顺利一定不会与愿望相违背。因而天下所有的人都附和依从当时的君主,附和依从顺承的意义多么重大啊!

此彖辞篇幅较长下面将其分段注解。

【原文】随,刚,动随。

【译文】随是附和依从。君主制度产生时下面的百姓就是温顺的,有行动就愉快地附和依从。

注释君主。古代哲学家用阴阳概念来解释自然界两种对立和相互消长的势力,认为阳性刚,阴性柔。因以“刚”指:“君臣”之君。君为阳,臣为阴。

产生;开始;发生。唐韩愈《秋怀诗》:“愁忧无端来,感叹成坐起。”

连词。表示方式或状态。《孟子·告子上》:“嘑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爱;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臣下;百姓。《孟子•梁惠王下》:“凶年饥岁,君之民老弱转乎沟壑,壮者散而之四方者,几千人矣;而君之仓廪实,府库充,有司莫以告,是上慢而残下也。”

温和;温顺。《礼记·内则》:“父母有过,下气怡色,柔声以谏。”

”行动。《国语·周语上》:“夫兵戢而时动,动则威。”

连词。表示承接。犹就;然后。《论语•学而》:“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通“悦”。高兴,喜悦,愉快。《论语·学而》:“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原文】大。而天下随时,随时之

【译文】这样最亨通顺利一定不会与愿望相违背。因而天下所有的人都附和依从当时的君主,附和依从顺承的意义多么重大啊!

注释通“太”。最。《左传·襄公二十四年》:“大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

顺利,有利于取得成功。《后汉书》:“夫修道者,度其时而动。动而不时,焉得亨乎?”

假借为“正”、为“定”。 《礼记·文王世子》:“ 万国以贞。”

不,表示对动词或形容词的否定。《韩非子·喻老》:“臣是以无请也。”

表示相违背。违背人的心愿。《尚书·大禹谟》天降之咎。

表示因果关系。相当于“因而”、“所以”。《荀子·劝学》:“玉在山而草木润,渊生珠而崖不枯。”

天下所有的人。《孟子·公孙丑下》:“天下顺之。”

”借指时王。(当时的君主。)宋王安石《次韵元厚之平戎庆捷》:“文武佐时惭吉甫,宣王征伐自肤公。”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