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庚白《直方周易》系辞上传:圣人设卦,观象系辞焉而明吉凶,刚柔相推而生变化。是故吉凶者,失得之象也;悔吝

赵庚白| 易经注解| 2022-12-01 23:51:22| 0

【原文】圣人,观象系辞焉吉凶,刚柔相推而生变化。是故吉凶者,失得之也;悔吝者,忧之象也;变化者,进退之象也;刚柔者,昼夜之象也,六爻之动,三之道也。

【译文】编纂《易经》的圣人创立了用卦来占卜吉凶,占卜时将象辞与爻辞当作整体就会通晓是吉还是凶。阴爻与阳爻相互按顺序更换而发生变化,因此卦爻辞中所说的“吉凶”,是失去与得到的文字表示;“悔吝”,是发愁与忧虑的文字表示;“变化”,是前进与后退的文字表示;“刚柔”,是白天与黑夜的文字表示。六条爻辞所记载的是人们为达到某种目的而采取的行动,全部都是最佳的道理。

注释圣人编纂《易经》的人。《易·说卦》昔者圣人之作《易》也。

创立,建立,开创。《公羊传·桓公十一年》:“权之所设。”注:“设,施也。”

《周易》中一套有象征意义的符号。以阳爻、阴爻相配合,每卦三爻,组成八卦(即经卦),如干、坎、离等。象征天地间八种基本事物及其阴阳刚柔诸性。八卦互相重叠,组成六十四卦(即别卦),如干、需、蹇等,象征事物间的矛盾联系。古代视占卜所得之卦判断吉凶。《左传·僖公十五年》:“乃大吉也。三败,正获晋君。其卦遇《蛊》”

”《汉语大词典》占卜。《史记·天官书》:观成潢。”裴骃集解:“观,占也。”

《汉语大词典》把事物联结统一于某一方面或集中到某一点上。参见:(系统:自成体系的组织;同类事物按一定秩序和内部联系组合成的整体。)

”语气词。表示停顿。用于分句末或句中。《庄子·则阳》:“君为政焉,勿卤莽;治民焉,勿灭裂。”

”连词。表示承接。犹就;然后。《论语·学而》:“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懂得;了解;通晓。《荀子·正名》:“以两易一,人莫之为,明其数也。”

刚柔阴阳。《淮南子·精神训》:“于是乃别为阴阳,离为八极,刚柔相成,万物乃形。”

推移,变化、移动和发展。按顺序更换。《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与世推移。”

助词。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助词“的”。《尚书·盘庚上》:“绍复先王之大业。”

象征(用来表示某种特别意义的具体事物。)。《史记·孝文本纪》:“黄帝作宝鼎三,象天地人也。”(象征:用具体事物表现某些抽象意义。例如:十字架象征殉道和神圣。)

发愁。《说文》:“忧,愁也。”

忧虑。《左传·昭公四年》:“君若苟无四方之虞。”

进退前进或后退。李密《陈情表》:“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活动,举动。《论语·雍也》:“知者动,仁者静。”(活动:为达到某种目的而采取的行动。)

整,全。《汉语大词典》 终。汉扬雄《太玄·进》:“三岁不还。”范望注:“三,终也……山川高险,终岁不还,以谕难也。”(终:整,全。《荀子·劝学》:“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

”最佳或最坏的境地。《孟子·梁惠王上》:“吾王之好田猎,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

”道理,规律。《庄子·养生主》:“臣之所好者,道也。”

声明:本文系转载,由赵庚白原创发布于新浪博客,转载请联系原作者。赵先生博客地址:http://blog.sina.com.cn/u/5291706076

×关闭
微信二维码