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庚白《直方周易》系辞下:初辞拟之,卒成之终。若夫杂物撰德,辩是与非,则非其中爻不备。噫!亦要存亡

赵庚白| 易经注解| 2022-12-01 23:51:22| 0

【原文】初辞拟,卒之终,若物撰,辩是与非,则非其中爻不备。噫,亦存亡吉凶,则居可知矣。知者观其彖辞,则思过半矣。

【译文】对初爻文辞还只是猜测其含义,就仓促地确定最终的上爻意思,如果要从那些错杂的事情中选取高尚完美的品德,用来分辨是非,那么没有卦的中间各爻就不具备条件。不过,求取存亡吉凶,那么经过一段时间就能知道了。有智慧的人看卦的彖辞,就可以琢磨出卦的过半含义了。

注释”揣度,猜测。《周礼·射人》:“行止而拟度焉。”

      代词。指代事物。《列子·汤问》:“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

      ”同“猝”。仓促,急速。《汉书·食货志》:“行西逾陇卒。”。注:“仓卒也。”

      ”定。《左传·哀公六年》:“既成谋矣,盍及其未作也,先诸?”

      ”假如。《左传·僖公二十三年》:“公子若反晋国,则何以报不谷?”

      ”那些。指示代词。相当于那、那个、那些。《左传·僖公三十年》:“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错杂,交错。《墨子·非攻下》:“日月不时,寒暑杂至。”

      ”选取。《周礼·夏官·大司马》:“群吏撰车徒,读书契。”

      高尚完美。《正韵》凡言德者,善美,正大,光明,纯懿之称也。《诗经·大雅》民之秉彝,好是懿德。(纯懿:高尚完美。)

      ”通“辨”。分别,分辨。《庄子·逍遥游》:“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

      ”没有。《荀子·劝学》:“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

      ”同“抑”。表示转折。《集韵》:“噫,语辞。通作抑。”

      凑足音节或舒缓语气,无实义。《诗经·周南·臣工》:“亦又何求?”

      ”求取。《孟子·告子上》:“今之人修其天爵,以要人爵。”

     ”经过,过了。用在表时间的词之前,表示经过了多长时间。“有顷”、“久之”、“无何”等。《史记·李将军列传》:“居久之,孝景崩,武帝立。”

      ”思考,琢磨。《论语·学而》:“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声明:本文系转载,由赵庚白原创发布于新浪博客,转载请联系原作者。赵先生博客地址:http://blog.sina.com.cn/u/5291706076

×关闭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